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
icon
搜索文档
党建领航强基固本 先锋聚力砥砺前行——杭州市“两优一先”风采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8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 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峰带领团队深耕智能视觉检测技术,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突破"卡脖子"难题 [3] - 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通过"党员引智先锋小组"和"党支部+业务单元"管理模式,成功助力40余家企业落地发展,转入20余项专利,培育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 -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党委将党组织体系融入企业治理,党员作用发挥融入生产经营,党员培养融入人才计划,成为全球领先的过滤材料与器件生产企业 [10] - 吉利汽车集团钱塘公司党支部在12个关键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关键技术岗位党员占比达65%,培养出3名省级技术能手、5名市级工匠 [10] 乡村振兴与农业创新 - 余杭区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带领团队打造"稻香小镇"系列项目和"禹上稻乡"区域品牌,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增收 [3] - 淳安县鸠坑乡严村村党支部委员陆玉凤通过鸠坑唐圣茶叶有限公司帮助当地茶农提高茶叶销售价格 [4] - 杭州巨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诸沙沙创新推出"一站式"农机服务套餐,搭建电商平台打造"萧沙"大米品牌 [4]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 桐庐县公安局瑶琳派出所保持45年"零违纪"记录,首创"责任田"实践教育,建立全省首家"警媒联调"工作站和全市首个生态共治中心 [11] - 杭州市急救中心临平分中心党支部完善急救网络,平均服务半径3.5公里,实现全区8个乡镇街道急救站点全覆盖,心肺复苏成功率全市第一,脑复苏率全省第一 [12] - 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党支部累计执行救援任务300余次,成功救助数千人 [12] 技能传承与人才培养 - 杭州天然气有限公司输配运行分公司水湘运行管理站副站长沈卫国独创高精度调压技术,培养120余名技术骨干 [4] - 美团外卖塘栖站站长助理叶阳辉组建骑手志愿服务队,创新"五助"服务体系,累计服务超1.2万人次 [8]
“赤子同心补金瓯”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暨台胞抗日史料展在沪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08:27
展览主题与背景 - 展览主题为"赤子同心补金瓯",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展现台湾同胞抗日历史 [1] - 由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策划举办,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开幕 [1] - 展览时间跨度为1895年至1945年,涵盖台湾同胞50年抗日历程 [1] 展览内容与形式 - 运用史籍复制、报章摘引、实物陈列等形式展示 [1] - 分为自古一家、马关割台、乙未抗战、日据暴政、武装抗日、文化抗日、两岸并肩、欢庆光复等主题篇章 [1] - 集中展现台湾同胞坚持团结抗战、奋勇保家卫国的事迹 [1] 主办方观点 - 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卢丽安表示,"金瓯"象征国家领土完整,"赤子"代表爱国之心 [1] -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强调珍惜和平,不忘历史牺牲 [1] - 展览旨在唤醒两岸同胞共同记忆,强调两岸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2] 展览意义 - 展现台湾同胞在民族精神引领下的抗日史诗 [1] - 突出台湾同胞心向祖国、反抗侵略、追求统一的民族精神 [1] - 向年轻一代传递两岸不可分离的共同家园理念 [2]
两岸英烈后裔访沪溯史 共寻全民族抗战记忆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08:25
两岸共同抗战记忆主题交流 - 台湾抗日志士姜绍祖曾孙姜文滉回忆家族抗日历史,姜绍祖在乙未战争中组织"敢字营"义军抗敌,就义时不满20岁 [1] - 日据时期姜家为避祸销毁大量家书密信,导致史料散佚,姜文滉通过整理家族史料理解祖父悲痛 [1] - 抗战将士符岸坛之孙符立中提及祖父1937年在上海虹桥机场击毙挑衅日军官兵的事迹,该事迹在台湾主流叙事中缺失 [3] - 符立中强调当前岛内存在历史割裂现象,两岸英烈后裔对话对凝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3] 淞沪抗战与台湾光复 - 国民革命军第87师第261旅旅长陈颐鼎参与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1945年率军赴台接受日军投降 [4] - 陈颐鼎之子陈万中回忆父亲抵达基隆港时受到台湾民众热烈欢迎,民众为光复激动落泪 [4] - 陈万中指出1895年台湾民众抗敌、1937年上海军民抗战、1945年台湾光复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4] - 黄埔军校第四期生张宰臣之孙沈文龙强调抗战始于台湾也终于台湾,两岸共同分享抗战故事有助于铸牢认同 [4] 历史事件与人物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日割台,姜绍祖组织义军抗敌并在被俘后服毒自尽 [1] - 1937年"七七事变"后符岸坛在上海虹桥机场击毙日军官兵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 [3] -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陈颐鼎率部冲锋陷阵并参与后续重大战役 [4] - 1945年台湾光复时民众欢呼庆祝,展现跨越半世纪的民族认同 [4]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
人民日报· 2025-07-01 06:36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 成立10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推动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 -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 -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1] -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 - 干部深入一线,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识 [2][3] 国际社会的观察与评价 - 肯尼亚联合民主同盟总书记奥马尔希望学习中国脱贫经验,认为真正的发展是帮助最脆弱的人走向富裕 [2] - 多米尼加驻华大使戈麦斯指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心相印是其成功秘诀 [2] - 巴西247新闻网总编辑莱昂纳多·阿图什赞赏中国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2]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 - 民主贯穿国家政治生活各领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 - 尼泊尔学者凯沙布·乔希观察到中国基层政府既贯彻中央精神又反映民众声音 [2] - 西班牙学者埃迪·桑切斯认为中国民主过程具有示范意义 [3] 作风建设与自我革命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4] - 