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搜索文档
镜观·回响丨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新华社· 2025-10-08 20: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 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以文化课程进课堂、入社区的方式,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7][8] -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将国家级非遗图什业图刺绣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兴趣社团 [8] - 海南省五指山市打造“非遗进校园”工程,在14所公办中小学开设非遗课程 [9]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社区联合组织学龄前儿童举办开蒙礼活动,浙江省宁波市中城小学在孔庙内举办传统开学礼并朗诵三字经 [9][10] -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社区开展谷雨节气主题活动,济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在曲阜市参加研学活动并诵读经典 [10][12] 红色文化的弘扬与思政教育 - 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节点,通过用好红色文化讲好“大思政课”,为培养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12] - 山东省临沂市组建沂蒙红孩子文艺先锋队,通过歌舞、朗诵、故事讲述等红色主题文艺节目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 [13] -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成扎西会议纪念馆等展馆,设计开发精品研学课程,200余名学生参与编织草鞋、制作蜡染等实践 [13] - 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从馆藏中精选100件革命文物带进学校课堂 [15] - 四川通江县300名中小学青少年代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启“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为25048名红军烈士寄去哀思 [16]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技术赋能 - 新技术、新形式重塑文化教育形式,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带来全新发展图景 [16]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9个国际组织约800名嘉宾参与,论坛设有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如敦煌研究院《寻境敦煌》项目 [17] - 湖南省怀化市五溪非遗园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42个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 [17] - 西安落成多座以科普科创、文化阅读等为主题的地标性建筑和场馆,如长安云“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体验中心 [19] - 故宫大高玄殿数字馆举办“腾跃古今——马文化数字艺术展”,借助沉浸式投影、三维互动等技术展示500余件超高清文物影像数据 [20] - 北京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用沉浸式光影展讲述文化故事,并与其它博物馆合作展示数字化文物模型 [21]
指尖上的非遗光影里的戏韵共赴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陕西日报· 2025-10-08 09:41
活动概况 - 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在国庆中秋假期举办“月圆国盛——非遗拾趣游园会”主题活动 [1][2] - 活动内容集体验、观赏、互动于一体,包括非遗研学课程、民歌展演、皮影戏表演等 [1][2] - 活动旨在让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通过沉浸式体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 具体活动内容 - 非遗研学区开设“结绳技艺”课程,由90后非遗传承人教授从基础到复杂样式的中国结编织 [1] - 开设“月饼主题扇画”研学课堂,儿童在文化干事指导下于团扇上绘制月饼图案 [1] - 非遗展示区进行陕北陕南民歌展演,包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曲目,展现陕西文化多样性 [1] - 表演区域设有华山戏法,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快手法表演吸引观众 [2] - 皮影戏表演通过艺人操控皮影演绎民间故事,吸引众多儿童观众 [2] 活动参与与反响 - 非遗体验中心研学区座无虚席,不同年龄段参与者沉浸于手工创作乐趣中 [1] - 市民反馈参与插花、面塑、结绳等课程及中秋诗会,收获“心灵的旅行” [2] - 活动持续至10月8日,提供可观、可玩、可学、可购的沉浸式体验 [2]
人民日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7 07:13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与引领 - 习近平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其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博大文化胸怀和鲜明实践品格不断彰显 [3] - 该思想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文化实践中指引方向 [3][5] 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举措与成果 - 通过出版《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等著作,并利用“明理胡同”、“小院讲堂”等接地气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6][7] - 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以上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10万余家实体书店、58万余家农家书屋、17.7万家职工书屋遍布城乡,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 [10]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达141,510亿元,同比增长6% [2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 [14] -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考古热”、“非遗热”、“古籍热”蔚然成风 [17] - 2024年“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六十项世界遗产 [17] 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 - 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传统水墨效果融入3D动画 [21] - 文旅融合发展,例如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活动累计观众破百万人次,国潮文创产品如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受到年轻人追捧 [21] - 文化“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出海,《黑神话:悟空》走红全球,《斗罗大陆》等网文作品被国外图书馆收录,开拓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 [23]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中国文联实施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10年共举办1400余期研培班,直接培训5.1万人次 [25] - 在浙江,1500余名文化特派员深入基层,组建了近4000支文化队伍,例如浙江美术馆馆员在基层培养出30余名渔民画家 [24][25]
陕西各地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
陕西日报· 2025-10-06 08:03
活动概况 - 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于9月28日晚在商洛市柞水县终南山寨举行,活动主题为“月圆三秦·欢聚终南”,以“团圆 传承 新风 欢聚”为主线,分为实地调研、文明实践观摩、文艺演出3个环节,吸引1500余人次参与 [1] - 9月29日,在西安奥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举行“月满长安 家国同庆”——西安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示范活动,活动通过文艺展演、诗词互动、手工体验等形式开展 [2] - 9月29日,铜川市“我们的节日·中秋”文明实践示范活动在耀州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活动采用“文艺展演+文明集市”的模式 [2][4]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倾力打造全民共参与、共团圆的沉浸式中秋民俗文化体验,让群众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 [1][2] - 铜川市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上设有15个特色展位,包含非遗、文创产品、柳范书画文化、文明实践、移风易俗五大展示区,并提供普法宣传、健康义诊等贴近民心的服务 [3][4] - 文艺演出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铜川市的活动包含《盛世月华》开场舞及“月满故乡·情”“团圆文明·颂”“辉煌中国·梦”三个篇章 [4] 活动影响与成效 - 活动推动了柞水县的生态美景与文明实践成果深度融合,提升了柞水地域文化知名度与旅游吸引力,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 - 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群众的家国情怀,并将中秋的团圆意、国庆的家国情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温度紧密相连 [2] - 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举办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推动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 [2][4]
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全国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欢度2025年国庆
新华社· 2025-10-04 11:32
红色文化活动 - 黑龙江汤原县举办沉浸式爱国主题活动,百余人组成五角星造型,十名旗手沿星轨奔跑,激发市民爱国热情[2] - 江西吉安举行“2025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央歌剧院等院团带来9场红色主题音乐会,首场演出《我爱你中国》引发退役军人强烈共鸣[3] - 贵州猴场会议纪念馆运用VR科技、场景复原等形式提供沉浸式长征体验,吸引游客参观并从中获得精神感悟[3] 传统文化传承 - 北京园博园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演昆曲《李佩先生》、赣剧《白蛇传》、秦腔《花亭相会》等剧目,游客可体验“一方水土一方戏”的独特魅力[4] - 南京熙南里街区推出沉浸式夜游《今熙有戏》,游客可参与耍枪花、练水袖、听《贵妃醉酒》并登台表演,老戏迷提前两小时到场体验化妆登台[6][7] - 西安城墙十三座敌楼首次以公益性主题展馆开放,展示秦腔、瓦当、昭陵壁画、青铜镜等主题,让游客从文物纹理中领略千年文脉[7] 现代文旅消费 - 喀什古城推出5条夜游线路和15场特色演出包括舞狮、咏春、英歌舞,百年老茶馆、花盆巴扎手工艺制作吸引游客流连[8] - 长沙商圈演艺赋能文旅消费,悦方ID MALL上演《松果喜剧》《美丽人生》等话剧,王府井百货推出沉浸式戏剧《杀死马克吐温》,笑嘛剧场以本土话题脱口秀触发观众共鸣[9] - 东莞举办首届松山湖双年展以“洄游与共生”为主题,艺术装置《栖息地》备受青睐,同时125场“火柴盒”音乐会遍布各镇街,展现大湾区文化艺术新面貌[10][11]
假期文博游火热 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央广网· 2025-10-04 09:02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庆中秋假期, 各地文博场馆推出多场主题展览与特色活动,让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这个假期,"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在北京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备受关注的北 宋《清明上河图》与东晋《伯远帖》、唐代《五牛图》等一批历经流散的"顶流"书画珍品震撼亮相。从 昔日深藏宫禁的帝王私藏,到今日全民共享的文化瑰宝,《清明上河图》见证了"国运兴则文运兴"的历 史真谛。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许彤:在百年院庆中它再次出现,和院庆展的主题、百年院史的历程息息相 关。我们在展厅能看到这样的作品,它背后是非常艰难的。 在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互动体验区里欢声笑语不断。工作人员欧阳子谦介 绍,通过学习和体验六博棋,不少青少年对汉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欧阳子谦:我们会详细介绍游戏规则,游客和我们下一盘棋,我们会发放一些"金币"或者"银币", 可以适当兑换一些奖品。 李磊:我的感受是课本上的文物在这里都能直观地看到,还能亲手体验钻木取火这些神奇的项目。 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马遥:我们升级了研学项目、开发了新的课程。推出好看 ...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全国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欢度2025年国庆
