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成绩单丨让“诗与远方”相得益彰!看文旅如何深度融合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09:34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间,我们的生活变化千千万,高铁通到了家门口;天更蓝、水更清,绿意在眼前与心间蔓延;大飞机翱翔蓝天,神舟航 天员往返天地间;乡村振兴让村庄更美、日子更甜;年GDP有望突破140万亿元。"十四五",家在改变,国在奋进。成绩单上,有高分,有满分,也有尚未 写完的答案。今天开始将推出系列报道"十四五"成绩单,一起梳理梳理这五年家的账本、国的账单,看看国家如何把一个个规划变成现实。在刚刚过去的国 庆中秋假期,很多人出门旅游,看山看水看风景,买东买西市场旺。"十四五",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诗与远方"的风景不一般。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充,过境免签时长延长至240小时,"China Travel"成为全球社交媒体热词。2024年,入境游客人 次达1.32亿,同比增长60%以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不同肤色的人们在文旅交融中实现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 责编:张靖雯、卢思宇 五年来,全国旅游供给体系实 ...
东太湖S湾:在这邂逅“诗与远方”
苏州日报· 2025-10-11 06:36
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在东太湖S湾的赛道上,百余名专业自行车手如离弦之箭,朝着终点冲刺。 这是昨天(10月10日)举行的2025第十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吴江苏州湾环 湖赛上的一幕。一个个矫健的身姿,为这段宛如灵动丝带的湖畔赛道注入了澎湃的运动激情。"这是我 第一次在这里参赛,我觉得湖边赛段的风景格外惊艳。"新西兰选手贾什·肯奇说。 名如其"形",这便是东太湖S湾,像一个大大的"S"依偎在太湖的臂弯里。S的一头,连着城市的烟 火暖意;S的另一头,则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数据显示,从9月28日东太湖S湾正式亮相起,假期八天不间断的文旅活动,让这湾湖岸成为了约 60万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同比增长20%。 君到太湖见,光景处处新。借助这个"城市会客厅",吴江正用年轻与潮流为钥,解锁这湾水域的更 多"打开方式",吸引人们了解东太湖、走进东太湖,在"家门口"邂逅诗与远方。 十站齐发:构建四级服务场景 驱车200多公里,杭州摩友伍先生在吴江的东太湖边,找到了一处可以歇脚,又能"发呆一整天"的 驿站。 摩途驿站是东太湖S湾的4号驿站。它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东太湖S湾在驿站规划上"串联跑步、 骑行、水 ...
【汉中】2025“双节”假期文旅市场活力十足
陕西日报· 2025-10-11 06:27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 大街小巷红旗飘扬,车站机场人流如织,热门景点熙熙攘攘,影院剧场座无虚席……国庆中秋假期 的汉中,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当非遗巡游的队伍穿行于大街小巷,当"味见汉中"特色街区飘来阵阵鱼香,与流光溢彩的夜市交相 辉映,一场融合文化味、烟火气的假日盛宴在汉中全域上演。在文旅深度融合下,游客们不再只是山水 的过客,更成为地域文化的体验者。 近年来,汉中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紧抓文旅融合发展机遇,以"绿色循环·汉风古韵"为路 径,以汉文化为笔,以创新发展为墨,在文旅融合的画卷上挥毫泼墨,绘就出一幅绚丽多彩的高质量发 展新图景。 文旅活动纷呈 汉风古韵浸润人心 从晨光熹微到夜色阑珊,众多游客带着家人齐聚汉中,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上演,每一刻都 充满惊喜与热情,点燃了节日的欢腾氛围。 10月1日至2日,2025"龙游天汉·献瑞华诞"非遗巡游活动在汉中兴汉新区汉人老家街启幕。这场融 合传统民俗与现代体验的非遗盛宴,开幕首日便吸引了近万名市民游客参与体验。 活动现场,激昂的锣鼓声拉开序幕,彩龙翻腾起舞,"二龙戏珠""狮舞东方"等经典桥段接连上演, 赢得观众连连喝彩。由龙行花车、"龙江龙舞"、" ...
