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游
icon
搜索文档
签证便利化、“避暑游”“夜经济”释放吸引力 “中国游”成暑期“热”体验
央视网· 2025-08-17 15:14
入境游市场热度攀升 - 中国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受签证政策便利化等因素影响[1] - 7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规模创历史新高[1] - 上半年外籍旅客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数量同比增长近三成[5] 深圳入境表现突出 - 暑运以来深圳机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同比增长超31.8%[1] - 免签入境外国人占入境外国人总量近60% 同比增长超139.7%[1] - 家庭游形式组团来华成为暑期新热门[1] 义乌成为外籍旅客增幅榜首 - 外籍旅客增幅前十目的地中义乌位居榜首 增幅达2.6倍[5] - 义乌国际商贸城每日吸引超3000名外国采购商[7] - 经营户反映国外客人从日均10人增至20人 明显增加[7] 离境退税政策助推消费 - 义乌离境退税商店从7个网点增至37个网点[9] - 其中26个网点为即买即退商店[9] - 外国采购商在谈生意之余购买商品[9] 避暑游和夜经济吸引力显著 - 贵阳以22℃平均气温吸引东南亚、韩国等周边国家旅客[9] - 截至8月12日贵阳龙洞堡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3万人次 同比增长209%[9] - 外籍出入境旅客人数同比增长五倍以上[9] 外国旅客体验反馈积极 - 英国旅客家庭组团游览香港、深圳、澳门 计划参观港珠澳大桥[3] - 爱尔兰旅客称赞免签政策对家庭成员非常方便[5] - 泰国游客赞赏文化多样性和美丽景象 德国游客称赞美食和凉爽天气[11][13]
暑运上海入境外籍旅客全国居首 “中国游”热“第一站”忙
解放日报· 2025-08-12 09:56
出入境客流数据 - 7月1日暑运以来上海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达12 9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14% [1] - 8月9日单日出入境人员达15 7万人次 创年内最高纪录 [1] 出境旅客结构 - 浦东 虹桥机场口岸累计查验出境内地旅客超158万人次 占出境总量67 7% [1] - 入境外籍旅客达52 5万人次 同比增长37 4% 居全国首位 [1] 邮轮市场表现 - 暑运期间上海邮轮口岸累计查验出入境邮轮63艘次 [1] - 邮轮旅客达26 3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33% [1]
破浪前行风帆劲——5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8-08 15:59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破浪前行风帆劲——5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5月,万物繁茂。消费新动能持续涌动、夏粮生产力保丰收、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城市更新提升民 生福祉……一派充满生机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在神州大地不断绘就。 观察之一:消费持续升温,新动能涌动不息 新华社记者 临近端午小长假,北京的宋女士这几天正忙着订火车票和酒店,准备利用假期去河南游玩。她 说:"想去看石窟、吃水席,还要去逛逛古城,体验汉服旅拍。" 5月以来,"假日经济"带动消费新活力。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 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签证、交通、支付和离境退税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 苏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5月6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海洋赞礼"号邮轮搭载近4700名旅客入境后,当日又搭载4000余名旅 客出境前往韩国仁川,其中包括3000余名刚刚结束中国之旅的外籍旅客,创下天津邮轮口岸单日出境外 籍旅客数新高。 广东发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湖 ...
