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经济
搜索文档
广交会带火China Buy:“反向旅游”主打“松弛感”丨五一粤消费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08:51
旅游市场趋势 - 2025年跨"五一"旅游产品价格较2024年同比基本持平 但高品质线路客单价上涨超一成 [1] - "反向旅游"需求显著 游客偏好冷门目的地以寻求放松体验 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 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 [2] - 小城市高星酒店消费占比超过高线城市 下沉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 冷门目的地开发 - 广州国际生物岛 新河浦路等冷门景点因人少景美成为"隐藏款"打卡地 [3] - 佛山三山森林公园凭借秘境景观和日落摄影吸引游客 [3] - 城市通过挖掘小众目的地缓解"人从众"痛点 取得良好市场反馈 [1] 文旅活动带动消费 - 音乐节 演唱会等赛事会展活动带热本地消费 广州体育馆周边美食搜索量同比上涨381% [3] - 美团旅行推出"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专题活动 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文旅经济 [4] - 广东"五一"文旅增速达30% 五星酒店预订增速超52%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等景区热度领先 [3] 离境退税政策影响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 [5] - 广州349家商店实现离境退税 10家试点"即买即退" 天河城百货退税业务宗数及销售额同比均超200% [5] - 政策优化后税金最快5分钟到账 显著提升境外游客购物意愿 [5] 广交会效应 - 广交会吸引全球219个国家20多万境外采购商 创历史新高 [5] - 商圈结合广交会推出活动 带动国产3C产品热销 形成China Buy现象 [5] - 政策与活动叠加预计产生显著消费效应 为入境消费市场注入动力 [6] 区域旅游热点 - 珠海拱北口岸 深圳福田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分别上涨214%和465% [6] - "海钓包船""出海捕鱼"搜索量同比上涨262%和124% 桂山岛 蜈支洲岛等成为热搜目的地 [6] - 广东作为出入境枢纽 "国门游""亲水游"进一步推高文旅热度 [6] 未来市场展望 - 端午假期与"六一"重叠有望激发市场活跃度 [7] - 中高考结束后亲子游 学生游需求将逐步升温 [7] - 节后错峰出游季性价比高 退休长者将重新成为主力客群 [7]
五大趋势,解密Z世代的“健康局”
36氪· 2025-04-14 16:47
行业宏观背景与消费理念变迁 - 2025年被定义为消费跨越之年,消费理念重构,关键词为“求真”和“向实”,消费者进入理性至上、品质觉醒、探寻意义、悦己优先的阶段 [2] - 消费者从集体焦虑转向集体松弛,情绪经济溢价效应显现,线下回潮,品牌回归真实感,并进入悦享AI时代 [2] - 健康消费持续演进,62.2%的消费者对健康更加关注,41.1%的消费者认为健康是不能节俭和降级的消费领域,25.4%的消费者期待自己成为养生健康专家 [2] - Z世代成为健康消费主力军,47%的Z世代经常购买健康相关产品,年均健康消费支出达3250.7元,健康消费从“治病”转向“悦己”,成为社交货币与生活标签 [3][6] Z世代健康消费五大趋势 趋势一:精力管理学 - Z世代将“补状态”变为日常刚需,需要科学轻盈的职场回血方案,通过“感官疗愈+能量补充+放松修复”三种方式构成职场回血三件套 [7][9] - 年轻人进行日常仪式化精细运营,42.8%有每日营养补充习惯,38.5%上午/午后固定喝饮料提神,33.6%回家泡脚+香薰/热敷,28.4%有早睡/睡前断网规则 [9] - 该趋势下涌现三大品类赛道机会:高效便捷产品赛道、能量补充产品赛道、情绪调节产品赛道 [13] 趋势二:颜值养成系 - Z世代颜值管理进入“状态内调”时代,信奉“美是养出来的”新颜值哲学,从面部KPI到口服,追求由内而外的调养 [14][15][16] - 近4成年轻人已形成稳定吃养习惯,超3成正在尝试建立自己的口服流程,中式食养+功能成分类营养素占主流 [16] - 该趋势下四大品类赛道机会为:氛围产品赛道、状态管理产品赛道、智能产品赛道、套组产品赛道 [20] 趋势三:轻体感知派 - Z世代身材管理主张“科学控体+感知悦己”,追求身体轻盈感、舒适度和日常状态自洽,实现身心平衡 [21][23] - 68.3%的年轻人采取或尝试过使用代餐管理身材,67.1%采取间歇性断食/清体计划,66.6%采取控糖/控热/低脂饮食 [23] - 身材判断标准为能量感+上镜感+清爽感大于体重数字,该趋势下五大品类赛道机会包括低负担轻饮食产品、体感辅助营养补剂等 [27] 趋势四:精睡主义者 - 超六成年轻人被睡眠问题困扰,为追求高质量入眠,Z世代开启“精睡时刻”,在睡前1小时主动营造氛围,启动仪式感 [28][31] - 66.9%年轻人养成固定睡前流程,香薰、助眠软糖、冥想App成为常规选项,科技+气味+声音+温度构成精睡组合拳,并利用AI定制睡眠节律 [33] - 精睡消费从辅助品迈向整合系统,该趋势下六大品类赛道机会涌现,包括助眠食品细分化升级、科技睡眠设备日常化等 [33] 趋势五:情绪稳定局 - Z世代通过“软调理”对抗精神内耗,追求情绪松弛感与状态稳定感,情绪调理类产品成为日常情绪出口 [34][36] - 48.7%的Z世代为调节情绪专门购买过相关产品,情绪消费分流派,不同情绪人格隐藏不同消费偏好 [36] - 该趋势下五大品类赛道机会为:情绪营养品赛道、情绪香氛/气味疗愈赛道、可穿戴类情绪智能设备等 [38] 健康行业营销方法论 - 内容即健康入口,超六成用户通过资讯App刷到健康内容,超五成在短视频平台看安利种草,内容推荐成为决策加速器 [39] - Z世代购买健康产品最看重口碑+品牌+口感三要素,66.8%看重用户评价/口碑,60.1%看重品牌科研背书,54.1%看重吃喝起来“有感” [39] - 年轻人的养颜行动是社群化的养成游戏,66.4%的Z世代加入过美丽养成社群,61.8%和朋友拼单购买养气色/抗糖产品 [39] - 年轻人需要共情型品牌而非仅功效型产品,64.8%的Z世代愿意为调节情绪花钱,品牌需构建产品、内容、系统三大维度 [40] - 健康场景融入每日情绪与生活微时刻,品牌应从功能适用转向情绪触达,构建超级微场景,进行时间+情绪+状态的多元出发点设计 [42]
