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力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8 11:20
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 中国加快建设多领域、多方位、立体化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体系,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和经验 [1] -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已为全球18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约1.5万期培训项目,覆盖17个领域、100多个专业 [1] - 中国开展500余期治国理政专题培训,累计培养各类人才50多万名,有效提升各国相关领域发展能力 [1]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 基金向"小而美、惠民生、见效快"项目倾斜,重点投向减贫、粮食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 [2] - 中国与20多个国际组织在60多个国家实施170多个项目,惠及3000多万人,提高当地民众福祉 [2] - 基金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大动力 [2] 上海合作组织援助合作 - 中国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实施完成各类援助项目近430个,正在实施项目40余个,推进约40个外方关切项目 [2] -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项下已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培训各类人才3万余人 [2] 中国对外援助原则 - 中国对外援助坚持不干涉内政、不附加政治条件,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3] - 中国与发展伙伴平等协商、合作共赢,不谋求私利,更无意填补所谓空白 [3] - 中国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保持发展援助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 [3]
中国——中亚峰会推动构建地区新秩序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21
中国—中亚峰会成果 - 峰会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了公正合理与和谐普惠的地区新秩序,具有世界性意义[1][3] - 中国与中亚五国结成全面战略伙伴集群和命运共同体矩阵,提出新理念、新要求、新任务[1] - 峰会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提出"中国—中亚精神"并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3] 合作机制与平台 - 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典范,设立秘书处作为常设机构[2] - 双方建立13个部级合作平台,包括外长会晤、经贸部长会议、海关署长会晤等机制[2] - 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智库论坛等促进经济合作和民心相通[2] 经济合作领域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五国发展战略对接合作走深走实(如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等)[2] - 加强战略规划与政策对接,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扩大产业合作空间[4] -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强化中国作为中亚出海口及中亚作为中国通往欧洲/西亚枢纽的作用[4] 区域新秩序特征 - 新秩序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合作新模式,创造均衡可持续发展动力[3] - 政治上恪守《联合国宪章》原则,经济上互利共赢,社会上深化应急管理及减贫合作[4] - 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开放包容的全球供应链,打造"小而美"惠民生项目[4]
红厅论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世纪社会主义研讨会”在委内瑞拉举行
新华社· 2025-06-27 22:40
中委双边关系与合作 - 中委两国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强调相互依赖和共同发展 [1] - 两国政府、学界和媒体界等300余名代表围绕多边主义、经济发展及中委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1] - 委内瑞拉愿与中国携手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2] 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重大全球课题 [1] - 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成功探索为委内瑞拉提供重要参考 [2] - 2024年委内瑞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执政党培训课程 [2] 国际事务协作 - 中委两国共同倡导以文明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促进和平,捍卫多边主义 [1] - 面对技术垄断和信息霸权,两国应加强战略协作维护全球南方国家权益 [1] - 委方高度赞赏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科技创新和反对单边主义方面的作用 [2] 论坛成果 - 论坛搭建了深化委中思想对话的重要平台,促进两国治国理政经验互鉴 [1][2] - 研讨会为促进中委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提供了重要平台 [2] - 论坛由新华社与委内瑞拉新闻和通信部共同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 [2]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发展
新华社· 2025-06-27 22:05
农村公路条例草案通过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标志着农村公路发展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1] - 农村公路是直接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促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1] - 条例将明确农村公路发展的基本制度设计,通过法规形式固化成熟政策,解答发展方向等核心命题 [1]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 我国农村仍有近5亿人口,农村公路发展注重均衡协调,避免地区因交通落后而掉队 [2] - 当前农村公路面临技术等级偏低(需升级改造达标)、路网质量待提升、管理养护短板多、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 [2] 政策实施重点 - 要求压实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安全责任,保障资金投入,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2] - 条例既回应群众期盼,又为农村公路长远发展锚定方向,提供法治保障 [2] - 交通运输部强调需抓紧升级改造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 [1]
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已为180多个国家和组织培养超50万名人才
新华社· 2025-06-27 22:01
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成果 - 中国已为全球18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约1.5万个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累计培养各类人才50多万名 [1] - 项目覆盖17个领域、100多个专业,开展500余期治国理政专题培训 [2] - 有效提升各国相关领域发展能力,如卢旺达学员利用菌草生产技术带动5万多名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2] 合作形式与领域 - 采用来华中短期培训、学历学位教育、海外专家顾问、青年志愿者等多重形式 [2] - 配合中国—中亚峰会、中拉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多双边活动开展合作 [1] - 与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开展联合培训 [2] 未来发展计划 - 加快建设多领域、多方位、立体化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体系 [2] - 继续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 [2] - 聚焦全球南方国家实际需求,提供智力支持 [1]
中能观察: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透露哪些重要信息?