花旗集团余向荣:下半年中国出口有望继续超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5:22
宏观经济展望 - 花旗集团将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上调至5%,认为全年增长目标可以实现 [1] - 下半年中国有必要着力于名义增长修复,同时保持实际增长势能 [1] - 若增长保持韧劲且物价改善,中国资产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 [1] 出口驱动因素 - 2024年出口成为最大超预期因素,预计全年实现中个位数正增长 [1] -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影响阶段性见顶,芬太尼关税有望下调,中美关税差可能收窄 [2] - "抢出口"回补效应被高估,相关规模约330亿美元(不足全年出口1%),影响可控 [2] - 中国出口竞争力强劲:产品迭代升级、中间品/资本品占比提升(如电子产品)、出口网络多元化(美国份额降至10%,对非洲出口增速超30%) [3] 内需与投资 - 内需呈现分化复苏,新经济(人工智能/新消费/创新药)贡献度提升 [4] - 入境游经济预计贡献0.2个百分点GDP增长 [4] - "人工智能+"将带来5000亿元增量投资,贡献GDP增长0.4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投资上半年增长37% [4] -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将催生多领域应用场景(产业端/算力端/能源需求) [4] 政策动向 - 财政政策:聚焦以旧换新加码、育儿补贴(预计规模1000亿元),激活新消费场景(如"苏超"/"村BA") [6] - 货币政策:预计政策利率下调10基点、准备金率下调50基点,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等 [6] 供给侧改革 - 重点推进"反内卷"部署:整治低价竞争、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环保/金融监管收紧等) [7] - 黑色冶炼、化工、非金属矿产等行业有望率先实现价格回升 [7]
“中国游”热力值拉满 免签红利将“入境流量”变为“消费留量”
央视网· 2025-07-17 15:05
免签政策成效 - 上半年免签入境中国的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在入境外国人中占比超过七成 比去年同期增加50%以上 [3] - 上海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 同比增长385% [4] - 北京口岸上半年出入境外国人达290余万人次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游客超84万人次 同比增长一倍 [4] - 成都 海南等地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游客人数大幅高于去年同期 [4] 政策覆盖范围 - 截至7月中国已对47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 包括澳大利亚 德国 日本等 [6] - 55个国家公民可申请240小时过境免签 包括美国 印度尼西亚等 [6] - 新增东盟国家旅游团免签入境云南西双版纳政策 [3] - 将印度尼西亚纳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 [3] 消费拉动效应 - 免签政策将"入境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提振餐饮 住宿及周边消费 [1][9] - 外国游客热衷在社交媒体传播中国形象 形成口碑传播网络 [6][9] - 美食体验成为重要消费吸引点 外国游客通过街头小吃深度接触中国市井文化 [7][9] 国际形象提升 - 政策展示中国更先进 有趣 酷的形象 吸引游客关注历史底蕴与技术进步 [6] - 实际体验打破外国游客固有认知 形成正面传播效应 [6] - 便利化措施涵盖支付 住宿 交通等领域 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与经贸合作 [3]
“中国游”进阶!开放的中国以更大诚意向世界展现多元魅力
新华网· 2025-06-06 09:10
中国旅游业升级 - 中国游从知名景点打卡转向深度体验当地生活方式,包括共享单车骑行、电子支付、高铁跨省游等 [1] - 为满足外籍旅客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需求,中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并优化服务 [1] - 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吸引85个国家地区的700余家参展商、1400余名特邀买家,显示国际关注度提升 [3] 免签政策与配套措施 - 中国已对43个国家单方面免签,与29个国家签订全面互免签证协定,对54个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 [3] - 推行口岸通关自助申报、开通更多国际直飞航线、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以提升入境便利度 [3] - 北京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优化24小时"北京服务"综合服务中心,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新增多条国际航线 [3] 入境游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736.74万人次,同比增长39.2% [4] - 端午假期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23.1万人次,同比增长59.4% [4] - 马来西亚游客可通过新增国际航线实现吉隆坡至黄山宏村的5小时直达 [4] 离境退税与消费增长 - 北京王府中环商场推出"即买即退"服务,近40家国际品牌商户落地该措施 [6] - 2024年中国入境旅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6] - 海外社交平台"带空箱子来中国"话题热度高,"中国购物攻略"相关帖子达数百万 [6] 产品升级与文化体验 - 深圳华强北无人机、苏州丝绸陶瓷、义乌小商品成为外国人购物热点 [7] - 端午节期间广州推出"观赛+旅游+购物+美食"定制套餐,吸引国际游客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9] - 北京发布十大主题线路(如市井寻味之旅、徒步观星之旅),景德镇青花瓷制作、良渚古城探秘成热门选择 [10] 行业趋势与全球影响 - 中国游呈现游客流向多元化、文化体验深度化、旅游体验科技化等新特点 [9] - 哈尔滨"工业游"、深圳"科技游"等细分市场产品对外国游客吸引力强 [10] - 国际媒体评价"中国游"和"中国购"是中国开放与创新的新名片 [10]
持续释放入境游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5
当前,入境游的热度持续走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 期增长43.1%,入境游销售额增长约九成。五洲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彰显我国文旅消费市场的巨大吸 引力。 "中国游"何以"圈粉"老外?丰厚的"老本"和创新呈现方式是魅力之源。从大漠孤烟的塞北到杏花春雨的 江南,多样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从古朴精美的陶瓷到历经沧桑的宫院,厚重的历史篇章引人入胜;从 游牧民族的豪放到耕海人家的坚韧,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人着迷。更有贴近时代的创新化呈现,在安徽固 镇县垓下遗址,全息投影重现楚汉争霸的壮阔场景,游客与历史人物实现"隔空对话";在四川的四姑娘 山,充满挑战的户外体验项目让外国游客领略到川西的魅力风光……"家底"厚,但不吃"老本",积极运 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经营理念,优质的文旅产品、服务供给不断涌现,让越来越多的老外爱上"中 国游"。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政策红利和优质服务保障是重要催化剂。随着免签范围扩大、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 退"等政策效应集中释放,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成本大大降低。各地的服务保障也不断提质升级。北 京在机场重点问询柜台配置翻译机、在重点商 ...
