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搜索文档
AI创作能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专家这样说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20:43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著作权保护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ChatGPT及Deepseek在技术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对各行业产生强烈冲击 [1]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在形式上与人类创作高度接近,引发创作者对工作前景的担忧 [1] 著作权法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认定 - 著作权法不会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为作品并提供保护,因其不符合"视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或"以工具创作"的定义 [1] - 部分受保护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源于开发者谎称为自身创作,但这一现象不能反推其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1] - 不保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会挫伤研发热情,因收益可通过其他市场方式实现 [1]
唐珺 林佳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保护路径分析
36氪· 2025-06-18 08:0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定义与特征 - 人工智能是利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等领域 [2]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自主创作生成的内容,学界对其定义尚未统一,存在"人工智能生成物"、"人工智能创造物"等不同表述 [7] - 生成过程分为数据收集、处理、模式识别和内容生成四个阶段,具有高效性和不可预测性特点 [6][10][13] 著作权法面临的挑战 - 现行《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必须体现人类智力劳动,而AI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尚未明确 [16][50] - 独创性判断标准存在争议,需从创作流程和成果两个维度评估,但缺乏明确准则 [52] - 权利归属涉及设计者、投资者、使用者等多方主体,现有法律框架难以平衡各方利益 [32][34][35] 行业应用案例 - 飞猪科技利用AI算法在一小时内生成千余张广告图,显著提升创意产出效率 [11] - Jukedeck公司可根据用户需求快速生成个性化音乐作品,展示AI在创作领域的潜力 [11] - 《太空歌剧院》AI绘画作品获得艺术比赛奖项,显示AI作品与人类创作难以区分 [15] 司法实践进展 - 北京互联网法院在"AI文生图案"中认定使用者对生成内容享有著作权,将AI视为创作工具 [39] - 美国版权局明确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用户通过提示词生成内容不被视为创作 [28] - 德国法律将AI系统视为软件作品保护,但生成内容难以获得充分版权保护 [29] 技术发展影响 - 生成式AI技术已渗透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领域,显著降低时间成本 [12] - 多模态学习模型使AI生成内容在形态上与人类作品高度相似 [9][15] - 技术迭代推动产业对作品认定体系的需求,需建立层次分明的保护框架 [43] 保护路径探索 - 建议提高创造性标准以避免低质量内容获得保护 [55] - 通过合同约定权利归属可作为过渡方案 [57] - 设立邻接权制度可平衡技术创新与权益保护 [61][62]
湖湘风潮闪耀深圳文博会
长沙晚报· 2025-05-25 22:56
湖南展馆数字文博成果 - 湖南广电通过自研文物数字重建技术还原岳麓书院、岳阳楼等文物实景,结合"潇湘八景"数字画卷展现湖湘文化脉络 [3] - 湖南博物院与宏瑞文博集团联合推出AI交互数字展柜,观众可通过点击屏幕与"人面纹方铜鼎"数字孪生文物互动,数字人"小瑞"解读文物历史 [5] - "浯溪八景入画"运用虚拟引擎、高保真渲染等技术首次构建可互动数字摩崖石刻场景,体验者可换汉服穿越不同朝代浏览碑林 [5] 音视频技术创新应用 -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双目AI直播相机支持4K画质与实时推流,通过手势切换焦距及人脸锁定实现单人直播 [7] - 菁彩声无线音箱系统采用无线组网技术,结合空间声场校准算法还原7.1.4空间音效,提升小空间视听体验 [7][9] - 马栏山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运用AI工具支持20+语言翻译,2025年计划产出超10000部次微短剧翻译作品 [9] 万兴科技AI与鸿蒙生态成果 - 万兴喵影鸿蒙版为首款适配鸿蒙电脑的专业视频剪辑软件,支持触控缩放、滑动拖拽等高效剪辑操作 [1][9] - 公司同步展示万兴播爆、Wondershare SelfyzAI及"天幕"大模型等AI创新产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