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揭牌成立
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成立 - 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于6月12日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惠明 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张成金 中国电建总工程师和孙文 上海院董事长蔡光宗等出席揭牌仪式 [1] - 中心定位为服务国家储能安全战略 聚焦电化学储能及新型储能领域 覆盖安全监管 技术研发 产业引领三大方向 构建"智库支撑-安全监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平台 [3] - 采用"管理层统筹协调-执行层专业实施"两级架构 下设"1总部+6大业务机构" 形成政策研究 安全评价 检测认证 技术研发 实证交流 综合管理的协同体系 [3] 中心核心职能与规划 - 首要任务为标准引领 全面梳理储能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 制定标准路线图 [4] - 推动建设国家级储能实证基地和检测认证中心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4] - 重点加强储能领域专家团队培养 建立行业专家库 提供智力支撑 [4] 战略合作与发展目标 - 中国电建要求各参建单位以公司战略为导向 加大资源投入 推动储能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能源转型 [4] - 华东区域总部提出将深化与上海市政府合作 重点推进上海电网发展及实证基地建设 [4] - 上海院总工程师叶军牵头部署具体工作任务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 江西电力建设公司 水电水利规划总院等参建单位代表发言 [5] 行业背景关联 - 中国电建1-5月新型储能领域新签65个项目 合同金额达107.5亿元 [6] -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获40余位专家集中盘点 西班牙-中国储能商务交流活动近期举办 [6]
远景交易型储能完成大规模燃烧测试!5cm间距 49小时零蔓延
储能系统安全性测试 - 公司完成智慧交易型储能大规模火烧测试,验证系统在防火隔热、抗燃爆冲击和安全性方面的卓越表现[1] - 测试严格遵循CSA C800火烧测试规范,在物理屏蔽消防系统、0干预条件下进行[3] - 测试采用4组储能系统(ABCD箱),单箱容量5MWh,充电至100%SOC模拟真实场站场景[3] 技术参数突破 - 系统挑战行业最小间距标准,箱体间隔仅5cm(对比部分地区要求的3-5米),传热系数指数级提升[4] - A箱燃烧最高温度达1297℃,相邻B/C/D箱保持极低温升(35℃/44℃/43℃),远低于电芯预警温度[6] - 点火用时近3小时(比一般起燃时长高50%以上),为灭火留出黄金时间[7] 燃烧性能表现 - A箱明火持续49小时32分钟,结构完好无变形,仅表面部分熏黑[9] - BCD箱无燃烧蔓延或损伤,箱体表面完好,内部模组指标正常[9] - 燃烧烟气实现全量收集、分析及无害化处理,全过程无污染排放[11][13] 产品安全体系 - 系统搭载高安全储能专用电芯,构建电芯-Pack-系统三级安全体系[14] - 配备大数据火警预警系统与Pack级消防联动,实现热失控有效管理[14] - 全球300多个项目零安全事故记录,火烧测试验证单箱火灾可控性[14] 商业化应用价值 - AI大模型驱动软硬一体方案,提供实时电价波动下的"稳盈"策略[14] - 测试结果量化安全风险,为保险参与储能投资运营创造条件[14] - 推动储能资产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助力行业商业化进程[14]
新源智储首次公开浸没式VS常规电池模组热失控对比试验
超分子浸没式电池技术 - 公司首次公开展示超分子浸没式电池组热失控抑制试验,通过浸没式与常规模组对比验证其极致安全性能,颠覆锂电池热失控不可避免的行业认知 [1] - 试验中浸没式模组在极限过充条件下全程稳定,电池最高温度控制在125℃以下且无热失控,而常规模组出现爆燃且温度飙升至700℃以上,形成强烈安全反差 [3] - 超分子浸没油通过燃点测试验证不燃性,其技术可彻底阻断热失控蔓延,实现电池"不燃、不爆"的本质安全目标 [5][3] 技术验证与行业影响 - 试验由SGS和国联实验室全程认证,采用相同条件与样品制备工艺,数据证实浸没式技术对热失控的抑制效果具有行业标杆意义 [2][3] - 该技术已应用于2025年规模化商用的工商储产品,有望解决储能热失控痛点,支撑国家"十五五"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9] - 与会专家及海内外客户代表一致认可技术突破性,认为其为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9] 产学研合作与产品布局 - 研讨会聚焦储能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展示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成果及公司AIOPS2 0 0 0智慧运营云平台等创新产品 [6] - 公司通过展厅参观、产线及示范项目体验,展现其在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领域的完整布局 [6] - 相关科研成果包括全浸没式工商业储能一体机、5MWh+交直流一体舱及混合固液电池储能项目 [10] 行业发展战略 - 公司以安全为核心推动技术研发,计划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全球储能产业向安全、可靠、可持续方向发展 [9] - 技术商业化应用将显著降低大规模储能部署风险,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安全基础 [9]
