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
搜索文档
非遗表演、民族风情、地道美食……体验中华文化 外国游客爱上“中国范儿”
央视网· 2025-08-18 11:51
旅游需求增长 - 贵阳以22℃平均气温吸引大量东南亚及韩国等周边国家旅客[1] - 贵阳龙洞堡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3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209%[3] - 外籍出入境旅客人数同比增长五倍以上[3] 交通运力提升 - 贵阳口岸出入境航班达364架次 同比增长188.89%[3] - 新开加密复航国内外航线40余条[5] - 国际及地区航线由7条增至10条 每周班次由20班增至30班[5] 旅游产业效应 - 夜经济延伸避暑产业链 乌江寨吸引大量外国游客[5] - 贵阳暑期接待近三十个国际旅游团队 同比增长超800%[7] - 民族夜间巡游与非遗表演增强文化沉浸体验[9] 游客体验反馈 - 泰国游客高度评价当地文化多样性与自然景观[7] - 外国游客青睐乌江寨文化氛围与风景[7] - 互动环节与地道美食提升游客参与度[9]
多彩“夜”态成为文旅“流量密码” “夜经济”点亮夏日消费新空间
央视网· 2025-08-18 09:36
夜间经济业态升级 - 天津海河夜游通过灯光景观升级和沉浸式文化体验(相声、表演)吸引游客,暑期接待量达33万人次[3] - 山东台儿庄古城通过特色表演(火龙钢花、山东快书)带动7月游客量环比增长35%[5] - 福州三坊七巷引入非遗展售、艺术快闪等新业态,7月人流量超342万人次[8] - 黄山非遗鱼灯体验带动暑期游客量和总花费分别增长8.79%和8.98%,吸引境外游客[10] - 扬州运河夜游项目通过文艺表演和灯光秀升级,7月游客量同比增长65%,1-7月营收近3000万元[13] 文旅融合创新 - 天津打造海河IP,融合传统曲艺文化提升游船体验[3] - 台儿庄古城结合鲁南皮影、苏北大鼓等地方艺术形式[5] - 福州将古厝与现代沉浸式剧场结合,激活夜间消费场景[8] - 黄山以800年非遗鱼灯串联古村落夜游新场景[10] - 扬州围绕运河文化打造虚实共生的实时体验[13] 区域经济亮点 - 天津216栋建筑、13座桥梁及7座码头完成灯光景观升级[3] - 台儿庄通过灯火工程将古建筑装扮成夜间景点[5] - 福州重点建设三坊七巷、烟台山等夜经济片区[8] - 黄山20多个古街/村落实行鱼灯主题夜游[10] - 扬州"大运扬州"游船演艺成为夜经济新增长点[13]
三顾之城 文旅消费新场景红了
河南日报· 2025-08-18 07:26
城市品牌与整体表现 - 城市品牌口号为“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三顾之城”成为连接四海的金字招牌 [1][4] - 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5809.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2.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5%和12.71% [1]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5.3% [1] 市场推广与区域合作 - 文旅推介活动密集亮相,包括5月在意大利米兰、6月在北京举办“同饮一渠水京宛一家亲”活动、8月走进湖北武汉进行推广 [4] - 文旅产业被视为城市品牌核心,是深度融入区域协调化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路径 [4] - 中法合创话剧《南阳关》成为文化出海新名片 [13] 民宿产业发展 - 特色民宿成为文旅产业突破口,南召县已形成三大民宿集群,分别以度假养生、亲子互动和森林观光为卖点,投入运营民宿464套 [5][14] - 蓼花汀民宿被命名为“全国甲级民宿”和河南省首批“五星级民宿”,其船屋、树屋等房型需提前三个月预订 [5][13] - 西峡县民宿业迭代升级,涌现溪上云山、憨虎虎小院等网红民宿,从农家乐向主题民宿转变 [8] - 淅川县依托丹江湖建成那水乡·水上青荷民宿、水韵山居等主题住宿新势力 [9] 夜经济与消费场景 - 南阳府衙夜经济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夜经济集聚区,日平均人流量超两万人,周末节假日不低于10万人 [10] - 该区域在不足1.5平方公里内分布500余家固定店铺、300多个流动摊位,实现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 [10][11] - 摩根吾悦街区改造后开业首日吸引7万人次客流,带动周边商业体销售增长10% [12] - 推出《龙王现世》剧本杀、《飞龙会》水上实景演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12] 重点区县表现 - 南召县1月-7月接待游客516.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9亿元,同比增长12% [14] - 西峡县老界岭景区8月1日至11日接待游客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0万元,避暑经济火爆,民宿“一床难求” [16] - 淅川县年接待游客9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效益达70亿元,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 [18] - 桐柏县打造“英雄桐柏生态淮源”品牌,探索茶旅融合、农旅联动等特色发展路径 [19] 产业融合与战略规划 - 行业提出“文旅+百业”作为提升产业消费攀升的主推模式,南阳的“文旅+民宿”和“民宿+N”为有效路径 [9] - 全市现有规上文化企业226家、住宿企业211家、餐饮企业246家,文旅产业有效拉动周边产业 [11] - 发展战略强调放大文化、山水、月季、康养特色优势,形成品牌化IP矩阵 [12]
