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费

搜索文档
当全民聊健康,品牌如何成为 “第一联想”?
36氪· 2025-07-23 11:32
健康消费升级浪潮 - 中国正经历以健康为核心的消费升级,养生水取代碳酸饮料成为冷柜区"C位","低钠"、"零添加"酱油标签比价格更显眼[1] - 健康消费从"如何治病"转向"如何不生病",82%消费者愿为健康产品多支付溢价,70%将健康列为首要消费决策因素[1][4] - 国家政策加速健康消费革命,12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重点覆盖健康饮食、健身运动等十大领域[1] 健康营销策略转型 - 健康赛道竞争已从产品功能转向消费者心智占领,品牌需成为用户健康生活的共建者而非单纯卖家[2][13] - 新康泰克通过萧敬腾"雨神"IP关联天气变化与感冒预防,以朋友式提醒替代硬广,实现自然心智植入[4][5] - 999感冒灵策划"保暖穿搭大秀"将产品与冬季生活场景绑定,市占率登顶且新增用户暴增691倍[7] 社交媒体健康生态构建 - 小红书健康类高敏用户达1.8亿,抖音医疗健康内容观看频次极高,微博大健康热搜话题阅读量近2000亿[3] - 紫竹药业通过10000+问卷调研揭示避孕认知误区,结合世界避孕日营销实现4.8亿+话题阅读量,建立"女性健康守护者"形象[9][10] 健康品牌方法论 - 前瞻性布局:品牌需先于用户发现需求,如感冒药企精准捕捉季节性爆发节点[15] - 专业+场景双驱动:需构建权威背书(如医生IP)与场景渗透(如职场/冬季场景)的传播矩阵[16] - 长期主义运营:飞鹤持续围绕"活性蛋白"科普,将短期热点转化为长期品牌认知[19] 大健康市场前景 - 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2030年预计达11万亿元,年均增速超10%[14] - 国民健康素养从2016年11.58%跃升至2023年29.7%,健康消费全民化趋势显著[14][20]
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20
健康消费行业概述 - 健康消费成为新型消费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1]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3] - 行业呈现规模快速增长、业态创新、消费结构优化特点[3] 健康消费驱动因素 - 人民对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重视度提升推动需求增长[3] - 政策支持:国务院提出"健康消费专项行动",12部门联合发布10项重点任务[3] - 消费升级带动健康食品、服务、产品及生活方式需求[1] 行业细分领域发展 - 预防式健康产品、卫生防护用品、家用健身器材市场火爆[3] - 农业领域有机/绿色产品需求推动生态化转型[2] - 制造业健康产品需求驱动新材料研发和工艺改进[2] 供给端发展策略 - 构建"产品+技术+服务"生态体系,推动多业态融合[4] - 鼓励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协同创新打造完整产业链[4] - 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4] 消费市场分层 - 银发经济:老年健康管理与养生保健业态融合[4] - 年轻群体:健身运动与时尚休闲运动消费场景拓展[4] - 提升差异化、智能化、定制化服务能力[4] 行业政策环境 - 深化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改革[4] - 完善保健食品审评与评价机制[4] - 强化企业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4]
怎样认识把握健康消费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6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1.87%,较2012年提高23.07个百分点 [1] - 2024年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有望达9万亿元 [1]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从政策层面支持健康消费发展 [1] 健康消费定义与范畴 - 健康消费是以维护、改善或促进身心健康为目标,涵盖健康食品、服务、产品及生活方式 [1] - 涉及面广、关联领域多,正开拓消费新蓝海 [1] 驱动因素 健康意识提升 - 银发经济催生康养旅居需求,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占银发经济总量近20% [2] - Z世代成为健康消费主力军,偏好防患未然的健康管理方式 [2] 收入与消费升级 - 2024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547元,增长3.6%,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9.0% [3] - 