Workflow
金融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货币市场日报:8月1日
新华财经· 2025-08-01 22:04
新华财经北京8月1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1日开展12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7893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 市场实现净回笼6633亿元。人民银行本周共进行16632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周有16563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合计实现净投放69亿元。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再度回落至1.3%关口,7天、14天品种变化不大。具体来看,隔夜Shibor下跌7.70BP,报1.3150%;7天Shibor 下跌5.10BP,报1.4460%;14天Shibor上涨0.70BP,报1.5530%。 | | | | 2025-08-01 11:00 | | --- | --- | --- | --- | | | 期限 | Shibor(%) | 涨跌(BP) | | � | O/N | 1.3150 | 7.70 | | � | 1W | 1.4460 | 5.10 | | ゃ | 2W | 1.5530 | 0.70 | | ゆ | 1M | 1.5490 | 0.10 | | ゃ | 3M | 1.5630 | 0.30 | | � | 6M | 1. ...
中消协呼吁青年理性消费 远离网贷陷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6:48
青年消费行为警示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专项消费提示,指出青年群体存在盲目超前消费和大额借贷现象增多的问题,部分青年因超出还款能力陷入债务困境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1] - 中消协呼吁青年树立健康理性消费观,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强调暑期消费高峰是梳理个人收支状况的契机 [1][3] 理性消费核心要点 - 审慎评估还款能力:消费应建立在稳定收入和实际可承受范围内,借贷前需全面评估未来收入预期及持续还款能力,警惕大额网贷陷阱 [2] - 坚持适度原则:倡导"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理念,优先保障基本生活与学习投入,克制非必需高消费,避免"以贷养贷"恶性循环 [2] - 认清借贷本质:明确借贷即负债,选择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服务,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利率、费用、还款期限等),警惕"零利息、零首付"虚假宣传 [2] - 珍视个人信用:信用记录是重要社会资产,债务违约将导致就业、购房等多方面长期限制,需按时履约 [3] 价值观与社会引导 - 中消协建议青年聚焦个人成长与能力提升,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弘扬勤俭节约风尚 [3] - 呼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加强青年消费教育,推动形成崇尚理性、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 [3]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违规放贷揽储!审计署剑指商业银行乱象
券商中国· 2025-06-28 13:05
金融风险薄弱环节 - 7家商业银行审计显示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薄弱环节,6家银行违规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209.68亿元 [3] - 7家银行未严格落实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项目风险要求,放款时仍以房企整体风险评价单个项目授信 [3] - 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11家地方融资平台借机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 [4] 违规掩盖处置不良资产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未将符合不良认定标准的193.8亿元贷款下调为不良,涉及资不抵债及欠息超90天的借款人 [6] - 3家地方中小银行通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掩盖不良318亿元,还原后实际不良率达2.77%,高于全国同类银行平均水平 [7] - 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1.59%降至1.50%,但城商行(1.79%)、农商行(2.86%)和民营银行(1.76%)不良率高于平均水平 [8] - AMC被监管要求禁止协助金融机构通过结构化交易虚假出表掩盖不良,华融重庆分公司因虚假处置不良被处罚 [11][12] 违规放贷揽储问题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270户虚假资料企业违规放贷,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存贷挂钩方式违规揽储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13]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加剧,部分银行通过存款送潮玩IP产品等变相高息揽储被叫停 [15][16] - 国有大行存款缺口仍突出,与中小行分化明显,可能存在套利链条:实体部门从大行低息贷款转存高息中小行 [17] - 伴随大小行利率调整时间差缩短,套利空间压缩,大行存款向中小行"搬家"趋势或放缓 [18]
审计署:金融风险正在有效缓解和管控,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快讯· 2025-06-24 20:31
6月24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公布。从7家商业银行审计 情况看,金融风险正在有效缓解和管控,风险总体可控,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6家银行2022年以 来,违规向"四证"不全等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等共计209.68亿元。7家银行在支持房地产中长期转 方式中,未严格落实有关部门关于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房地产项目风险等要求,放款时仍将房企整体风 险作为评价单个项目授信的重要条件。5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11家地方融资平台借机 向公众集资247.43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等,所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使债务风险向涉 众领域外溢。(审计署网站) ...