稳中求进每月看|破浪前行风帆劲——5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5-29 21:57
消费市场 - 5月"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3]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单日出境外籍旅客达3000余名创历史新高,显示入境游强劲复苏 [4] - 广东推出"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消费提振模式,湖南调整"两新"政策扩围拓品 [4] 农业与粮食生产 - 四川宜宾示范区2200亩小麦通过优选品种和科学管护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 [8] - 全国夏粮小麦已收7005万亩,日机收面积超400万亩,河南等地采用机械化收割效率显著(15分钟完成2亩地收割) [8] - 河南、安徽、山西等地通过水源调度、抗旱喷防等技术措施应对旱情保夏收 [8] 就业市场 - 人社部等五部门推出20条就业公共服务举措,四川发布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政策 [11] - 山东创新推出"弹性妈妈岗"和"新业态妈妈岗",已开发1.8万个岗位覆盖400余家企业 [11] - 深圳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岗位匹配服务 [11] 城市更新 - 上海静安里历史建筑改造为多功能商业街区,全市划定46个更新单元实现综合成本平衡 [18] - 安徽芜湖老旧小区改造新增320个停车位(含61个新能源充电位)并升级地下管网 [19] - 国家发布城市更新行动意见,弋江区计划同步改造养老、社区用房等民生设施 [20]
新旅游带动新消费·“中国游”热度攀升
央视网· 2025-05-20 05:58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前来体验 [1] - "中国游"热度持续释放,入出境人数和消费数据大幅攀升 [2] 旅游数据表现 - "五一"假期入出境外国人达111 5万人次,同比增长43 1%,其中免签入境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 7% [4] - 2024年入出境外国人达6488 2万人次,同比上升82 9%,其中免签入境2011 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 3% [4] - 入境游客总消费达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 8% [4] 旅游形式多元化 - 超六成外国游客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 [6] - 外国游客除传统一线城市外,更多下沉至成都、重庆、杭州、青岛、西安等网红城市 [6] - "购在中国"趋势明显,外国游客购物需求增加 [6] 政策优化支持 - 中国已同157个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同29国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8] - 对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38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免签停留期延长至30天 [8] - 签证、交通、支付和离境退税政策持续优化 [8]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中国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势头和广阔发展前景
新华网· 2025-05-19 15:02
行业复苏态势 - 2024年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 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7.2% [1] - 2024年入境旅游总花费942亿美元 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3.5% [1] - 2025年一季度入境旅游3501.64万人次 同比增长19.6% [1] 市场结构特征 - 2025年一季度外国游客达736.74万人次 同比增长39.2% [1] - 五一期间入境游保持增长态势 [1] - 针对年轻背包客、商务旅行、银发族等客群推出细分产品 [2] 政策支持措施 - 持续优化签证、支付、出行、住宿环节便利化水平 [1] - 深入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 [1] - 扩大"即买即退"商品范围并增加免税店数量 [2] 产品创新方向 - 推出研学旅游、会奖旅游、医疗旅游、康养旅居等新业态 [2] - 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短期与长期互补的供给新格局 [2] - 开发数字文化体验、实景演出、非遗工坊等文化消费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