全球储能巨头“真机燃烧”大比拼
行业趋势 - 全球储能产业高速发展,安全性成为核心议题,头部企业通过"真机燃烧测试"验证系统安全性能 [1] - 2024-2025年阳光电源、比亚迪储能、华为数字能源等8家企业相继公开极限测试,验证热失控和极端火情下的安全性能 [1] 阳光电源 - 2024年6月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11月投入3000万对20MWh PowerTitan2.0进行最长燃烧测试 [1] - 系统经受25小时43分钟不间断燃烧后仍保持结构完整,火情未蔓延 [2] - 在1385℃高温下,15cm间距的相邻柜体温差达1345℃,验证出色耐火隔热能力 [3] - 关闭消防系统后,4台储能柜舱门未烧穿,展示被动防火设计能力 [4][5] 比亚迪储能 - 2024年12月对16MWh魔方储能系统进行测试,柜间距600-2400mm [6] - 柜内温度>1000℃时相邻柜体<60℃,刀片电池设计有效阻隔燃烧 [6] - 触发柜结构保持完整,装卸无阻力,验证阻燃和机械性能 [6] 华为数字能源 - 2025年12月测试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 [7][8] - 12颗电芯同时热失控时通过正压阻氧+定向排烟实现不起火不扩散 [8] - 相邻箱体最高温度47℃,箱级热失控不扩散 [8] - 7小时才触发燃烧,演变过程缓慢 [8] 海辰储能 - 2025年6月测试5MWh ∞Block系统,柜门敞开+15cm间距+关闭消防 [9][10] - 15小时燃烧后结构完整,相邻箱体无热蔓延 [11] 阿特斯 - 2025年6月测试SolBank 3.0,符合CSA TS-800和NFPA 855标准 [12] - 单元门体及结构全程保持关闭完整,阻止火势蔓延 [13] 科陆 - 2025年6月测试5MWh Aqua C2.5液冷系统,燃烧59小时 [14][15] - 燃烧箱1300℃时相邻箱体80.71℃,验证GW级场站可行性 [16][17] 瑞浦兰钧 - 2025年6月测试Powtrix®电池舱,10cm间距+1000℃火焰炙烤14小时 [18] - 在多重不利条件下保持安全性 [18] 天合储能 - 2024年9月测试Trinastorage Elementa金刚2储能柜 [19] - 24小时检测无复燃,验证消防系统和通风系统有效性 [20][21]
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高速增长,“全域保护”推动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提升 | SNEC 2025
华夏时报· 2025-06-13 23:34
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储能行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是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的重要手段 [1] - 当前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高速增长,但直流电气保护标准与技术的相对滞后成为储能市场发展的显著掣肘 [1] - 储能安全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核心挑战,构建以直流电气保护协同为核心的安全防护体系是解锁新能源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拼图 [2] 施耐德电气技术创新 - 公司在SNEC 2025展会上首发"全域保护"技术及直流三元件解决方案,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保护盲区、接触器粘连和熔断器干烧等问题 [1][2] - 该方案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推动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提升并实现系统级降本,树立储能电池系统直流安全保护新标杆 [2] - 公司联合海博思创发布白皮书,系统分析电池高压箱四种电气保护方案,为电池直流保护配合提供清晰的全域保护策略 [4] - 公司针对高海拔、高寒等极端环境开展产品研发与创新,以满足新能源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特殊需求 [4] 公司解决方案布局 - 光储直柔系统方案深度融合直流电高效传输与电力电子精准控制技术,形成安全可靠的直流微电网解决方案 [5] - ECC交流微网能源解决方案可灵活满足市电接入、分布式发电设备和用能设备的多种调配需求 [5] - 光储超充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消纳场景,适配高要求能源供应 [5] 中国新能源市场机遇 - 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发挥引领性作用,形成"内外双循环"协同效应,推动国内产业向高端跃迁并重塑国际能源格局 [6][7] -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需求和产业链完整性全球领先,公司必须开展完全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 [7] - 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机遇包括出海竞争、升级为能源服务提供商以及对传统供电领域进行颠覆性创新 [7] - 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的过程需要结合用户用电场景重新定义配电设备和业务方式,公司正从设备供应商转型为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7]
宁德时代发布587储能专用电芯!