今日视点:夜经济持续释放消费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8-18 06:59
夜经济发展现状 - 夜经济从单一夜间消费模式向全域化消费生态转变,成为推动消费升级、提升城市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 - 沿海城市夜间消费场景火爆,网红餐厅晚间9点仍有排队现象[1] 夜经济扩张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推动业态向"夜味、夜游、夜赏、夜购、夜养"等多元延伸[1] - 消费升级:居民更注重精神文化需求,夜间消费结构和需求持续升级[1] - 就业拉动:夜市繁荣带动销售/导购岗位增加,夜间配送需求推升外卖员数量,新兴文化活动创造新就业[1] 夜经济优化方向 - 业态创新:构建"动中有静"场景,如夜间书店与传统餐饮娱乐结合[2] - 城市特色:避免同质化,需精准定位地域基因并加强精细化管理[2] - 科技赋能: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技术含量,实现数字赋能[2] - 商家策略:需创新避免商品同质化,同时注重质量提升口碑[2]
贵州贵阳:“避暑游”“夜经济”吸引众多外籍游客
央视网· 2025-08-18 05:01
避暑游与夜经济拉动贵州旅游业 - 贵阳凭借22℃的平均气温成为东南亚及韩国等周边国家游客的避暑热门目的地[1] - 贵阳龙洞堡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9%,其中外籍旅客增长超五倍[3] - 7月以来贵阳口岸出入境航班达364架次,同比增长188.89%[3] 航线扩容与基础设施升级 - 贵州民航集团新增加密国内外航线4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从7条增至10条,周班次从20班提升至30班[5] - 贵阳乌江寨景区暑期接待国际团队数量同比增长超800%,文化氛围与自然景观受外籍游客青睐[5] 民族文化体验推动夜经济 - 融合八世居民族文化的夜间巡游、非遗表演及互动环节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亮点[7] - 德国游客反馈对当地美食、凉爽气候及独特文化体验表示高度认可[7]
夜经济持续释放消费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8-18 00:43
夜经济发展现状 - 夜经济从单一夜间消费模式向全域化消费生态转变 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 - 沿海城市夜间步行街人流密集 网红餐厅晚间9时仍有食客排队等候 体现夏季夜经济火爆态势 [1] - 政策支持与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共同推动业态多元化发展 涵盖夜味 夜游 夜赏 夜购 夜养等领域 [1] 发展驱动因素 - 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发力 推动夜间消费业态全面延伸 [1] - 居民消费需求从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升级 追求更多元化的夜间体验 [1] - 新业态重构消费场景并创造就业岗位 包括夜市销售 导购 外卖配送及文化活动相关岗位 [1] 未来发展路径 - 构建"动静结合"多元消费场景 既包含吃喝玩乐业态也发展夜间书店等静态消费 [2] - 强调城市规划需体现地域特色避免同质化 同时加强交通卫生安全等精细化管理 [2] - 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夜间消费体验 实现数字赋能与服务托底 [2] - 商家需通过创新避免商品同质化 坚持以质量赢得消费者口碑 [2]
工业风混搭烟火气 老街区有“新玩法” 城市更新点亮夜的新篇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7 16:16
城市更新与夜经济发展 - 城市更新推动老旧街区、工业厂房转型为夜经济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带动居民夜间消费热情高涨[1][2] - 夜间消费场景多样化,包括滨水公园、工业遗址改造、文创园区等,形成一站式消费闭环[5][8][16][26] - 沈阳红梅文创园由味精厂改造,保留工业遗存的同时引入艺术展览、文创商业、体育赛事等业态,年产值近1.2亿元[17][19][28] 典型案例分析 - **长春肆季南河岸线公园**:2万平方米粉红沙滩吸引游客近80万人次,销售额超500万元[5] - **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工业遗存改造为文旅秀带,举办超160场活动,融合工业风与烟火气[8] - **郑州油化厂文创园**: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聚集200多家文艺商业主体[10] - **武汉保元里**:沉浸式剧场观演人数超3万人次,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13] - **沈阳老北市**:5万平方米场地分区运营,暑期日均餐饮销售额突破20万元,年均游客量超1000万人次[33][35][43] 业态创新与数据表现 - 红梅文创园暑期客流量增长30%-40%,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28] - 老北市引入48项非遗美食和300多家商户,夜间游客量不低于4万人次/天[41][43] - 上海豫园通过"国创内容+传统技艺"组合吸引25岁以下客群占比提升20%[52] 政策与运营支持 - 沈阳规划打造20个夜经济集聚区和58条重点街区,升级150多个消费场景[32] - 上海试点"夜间经济CEO"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并推动老字号创新,如绿波廊结合动漫IP设计就餐环境[44][48][52]
