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慈善信托
icon
搜索文档
竞逐浙京粤 边远地区也可圈可点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37
慈善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 慈善信托作为重要慈善运作模式 在汇聚社会资源推动公益事业发展方面作用日益突出[1] - 新修改慈善法实施后规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为全国规范开展提供保障[1] 地区发展格局 - 浙江新增备案193个 累计备案824个 财产总规模257607.02万元 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2] - 北京新增备案57个 累计备案230个 财产总规模158079.29万元 备案量排名第二[2] - 广东新增备案53个 累计备案180个 财产总规模178883.63万元 规模指标表现突出[2] - 江苏新增备案51个 累计备案149个 财产总规模41807.07万元[2] - 上海新增备案23个 累计备案71个 财产总规模30985.37万元[2] - 中西部地区呈现增长态势 甘肃新增备案11个累计达175个 财产规模91687.14万元 青海财产规模达28746.99万元[3] - 新疆新增10个备案 西藏新增9个备案 呈现小额多笔特点[3] 信托公司区域布局 - 信托公司向苏浙沪等东部沿海城市集中趋势明显[4] - 光大信托近八成项目在兰州备案 同时通过六大业务中心辐射全国 在浙江和广东展业较多[4] - 中诚信托与浙江多地慈善组织采用双受托模式 备案27单[4] - 中原信托依托全国业务团队累计设立慈善信托24单 管理规模超1.4亿元[4] 政策支持体系 - 杭州启动股权慈善信托登记试点 明确股权设立慈善信托登记规则[7] - 浙江允许慈善组织直接开具捐赠税前扣除票据 实现税收优惠落地[7] - 上海发布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通知 设置慈善信托专项条款[7] - 北京出台标准化合同范本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 开展运行评估和抽查审计[7] - 政策支持推动股权 不动产类慈善信托创新 聚焦教育乡村振兴医疗等民生领域[8]
聚焦教育、乡村振兴和医疗实现特色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29
行业发展趋势 - 慈善信托业务需从传统乡村振兴和教育帮扶领域向多元化公益场景创新突破 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课题[1] - 慈善信托关注领域相对集中 2025年上半年教育、乡村振兴和医疗领域分别备案42单、23单和9单[2] - 信托公司通过"地域特色+专业信托"模式开展业务 为慈善信托发展提供多样化实践经验[6][8] 公司业务实践 - 中诚信托累计备案慈善信托68单规模超2亿元 惠及46万人次 2024年设立1亿元规模乡村振兴慈善信托[2] - 中原信托累计设立慈善信托24单规模超1.4亿元 通过山远水泽系列开展乡村教育帮扶[3] - 建信信托"安心善养"养老慈善信托绑定银行客户资源与资金管理能力 覆盖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养老院[3] - 杭工信信托创新采用数据收益权作为信托财产 首期接收铜加工产销量数据收益权用于公益领域[4] 区域特色模式 - 云南信托设立云南省首个生态保护慈善信托 聚焦少数民族文化及濒危物种保护[6] - 西藏信托设立154.56万元规模抗震慈善信托 累计备案42例规模926.49万元 专注灾后重建[7] - 山东信托近一年备案24例中21例涉及教育 总规模3016.31万元 其中千万级许刚慈善信托精准帮扶职业教育[7] - 财信信托围绕湖南"三高四新"战略 侧重教育及科技创新领域慈善信托[6]
竞逐浙京粤 边远地区也可圈可点 全国慈善信托发展概况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慈善信托发展概况 - 慈善信托规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新修改的慈善法实施后配套制度持续优化 [1] - 《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为全国规范开展提供保障 [1] - 数据分析覆盖2024年9月5日至2025年9月2日新增备案及累计数据 包含备案区域与财产规模 [1] 区域发展格局 - 浙江新增备案193个 累计备案824个 财产规模257607.02万元 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 - 北京新增备案57个 累计230个 财产规模158079.29万元 备案量排名第二 [2] - 广东财产规模178883.63万元 江苏41807.07万元 上海30985.37万元 东部沿海地区整体领先 [2] - 中西部地区呈现增长态势 甘肃累计备案达175个 财产规模91687.14万元 青海财产规模28746.99万元 [3] - 新疆新增备案10个 西藏新增9个 呈现"小额多笔"特点 [3] 信托公司业务布局 - 信托公司业务集中度较高 倾向于苏浙沪等东部沿海城市开展业务 [4][5] - 光大信托近八成项目在兰州备案 同时通过六大业务中心辐射全国 在浙江广东展业较多 [4] - 中诚信托与浙江多地慈善组织合作 采用"双受托"模式备案27单 [4] - 中原信托依托多地业务团队实现协同发展 累计设立24单慈善信托 规模超1.4亿元 [4] 政策支持与创新实践 - 杭州开展股权慈善信托登记试点 明确股权设立登记规则 允许慈善组织直接开具税收抵扣票据 [7] - 上海出台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通知 专项设置慈善信托条款 明确"双受托"模式适用场景 [7] - 北京推出标准化合同范本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 发布《慈善信托服务指南》提供操作指引 [7] - 多地探索股权与不动产类慈善信托创新 聚焦教育、乡村振兴、医疗等民生领域 [8]
