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联方资金占用
icon
搜索文档
*ST沐邦: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部分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募集资金违规使用 - 2024年度公司存在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情形,涉及金额21,920万元,通过关联企业借款形式回流用于归还银行借款和供应商欠款 [1]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显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但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将其列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涉及金额28,858万元 [1] - 关联方沐邦控股和江西豪安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间发生额分别为2,454.79万元和7,957.72万元 [1] - 募投项目"10000吨/年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累计投入金额在不同报告中存在重大差异,会计师鉴证报告和保荐机构核查报告显示1.05亿元,年报在建工程项目附注仅显示3,078.65万元 [1] 营业收入确认问题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 [4] - 公司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两次差错更正,涉及玩具原料销售业务收入由总额法变更为净额法调整4,698.98万元,以及对关联客户共青城奇峰销售硅片价格不公允部分调整1,184.14万元 [4][5] - 共青城奇峰被确认为关联方,其销售单价高于市场价,交易价格不公允 [5] - 光伏业务前十大客户中,对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因质量问题补偿片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调减1,140.27万元 [6] 业务模式与会计处理 - 玩具原料销售业务中,公司作为代理人角色,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2024年调整冲减收入4,698.98万元 [8][14] - 光伏业务与客户约定的结算周期与实际账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采取灵活收款策略 [12] - 公司对共青城奇峰的销售与共青城奇峰对下游客户的销售时间接近,交易价格不公允,基于商业实质考虑对收入进行冲减处理 [7][13] 财务数据披露 - 2024年光伏业务收入24,159.71万元,占87.17%,玩具业务收入3,554.41万元,占12.83% [6]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34,695.60万元,期末余额16,587.59万元,通过加强催收力度显著改善 [12] - 更正后的合并报表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1.44亿元,营业成本1.90亿元,净利润亏损8,438.52万元 [18][2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4.02亿元,较期初增加1.48亿元 [19]
北特科技: 北特科技关于最近五年被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或处罚及整改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31
公司违规及处罚情况 - 2021年12月公司因全资子公司上海光裕多计收入、跨期确认费用等行为导致2018年年报多计利润总额1277.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23.63%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警告并罚款30万元[1] - 2020年因未按规定在2019年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业绩预告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3] - 2021年5月因子公司上海光裕会计差错导致2018-2020年财报信息披露不准确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警示其中2018年净利润差错376万元占更正后净利润6.27%2019年调增营业收入3106万元[4] - 2021年8月因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380万元及1.22亿元且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并被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5][6] - 2024年11月因股份注销申请单填写错误导致业务风险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口头警示[7][8] 公司整改措施 - 针对2021年行政处罚组织董事、监事、高管学习法律法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加强财务核算及信息披露质量[2] - 针对2020年通报批评加强证券法规学习健全内控制度强化规范运作意识[3] - 针对2021年监管警示开展财务会计及信息披露培训强化子公司数据复核机制[4] - 针对2021年资金占用问题组织高管学习证券法规加强信息披露管理维护股东利益[5][6] - 针对2024年口头警示组织学习信息披露规定避免同类问题[8]
瑞贝卡频收警示函 “二代”接班4年遭遇增长瓶颈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3:54
公司治理与内控问题 - 公司在2024年收到两张警示函,涉及信披违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高管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等问题 [2] - 2024年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发生金额约10.54亿元,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累计发生金额超23亿元 [2] - 公司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 - 2023年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且在相关财报中未披露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 [3] - 公司存在虚增货币资金、调减其他应收款等会计差错,2022年调减货币资金2.285亿元,2023年调减3.097亿元 [4] - 控股股东旗下地产、水业、酒店等18家公司涉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2024年累计发生金额超23亿元 [5] - 与自然人宋丹丹相关的3家公司存在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涉及金额分别为6.68亿元、5.51亿元和10.86亿元 [6]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9亿元,同比微增1.1%,净利润亏损1.18亿元,第四季度亏损1.28亿元 [3] - 公司上市21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2024年净利润亏损1.176亿元 [3][8]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5.66亿元缩水至12.39亿元,较巅峰期22.64亿元下滑超四成 [8] - 2021年净利润为6021万元,2023年缩水至1230万元,2024年亏损超过郑文青掌舵后的盈利总和 [8] - 2024年销售费用为2.26亿元,同比增长61.87%,广告宣传费从462万元增至7060万元,服务费从1803万元增至2552万元 [9] 市场与业务布局 - 公司销售主阵地集中在海外,2024年境内营收占比仅23.5%,非洲、美洲、欧洲营收占比分别为36%、28.7%和2.3% [9] - 2024年非洲市场营收同比下滑17.8%,因非洲多国货币剧烈波动导致消费者购买力降低 [10] - 公司加强跨境电商新渠道宣传推广,但初期投入大、培育周期长,对现金流构成压力 [9] -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关税壁垒提高及汇率波动等风险 [10] - 物流成本上升和配送效率提升是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10]