三亚丝路欢乐世界国庆主题活动收官 创文旅融合新范式
证券日报网· 2025-10-10 19:21
海上丝绸之路市集创新推出"味蕾探索"互动体验:游客持特色美食手册打卡各国摊位,品尝西班牙火 腿、泰式芒果饭等特色美食。中秋特别活动中,市集区域装点丝路装饰,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通过 以美食为媒介、以丝路为脉络,沉浸式场景打造"可品尝的文化体验",让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舌尖生 动重现,开创文旅消费新形态。 本次系列活动以18岁—35岁游客占比68%的数据印证:年轻化表达是文旅破圈核心——电音混编红歌、 国漫IP巡演等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收获新生代拥趸。科技沉浸体验成流量密码——8K投影、AR寻宝 等科技投入。三亚丝路欢乐世界已悄然完成文旅价值的升维:这里不再仅是景点,而成为文化自信的展 演场、科技美学的试验田、青春中国的活力容器——这或许正是自贸港文旅产业的未来范式。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近日,为期8天的三亚丝路欢乐世界"丝路奇遇 秋日幻境"国庆主题系列活动圆满 收官。这场为期8天的文化盛宴,开创了"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产业联动"的全新范式,成功打造了海 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 "敦煌飞天遇上海南黎锦"主题区成为今年国庆最具人气的文化打卡点。丝路天音女团在此完成了令人瞩 目的国庆特别首秀,通 ...
额济纳旗:金秋北疆引爆文旅热潮
央视网· 2025-10-10 19:16
这个秋天,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再次点亮北疆的金色天际,十月的风里,四十余万亩胡杨林渐次铺展成摇曳的 金色画卷;而这座城市以生态为纸、以创新为笔,更在这幅画卷中,绘就了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篇章。 "文旅+"融合创新,赋能传统资源新活力 额济纳的走红,并非仅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当地紧紧围绕胡杨IP,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战 略。通过举办北疆文化系列活动之2025年第二十六届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推出"1+6+N"系列活动体 系,包括创下吉尼斯纪录的"千年胡杨·百年姻缘"集体婚礼、电音狂欢季、胡杨林越野赛等,不断丰富游客体验维 度。 同时,额济纳5A胡杨林旅游区环线观光轨道小火车、额济纳胡杨林光影夜游轨道小火车、《再现居延—黑水 城遗址探秘・文物解码居延历史文化数字沉浸大展》、大型体验式音舞诗画剧《邂逅·额济纳》等创新业态,也从 游览方式、科技融合与文化表达等层面实现系统升级,构建出"白+黑、动+静、自然+人文"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让传统的胡杨观赏从单一视觉体验,蜕变为一场集生态、历史、艺术与互动于一体的深度旅程。 从"一时火热"到"持续精彩",额济纳描画北疆文旅新样本 频频"出圈"的背后,是额济纳旗 ...
拉动消费2300多万元!吉林省长春市总工会惠民生活节燃爆春城
搜狐财经· 2025-10-10 18:42
10月9日,记者从吉林省长春市总工会获悉,国庆黄金周期间,由市总工会联合长春城建集团、吉林农 商银行、九台农商银行等多家单位倾力打造的"幸福汇·水润春城"惠民生活节,以覆盖全年龄段、融合 水生态文化体验、引领惠民消费于一体的双节专场活动,累计吸引职工、市民、游客等20.3万人次参 与,日均入园人次增长220%,拉动消费约2356.8万元,交出了一份"工企联动、文旅融合、普惠共享"的 精彩答卷。 据介绍,本次活动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生活细微处。惠民市集汇聚助农特产、老字号 美食等27个展位,发放惠民消费券251.5余万元。政策咨询区接待职工3000余人次,免费饮水点、休憩 区日均服务超5000人。"工会不仅送实惠,更送到了我们心坎上。"一汽职工王先生用惠民消费券购买月 饼后欣喜地说。 依托水园工业遗产与红色基因,长春市总以文化服务赋能,将思想引领融入沉浸式体验。《松花江上》 隐蔽战线展览日均参观量超2000人次,非遗漆扇、书法展等传统文化项目吸引近1.5万人次参与。长春 千行百业职工对祖国的深情告白铿锵有力,露天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所展现的英雄气概与壮阔情 怀震撼人心。南岭净水厂的红色历史通过 ...