尼泊尔前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认为作风建设提升了治理能力和民众信任 [4] - 巴基斯坦顾问沙基尔·拉迈赞赏中国共产党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 [4]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影响 - 美国广播公司前副总裁哈维·佐丁指出中国从贫穷落后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5] - 蒙古国学者巴特尔夫强调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有清晰愿景和长期规划 [5] - 巴西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希望 [5] 国际合作与全球南方国家发展 - 中国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共享经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6] - 埃及翻译家侯赛因·伊斯梅尔赞赏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 [6] - 巴西学者马科斯·皮雷斯认为非中合作是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6]
非中能力建设合作助力非洲现代化(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3
中国经济与全球合作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经验和市场机会 [1][4]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 为发展中国家项目融资创造机会 [4] 中非合作机制 -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 涵盖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的平等互利合作 [1] - 通过奖学金 研修培训等形式开展教育合作 帮助非洲人员了解中国发展历程 [1] - 2025-2027北京行动计划再次强调教育合作是非中永续发展的关键 [2]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 合作领域从农业扩展到5G 卫星导航 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 [2] - 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人员通过中国培训项目受益 提升现代化发展动能 [2][3] - 清华大学等机构为非洲公务员提供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 促进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3] 合作成果与影响 - 马达加斯加成为最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国家之一 [4] -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合作产生深远经济政治影响 [4] - 中非务实合作将提升双方现代化建设水平 创造互利共赢局面 [3][4]
爱国团结跟党走 青春奋进新征程——全国青联五年工作综述
新华网· 2025-06-30 10:38
全国青联工作成果 - 全国青联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将于2025年7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经验并部署未来五年目标任务 [1] - 五年来全国青联引导广大青联委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1] - 各级青联组织积极促进各族各界青年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强国有我的青春合力 [1] 思想政治引领 - 全国青联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引导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 五年来面向1500多名全国青联委员开展政治培训,动员17万余名各级青联委员参加各类学习活动 [3] - 2024年9月审议通过《全国青联理论学习规则(试行)》,推动理论学习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3] - "青联大讲堂"走进厂矿、学校、乡村、社区,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 [4] 青年统一战线 - 实施"千联万聚常引"工程、"伙伴讲堂"、"青社学堂"等教育实践活动,扩大对新兴领域青年的组织吸纳 [5] - 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百千万"工程,组织700万名各民族青少年书信结对 [5] - "港澳青年看祖国"、海峡青年论坛等活动吸引数以万计港澳台青年来内地交流 [5] - "青暖华夏"主题活动等覆盖华裔新生代、海外留学生近40万人次 [5] 青年建功行动 - "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全国百城百企,2024年动员3000余名青年科技人才参与,促成科技项目签约200余项 [7] - "青联组织服务千村"计划服务乡村1600多个,助销农产品17.8亿元 [8] - "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带动青少年参与"保护母亲河"等实践活动 [8] -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数以千万计青年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防汛抗旱等服务 [8] - 招募派遣22万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为大美边疆注入青年力量 [8] - 连续三年举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与300多个外国青年组织和国际组织建立交往关系 [8] 组织建设 - 成立县级青联1906家,占全国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66.8% [9] - 扩大基层一线青年代表在青联中的比例 [10] - 建立对各级青联组织落实青联改革精神情况不定期抽查机制 [10] - 围绕加强和改进青联委员作风建设出台专门规定 [10] 服务青年 - 2600余家"青年驿站"覆盖201个城市,为青年提供短期优惠或免费住宿服务 [11] - 上海徐汇区漕河泾街道成立"联青"工作点,激活基层治理"青春引擎" [11] - 甘肃"青联思享汇"工作平台收集青年需求,"青联送岗直通车"为高校毕业生搭建求职平台 [11] - 四川建成青联"希望小屋"176个,开展服务农村青少年活动500余场 [11] - 五年来提交团体提案22件,带动各级组织提交建议提案及各类信息2.2万件 [12]
陈刚会见越南司法部部长阮海宁一行
广西日报· 2025-06-30 09:46
阮海宁高度评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感谢广西为越中司法行政部门首次边境会晤筹办作出周到安排。他表示,越南始终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 对外政策的战略选择和头等优先,近期又出台多项决议和政策文件支持对外合作发展。广西是中国面向 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越南边境省份与广西合作发展潜力巨大。越南司法部愿在两党两国高层战 略引领下,深化与广西在法治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交流合作,服务各自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具有战略 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周异决,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苗庆旺,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越 南司法部副部长阮清静等参加会见。(罗昌亮) 6月2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南宁会见来桂出席中越司法行政部门首 次边境会晤的越南司法部部长阮海宁一行。 陈刚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阮海宁来桂出席活动表示欢迎,感谢中越两国司法部把首次中越司法 行政部门边境会晤安排在广西举办。他表示,广西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到东盟,正从地方层面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共识,落实"亲诚惠容"理念,积极推动与越南经 ...