深物业高管遭留置 国企资产流失曾被查
凤凰网财经· 2025-06-06 21:01
管理层变动 - 深物业A副总经理陈鸿基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深圳市监察委员会采取留置措施并辞职[3] - 2025年5月陈鸿基卸任旗下物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法定代表人职务 同月董事会证代丁名华辞职[3] - 2024年9月独立董事梅永红辞职 2025年1月董事长刘声向(54岁)和财务总监沈雪英辞任 目前董事长职位空缺[3] - 陈鸿基1998年加入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 2004年转岗深投控 2020年12月"空降"深物业A 2022年2月升任副总经理[5] - 陈鸿基分管工程管理、质量安全等核心板块 兼任物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法定代表人[6] 经营与财务问题 - 2024年营业收入27.34亿元同比下降7.79% 归属净利润亏损11.15亿元同比下滑340.24% 扣非净利润亏损13.29亿元同比暴跌670.78%[1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79.81% 有息负债率39.16%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为负 2025年一季度达-2.71亿元[12] - 货币资金仅覆盖流动负债的31.47% 负债和现金流压力持续变大[12] - 公司年报未详细披露存货减值依据以及土地、在建工程估值等是否合理[12] 历史争议与资产问题 - 2023年8月证监会就深物业出具境外上市反馈意见 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情形[9] - 2019年多次给荣耀地产提供担保涉及34.9万元 2018年给深圳皇城地产提供100万元担保 2015年多次提供担保涉及6000万元[9] - 2006年卓见投资拟收购深物业股份交易被中央国资委紧急叫停 涉及土地资产、商业物业、车牌牌照的交易价和市场估价差额合计达20亿元[10] - 未开发土地账面价值750元/m²市场估值3000元/㎡差额≥10.0亿元 国贸商场账面948元/m²市场20000元/㎡差额4.0亿元[11] - 天安裙楼账面3860元/㎡市场16250元/㎡差额1.33亿元 深圳车牌账面22.7万元/个市场70万元/个差额1.36亿元[11]
先因关联方资金占用,后因不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瑞贝卡董事长一个多月被警示两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0:10
公司违规与监管警示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董事会秘书胡丽平、财务总监朱建锐因未披露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被监管警示 [1][2] - 上述责任人一个多月内两次被警示,4月底因多份财报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问题被警示 [2][3] - 河南证监局查明公司存在5项违规: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资金占用事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内幕信息登记不规范、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3] 财务表现与业绩变动 - 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1.18亿元,未按规定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业绩预告 [2]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1230.23万元,2024年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1.1%但营销费用增长62%导致亏损 [2] - 控股股东2024年期初资金占用余额3亿元,全年累计发生额10.5亿元,偿还总额13.6亿元,期末余额为零 [4][5] 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 - 控股股东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024年期初余额3.09亿元,资金用途为贷款周转 [5] - 年审会计师已出具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专项说明,确认占用资金已全部清偿 [5] - 公司承认内控缺陷,表示已完成整改并加强相关人员证券法规学习 [4][5] 行业与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假发制造,2024年加强跨境电商独立站等新渠道推广导致营销费用大幅增加 [2] - 公司表示已收回全部被占用资金,并对内控缺陷进行整改 [4][5]
上市公司实控人被刑事立案!仅一周内,核心管理团队几乎“清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14:12
作 者丨见习记者李益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次立案前夕,*ST天喻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高管"离职潮"。 5月8日,董事长杨海涛因个人原因辞职;5月12日,另一实控人艾迪辞去董事职务;5月14 日,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张艳菊、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万骏双双离职。 短短一周内,公 司核心管理团队几乎"清空", 仅剩董事兼总经理邬亚文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编 辑丨陈思颖 5月30日,*ST天喻(300205.SZ)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武汉市公安局送达的《立案告知 书》,其实际控制人之一闫春雨等人因涉嫌挪用资金案,被武汉市公安局立案侦查。 据公告内容,闫春雨目前未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 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ST天喻方面也表示,公司将积极主动地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 并且会持续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 今年4月29日,*ST天喻2024年度财务报表又因"疑似关联方资金占用"等问题而被审计机构出 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被"披星"。值得注意的是,"疑似关联方资金占用"一事, 同样涉及公司实控人闫春雨。 "由于无法与实际控制人闫春雨进行充分有效沟通,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 ...
