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五年财务造假处罚落地:美晨科技“戴帽”,多名时任高管被追责
凤凰网· 2025-09-27 17:30
财务造假事件概述 - 公司于9月26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确认2014年至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1] - 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总额6.58亿元 [1][2] - 股票将于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美晨"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1] 造假手段与规模 - 造假源于2014年收购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为财务造假中心 [2] - 通过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及完工百分比 进而虚增收入和利润 [2] - 通过虚假销售苗木和虚减费用方式直接虚增利润 [2] - 2016年虚增收入达7.26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24.60% 虚增利润2.60亿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49.78% [2] - 2015年虚增利润1.89亿元 占披露利润总额75.64% 虚增收入3.73亿元 占披露营收20.67% [2] 责任认定与处罚 - 时任赛石园林董事长郭柏峰被认定为组织财务造假核心人物 处以3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3] - 直接参与者李荣华 刘建裕 张磊(1981年12月出生)被处以警告及20万至30万元不等罚款 [3] - 未勤勉尽责管理层包括两任董事长张磊(1977年2月出生)和郑召伟 财务总监孙淑芹 董事会秘书李炜刚等 被处以10万至25万元罚款 [3] 公司现状与展望 - 公司表示该行为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4] - 目前生产正常 经营稳定 市场客户有序拓展 外部融资平稳推进 [4] - 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及追溯调整 争取尽快撤销风险警示 [4]
300237,将被ST!下周一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12:17
财务造假与处罚 - 公司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2][8] - 2014年至2018年分别虚增收入2365.78万元 3.73亿元 7.26亿元 2.15亿元 1.01亿元 占当期营收比例2.06% 20.67% 24.60% 5.53% 2.88%[8] - 同期分别虚增利润2292.64万元 1.89亿元 2.60亿元 1.17亿元 6948.95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17.91% 75.64% 49.78% 15.49% 15.58%[8] 监管处罚措施 - 山东证监局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 对12名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230万元[11] - 对前赛石园林董事长郭柏峰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1] - 公司涉嫌违反2005年《证券法》第六十三条 构成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述行为[10]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于9月29日停牌1天 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5][12] - 股票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 股票代码保持300237不变[5][14] - 实施风险警示后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14] 业务经营状况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连续4年亏损 累计亏损金额达36.83亿元[1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63亿元 同比增长1.41% 归母净利润-9168.07万元 同比大幅减亏[21] - 毛利率10.22% 净利率-11.53% 资产负债率97.61%[22] 资产重组进展 - 2024年12月以1元对价转让三家赛石园林子公司100%股权[20] - 2025年4月18日签署框架协议 拟现金转让赛石园林100%股权[20] - 截至2025年9月8日 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仍在推进 尚未签署正式协议[20] 市场表现 - 9月26日收盘价3.22元/股 当日上涨6.62% 总市值46.43亿元[22] - 股票换手率12.21% 流通市值46.43亿元[22] - 股东户数从4.14万增至5.80万 增幅39.85%[22]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美晨科技将被处罚;公司股票将于9月29日开市起停牌1天,并自9月30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12:14
财务造假与监管处罚 - 公司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其中2014年虚增收入2365.78万元(占当期营收2.06%)、2015年3.73亿元(20.67%)、2016年7.26亿元(24.60%)、2017年2.15亿元(5.53%)、2018年1.01亿元(2.88%)[8]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2292.64万元(占当期利润17.91%)、1.89亿元(75.64%)、2.60亿元(49.78%)、1.17亿元(15.49%)、6948.95万元(15.58%)[8] - 山东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对12名责任人合计罚款230万元,并对主导造假的赛石园林原董事长郭柏峰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9]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于9月29日停牌1天,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5][11] - 此次ST处理依据深交所规则,因年报财务指标虚假记载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10] 业务经营与资产重组 - 公司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达36.83亿元,主要因园林业务板块业绩下滑及工程回款困难导致流动性紧张[13][15] - 2024年12月以1元对价转让赛石园林三家子公司股权,2025年4月签署框架协议拟现金出售赛石园林100%股权,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9168万元(同比大幅减亏),公司计划剥离全部园林业务聚焦非轮胎橡胶业务[16] 市场表现 - 9月26日股价收报3.22元/股(单日上涨6.62%),总市值46.43亿元,当日成交额5.62亿元,换手率12.21%[17][18] - 公司市盈率(TTM)为-9.91倍,市净率447.84倍,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62.68%,负债率未直接披露但财务数据显经营压力显著[18]