省公安厅副厅长谭永生走进“在线访谈”节目让法治成为企业创业兴业定心丸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3
江苏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 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已汇聚1463万经营主体 公安机关通过专项行动护航经济发展 [1] - 2024年开展"歼击""冬季攻势""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 高质量侦破大要案件 震慑经济犯罪 [2] - 重点打击"AB贷"、劳务派遣企业虚报注册资本、"套路运"等领域犯罪 锁定犯罪团伙百余个 [2] - 立案侦办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案件 研发"金析寻贿"智能战法获公安部推广 [2] - 侦办破坏资本市场秩序案件数十起 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千余起 抓获4000余人 [3] - 破获涉案资金百亿元非法支付结算案件 为全国行业整治提供经验 [3] 公安服务企业"四则运算"政策 - "加法"政策:完善涉税犯罪执法标准 推进知识产权企业清单化管理 强化公安政策供给 [4] - "减法"措施:制定涉企行政检查清单 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 实施"极简审批" [4] - "乘法"效应:扩大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 简化外国人在苏工作手续办理 [4] - "除法"行动:严打侵犯商业秘密、窃取企业数据等犯罪 清理电诈涉企冻结账户 [5] 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 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改革经济案件受立案机制 解决"报案难"问题 [6] -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影响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让法治成为企业"定心丸" [6] 新型金融诈骗防范 - 揭露"定制旅游+投资理财"非法集资套路 提醒警惕低风险高收益骗局 [7] - "云养牛""云种菜"属新型诈骗 利用"农业+科技"噱头虚构生产场景 涉嫌非法集资 [7] - 2024年金融类案件立案近千起 抓获1000余人 洗钱打击成效全国前列 [8] - 建立非法集资风险监测模型 动态完善预警指数 将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8] - 警银合作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保险诈骗等犯罪 假币收缴量连续4年大幅下降 [8]
中美关税战现魔幻一幕:美国巨头先跪为敬
商业洞察· 2025-05-02 17:30
以下文章来源于A视野 ,作者ME A森 A视野 . 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 作者: ME A森 来源: A视野 中国还站着! 前两天,晚上看直播的时候,看到下面这副场景,也是醉了。 亚马逊想要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每件商品额外要支付多少关税,直接惹怒了白宫。 所以,诚如截图中所展示的那样,贝索斯算是在全球媒体面前,被"游街示众"了。 遥想1月份的时候,人家贝索斯还花钱去参加川普的就职典礼,各种献殷勤。 可是,现在,川普的人直接贴脸开大,丝毫不给面子,也算是人间一绝。 我们也可以看得出,如果川普团队不是遭遇巨大的国内压力,怎么可能直接跟豪门财阀公开撕逼 呢? 其实,这次白宫发言人完整版的话,更加刺耳。 她说,贝索斯是跟中国有着紧密联系的人。 要知道,现在美国两党都给自己的民众PUA,说中国是超级无敌大坏蛋啊。 所以, 说贝索斯跟我们关系暧昧,等于是把亚马逊往死里整啊。 其实,此前关税战全面打响后,美国最大的线下零售巨头沃尔玛和线上巨头亚马逊,就已经跟川 普直接面对面开过会。 当时,传出的说法是,川普认同部分零售商品可以获得关税豁免,但不对外公开。 前段时间,中国直接约谈沃尔玛,不许将关税负担转嫁给中国供货商。事实上,这 ...
美国总统特朗普:拜登把国家置于财政、金融风险之中。
快讯· 2025-05-01 01:45
美国总统特朗普:拜登把国家置于财政、金融风险之中。 ...
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总统拜登让美国面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快讯· 2025-05-01 01:42
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总统拜登让美国面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
利用人工智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战略地位 - 人工智能被定位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潜力[1] - 党中央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加强工作部署推动人工智能综合实力系统性跃升[1] - 人工智能具备通用技术特征和"头雁"效应,能在几乎所有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金融领域是重点应用场景[1] 金融创新的政策导向 - 金融创新需扎根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求[2] - 金融系统需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2] - 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2] 人工智能在金融的应用现状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应用贯穿金融服务全链条[3]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客服、欺诈识别、信用评估、智能投顾等[3] - 通过数据处理、趋势预测和风险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3] 典型应用案例:大科技信贷 - 基于大数据和AI算法的信用风险评估是核心,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4] - 单平台可服务上千万至亿级用户,显著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4] - 有效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风险补偿导致的融资成本[4] 人工智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AI信贷决策可消除抵押品价格与信贷供给的正反馈机制("金融加速器"效应)[5] - 需关注算法透明度不足导致的"算法黑箱"及道德风险问题[6] - 相似算法可能引发风险集中和系统性风险,需监管重点关注[6][7] 金融监管应对措施 - 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预判技术带来的新型风险点[7] - 建立算法审查制度提高透明度,尝试"监管沙盒"平衡创新与风险[7] - 在传统监管框架基础上强化技术风险评估[7] 金融强国建设方向 - 需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8] - 中国有望成为AI金融应用的全球引领者,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