热热热!为何这里的“2路公共汽车”带火一座城?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0 16:23
"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那一年,流行歌手刀郎原创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传唱大江南北。一句"停靠在八 楼的2路汽车",让无数人对乌鲁木齐的"2路公共汽车"充满好感与好奇,也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美名远扬。 今年国庆假期,为了迎接海内外"刀迷"赶赴刀郎乌鲁木齐演唱会,当地更是将2路公共汽车当作城市"大使",不仅把有70多年历史的2路公共汽车当成了 机场、火车站的"刀迷"接站车,更是组织了数百辆2路汽车在刀郎演唱会的奥体中心外免费接送"刀迷"。而平日里,乘2路公共汽车1元游览乌鲁木齐更是无 数游客的"心头好"……距离《2002年的第一场雪》发行的23年后,"2路公共汽车"和"八楼站"不仅为蜂拥而至的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也在各大视频平台上成 为"主角",再次让乌鲁木齐火出圈。 2路汽车是历史记忆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也有属于自己的标志物,"2路公共汽车"就是属于乌鲁木齐的美好回忆。 "下一站,八楼。"今年4月,在停运14年之后,2路公共汽车带着红白相间的经典涂装、以及"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身份正式回归,重新穿行在乌鲁木 齐市区的大街上,仿佛带着游客穿越时光,回到"2 ...
打破时空局限 新疆旅游“黄金季含金量”大增
新华社· 2025-10-10 11:34
国庆假期旅游业绩 - 国庆中秋假期新疆接待游客1863.8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6% [2] - 假期游客花费总额达250.96亿元,同比增长11.71% [2] - 游客停留时间持续延长,乌鲁木齐外地游客平均停留2.1晚,同比提升0.4晚 [5] 旅游模式转型 - 行业从“一季游”转向“四季游”,从“打卡式观光”迈向“沉浸式体验” [1] - 通过发展全季全域旅游,逐步打破时空束缚,从“一季红”转为“四季火” [3] - “飞机+落地包车”成为主流出行方式,携程平台北疆环线包车销量同比提升88% [4] 基础设施与出行体验 - 围绕铁路、公路、民航构建“快进慢游”体系,提升游客出游效率和体验 [4] - 独库公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沿线服务到位,破解“旅长游短”问题 [4] - 高铁网络逐步完善,使长途度假成为现实 [4] 文旅融合与新业态 - 文旅融合深度推进,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打破传统刻板印象 [5] - 演唱会等文化活动带动旅游,乌鲁木齐假期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26% [5] - 沙漠旅游、低空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为地区注入新的文旅动能 [2] 区域旅游亮点 - 天山以北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热度提前升温 [2] - 天山以南塔里木河胡杨林秋景及喀什古城吸引大量游客 [2] - 乌鲁木齐凭借文化活动从“中转站”变为重要旅游目的地 [5]
接待游客超389万人次!中山“双节”文旅成绩单出炉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1:23
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山市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13.89% 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4.32% [1] 游客与收入表现 - 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 较2024年国庆七天假期(341.8万人次)增长13.89% [1] - 接待过夜游客47.79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42.1万人次增长13.52% [1] - 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 较2024年同期19.69亿元增长14.32% [1] 核心片区与活动体系 - 以香山古城 大涌红博城 中山影视城三大核心片区为引擎 构建主题鲜明 层次丰富的"3+N"文旅活动体系 [1] - 香山古城完成升级改造后亮相 