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烙画
icon
搜索文档
“活态工坊”绘就丝路新画卷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21
新疆非遗旅游热潮 - 新疆迎来旅游热潮,游客在喀什古城、库车热斯坦老街沉浸式体验土陶拉坯、红铜锻打、葫芦雕刻等非遗技艺 [1] - 新疆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56个,过去一年新增2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个案例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1] - 非遗通过文旅融合焕发生机,成为当地致富的重要途径 [1] 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高台民居从传统土陶作坊转型为集"赏、学、购"一体的非遗工坊,仅存几家土陶作坊通过文旅融合重获生机 [6] -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吐尔逊·肉斯塔木坚持800多年古法技艺,土陶器型灵动、纹饰精美 [6][9] - 库车红铜制作工艺传承人玉素甫·卡地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技艺,开发红铜首饰并通过直播拓展销售渠道 [11][12][15] 非遗工坊带动经济效应 - 非遗工坊从静态展示转向互动体验,游客可参与打铁、制陶、乐器演奏等活动 [17] - 柯尔克孜族刺绣非遗工坊带动600余名居民就业,库车大馕城创造200余个岗位 [18] - 全疆已建成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30家非遗工坊,带动近万人就业 [20] 非遗产品与市场表现 - 维吾尔族土陶制作包含选土、揉泥、拉坯、晒干、烧制五道工序,拉坯环节最考验技艺 [9] - 红铜首饰因设计新颖成为爆款,玉素甫计划开发更多款式满足市场需求 [15] - 英吉沙小刀、葫芦烙画、新疆地毯等非遗工艺品深受游客青睐 [9][19][28]
百匠云集,新燕衔来共富枝——桐庐深澳村打造农文旅消费“综合体”
杭州日报· 2025-07-04 10:29
深澳村发展概况 -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25% [4] - 集体经济增收214万元,同比增长25%,吸纳周边村民就业100余人 [4] - 村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约4万平方米,包括明清古建筑140多幢、民国古建筑60多幢 [5] 文化保护与业态创新 - 启动古建筑抢救性修缮工程,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完成水系疏浚、三线落地等基建项目 [5] - 引入"深澳古村百匠慢生活文化综合体"项目,吸引80余家青年创业业态入驻 [5][6] - 挖掘"好客江南时节宴"等在地文化,举办25场非遗活动吸引数万游客 [7] 运营策略与招商成果 - 建立中低端业态淘汰机制,劝退缺乏文化亮点的批发零售业态 [7] - 运营团队赴上海、北京等城市参加乡村推介会,推动创客参与全国优质市集 [7][8] - 案例:制香师涑南团队租用工作室/研学基地,形成完整产业链 [9][10] 新老村民融合案例 - 茶文化体验馆主理人沈斌夫妇放弃大城市生活定居深澳 [9] - 返乡创业者申屠德毅改造猪舍为"乡村面包房",日均客流量超百人 [9] - 90后创客吴芸婷的葫芦烙画工作室订单饱和,获村民自发赠送农产品 [10] 文化IP打造 - 深澳茶馆成为文化活动枢纽,举办百匠街区艺术节、村K海选等IP活动 [11][12] - 通过汉服秀、越剧体验等小型市集提升村民文化参与度 [11] - 文艺演出时新老村民互动热烈,形成共生共融社区氛围 [12]
河南展团满载收获 信心倍增“下届还来”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50
河南工美展团参展成果 - 河南工美展团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展示了涵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各大品类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充分展现河南工美技艺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文化底蕴 [1] - 展团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优秀组织金奖",并在"百鹤杯"大赛中获得5个"百鹤金鼎奖"、4个"百鹤奖"和11个"百鹤新锐奖" [1] - 参展规模显著扩大,展团面积比上一届增加40%,汇集近70家企业、超千件展品,打造行业发展的工艺美术盛宴 [2][5] 参展作品与技艺亮点 - 平顶山市作为"中国汝瓷之都"组团参展,汇集24家陶瓷企业和2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展出2000余件(套)展品,茶器类产品和文创饰品深受客商青睐 [5] - 密玉俏色雕刻作品《一篮富贵》重48公斤,采用上等俏色密玉,融合镂雕、俏雕等技法,荣获"百鹤金鼎奖" [8][9][10] - 河南华夏铜艺成型技术研究院策划"阳燧取火"文化宣讲活动,设置印章免费体验区,展示古代青铜科技魅力 [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博览会已成为展示河南工艺美术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省内大师与作品"走出去"和传统工艺创新传承带来新理念 [5] - 参展活动有力推动平顶山市汝窑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并为行业带来新思路 [6]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打通南北艺术界地域壁垒,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对话与互鉴 [6]