5年虚增利润超6.5亿元,拟对12人追责,美晨科技将被“ST”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23:04
财务造假事实 - 公司全资子公司赛石园林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总额6.58亿元[1][2] - 造假手段包括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及完工百分比 以及虚假销售苗木和虚减费用等方式[2] - 各年度虚增收入占比最高达24.60%(2016年) 虚增利润占比最高达75.64%(2015年)[2] 监管处罚措施 - 山东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 并对12名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1][3] - 时任赛石园林董事长郭柏峰被处以30万元罚款并拟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3] - 时任美晨科技董事长张磊和参与实施造假的李荣华均被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3]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美晨"[1][4] -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9日停牌1天 复牌后日涨跌幅限制仍保持20%[4] - 公司强调此次行为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5]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已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及追溯调整[5] - 生产运营正常 经营稳定 市场客户有序拓展 外部融资平稳推进[5] - 需满足对相应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且行政处罚决定书生效满12个月后方可申请撤销风险警示[5]
5年虚增利润超6.5亿元 拟对12人追责 美晨科技将被“ST”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23:03
财务造假事实 - 公司2014年至2018年通过全资子公司赛石园林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4.38亿元,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 [2] - 造假手段包括虚假采购劳务及苗木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和完工百分比,以及虚假销售苗木、虚减费用和收入成本错记 [3] - 各年度虚增收入分别为2365.78万元(占当期营收2.06%)、3.73亿元(20.67%)、7.26亿元(24.60%)、2.15亿元(5.53%)和1.01亿元(2.88%) [3] - 各年度虚增利润分别为2292.64万元(占当期利润17.91%)、1.89亿元(75.64%)、2.60亿元(49.78%)、1.17亿元(15.49%)和6948.95万元(15.58%) [3] 监管处罚措施 - 山东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处以60万元罚款 [2][4] - 12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其中核心责任人郭柏峰(时任赛石园林董事长)被处以30万元罚款并拟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4][5] - 其他责任人包括时任董事长张磊和参与造假的李荣华均被警告并分别罚款30万元,另有9人被警告并处以10万至25万元不等罚款 [4]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 [2][6] -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9日停牌1天,9月30日复牌后日涨跌幅限制保持20%不变 [6] - 公司强调该行为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6]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质量,并已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及追溯调整 [6] - 需满足对相应年度财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且自正式处罚决定起满12个月后方可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7] - 公司表示当前生产经营正常、客户拓展有序且外部融资平稳推进 [6]
突发公告,两只A股下周一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9-26 22:33
美晨科技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2014-2018年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美晨 9月30日起复牌[1][3][4] - 子公司赛石园林通过虚假采购劳务、苗木等方式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及完工百分比 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3] - 山东证监局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 对主要责任人郭柏峰处以3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3][4] - 公司股价在今年4月8日至9月15日期间累计涨幅接近250% 但近期从高位回调近20% 最新市值为46亿元[5] - 2024年公司营收17.79亿元同比增长5.64% 净利润亏损5.6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1.41% 净利润亏损9168万元[5] 新华锦资金占用事件 - 公司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4.06亿元且未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整改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新华锦[1][7] - 控股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 且金额超过1000万元[7] - 公司需在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归还占用资金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7] - 公司正督促新华锦集团推进山东即墨黄酒厂股权交割事项 并通过资产处置筹措资金清偿占用资金[8]
300237,虚增超6亿元利润,将被“ST”
证券时报· 2025-09-26 22:06