签证便利化、“避暑游”“夜经济”释放吸引力 “中国游”成暑期“热”体验
央视网· 2025-08-17 15:14
入境游市场热度攀升 - 中国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受签证政策便利化等因素影响[1] - 7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规模创历史新高[1] - 上半年外籍旅客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数量同比增长近三成[5] 深圳入境表现突出 - 暑运以来深圳机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同比增长超31.8%[1] - 免签入境外国人占入境外国人总量近60% 同比增长超139.7%[1] - 家庭游形式组团来华成为暑期新热门[1] 义乌成为外籍旅客增幅榜首 - 外籍旅客增幅前十目的地中义乌位居榜首 增幅达2.6倍[5] - 义乌国际商贸城每日吸引超3000名外国采购商[7] - 经营户反映国外客人从日均10人增至20人 明显增加[7] 离境退税政策助推消费 - 义乌离境退税商店从7个网点增至37个网点[9] - 其中26个网点为即买即退商店[9] - 外国采购商在谈生意之余购买商品[9] 避暑游和夜经济吸引力显著 - 贵阳以22℃平均气温吸引东南亚、韩国等周边国家旅客[9] - 截至8月12日贵阳龙洞堡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3万人次 同比增长209%[9] - 外籍出入境旅客人数同比增长五倍以上[9] 外国旅客体验反馈积极 - 英国旅客家庭组团游览香港、深圳、澳门 计划参观港珠澳大桥[3] - 爱尔兰旅客称赞免签政策对家庭成员非常方便[5] - 泰国游客赞赏文化多样性和美丽景象 德国游客称赞美食和凉爽天气[11][13]
赏美景、品美食、“买买买”……入境游升温 外国家庭“组团”体验中华文化魅力
央视网· 2025-08-17 10:26
国际客运市场表现 - 7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并创历史新高[1] - 深圳机场口岸暑运期间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13.2%[1] - 深圳机场口岸外国人出入境同比增长31.8% 其中免签入境占比近60%且同比增长139.7%[5] 家庭游市场趋势 - 14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年长者旅客数量同比增长43.4%[5] - 英国 阿联酋 美国 西班牙 法国等国家旅客显著增长 其中阿联酋往来人员同比增长160.8% 欧美四国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37.1%[7] - 外籍家庭游旅客普遍反映中国免签政策带来出行便利[3][7] 区域市场表现 - 义乌成为外籍旅客增幅榜首目的地 同比增长2.6倍[7][9] - 1-6月义乌登记境外人员达30万人次[9] - 贵阳龙洞堡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3万人次 同比增长209% 其中外籍旅客增长五倍以上[15] 基础设施与航线扩展 - 深圳机场暑期加密迪拜航线并新开马累 暹粒等航线[7] - 贵阳机场新增加密40余条国内外航线 国际地区航线由7条增至10条 周班次由20班增至30班[17] - 义乌离境退税商店由7个网点扩至37个 其中26个支持即买即退[13] 商业与旅游协同效应 - 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接待超3000名外国采购商 商位数量达7.5万个 商品种类超210万种[11] - 商户反馈外国客流量同比翻倍 中亚 非洲 南美客源显著增长[11] - 贵阳依托22℃平均气温发展避暑游 乌江寨景区通过民族夜间巡游 非遗表演和美食延长产业链[13][17][19]
各地加大补贴力度打造多元场景 为暑期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央广网· 2025-08-17 09:38
消费券发放与效果 - 河南省发放2025年"缤纷夏日·乐享河南"零售、餐饮消费券第一期,面值为20元、50元两类,迅速被领取一空 [1] - 消费券带动作用显著,郑州餐饮店上客时间提前,客单量增加,形成口碑传播效应 [2] - 河南省8月16日至9月10日面向全国游客发放文旅、住宿类消费券,最高面值300元 [2] 暑期夜经济与文旅活动 - 安徽池州九华山下的老田村夜间露天电影、美食吸引大批游客避暑休闲 [2] - 安徽宿州2025年萧县伏羊文化节带动特色餐饮消费,老字号烧烤店座无虚席 [2] - 游客结合白天文旅活动(如爬山、文化演出)与夜间消费,体验感提升 [2] 体育消费增长 - 陕西西安暑期健身运动场馆预定火爆,击剑等运动受家长青睐 [2] - 游泳课程报名人数显著增长,青少年学员占比突出 [3] - 体育行业信心增强,游泳班课及家长陪同运动热情高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