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信托
搜索文档
江苏官宣!又一试点将落地这两城→
金融时报· 2025-11-16 11:52
有别于此前一省一地的单点探索,此次江苏同时官宣两城试点,让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实践初具联动示 范效应。 从流程来看,根据《通知》要求,江苏辖内信托机构以南京、苏州行政区域内不动产开展不动产信托业 务的,按照"办理信托产品预登记—申请出具证明文件—办理信托财产登记—反馈登记结果"的流程办 理。 不仅是流程的细化,此次江苏双城的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还聚焦于信托财产权属的清晰界定与全 周期规范管理。 从北京、上海到厦门、广州、天津,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在江苏又有新突破。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11月14日,江苏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外宣布将在南京市、苏 州市两地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这一重要消息。 具体来看,此次江苏金融监管局、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税务局联合 印发的《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 记的适用范围、工作要求、办理流程等方面作出详细规范,为南京与苏州两地试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清 晰指引。 《通知》提出,不动产转入信托需办理信托财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据委托人与信托机构的共同 申请,根据信托文件等申请材料依法办 ...
“重阳敬老·法护银龄”金融养老与意定监护公益讲座在通州顺利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50
随后,来自律维银龄、隆安师所及昆仑信托的专家学者,分别从意定监护的法律实务、特殊需要信托的 法律架构与金融运营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在场听众理解了如何利用这些传承工具来"托 举"未来的幸福与安宁。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公益行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模式的创新。其通过"金融+法律+统 战"的协同模式,为解决全社会面临的养老助残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样本", 生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本报讯 (记者昌校宇)10月29日下午,"重阳敬老·法护银龄"金融养老与意定监护公益讲座——特殊需 要信托与意定监护知识普及行动在北京市通州区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是聚焦"特殊需要信托"这一创新金融法律工具。北京市通州区区长助理、政府特 聘专家林巍博士在题为《"通州行动":特殊需要信托走进社区,护航"养老助残扶幼"》的主旨宣讲中, 重点介绍了不动产信托"全国首单"案例及在通州区的试点实践与示范作用。他认为,通过将房产等不动 产纳入信托架构,可以有效保障资产安全,实现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精准用于受益人(尤其是失能失智 人士)的长期照护,从而显著提升其生活品质与尊严,为北 ...
东莞信托增资至约22.2亿
搜狐财经· 2025-10-23 11:52
公司基本信息变更 - 东莞信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约20.65亿人民币增至约22.2亿人民币,增幅约为7.5% [1] - 公司多位主要人员发生工商变更 [1] - 公司成立于1987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庆文 [1]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等多种信托业务 [1] - 公司由东莞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东莞市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首批4单业务落地!这地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5:54
政策试点概述 - 天津市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通知》,启动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 [1] 政策核心创新 - 拓展应用场景,首次明确将“盘活存量资产”作为不动产信托的核心应用场景 [3][4] - 鼓励信托机构围绕养老保障、特需领域、代际传承、社会公益、资产盘活、风险处置等场景设计服务模式 [4] - 丰富不动产信托设立方式,新增“委托新购不动产”方式 [5] - 试点适用范围包括天津辖内信托机构在天津市行政区域内以不动产开展业务及管理信托财产持有的不动产 [5] 业务落地进展 - 政策实施后天津市已落地首批4单不动产信托业务 [6] - 北方信托率先落地全国首单法人委托、以资产盘活为目的的不动产信托项目“津不动产1号” [6] - 首批业务涉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宏泰房产等2家企业和1名自然人 [6] 行业影响与模式 - 构建“国有资本+信托工具+专业机构”三方协作新模式,发挥信托风险隔离、资产整合和事务管理功能 [7] - 通过信托架构实现资产隔离与盘活,为存量资产盘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式 [6][7] - 业务模式以养老保障和资产代际传承为主要信托目的,同时融入公益慈善,实现“养老+传承+慈善”目标 [8] - 不动产信托业务拓展了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为委托人提供更安全、专业的资产盘活与财富管理工具 [6][8]
300万元闲置商铺“入托”重生,天津首单不动产信托落地