消费方式从"治病"转向"防病",从"延长寿命"转向"提升生命质量" [3] 技术赋能 - 线上问诊、远程医疗、基因检测等技术提升健康管理便捷性与精准度 [3]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手环、APP)推动消费者为"优化健康指标"买单 [3] 市场影响 - 一季度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5%,护理机构服务业增长23.9%,托儿所服务增长12.2% [4] - 带动体育、文旅等产业跨界融合,形成"健康+"产业链 [4]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存在虚假宣传、过度营销、"伪健康"产品泛滥等问题 [4] - 需强化监管机制(如制定标准、打击乱象)和加强科普教育(如提升公众辨假能力) [4]
福建:支持福州、泉州、三明等申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快讯· 2025-05-28 20:00
新型消费发展 - 实施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 支持健康体检和中医康养等新业态发展 [1] - 规范有序发展医疗美容消费行业 [1] 电商产业培育 - 加大品质电商培育力度 计划举办2025年中国电商主播大赛 [1] - 推广"直播+产业带"模式促进电商与产业带融合 [1] - 鼓励通过跨境电商进口优质商品 2025年将举办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和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 [1] 低空经济推进 - 支持福州 泉州 三明等地申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1] - 推动发展低空旅游观光 空中摄影 无人机表演 海岛旅游等新兴业态 [1]
100.28万亿元、809.8万种、65.5%……“数”读消费提速 经济潜力释放
央视网· 2025-05-24 11:11
外汇市场交易 - 4月我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9.04万亿元人民币 [1] - 1—4月我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00.28万亿元人民币 [1] 消费品新增情况 - 1至4月我国新增消费品809.8万种,同比增长40.4%,涉及企业18.9万家 [2] - 家装类产品新增133.2万种,同比增长560.8%,涉及企业1.2万家 [2] 家装类细分产品增长 - 智能家居类新增3.0万种,同比增长1985.5% [4] - 家具照明类新增93.5万种,同比增长1016.4% [4] - 适老化改造类新增1.0万种,同比增长498.2% [4] - 卫生洁具类新增5.1万种,同比增长358.1% [4] - 装修材料类新增30.7万种,同比增长195.8% [4] 智能家居与区域分布 - 智能家居成为增长最快领域,加速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6] - 5大类补贴家装产品主要分布于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 [6] 银发经济与健康消费 - 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5% [7] - 老年人护理机构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9% [7] - 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血压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6% [7]
场景不断丰富 需求更加多元踔厉奋发新征程 | 健康消费加速向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9 08:29
健康消费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 较2021年8万亿元增长12.5% [2] - 健康需求从单一医疗服务转向多元化 业态创新加速 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2] - 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培育健康消费新质生产力 提升供给质量 [2] 康养旅游与运动消费趋势 - 浙江永康大陈村"康养游"受一线城市退休群体青睐 民宿入住率达100% 停留时长2-4晚 [3] - 森林覆盖率56.2%的生态优势催生"森林观日出+太极+林下药材观光"等体验项目 [3] - 一季度体育咨询/健康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34.1%/12.3% 体育用品制造增10.8% [4]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超2亿人次 总额突破3000亿元 