新华网· 2025-10-03 20:04
红色文化活动 - 黑龙江汤原县举办百余人参与的五角星队列和旗手奔跑等沉浸式爱国主题活动 [3] - 江西吉安举行2025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 包含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等院团带来的9场红色主题音乐会 [4] - 贵州猴场会议纪念馆运用VR科技和场景复原等技术 提供沉浸式长征岁月体验 吸引游客参观并激发爱国情怀 [4] 传统文化传承 - 北京园博园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 上演昆曲《李佩先生》、赣剧《白蛇传》、秦腔《花亭相会》等多地剧种 [6] - 南京熙南里街区推出沉浸式夜游《今熙有戏》 游客可参与学耍枪花、练水袖、登台表演等互动体验 [8] - 西安城墙十三座敌楼首次作为公益性主题展馆开放 展出秦腔、瓦当、昭陵壁画、青铜镜等不同主题的传统文化内容 [8] 假日文旅消费 - 喀什古城景区推出5条夜游线路和舞狮、咏春、英歌舞等15场特色演出以提升全天候旅游体验 [10] - 长沙悦方ID MALL商场、王府井百货等商圈上演《松果喜剧》《美丽人生》话剧及沉浸式戏剧《杀死马克吐温》等剧目 [11] - 东莞市举办125场“火柴盒”音乐会 由粤港澳大湾区及本土音乐人带来多元音乐表演 [13] 主题展览与艺术活动 - 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吸引大批观众参观 [10] - 东莞市首届松山湖双年展以“洄游与共生”为主题 展出艺术装置《栖息地》等作品 展现自然与人文共生理念 [12]
2025海南海外联谊会中秋诗会举行
海南日报· 2025-10-02 09:00
诗歌朗诵《海上的花树与星辰》展现海南自然之美;经典民乐《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悠扬旋律,唤 起了观众对这片红色热土的共同记忆;歌曲《迷人的海岛》《侬屋在琼州》唱出了对家乡海南最深沉的 眷恋;海南特色戏曲《红叶题诗·园会》展现了传统非遗的魅力;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与 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终曲《再一次出发》表达全球琼籍乡亲共创自贸港辉煌的决心,把诗 会推向高潮。最后,诗会在《母亲是中华》的歌曲旋律中落幕。 海南海外联谊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诗会不仅是一次以诗歌文化为载体的高水平诗歌盛会,更是 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联谊。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在国庆中秋双节前 夕举办诗会,旨在深化与海内外琼籍乡亲、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的情感联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海南自贸港。 2025海南海外联谊会中秋诗会举行 展琼州文韵 抒赤子深情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君 通讯员 黄白玉)9月29日晚,由海南海外联谊会主办,省 五会联合办公室、省文化馆承办的"月圆琼州 海联世界——2025海南海外联谊会中秋诗会"在海口举 行。 此次诗会聚焦海南自贸港主题,分为《月之故乡·赤 ...
“洋学生”中国说|丹青送祝福!多国留学生学习体验中国书法:“我爱你中国”
环球网· 2025-10-01 16:49
书香墨宝,沁人心脾。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西安工业大学的留学生们现场学习体验中国书法文化,用丹青写下对中国的热爱和美好祝福,沉浸式感受 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留学生们用毛笔一笔一划地写下"祝福中国""我爱你中国",并向大家展示。尽管笔触仍显生涩,但每一笔都写得格外认真。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一文 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国书法。这是她第一次用毛笔写字,"原来每一个笔画都有生命,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爱上 中国书法,爱上中国"。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回望过去,各种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展望未来,文明交 流互鉴将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 性。 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书法也日渐走向世界,成了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为繁荣世界文 ...
新视野丨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30 08:04
廉洁文化建设政策背景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自觉[2] -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2] - 河南省漯河市通过建设家风家教宣传基地、评选最美廉洁家庭等措施引导党员干部重视家风建设[2] 廉洁文化核心内涵 - 廉洁文化内涵概括为信仰坚定、守正尚德、奉公戒私、俭朴知足、遵礼守法、尊老爱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2] - “信”以立廉:信仰牢固、信念坚定、守信守诺是涵养廉洁操守的基础,信仰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3][4] - “正”以固廉:价值指向为方正、刚直,要求立正德、行正道、养正气,自觉抵制贪欲和名利场[5][6] 廉洁实践要求 - “公”以弘廉: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要求秉公心、守公德、护公平,将个体价值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考量[7][8] - “俭”以养廉:节俭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行,俭则欲寡、俭则简约、俭则知足,有助于领导干部永葆朴素作风[9][10] - “礼”以范廉:礼是行为规范总和,要求礼致谦恭、礼致理性、礼致秩序,通过自我约束远离违规违纪违法之事[11][12] 家风家教与廉洁关联 - “孝”以育廉:孝为德之本,形成独特“孝廉文化”,汉代举孝廉选官制体现孝与廉洁的紧密联系[13] - 家规、家训、家风奠定家庭成员基本素养,良好家风家教可促使家庭成员遵守规矩、心存敬畏[14] - 领导干部家风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家风环境会多一份厉行节俭的主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