华夏时报· 2025-09-29 02:45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通过不动产信托模式盘活闲置资产成为新方向,天津完成首单项目“津不动产1号” [2] - 该项目标志着不动产信托领域的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取得重大突破 [3] - 不动产信托有望在未来3-5年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9] 天津首单不动产信托项目“津不动产1号” - 项目由滨海新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宏泰房产与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2] - 标的为大港某小区一处价值300万元的两层配套商业地产 [2] - 宏泰房产将该商业地产登记为信托财产,交由北方信托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从而获得持续收益 [3][5] - 该信托为自益信托,委托人同时作为受益人,继续享有不动产运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利益 [6] - 通过信托架构将难以流通的商业地产转化为可交易、可分配的金融份额,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5][6] 天津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政策创新 - 天津市正式出台《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通知》(津金融局〔2025〕23号) [3] -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盘活存量资产”明确为不动产信托的核心应用场景 [4] - 创新体系包含“持有和购买双场景+创新资产盘活应用+转入转出双流程+多部门协同” [3] - 除传统不动产转入信托模式外,创新增设“受托人购买不动产”方式,降低信托设立成本,避免重复纳税 [4] - 建立标准化、场景化的登记操作体系,并实行“源头核查+专业把关”双重风险防控机制 [5] 不动产信托行业现状与各地试点特点 -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天津等五地均已启动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 [7] - 北京试点聚焦特殊需要群体,探索信托与社会保障的衔接 [7] - 上海试点重民生传承,支持居住权与收益权分离登记 [7] - 广州试点以“流程优化与场景拓展”为核心,率先引入不动产信托预登记机制 [7] - 厦门试点重点填补“信托存续期操作”空白,明确将追加交付不动产、更换受托人等纳入登记范围 [7] - 行业整体仍处于“政策热、市场冷”的阶段,落地项目极少,尚未形成规模化态势 [7][8] 不动产信托功能与前景展望 - 信托模式能发挥破产隔离、灵活规划、专业管理的独特功能,为后续市场化运营和资产证券化奠定基础 [6] - 将不动产由实物资产转变为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结构优化和运营管理模式的重组 [6] - 业务开展与经济环境深度绑定,规模化发展仍需政策引导与市场响应的双重支撑 [9] - 随着政策细则完善和市场生态优化,不动产信托有望在未来3-5年实现“从1到N”的跨越 [9]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扩围至第5城,各地积极响应
环球网· 2025-09-28 08:49
政策核心内容 - 天津市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宣布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 [1] - 试点将盘活存量资产明确为不动产信托的核心应用场景 [1] - 创新增设“受托人购买不动产”方式,兼顾存量盘活与增量创造 [1] 试点范围与行业意义 - 天津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之后第5个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城市 [3] - 该创新制度融合金融与房地产领域,有望成为财富管理与传承的有力工具 [3] - 从已开展试点地区的反馈来看,各地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3] 信托行业与资产属性 - 房产作为传承和管理的重要财产类型具有长期属性,其保值增值关乎委托人和受益人的切身利益 [3] - 房产对委托人尤其是普通百姓而言往往是毕生积蓄,寄托生活保障与未来期望 [3] - 信托行业“三分类”转型稳步推进,为赢得委托人信任奠定了基础 [3]
服务链条延伸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再扩容
证券日报· 2025-09-26 07:52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再扩容 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先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后,天津也加入了试点行列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扩围至五城。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先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 后,天津也加入了试点行列。近日,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天津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标志着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不动产信托应用场景广泛,尤其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动产信托作为普惠性养老 工具潜力巨大,既能盘活老年人存量资产以补充养老资金来源,又能通过信托安排实现财富分配和传 承,有助于优化家庭财富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 随着试点城市扩围,不动产信托在解决居民养老问题上的价值备受关注。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传统信托财产登记确权模糊,不动产作为信 托财产面临权属认定难题。北京、上海等地的试点政策明确登记申请主体、权利转移要件及流程,以规 则具象化打通不动产"装入"信托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采用"产权转移登记+信托 财产登记"模式,不动产转移至受托 ...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再扩容
证券日报· 2025-09-26 07:25