骑行/徒步等周边产品热销 [7] 年轻群体健康消费特征 - 18-35岁年轻人"保健养生"开支进入消费前三 78.2%青年购买过健康产品 [8] - 京东平台16-25岁营养保健品用户数同比增35% 低糖/代餐/蛋白棒等产品受追捧 [8] - 同仁堂等推出"药食同源"养生茶饮 门店月销20+新品 外卖订单持续增长 [9][10] 智能化健康产品发展 - 一季度智能手环等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41.6% 带动智能设备制造增26.4% [12] - Keep注册用户超4亿 人工智能生成课程占比14% 推出首款AI教练实现个性化训练 [12][13] - 智能按摩仪/手环通过APP定制方案 睡眠监测准确率提升 沉浸式体验成核心竞争力 [11][13]
十大重点任务!12部门发文,事关9万亿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4-14 21:24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健康饮食、健身运动、银发市场、新型健康服务业态等领域,提出十大重点任务 [3] - 《方案》首次明确健康消费涉及的主要领域,包含饮食、营养、运动、心理等不同需求及场景,为行业多元化、精准化布局提供指引 [3]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已接近9万亿元,相比2021年(约8万亿元)有显著跃升,2030年目标为16万亿元 [3] 健康消费内涵与供需匹配 - 健康消费内涵体现从外需到内需、从投资到消费的转变,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过渡到"发展型" [5] - 健康消费包含产品消费(健康食品、健身器材、医药器械等)和服务消费(健康管理、疾病治疗、康复照料等) [5] - 促进健康消费需解决供需匹配问题,影响因素包括提升监管、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政策开放度 [5] 健康消费新形态与供给逻辑 - 健康消费新形态包括智能监测家用设备、健康营养功能性食品、中医养生特色疗法、人工智能康复与护理辅具等 [7] - 《方案》将推动业态融合(体育消费与康养旅游结合)、需求分层(基本与品质健康消费供给)、科技赋能(智慧化技术布局) [7] - 健康消费服务与传统医疗卫生服务在供给模式、定价机制、保障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需在实践中进一步理顺关系 [7] 配套措施与产业协同 - 配套措施包括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推进国际合作,部分省市可开展促进健康消费试点 [9] - 政府可通过发放健康消费补贴、免除部分税率、公共采购健康食品折扣等方式鼓励健康产品消费 [9] - 产业链完善需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研发创新,完善原材料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全产业链布局 [9]
这51个品牌,凭什么能出爆款?
虎嗅APP· 2025-03-20 18:45
斯凯奇闪穿鞋案例 - 斯凯奇"闪穿鞋"最初目标人群为偏好休闲风格的年长人群,但通过阿里妈妈AI工具发现年轻人群和一线城市多场景切换女性也是潜在消费者[1][8] - 阿里妈妈LMA大模型升级后具备更强推理和决策能力,能解码消费者点击、加购背后的个性化需求,将流量转化为"留量"[9] - 该案例展示了AI如何帮助品牌突破原有人群定位,实现跨圈层销售增长,成为阿里妈妈未来商业奖51个获奖案例之一[1][9] AI对电商行业的变革 - AI超越工具属性成为"新质生产力",驱动消费人群、决策、观念、行为的全面重构[4] - 00后作为AI技术"原住民"重构消费形态,依赖智能推荐、比价插件、虚拟试穿等AI工具决策,推动"智价比"消费趋势[7] - 淘宝天猫数据显示全屋智能家居、智能指环、AR设备等品类在2024年呈现高增长[7] 阿里妈妈的AI经营解决方案 - 推出AI经营全链提效途径,包括WIN品牌新力模型,帮助东阿阿胶冻干鲜泡燕窝实现38大促期间品牌搜索量增长22倍[6][17] - 通过跨品类机会人群洞察,帮助绽妍从伤口敷料TOP20跃升至TOP3,突破小众类目增长瓶颈[12][13] - 提供从赛道定位、经营诊断到智能投放的全流程动态方案,将品牌建设从"玄学"变为可衡量的科学路径[20]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追新周期缩短,淘宝天猫新品数量和成交量显著增长,热词关联商品对GMV贡献度提升[18] - 文化自信增强推动国潮IP衍生品热销,《哪吒2》周边带动淘宝关键词搜索量翻数倍[11] - 媒介粉末化环境下,品牌仅2-3秒时间吸引消费者注意力,需强化品牌力建设[19] 平台能力升级 - 阿里妈妈达摩盘人群探测工具能捕捉隐形需求,实现"从跟随市场到定义需求"的跨越[9][15] - 打通"站内外种草-搜索拦截-直播转化"全链路,将分散触点转化为连贯体验[21] - 首创AI全链路投放提效平台,通过51个获奖案例验证AI商业价值[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