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信托
搜索文档
珠海发布不动产登记地方标准,提速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7:28
不动产登记改革十年进展 - 珠海不动产登记实现从"连夜排队"到"全程网办零跑腿"的迭代变革,2025年将迎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十周年 [1] - 珠海出台三项地方标准,包括《存量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服务规范》《不动产登记跨境办(港澳)服务规范》《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规范》,2025年7月1日实施 [1] 智慧化服务标准化创新 - 珠海"1+N"智慧化服务标准化试点为全国不动产登记领域唯一数字化试点,已形成标准体系 [2] - 三项地方标准具有全国独创性,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登记需求制定,填补行业空白 [2] - 《跨境办(港澳)服务规范》实现港澳居民"不出关"办理登记,覆盖投资置业全流程 [2] 跨境通办业务数据 - 全国首创二手房"跨境带押过户",15家港澳银行接入"跨境通办"系统 [3] - 截至2025年6月,与4家香港、11家澳门银行合作,办理跨境抵押登记6156宗(金额762.47亿元) [3] - 港澳居民网办一手房登记超1000宗,身份备案超4000人,信息查询超35000人次 [3] - 澳门新街坊项目"网签即发证"覆盖4000余户,已完成2500套房屋及车位登记 [3] 跨省通办网络扩展 - 《跨省通办服务规范》实现异地"双向"办理,合作城市达28省74市 [4] - 2025年3月与长春签约,成为广东首个对接所有内陆边疆省份的城市 [4] - 2025年6月与揭阳签约,率先实现省内高频业务"全省通办" [4]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探索 - 2025年4月与广东金融监管局研讨信托登记,推动试点落地 [5] - 参考北京股权信托、上海不动产信托试点经验,珠海拟覆盖养老、特殊需求等场景 [5][6] - 信托登记有望激活万亿级不动产市场,解决资产配置与金融风控问题 [6] - 珠海高净值人群与跨境资产需求旺盛,但面临税制障碍、信托机构缺失等挑战 [6]
什么?房屋还能这样用
金融时报· 2025-06-10 12:56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突破 - 上海于2025年5月27日由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6月9日上海信托、爱建信托同步落地不动产信托登记案例 [1] - 案例聚焦民生领域,将不动产信托运用场景拓展至家庭财富定向传承、银发老人特殊需求等普惠金融领域 [1] - 标志着我国不动产信托服务民生需求的独特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1] 具体案例实施情况 - 上海信托案例为"房产+现金"混合财产家庭服务信托,包含商办公寓及现金资产,通过长期租赁获取现金流用于母亲养老金补充及子女未来传承 [2] - 资产隔离功能确保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其他资产,实现养老保障、子女支持、财产保护、房产管理等复合需求 [2] - 爱建信托案例服务独居老人,以唯一住房设立信托,租金补贴退休金并实现房产定向传承给侄子 [2] 不动产信托功能价值 - 实现资产风险隔离、提供全周期资产管理服务、精准满足养老及传承需求的三重功能 [3] - 北京上海案例显示服务对象覆盖中青年与高龄人群,房产类型包括商办和居住房屋,体现多场景覆盖特点 [3] - 创新实践为社会提供规范传承范例,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拓展至助残等民生领域 [3] 行业发展导向 - 信托业发展需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指导思想,聚焦财产性收入增长和人民性金融服务 [4] - 应强化问题导向,从群众立场解决行业发展问题,体现金融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