国家能源局· 2025-06-27 18:32
上合组织能源合作核心观点 - 上合组织国家深化能源合作,推动区域繁荣和能源安全,构建公平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4][5] -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利合作的优先方向,上合组织国家贡献了全球一半的可再生能源装机 [7][8]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成果显著,签约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总装机规模达1200万千瓦 [6][8] 能源合作规模与成果 - 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约占全球的1/2,年均增长率达12.3% [8]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约9630万千瓦 [8] - 会议期间完成25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 [6]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从1.6亿千瓦增至23.1亿千瓦 [8] - 中国企业在上合组织地区推动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绿色工程,支持项目所在国的能源绿色转型 [8] - 阿塞拜疆与中国企业签署多项合同,涉及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储能系统以及电网等多个领域 [9][10] 技术合作与创新 - 哈萨克斯坦强调引入中国高效创新技术的重要性,认为会议为技术标准制定和认证协调提供了保障 [8] - 区域合作推动了技术创新协同与应用,为各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10] - 塔吉克斯坦提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包括能源体系数字化、跨境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化等 [10]
提前10天成功判断理想无法完成25Q2交付指引, 今天再下5个判断
理想TOP2· 2025-06-27 18:17
交付指引与销售表现 - 公司25Q2交付指引原为123000-128000辆 其中4月交付33939辆 5月交付40856辆 6月需交付48205-53205辆才能达到下限 [1] - 6月前三周上险量分别为12020/8270/7874辆 按日均1717辆推算 6月1-15日累计上险17861辆 剩余15天需维持周均14160辆才能达标 [2] - 历史上仅6次周上险超13000辆 3次超14000辆 最高两周合计28020辆 当前基本面无法支撑连续高上险表现 [2] - 公司6月27日更新25Q2交付预期至108000辆 较原指引下限下降12% [3] 销售策略与组织调整 - 近期销售改革旨在专注价值传递以形成良性订单循环 但当前解决方案暂未达预期效果 [4] - 人事调整有助于长期实现销售目标 但过渡期销量将受影响 创始人执行力被视为关键优势 [4] - 销售体系此前存在价值观贯彻不足的问题 需通过持续试错重建 [4] 产品规划与竞争态势 - 核心产品线VLA/i8i6/L系列大改款等存在商业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 可能影响市场信心 [6] - 与小米竞争中 公司需保持think different能力 创始人年龄优势或助力长期竞争 [6] - 竞品YU7爆单源于用户形成的"保值想象共同体" 但该模式在智能车领域难以长期持续 [6][7] 行业观察与反思 - 行业出现向小米模式学习的声音 认为其部分非用户导向的取舍具有合理性 [5] - 市场对产品价值的判断易受短期销售数据影响 形成信心波动的循环 [6]
第七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泰国曼谷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7 13:42
中国—东盟视听周开幕 - 第七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泰国曼谷开幕,由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泰国文化部、泰国媒体发展基金会、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活动出席嘉宾包括泰国文化部副部长普洛蓬·维帕迪蓬密帕贴、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董昕、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胡帆等高层领导 [1] - 中泰两国视听媒体主管部门、主流媒体机构以及各东盟国家驻泰国使节参加了开幕式 [1] 活动意义与目标 - 泰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媒体领域合作,视该活动为推广泰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2] - 中国—东盟视听周已成为双方在广电视听领域共叙友谊、共商合作的年度盛会 [2] - 活动旨在促进政府、企业及民间各界互动对话,推动媒体与文化领域务实合作深化拓展 [2] 合作成果与展望 -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视听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前六届视听周已促成近50个合作项目 [3] - 建议以人文交流为基础、视听传播为纽带、山水风光为媒介,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3] - 计划共同把握视听行业发展新机遇,推动AI技术在广电视听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3] 活动特色与创新 - 开幕式创新采用"数字+艺术""文化+科技"等多元形式 [3] - 活动以"影视音乐"为主题线索,邀请中国和东盟青年创作者参与,展现跨文化合作成果 [3] - 本届视听周首次实现全系列活动落地东盟国家 [4] 活动长期影响 - 中国—东盟视听周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媒体领域互联互通的机制性平台 [4] - 第七届活动聚焦人文、产业、科技、青年四个维度,围绕"新丝路、新交流、新视听"主题展开 [4] - 活动将持续发挥作为广电视听区域合作公共产品的作用,服务区域内各国视听产业发展 [4]
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方对话在阿根廷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7 13:42
巴勃罗·博马罗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带来新的合作机遇,深化联系并促进基于相互借鉴 的交流。豪尔赫·塔亚纳表示,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联系不仅限于当下,而是拥有数十年的 合作与相互理解的丰厚历史,这种关系不断巩固,为促进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讨会上,十余位与会嘉宾围绕中拉互视民意调查,聚焦"中拉相互认知与民意基础""中拉关系向 好的多元动力""媒体在中拉认知塑造中的作用"三个重点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会嘉宾在讨论中一致 认为,近二十年来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尽管面临各类挑战、现今中拉关系正处于历史最 佳水平,展望未来、中拉各领域交往将持续深化并继续造福于两地人民。 本次研讨会由《环球时报》社、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中拉教科文中心共同举办。活动期间, 环球时报研究院还与伊比利亚美洲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人民网布宜诺斯艾利斯6月26日电(记者许放)当地时间6月23日,"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 方对话·中拉关系与民意互视研讨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环球 时报社社长、总编辑范正伟,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候任执行主任巴勃罗·博马罗,阿根廷圣马丁 ...
在全球范围寻求安全感 中国风景独好
中国发展网· 2025-06-27 12:0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季晓莉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能将大家整合在一起的不少传 统因素正在分崩离析,令人类未来更加动荡的突发因素却正变得越来越多。 中国已经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例如,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从巴尔干 半岛的清洁能源电站到北欧港口的零排放船舶,从伊比利亚半岛的光伏产业园到中欧汽车工厂的智能化 生产线,中国与欧洲的生态环保、绿色产能合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再如,中国—南亚博 览会成为南亚国家与中国开展互利合作、密切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6月24日,第九届南博会刚在云南 落幕,中国与南亚国家通过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展产供链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畅 通。 在多边机制下,中国已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还通过商签共 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这将为非洲国家和 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和增长新动能,为全球贸易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6月17日,在日内瓦召开的WTO第63次"促贸援助"专题会议上,老挝、莫桑比克、尼泊尔、喀麦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