聚焦教育、乡村振兴和医疗实现特色发展 全国慈善信托落地实践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通过慈善中国官网数据以及调研分析,《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各地信托公司作为连接本地资源与 公益需求的重要纽带,能否立足区域实际情况,挖掘本土化的公益痛点与发展机遇,设计出贴合地方特 色的慈善信托产品与服务方案,直接关系到慈善信托的落地效果与影响力。 长期以来,信托公司开展的慈善信托业务多聚焦于乡村振兴与教育帮扶等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日 益多元化、公益场景的不断丰富,信托公司如何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突破,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课题。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决定了慈善信托业 务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聚焦一 信托公司的守正与创新 在信托目的方面,慈善信托关注领域相对集中,教育、乡村振兴和医疗是关注最多的三个领域。中 国公益研究院根据慈善中国平台数据整理后发现,上述三个领域在2025年上半年分别备案42单、23单和 9单。体现出委托人和受托人愈发从慈善信托开展的效率和精准度入手,寻求用更短的时间、更匹配的 资源,有效达成慈善目的。 中诚信托在全国累计备案慈善信托68单,备案规模超过2亿元,遍布4个省/直辖市,惠及群众46万 人次,其中,教育与乡村振兴是其主要发力领 ...
筑牢慈善信托的制度根基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行业规模与现状 - 截至2025年9月2日慈善信托财产总规模达97.09亿元 备案单数2523个 [1] - 慈善法实施9年来全国多地开展慈善信托实践 信托公司为主要主导方 [1] - 慈善信托呈现地域特色化趋势 涵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濒危物种保护 教育 共富区邻里食堂及居家养老等领域 [1] 区域发展差异与政策驱动 - 浙江 北京 广东三地慈善信托单数及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 - 政策环境是信托公司认可的核心驱动因素 浙江支持政策完善且基层慈善组织参与意愿强烈 [2] - 浙江省慈善信托备案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北京市通过标准化合同范本 专家评审机制和运行评估等措施提供明确指引 [2] 业务模式创新与协作机制 - 政策完善降低信托公司运营成本并提升公众参与度 [3] - 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和企业捐赠外 信托公司与金融机构 慈善组织及公益机构实现专业协同 [3] - 某信托公司与银行私行部合作 将慈善信托嵌入客户服务体系 融合信托制度设计 银行资产管理和慈善项目执行优势 形成"慈善+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3] 行业价值与展望 - 信托财产独立性与专业管理构成制度根基 信托公司凭借信任资源拓展慈善覆盖范围 [3] - 慈善信托实现财富传承与公益需求结合 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3]
中国慈善联合会蔡概还:应完善慈善信托政策与褒奖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9:15
慈善信托在共同富裕中的定位与作用 - 慈善信托是三次分配的重要新生力量 有助于缩小财富差距和促进社会公平 [2] - 慈善信托财产的本金和收益须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且不得指定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2] - 发展慈善信托能够缩小财富鸿沟 剩余财产须用于近似慈善目的或转移给慈善组织 [3] 行业发展现状与规模特征 - 2016-2024年备案慈善信托中 十万元级和百万元级规模占比超过77% [3] - 近年备案数量增长较快但规模普遍较小 [3] 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 税收优惠落地难 委托人无法直接享受税前抵扣优惠 [4][5] - 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 非资金类资产设立存在法律瑕疵 [5][6] - 慈善信托宣传普及不足 存在概念误读和认知偏差 [3] 制度突破需求与政策建议 - 急需制定设立环节委托人所得税税前抵扣具体办法 [5] - 需建立全国统一信托财产登记制度 目前仅地方试点缺乏全国性规定 [6] - 需完善股权等非现金资产非交易过户制度 简化工商变更流程 [6] 行业专业化发展路径 - 应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拓宽慈善财产来源 精准对接慈善需求 [7] - 需重点关注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薄弱环节 [7] - 建议加强慈善信托文化宣传教育 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7]