从“历史伙伴”到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3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升级 - 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从商品贸易迈向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在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冶金、纺织和石化等领域完成合作项目,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整合共享 [1][5] - 2023年成立元首会晤机制,建立六国经贸、海关、农业、交通、产业投资等部长级会晤平台,合作机制化建设不断完善 [2] - 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额从2013年3120.4亿元增至2024年6741.5亿元,增长116%,年均增速7.3%,高出中国整体进出口增速2.3个百分点 [4] 基础设施与贸易便利化 - 中吉乌铁路、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塔城—阿亚古兹铁路和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D线等项目推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4] - 开通8条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中亚国家超4000家企业和百余种农食产品获准对华出口 [2]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实现互免签证,简化出入境程序,提升公路铁路互联互通水平 [7] 产业与投资合作 - 升级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投资协定,启动与吉尔吉斯斯坦服务贸易和投资协议谈判 [3] - 中国参与中亚技术、能源、工业、航天项目,支持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能源产业合作潜能释放 [3] -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对中亚经济拉动效应显著,尤其在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能源合作领域 [4] 人文与机制建设 - 人文交流机制化发展,涵盖文化、教育、旅游、媒体互动,"友好城市""留学生互派"等机制增强民心相通 [7] - 2025年至2026年定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以绿色、开放、廉洁为支柱推动可持续发展 [1] - 2022年提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2024年签署12份合作文件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6][7]
深刻理解把握“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01
中国—中亚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 习近平主席首次系统阐述"中国—中亚精神"的核心内涵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这一理念是对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历史演进的理论升华 [1] - "中国—中亚精神"具有深厚历史根基,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的开放共赢 [2] - 中国与中亚的交往史跨越千年,古丝绸之路是双方文明互鉴、共同繁荣的历史见证,当前中国同中亚五国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3] 中国—中亚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2022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总结双方30年合作的成功密码为"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 [4] -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六国元首共同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世代友好原则 [9] - 中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和示范区,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欧班列等重大项目显著提升了中亚地区的发展动能与国际联通水平 [10] 中国—中亚合作的未来方向 -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实施更多具体项目 [11] - 中亚五国正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如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乌兹别克斯坦"新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年发展战略等,这些战略体现出深化区域经济协作的共同愿景 [12] - 中国将继续优化与中亚国家务实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布局,在数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强合作,加速各国的现代化进程 [13]
“有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的理念”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0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多年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为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开辟新路径 [1] - 理念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 体现中国对全球未来发展图景的构想 [2] - 理念通过实际行动转化为实践 开创国际交往新格局 [1] 一带一路实践成果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促进共建国家互联互通和民众福祉 [2] - 中巴经济走廊形成全要素合作格局 正步入打造合作升级版新阶段 [2] - 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及风电光伏项目助力巴基斯坦获取清洁电能 [2] 中巴合作具体案例 - 中巴合作发射科学试验卫星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巴基斯坦市场广受好评 绿色发展合作成果直接影响民众生活 [2] - 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 展览交流等领域开展多项合作 [3] 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巴通过互派留学生等学术交流活动增进青年相互了解 [3] - 拓展教育 媒体 智库 青年 影视合作加强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