股票交易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自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 股票代码300237保持不变 [2] - 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2] - 9月29日公司股票停牌1天 9月30日开市起复牌 [4] 财务造假细节 - 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 [4] - 2014年虚增收入2365.78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2.06% 虚增利润2292.64万元 占比17.91% [4][5] - 2015年虚增收入3.73亿元 占比20.67% 虚增利润1.89亿元 占比75.64% [4][5] - 2016年虚增收入7.26亿元 占比24.60% 虚增利润2.6亿元 占比49.78% [4][5] - 2017年虚增收入2.15亿元 占比5.53% 虚增利润1.17亿元 占比15.49% [4][5] - 2018年虚增收入1.01亿元 占比2.88% 虚增利润6948.95万元 占比15.58% [4][5] 造假操作方式 - 通过收购的赛石园林进行财务造假 该公司2014年9月成为全资子公司 [4] - 造假手段包括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虚增工程施工成本 虚假销售苗木 虚减费用以及收入成本错记 [4] 监管处理情况 - 公司收到山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4] - 造假行为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4] 同业公司情况 - 新华锦(600735)同样将被ST 股票简称变更为"ST新华锦" [5] - 新华锦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06亿元未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整改而被实施风险警示 [5]
造假五年 虚增利润超6亿元!300237将被ST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21:31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连续五年财务造假被监管处罚 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2][4] - 造假主要通过子公司赛石园林实施 手段包括虚假采购劳务和苗木 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及完工百分比 虚假销售苗木 虚减费用以及收入成本错记等方式[4] - 公司2014年至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4] 监管处罚措施 - 山东证监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60万元罚款[7] - 对时任董事长张磊等十余名高管及相关人员分别处以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5][7] - 对组织财务造假的赛石园林时任董事长郭柏峰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5][6]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非轮胎橡胶业务和园林绿化业务 成立于2004年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6] - 上半年营收8.63亿元 同比增长1.41% 归母净利润亏损9168.07万元[6] - 公司股票自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美晨"[4]
神奇制药:用停止投入的“基药宣传计划”项目套取销售费用4484万元
凤凰网· 2025-09-26 20:44
监管处罚事项 - 公司因利用已停止投入的基药宣传计划套取销售费用4483.83万元并通过员工个人账户虚构应收款项回款被上海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1] - 公司通过转回已全额计提减值的应收款项虚增信用减值准备4483.83万元导致2023年年报存在信息披露差错[1] - 时任董事长ZHANG TAO TAO、总经理冯斌及财务总监陈之勉因未勤勉尽责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1]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称违规系应收款项账务处理不规范所致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整改报告并规范会计处理[2] - 公司表示监管措施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加强信息披露履行义务[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下滑13.47%归母净利润3280.81万元同比下滑13.29%[3] - 扣非归母净利润3197.69万元同比下滑14.7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7543.98万元降幅61.38%[3] 业务概况 - 公司为1992年上市的药品研发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涵盖抗肿瘤药、皮肤外用抗菌药、三高慢病及中药止咳等系列[2] - 核心产品包括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与斑蝥酸钠注射液等[2]
思科瑞上市当年即造假 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新浪证券· 2025-09-26 18:07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因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和不当确认收入等行为导致2022年报表虚增 [1] - 虚构与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336.65万元检测业务导致虚增销售收入336.65万元和利润总额318.81万元 [2] - 提前确认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6.93万元收入导致虚增利润总额203.7万元 [2] - 不当确认与佳缘科技存在争议的412.46万元合同收入导致虚增利润总额178.03万元 [2] 财务影响 -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24,282.18万元的4.16% [3] -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10,679.59万元的6.56% [3] - 导致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监管处罚 - 公司被处以2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560万元 [4] - 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因组织策划虚构销售业务被处以120万元个人最高罚款 [4] - 时任董事长张亚、总经理马卫东、财务总监涂全鑫分别被处以80万元罚款 [4] 业绩表现对比 - 上市前2020-2021年营业收入从1.66亿元增长至2.2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7549万元增长至9706万元 [5] - 上市后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2.33亿元下降至1.4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9146.39万元转为亏损2100.32万元 [5] - 2022年上半年实际营收增速14.4%和扣非净利润增速7%显著低于招股书预测的16.28%-23.55%和12.44%-23.44% [6][7] 上市时间点 - 公司于2022年7月8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出现上市当年即财务造假情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