鑫椤锂电· 2025-06-11 17:21
宁德时代新一代储能电芯发布 - 公司正式量产交付下一代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587Ah 标志着储能产品技术迭代进入新阶段 [1] - 该产品针对行业痛点设计 重点解决参数虚标和安全问题 提出"每度电需经得起时间、环境和需求立体检验"的标准 [1] 储能行业现存问题 - 参数通胀现象突出 投运项目宣称循环寿命10000-15000次 实际运行仅3-5年且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50% [1] - 安全风险隐患大 1GWh储能电站包含百万颗电芯 单颗电芯瑕疵可能引发系统性灾难 [1] 宁德时代市场地位与技术积累 - 公司通过280Ah、314Ah等产品持续引领行业标准迭代 保持储能电芯全球出货量四连冠 [2] - 全球累计部署超256GWh储能项目 覆盖1000余个案例 保持零事故运营纪录 [2] 行业技术交流动态 - 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将于7月在上海举行 聚焦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 [3]
储能安全的“中医智慧”,如何突破被动式安全管控模式?
全球储能行业安全挑战 - 全球储能装机规模持续攀升但安全事故频发,热失控导致的火灾占事故总量较高比例[2] - 电池性能梯度衰减、电芯离散性扩大及隐性失效因子累积等问题在传统BMS监控盲区中恶化[2] - 行业需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治理",构建源头预防机制是破局关键[2][24] 弘正储能技术创新 - 公司推出"外挂式AI电池安全智能诊断预测装置",获2025年ESIE储能国际峰会TOP10奖项,突破传统BMS被动监测局限[3][5] - 产品融合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高维数据特征提取技术,延长电池组循环寿命约8%[7] - 技术核心为云-边-端协同智能防护网,包含全域感知、智能诊断、动态均衡三大引擎[8][10][12] 核心技术细节 - **全域感知系统**:内嵌7M(电压/电流/温度/内阻/压力/气体/颗粒)多维度感知,毫秒级捕获电芯微观参数[8] - **智能诊断网络**:端-边AI双层故障诊断算法识别微短路等故障,云端数字孪生实现热失控分钟级预警、SOH预测误差≤1.5%[10] - **主动修复技术**:介入式主动均衡提升放电深度2%,高频微电流脉冲修复使析锂风险降低70%[12][14] AI与闭环管理 - 融合DeepSeek大模型实现部件级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24小时内自主更新知识图谱应对新型故障[15][16][18] - AI实时解析数据流生成可视化安全报告,推动运维从"经验驱动"转向"知识驱动"[18] 行业战略与价值 - 公司提出安全是"资产增值杠杆支点",通过全栈自研实现电芯级追踪、模组级平衡、系统级联防联控[21][23] - 技术架构将安全从"硬件堆砌式被动防护"革新为"智能预测主动防御",达成安全与运营效益动态平衡[20][23]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14 17:35
储能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安全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4月10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成立,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1] - 专委会成立是联盟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 联盟将整合平台资源,联合科研机构和头部企业推动电化学储能等领域的安全设计规范和检测认证标准制定 [1] 专委会领导架构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青松研究员当选首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3] - 南方电网陈满、华中科技大学蒋凯等5人当选副主任委员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凯强担任秘书长,联盟唐亮担任副秘书长 [6] 专委会职能与规划 - 专委会将推动安全技术创新,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热管理、故障预警、消防抑爆等关键技术 [1] - 专委会将搭建行业协同平台,建立事故案例共享机制,提升全行业风险防控能力 [1] - 专委会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制度建设、技术交流、标准制定三个方面 [9] - 专委会计划在储能事故数据共享、安全标准制定、专业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智库作用 [9] 行业影响 - 专委会成立标志着联盟向构建安全、可靠、可持续的储能产业生态迈出关键一步 [9] - 专委会将凝聚各方力量,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9]
迈格瑞能邀您共聚ESIE 2025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17 17:02