濠江吹起陇原风 甘肃非遗展演亮相澳门
新华社· 2025-06-14 20:45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 2025根与魂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博物馆揭幕,活动持续至7月13日 [1] - 活动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 [1] - 甘肃省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路段,孕育出地域特色浓厚、民族风情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活动内容 - 专题展览6月15日起在澳门博物馆展出,展示敦煌彩塑、甘南藏族唐卡及皮影戏等35个非遗项目 [1] - 两场舞台表演分别于15日、16日上演,包括花儿民歌、龙头琴弹唱、崆峒派武术等节目 [1] - 非遗传承人将在郑观应纪念馆和冼星海纪念馆现场教学,涵盖山丹烙画、河州蛋雕技艺、兰州刻葫芦、麦秆画制作等 [1] 非遗传承与交流 - 麦秆画非遗传承人唐彩萍首次携技艺来澳门展示,希望艺术能被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和欣赏 [1] - "根与魂"品牌活动2011年首次举办,以国家非遗为载体,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民族文化多样性 [2] - 活动旨在拓展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2]
解码端午文化传承密码 千年传统焕新彩玩出新花样
央视网· 2025-05-30 16:07
云霄龙舟赛 - 云霄县每年端午前后举办历时一个多月的龙舟赛,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文化底蕴深厚[1] - 当地龙舟赛采用独特的"划围青"赛制,两艘龙舟逆时针绕圈追逐,以追赶对方为胜,比赛可能持续数小时[3] - 陈岱镇有由16人组成的女子龙舟队参与比赛,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5] 端午民俗饰品 - 端午节临近,五彩绳、香囊等民俗饰品迎来销售热潮,手工艺人正忙碌赶制订单[5] - 大同市左云县手工坊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合作店铺构建销售网络,将民俗饰品销往全国各地[7] - 大同古城非遗结艺产品热销,手工艺人将中药材和香料填入香囊,融合端午元素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9] 葫芦工艺品 - 东北地区端午节有挂葫芦的习俗,民间传说葫芦能收五毒、纳福气[10] - 葫芦制作是在自然生长的葫芦上采用雕刻、火烫、彩绘等手法绘制图案,被赋予吉祥、繁盛的寓意[12] - 郑国华的葫芦制作技艺传承四代,在端午节非遗展示活动中受到青睐[15] - 郑国华创新"沙点皴"技法,用圆点叠加模拟云海、水波的立体感,突破传统线条勾勒的单一层次[18] - 郑国华正在传授葫芦制作技艺,强调需要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蕴含的深厚民俗文化[20]
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产品琳琅满目 河南文化元素闪耀文博会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河南馆展示内容 - 河南馆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 围绕"读懂厚重历史、读懂中华文脉、读懂壮丽山河、读懂美好生活"展开 分为"华夏源脉""匠心豫造""新潮豫韵""豫赋华章"4大板块 [3] - 展馆呈现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品类 包括牡丹瓷、三彩艺、金银器等传统工艺精品 以及变色牡丹紫砂杯、神都牡丹香等牡丹衍生文创品 [3][4] - 文旅微短剧《"洛"花如有意》、CG动画等视听作品吸引观众 牡丹香非遗技艺展演获得"味道独特"的评价 [3][4] 地方特色与文化产品 - 许昌展区展示石辟邪摆件、钧瓷、麦秸画等非遗产品 《灵井"许昌人"》剪纸运用阴阳刻技法展现古人类演进史 "疯狂打工人"系列盲盒结合历史与萌趣设计 [4] - 禹州孔家钧窑连续五届参展 钧瓷茶器因独特釉色被赞为"名窑珍品" [4] - 中牟新区展示艺秀小镇、戏剧幻城等项目 主题乐园文创与"文旅+时尚"概念结合 吸引亲子游群体关注 [4][5] 版权馆与创新实践 - 河南版权馆首次亮相 主题为"版权赋能价值 创新驱动未来" 包含"根脉传承·版权守护、创新发展·版权赋能、文化出海·版权护航"3大板块 [5][6] - 南阳非遗玉雕《绿水青山》、烙画《花开四季》展现传统技艺 通过四级保护体系带动产业年产值增长 [6] - 高浮雕彩拓产品传承千年技艺 孔家钧窑《华泰尊》、绞胎瓷《中华龙》获国际认证 甲骨文系列文创推动文化出海 [6]
古老非遗焕发光彩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非遗工坊运营情况 - 龟兹非遗工坊由闲置旧粮仓改造而成,涵盖25个非遗种类,设有制作区、体验区、实物展示区、数字化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1] - 日均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日均销售额约1.6万元,成为库车市文化新名片 [1] - 市民游客积极参与土陶、葫芦绘画、龟兹壁画及打馕制作等体验活动,功能区经常排起长队 [1] 非遗传承与培训 - 工坊开设面向中小学生的"非遗必修课",教授铜器制作等技艺,吸引年轻人学习传承 [1] - 组织不同主题培训,如"火针刺绣"烙画技艺,学员一周可完成4幅作品 [2] - 激发群众对传统文化热爱,完善非遗展示体系,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2] 非遗资源与创新 - 库车市拥有丰富非遗资源,如库车民歌、库车萨玛瓦尔舞等 [1] - 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守护文化瑰宝 [2] - 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教学,如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区由传承人指导游客学习 [1]