*ST沐邦: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的专项现场检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20:20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及关联方非 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的专项现场检查报告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江西沐 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邦高科"或"公司"或"上市公司")向特定 对象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 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 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持续督导》等相关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沐邦高科在2024年度内存在的资金被控股股东、 江西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以及募集资金被违规使用的情 形进行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本次现场检查的基本情况 保荐机构在日常督导过程中发现沐邦高科预付账款账龄存在异常,保荐机构在 获悉上述事项后,于2025年4月22日至4月30日、以及2025年5月12日至5月16日就上 市公司资金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以及募集资金是否被违 规使用展开专项现场检查。经核查发现,沐邦高科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江西沐邦新 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安泰集团连续亏损 信披违规被警示
中国经营报· 2025-05-10 04:12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从安泰集团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76亿元,同比下降33.29%;归母净利润 为-3.35亿元,虽然较2023年的-6.78亿元减亏50.57%,但仍未摆脱亏损的局面。 事实上,这已是安泰集团净利润持续亏损的第三个年头。 回顾2019年—2024年这六年,安泰集团营收和净利润的变化趋势明显。2019年—2024年,安泰集团分别 实现营收95.63亿元、87.90亿元、129.90亿元、126.96亿元、100.06亿元、66.76亿元。2024年的营收仅约 为六年期间营收最高峰(2021年的129.90亿元)的一半。此外,其净利润分别为4.57亿元、3.33亿元、 2.83亿元、-2.97亿元、-6.78亿元、-3.35亿元。 2021年,安泰集团的营收虽然达到小周期的峰值,但其净利润却走向下滑,并在2022年由盈转亏。安泰 集团方面解释称,2022年,钢铁行业总体震荡下行,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库存高企,叠加焦煤价格坚 挺,钢铁和焦化企业效益出现大幅下滑,整体行业运行呈现出强预期、弱需求、高产量、低效益的状 态。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导致行 ...
董事长上任1个月即“监守自盗”?嘉应制药曝2.35亿资金“黑洞”凸现治理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5-02 21:27
文章核心观点 嘉应制药因关联方资金占用等问题引发市场关注,董事长李能或因控股的养天和资金需求而占用公司资金,且公司还存在关联交易披露问题,同时公司业绩受集采政策和市场竞争影响有波动[1][6][8] 分组1: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 -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公司累计被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约2.35亿元,通过“月初转出、月末前转回”掩盖痕迹,2025年1月23日全部归还[1] - 嘉应湖南向药聚能医药等累计转出约2.35亿元,其中向关联方药聚能医药累计转出约1.7亿元(2000万元次日退回),向非关联方转出6500万元[3] - 除向湖南康尔佳供应链有限公司转出的2000万元外,资金均月初转出月末前转回,转出时未经董事会审批披露[4] 分组2:公司管理层背景及资金占用时间 - 2024年7月9日,养天和以3.55亿元购得嘉应制药7%股份成第二大股东,溢价31.23% [5] - 一个多月后李能携“老将”组建新管理层,李能成为董事长,另有两名非独立董事有养天和背景[5] - 资金占用最早发生在2024年9月,距李能任董事长仅1个月[5] 分组3:养天和资金需求情况 - 养天和成立于2002年,全国超4000家门店,曾2020年创业板IPO折戟,融资金额原计划4.17亿元[6][7] - 2024年营收11.65亿元,净利润4993.67万元,总资产19.66亿元,净资产6.60亿元,与益丰药房差距大[7] - 2024年养天和高溢价收购股权后质押,资金短缺或致李能向关联公司“输血”[8] 分组4:关联交易披露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日常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和披露程序,总计金额1039.94万元[8] - 嘉应制药及子公司向养天和等销售产品、采购商品,2025年4月补充披露[8] 分组5:公司业绩情况 - 核心产品受集采政策和市场竞争影响,业绩近年下滑[9] - 2024年营收3.76亿元,同比降29.46%;净利润2061万元,同比降39.94%,扣非净利润骤降52.82%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升28.8%;归母净利润1540万元,同比升197.2%;扣非归母净利润1575万元,同比升315.1%;经营现金流净额 -1183万元,同比降193.7% [9]
突然曝出被关联方占用资金 长园集团2024年年报被“非标”、股票简称将变为“ST长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02:32
财务报告与审计问题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被年审会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原因是董事长控制的运泰利控股通过第三方占用公司资金 [1] - 截至2023年末和2024年末,公司应收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分别为2.94亿元和2.64亿元(含利息) [1][4] - 公司追溯调整了2023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及附注 [1] 关联方资金占用 - 公司全资子公司预付给7家供应商的款项被间接支付给董事长控制的运泰利控股,涉及供应商包括珠海源视成科技等7家企业 [3] - 公司自查后将7家供应商及其关联方追认为关联方,因资金占用行为实质为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 [4] - 2025年1月关联方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2.45亿元,截至年报披露日尚需支付资金占用利息2158.98万元 [5] 股票风险警示 - 因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公司A股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长园" [2][5] - 公司股票于4月29日停牌1天,4月30日起正式更名 [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8.74亿元,同比下滑7.22% [10][12] - 归母净利润-9.7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下滑幅度达1216.44% [10][12] - 利润分配方案为不分配不转增 [10] 历史诉讼风险 - 公司因2016-2017年财务数据虚假记载面临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一审被判赔偿3.45亿元,计划上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