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预计800+头部企业参展,500+新品发布,吸引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10] - 同期将举办40+主题论坛,邀请400+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企业参与,100+国际合作单位共谋发展 [10] - 展馆由阳光电源、中天科技、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冠名,深圳迈格瑞能技术有限公司参展位置位于A2馆(宁德时代馆) [1] 深圳迈格瑞能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在德国、南非、美国设有办事处,业务覆盖30+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300+人(研发占比超50%) [2] - 聚焦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微电网及电网侧储能四大场景,产品线涵盖REVO住宅储能逆变器、MPS微电网产品等5大系列 [2] - 产品通过CGC、CE、TUV等国际认证,累计交付5GW+,跻身亚洲储能逆变器品牌前十,非洲工商业储能市占率超30% [3] 核心产品技术 - **MPS微电网混合逆变器(30-500kW)**:集成光伏/MPPT模块/变压器,支持100%不平衡带载和多机并联,燃油经济性提升技术 [3] - **G2S单相储能逆变器(3-10kW)**:支持交流耦合、三相组网及BMS远程升级功能 [3] - **LNA美标裂相混合逆变器(5-16kW)**:配备4路MPPT,可实现电网与发电机能量分离储存 [4] - **PMAE模块化逆变器(150-630kW)**:采用热插拔PCS模块设计,轻载效率提升5%,支持N+X冗余 [5] 典型项目案例 - 南非最大公立医院项目:部署1.5MW/3MWh储能系统+1.5MWp光伏,采用6台MPS0250逆变器,解决停电期间医疗供电问题 [6] - 广州珠江火电厂调频项目:10MW/10MWh储能系统配备16台MEGA0630变流器,显著提升AGC调频响应速度 [7] 行业动态与公司发展 - 2024年公司设立美国办事处和香港分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 储能行业安全标准受重视,《储能系统安全可靠性白皮书》发布,涵盖设计/验证/挑战等关键要求 [6]
详版日程发布 | ESIE 2025主题论坛:储能安全与标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10 20:11
会议概况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汇聚800+储能展商,4000+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预计吸引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1][14] - 同期设立40+主题论坛,涵盖政策解读、市场研判、技术研讨、标准制定等关键议题 [1][14] 论坛日程 储能安全与标准论坛(I) - 基于自然语言建模的电化学储能系统故障识别技术(王青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 -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防控技术(陈满,南方电网)[4] - 电池系统高安全管控研究进展(熊瑞,北京理工大学)[4] - 锂电池热失控多模态监测预警技术(卓萍,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4] - 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监测预警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解读(张颖琮,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4] 储能安全与标准论坛(II) - 建筑防火视角下的储能电站消防策略(赵利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5] - 电池热失控反应前锋面研究(冯旭宁,清华大学)[5] - 储能安全设计方案(何祖佳,深圳鹏程无限)[6] -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致灾分析(李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 - 统一长寿命冷却液技术(韩江涛,统一石化)[6] 同期活动 - 会前活动包括储能公益低碳跑、储能领袖闭门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作组会议等 [11] - 展览期间将举办全球储能产业链大会、Workshop国际商务对接会、2025储能新品全球首发等活动 [11][12] - 技术论坛涵盖AI及大模型在储能电池领域应用、钠电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前沿方向 [11][12] 参展企业 - 包括中车株洲所、中天科技、新源智储、华为、双登集团、国轩高科、比亚迪、三一集团等800+头部企业 [15] 行业关注点 - 院士领衔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将聚焦先进储能材料、氢能与燃料电池等方向 [11][17] - 市场论坛将探讨国际储能市场趋势、工商业储能、独立共享储能开发等热点话题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