独家专访BCG中国区主席廖天舒:今年是GenAI亚洲规模化应用元年,中国企业具有三重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4 16:30
全球及亚洲AI发展态势 - 亚洲生成式AI应用部署速度已超过除北美以外的其他地区,2025年被视为生成式AI在亚洲的规模化应用元年[2][16] - 全球AI发展格局呈现显著不均衡,在纳入评估的73个经济体中,超过70%的经济体在关键领域得分低于平均水平[2][17] - 仅有五个经济体跻身“AI先行者”行列,中国位列其中,显示出其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先地位[2][17] 中国AI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前景 - 中国AI企业具备场景驱动创新、数据资源红利、政策与基建协同三大优势,可开发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并加速算法迭代[3][17] - 随着AI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2025年有望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拐点[2][16] - 中国企业通过“开源生态+场景深挖”模式在应用转化层面展现独特竞争力,并积极从全球竞争参与者向规则塑造者转变[17] “人工智能+消费”的潜力与影响 - “人工智能+消费”将拓展多样化消费新场景,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成为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方向[3][9] - 据BCG经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收入增长较普通企业高出约10%至20%,成本降低15%至25%,品牌美誉度提升20%至40%[4][10] - 该趋势将推动产业链智能化重构,倒逼企业从单向产品制造转向全链条服务生态,形成技术、市场与政策共振的产业升级新范式[4][10]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 新质生产力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跨越增长瓶颈、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12] - 其核心指向技术突破、资源优化和产业升级三个层面的系统性升级,旨在形成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动能[12][13] - 具体举措包括加快前沿技术研发、优化数据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化[12] 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趋势 - 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赛道从模式创新转向技术创新引领,近三分之一来自智能技术领域,硬科技领域企业数量增多[22][23] - 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绿色低碳等赛道表现活跃,这些领域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23] - 中国市场拥有完整产业体系、领先基础设施和大规模科技人才储备,为独角兽企业增长提供有利条件,但全球生态系统的下行和逆风是不利因素[24] 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新动态 -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从“产品国际化”经“资本国际化”向“能力国际化”深化,正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跨越[26][27] - 出海目的地结构发生变化,与印度、东盟、非洲及“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的贸易增长提速[27][28] -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包括5G系统、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中国的国际化发展与合作预计将进一步深化[28] 情绪经济与新消费特征 - 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消费浪潮成为中国新消费市场的显著特征,体现了消费者从功能性需求向精神价值需求的跃迁[19] - 热门文化IP的成功印证了消费者愿意为文化符号背后的情感连接付费,其底层逻辑是消费驱动力转向精神满足和自我表达[19] - 释放传统文化潜力的关键在于以创新方式激活其现代生命力,并通过科技融合创造全新价值维度,实现从情绪价值到长期价值的跨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