试点扩围与制度创新 -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城市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扩围至天津,总数增至五个 [1][2] - 天津试点政策创新性地增加了“委托受托人购买不动产”的方式,实现对“存量资产盘活+增量资产配置”的双覆盖 [2] - 试点政策明确登记申请主体和流程,采用“产权转移登记+信托财产登记”模式,保障信托财产独立性和受益人权益 [2][3] 应用场景与行业布局 - 不动产信托应用场景广泛,可适用于资产管理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及资产服务信托中的家庭财富管理领域 [2] - 信托公司正积极推动业务创新,例如探索“存房养老”模式,联动养老机构提供资金管理、支付结算、养老服务对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5] - 行业计划延伸服务链条,整合医疗保障、临终关怀等增值服务,以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5] 养老领域潜力与价值 -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动产信托被视为普惠性养老工具,能盘活老年人存量资产以补充养老资金来源 [1][3] - 信托制度的财产隔离属性能够有效保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并通过信托安排实现财富分配和传承 [1][3] - 该模式有助于降低养老成本,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并优化家庭财富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 [4]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再扩容 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先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后 天津也加入了试点行列
证券日报· 2025-09-26 01:47
试点城市扩围 -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城市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四个扩展至五个,新增天津市 [1][2] - 北京于2024年底率先开启试点,上海、广州、厦门于2024年5月至7月间接力推进并成功落地案例 [2] - 天津的试点政策包含多项开创性制度设计,例如在传统方式外新增“委托受托人购买不动产”方式,并扩大了受益主体范围 [2] 制度创新与优势 - 试点政策明确了登记申请主体、权利转移要件及流程,以规则具象化解决了不动产“装入”信托的权属认定难题 [3] - 登记采用“产权转移登记+信托财产登记”模式,使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固有资产,有效保障受益人权益 [3] - 创新的委托购买方式实现了对委托人“存量资产盘活”和“增量资产配置”需求的双覆盖 [2] 应用场景与行业动向 - 不动产信托应用场景广泛,可适用于资产管理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及家庭财富管理信托等领域 [2] - 信托公司正积极拓展养老金融,例如通过创新“存房养老”模式,联动养老机构,提供资金管理、支付结算、养老服务对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4][5] - 行业致力于完善商业模式,引入更多金融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生态圈建设,以延伸服务链条 [4][5] 社会价值与潜力 -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动产信托被视为普惠性养老工具,能盘活老年人存量资产以补充养老资金来源 [1][3] - 该模式有助于通过信托安排实现财富分配和传承,优化家庭财富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并有望降低养老成本,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1][3][4]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再扩容 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先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后,天津也加入了试点行列
证券日报· 2025-09-26 01:14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扩围至五城。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先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 后,天津也加入了试点行列。近日,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天津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标志着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不动产信托应用场景广泛,尤其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动产信托作为普惠性养老 工具潜力巨大,既能盘活老年人存量资产以补充养老资金来源,又能通过信托安排实现财富分配和传 承,有助于优化家庭财富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需求日益迫切,信托公司正积极行动,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周萍认为,与传统养老方式相比,不动产信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养老成本,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收 益水平,同时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优化家庭财富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 中国外贸信托特殊资产服务信托部总经理王张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动产信托的应用场景颇 为广泛,可适用于信托业务分类中的资产管理信托,实现用信托资金进行不动产投融资管理并持有;在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领域,可用于破产重整企业不动产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