以"岐江焕彩"·一河两岸文旅带活动成为大湾区文旅消费集聚地和城市打卡地 [1] 大型文化活动与消费联动 - 2025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流行音乐周与第十七届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在兴中广场举行 1个展览 5场音乐会全部免票入场 [2] - "中山潮音嘉年华"开启"票根经济"模式 游客凭音乐会票根可在覆盖全市的联盟商户中享受专属折扣 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2] - 利高广场首场"潮音嘉年华"音乐会人气爆棚 带动周边粤港澳特色美食集市生意火爆 [2] 特色活动与体育文旅融合 - 翠亨新区马鞍岛举办飞阅"百千万"无人机表演 千架无人机与深中通道"同框"演绎动态光影画卷 [3] - "超级周末·中山镇超"2025年中山市镇街足球赛开赛 以"体育+文旅"方式打造假日消费热点 带动利和商圈 万象汇商圈等商业综合体消费 [3]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 围绕"百千万工程"主题 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打造美丽经济发展新样板 [4] - 南朗街道左步村举办稻田抖音直播音乐会和"秋日拾光集"摄影展 南区街道曹边村举办"曹边夜宴"之中秋晚宴游园会 首届乡村街舞大赛和红色摇滚音乐会 [4] - 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举办"惠游绿谷"消费券活动 翠亨新区举办月满深中"烩"聚湾区露营创业集市 [4] - 市人社部门联手五桂山街道举办"飨遇湾区·味道乡韵"粤菜师傅美食嘉年华 荟聚湾区11城美食 [4] 非遗活动与美食文化 - 三角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嘉年华 推出麒麟舞巡游展演 三人根艇公开赛等传统民俗活动 [5] - 坦洲镇开展粤港澳咸水歌展演交流活动 黄圃镇举办腊味非遗美食文化旅游嘉年华 小榄镇举办脆肉鲩菊花美食文化周 港口镇举办"岭南汤都"美食文化嘉年华 [5] - 通过非遗美食创新 名品甄选和优惠促销刺激旅游消费 [5] 公共文化场馆活动 - 中山纪念图书馆举办"书香润心 共贺国庆"主题活动 "贺国庆 迎中秋"朗诵音乐会 [5][6] - 中山市博物馆举办"云帆稳过伶仃洋"特展 "颂黄河"古元研究展 中山美术馆举办"岭南潮声"摄影展 中比漫画交流展 中山市文化馆举办"拾闲——香山雅集"书画展及中秋节非遗体验活动 [5][6] - 全市100多家香山书房常态化开放 策划亲子共度 创意手作 "寻宝"等特色活动 10月1日至8日共接待读者8.2万人次 [6]
鹏举仙邑 兰之猗猗 翁源兰花展在深圳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0-10 11:02
展览活动概述 - “鹏举仙邑 兰之猗猗”翁源兰花展在深圳市南山区荷兰花卉小镇正式启幕 [1][2] - 展览为期半年 横跨国庆与春节两大重要节日 [3] - 活动旨在为湾区市民与游客带来一场融合自然之美与产业之兴的兰文化盛宴 [3] 区域合作模式 - 活动是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与韶关市翁源县人民政府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成果 [5][6] - 实践“翁源种植—深圳展销—湾区辐射”的现代化兰花产业发展新模式 [7] - 共同搭建大湾区与粤北生态区文旅融合的示范窗口 旨在促进两地经济文化同频共振、合作共赢 [7][8] 翁源县产业基础 - 翁源县素有“中国兰花第一县”之称 是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 [10][11] - 翁源国兰供应量占据全国六成以上 [11] - 产业基础雄厚 拥有3.55万亩兰花种植规模 424家兰花企业 年产值超33.4亿元 [12] 南山区市场优势 - 南山区享有“中国硅谷”美誉 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 [15][16] - 在区属国有独资企业深圳市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推动下 以其强大市场资源和品牌优势为翁源兰花提供直达消费前沿的桥梁 [16][17] - 展览核心载体荷兰花卉小镇是深圳知名复合型花卉文化地标 占地约6万平方米 汇聚280余家特色商铺 年均客流量数百万 [18][19] 展览影响与意义 - 长期展览有效突破传统农产品流通壁垒 实现从产地到市场的高效对接 [21][22] - 为深圳市民提供集兰花鉴赏、科普教育与精品选购于一体的高雅平台 [22][23] - 为翁源兰花的品牌提升、市场拓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谱写新篇章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