昆仑信托万钧:慈善信托有助国企更深融入共同富裕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5:03
慈善信托的制度优势与创新机制 - 慈善信托融合金融工具与公益目标 通过专业化资产管理盘活社会资源 精准对接绿色发展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等民生需求 [4] - 凭借财产独立和持续管理的制度设计 实现公益资源永续运作 通过留本用息和分期投放等模式支持长期战略目标 [5] - 作为跨界平台整合政府 企业 个人 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 形成1+1>2协同效应 缓解区域和群体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5] 国有企业开展慈善信托的核心优势 - 资金与资源整合能力突出 国企资金规模稳定可持续 可形成规模化公益资金池 并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注资 [7] - 公信力与示范效应显著 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执行者 其参与能带动其他市场主体跟进形成国企引领社会协同的公益生态 [7] - 立足能源产业链优势和区域深耕经验 构建产业场景嵌入+公益需求匹配融合模式 例如在新疆油田区域支持青少年足球教育 [10] 慈善信托在战略实施中的具体应用 - 通过定制化方案针对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细分领域构建靶向式服务模式 包括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殊群体帮扶 [5] - 在四川21个地级市2000多座加油站设置环保回收箱 构建废旧饮料瓶回收网络 回收资金通过慈善信托专户转化为乡村医保服务 [10] - 依托油气管道 加油站等全国基础设施布局 打造点线面结合的公益网络 组织员工志愿者参与项目实地监督 [10] 政策环境与发展动力 -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明确鼓励设立慈善信托 2025年金融监管总局意见要求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信托业务 [9] - 国企定位要求必须履行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服务国家战略成为践行社会责任的核心领域 慈善信托是实现目标的重要载体 [9] - 慈善信托是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举措 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9] 当前面临的实施挑战 - 监管规则衔接难度大 国资监管规定未将慈善信托纳入国企对外捐赠范畴 对外捐赠原则上只能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实施 [7] - 社会认知程度不高 公众 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对慈善信托概念和运作模式缺乏了解 导致沟通成本高合作效率低 [8] - 需要同时熟悉产业运营逻辑 慈善事业规范及信托金融工具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以实现产业资源与公益目标的精准对接 [8]
21专访|中国慈善联合会蔡概还:应完善慈善信托政策与褒奖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5:03
慈善信托在共同富裕中的角色 - 慈善信托是三次分配的重要新生力量 通过将财产本金和收益全部用于公益事业来缩小财富鸿沟 [2] - 慈善信托具有纯公益性 委托人不能取回财产 剩余财产须用于近似慈善目的 [2] - 发展慈善信托有利于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第三次分配并助力共同富裕 [2] 行业发展瓶颈 - 慈善信托宣传普及不足 存在被误解为保值增值工具或金融产品的偏差认知 [3] - 税收优惠政策尚未落地 委托人无法直接享受税收优惠 具体办法有待制定 [4][5] - 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 非资金类资产设立慈善信托存在法律瑕疵 [6] - 非交易过户制度不完善 股权设立慈善信托需按交易过户缴纳所得税 手续繁琐 [6][7] 关键制度突破需求 - 优先解决设立环节税收抵扣 让委托人享受与慈善捐赠类似的所得税税前抵扣优惠 [5] - 建立全国统一信托财产登记制度 落实慈善信托财产独立性法律安排 [6] - 出台股权非交易过户规定 避免因工商登记障碍导致资金外流至境外设立信托 [7] 家族慈善信托的发展潜力 - 家族慈善信托兼具家族财富传承和公益慈善双重目的 具有家族性、他益性、公益性和长期性特点 [8] - 大部分信托利益用于全社会共享的慈善目的 小部分满足家族成员生活需求 成为未来家族财富管理主要模式 [9] - 是优秀家风传承载体 能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 [8][9] 规模化发展路径 - 慈善组织和信托公司需通过慈善信托凝聚社会力量 拓宽财产来源并精准对接需求 [10] - 重点关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 引导资源投向共同富裕薄弱环节 [10] - 加强慈善信托文化宣传教育 探索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信托发展之路 [10]