艺献八闽 “豫”见美好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10:51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5月30日在福州开幕,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 [1] - 河南展团展览面积较上届增加近40%,展示品类覆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 [1][2] - 展团目标包括"摘金夺银"和借助博览会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 [2] 河南工艺美术行业特色 - 河南工艺美术承载华夏文化基因,以深厚底蕴、独特艺术魅力和匠心传承著称 [1] - 形成平顶山汝瓷、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等特色区域品牌 [4] - 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形成20余种工艺美术特色品类 [4] 代表性艺术家与作品 - 王冠军大师独创密玉俏色雕刻技法,作品《唐宫夜宴》获"百鹤奖",工作室培养600余名人才并带动4万从业人员 [5] - 韩玉琴带领的韩氏女红汴绣继承北宋技法,开发现代元素作品,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7] - 柴战柱守护绞胎瓷非遗技艺,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等称号,成为传统技艺现代化转型标杆 [8] 参展策略与行业影响 - 博览会成为河南工艺美术"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促进传统技艺创新传承 [2] - 展团获得省内各级大师和知名企业支持,展出作品涵盖国家级、省级大师创作 [2] - 通过博览会平台展示中原文化底蕴,推动工艺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1][8]
火笔绘出富民景 热土乡情入画来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10:51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出燕京八绝、苏杭玉雕、宫廷织绣等顶级艺术品及剪纸、面塑等地方特色工艺品 [1] -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金婷将展示嵩县套彩写实烙画作品及文创产品,并进行现场技艺演示与观众互动 [1] 嵩县烙画技艺与创新 - 杨金婷将中国传统烙画与现代写实套彩手法结合,创作《吉·玉》展现河南新农村生活,以鸡群象征吉祥、玉米表达丰收 [3] - 作品《那山 那水 那桥》描绘嵩县前河大桥,反映当地人文风采与工匠智慧,该桥曾为亚洲单拱跨度第一的双曲拱桥 [3] - 杨金婷融合中国写意与西洋写实风格,以烙铁在木板、丝绢等材质创作,作品获国家及省市级工艺美术设计金奖 [7] 非遗传承与产业推动 - 杨金婷通过"非遗进校园""技能助农"等活动推广烙画技艺,采用"听故事、观技艺、践操作"模式弘扬工匠精神 [7] - 其创作主题聚焦家乡,用烙画记录新农村建设成果,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并带动农村增收 [3][7] - 杨金婷表示将利用博览会平台宣传嵩县烙画,向全国工美大师学习以促进技艺传承创新 [8]
“五一”遇见非遗 解锁别样金陵
南京日报· 2025-05-03 07:17
非遗代表性项目进景区、进商圈 - 南京"五一"假期期间剪纸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进入景区和商圈 展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最新成果 丰富了市民游客休闲体验 [5] - 金陵水乡·钱家渡成为江宁非遗展示、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 是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点中唯一以"美丽乡村"入选的景区 [6]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系列活动 截至4月21日全省组织开展常态化非遗"六进"活动40余场 近500万人次参与 实现销售总额4000万元 [10] 非遗活动形式多样 - 金陵水乡·钱家渡重现明代水乡婚俗 融入南京绳结、古琴艺术、珠绣、茶礼、苎麻编织等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 [3][6] - 浦口响堂堂屋举办《对饮 | 玻、陶、银器三人展》民艺展览 "五一"假期首日人流量达6500人次 [7] - 栖霞古镇栖霞民艺馆推出"织染之印"主题展 展出数十件以草木为媒的织染作品 [7] 沉浸式体验受欢迎 - 夫子庙景区夜间演出身着古风华服的舞者表演 中国科举博物馆北馆龙门广场小朋友集体绘制长卷展现科举文化 [8] - 新街口苏宁易购Max超级体验店门前广场"苏宁好物"市集 剪纸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吸引众多市民 [9] - 钱家渡明代水乡婚礼表演游客可上游船参与接亲环节 还有拜堂、接福等互动体验 [9] 文商旅深度融合 - 江宁区结合地域优势 将非遗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场景 开展非遗"六进"活动 [10] - 金陵水乡·钱家渡打造明代水上婚礼和非遗民宿 杨柳村、佘村等明清古建筑群引入苎麻编织、剪纸等非遗 [10] - 百家湖1912开展互动性强的非遗集市、展演等活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