21专访|昆仑信托万钧:慈善信托有助国企更深融入共同富裕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4:50
文章核心观点 - 慈善信托作为金融与公益深度融合的载体 通过专业化资产管理 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形成长效可持续的公益模式 [1][3] - 国有企业通过慈善信托整合资金与产业资源 构建"产业场景嵌入+公益需求匹配"的闭环体系 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1][10] - 慈善信托凭借财产独立 持续管理和透明运作机制 在调节收入分配 服务共同富裕战略中发挥独特价值 [3][4][5] 战略实施优势 - 精准对接国家战略细分领域 包括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和普惠金融 构建靶向式服务模式 [4] - 依托"财产独立 持续管理"制度设计 通过留本用息 分期投放等模式实现公益资源永续运作 支持长达数十年的战略项目 [4] - 作为跨界平台整合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 形成1+1>2协同效应 缓解区域和群体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4] 资源整合与透明度 - 国企通过慈善信托形成规模化公益资金池 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注资 并转化技术设备等产业资源为执行优势 [6] - 规范运作机制包括受托人专业管理 定期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评估 确保资金可追溯 可评估 增强公信力 [4][5] - 中国石油在四川21个地级市2000多座加油站设置环保回收箱 回收资金通过慈善信托专户转化为乡村医保服务 [10] 国企动力与主业结合 - 政策驱动为核心动力 国家明确鼓励设立慈善信托 并纳入信托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助力共同富裕 [9] - 国企定位要求履行政治和社会责任 慈善信托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9] - 中国石油将慈善信托嵌入能源全产业链 如在新疆油田支持青少年足球教育 形成主业发展与公益投入的良性循环 [10] 面临挑战 - 国资监管规则与慈善法存在衔接难题 未将慈善信托纳入国企对外捐赠范畴 [6] - 社会认知度不足 地方政府 基层组织和国企内部对运作机制不熟悉 导致沟通成本高和合作效率低 [8] - 需复合型人才同时熟悉产业运营 慈善规范和信托实操 以实现产业资源与公益目标的精准对接 [8]
21专访|昆仑信托黄志斌:慈善信托有效拓宽财富流向慈善的渠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4:1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黄志斌:一是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股权、不动产等非货币财产需通过登记实现权属转移,但现行登记体系中缺乏专门的信 托财产登记类目,导致财产名义上过户至受托人后,难以从法律层面明确其"信托财产"属性,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和厦门出 台了股权、不动产登记试点,杭州出台了股权慈善信托登记试点,但都是地方性的法规。 (昆仑信托首席顾问黄志斌 受访者供图) 《21世纪》:慈善信托结构设计如何满足多元诉求?在投资策略上如何平衡稳健性与公益效益? 黄志斌:在慈善信托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定制化条款"满足多元诉求。 针对委托人诉求,设计可选择的公益方向模块,如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允许其根据自身意愿设定慈善信托名称、信托目 的、决策模式、受益人群范围、资金使用方式及存续期限等,同时,定期向委托人以及在"慈善中国"官网披露项目执行数据, 使慈善信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慈善信托以保障慈善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信托合同约定的公益目标为信托目的,不同于资产管理信托以获取投资收益为主要目 的。基于此,在投资策略上,慈善信托以资金安全性为首要考虑,同时兼顾流动性,收益次之,主要投向存款,货币基金,现 金管理类产品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