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全版日程+参会指南发布!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将于天津召开
会议基本信息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合作研发"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16-17日在天津召开 [2][5][24][25] - 会议开幕式定于2025年10月16日上午09:00-12:00举行 [5][26] - 会议采取预报名方式 报名成功不收取参会费用 食宿自理 [42] 主办与支持单位 - 会议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同主办 [2][33] - 协办单位包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安全专业委员会 [33] - 支持单位涵盖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3][34][37] 主要参会机构 - 参会单位包括国家能源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能源主管部门及头部行业组织 [34] - 科研机构与高校包括天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 [35] - 发电集团与电网公司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 [36] - 储能产业链企业包括科华数能 远景能源 天合储能 融和元储 中创新航 特斯拉 壳牌 阿里云等 [37] 会议核心议程与议题 - 开幕式设院士报告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主讲深部地下空间储能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主讲电化学储能火灾防控基础与技术研究进展 [26] - 主旨报告涵盖锂离子储能系统核心保护技术 本质安全的智能电池技术 储能系统安全评价技术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研究及评价等方向 [26] - 分论坛一聚焦储能安全技术与应用创新 议题包括全栈式高安全储能技术方案 工商业储能安全 浸没式冷却液 储能系统极限燃烧测试等 [27] - 分论坛二聚焦储能故障诊断与安全运维 议题涵盖锂电池储能电站故障辨识与保护关键技术 电化学储能防火安全标准解读 电池诊断与运维闭环管理等 [28][29] - 分论坛三聚焦AI赋能储能安全 议题包括AI赋能储能电池状态感知 电化学储能系统监测预警技术 数据驱动安全 智能化液冷散热技术等 [30] 行业专家与院士参与 - 会议汇聚多位院士及资深专家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 张来斌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等 [7][9][11][26] - 分论坛圆桌对话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天合储能 阳光电源 远景储能 UL美华认证等机构专家参与讨论 [27][28][29][30]
10月16日 天津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最新日程发布
会议核心信息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合作研发"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16-17日在天津召开 [2][3][24] - 会议旨在凝聚各方智慧破解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以及系统集成质量等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2] 会议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3] - 协办单位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安全专业委员会 [3] - 支持单位包括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产业链企业 [3][4] 会议日程与核心议题 -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将探讨深部地下空间储能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锂离子储能系统的核心保护技术、储能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等 [24][25] - 分论坛一聚焦储能安全技术与应用创新,议题包括工商业储能安全、浸没式冷却液技术,并设有圆桌对话深入讨论大规模火烧试验的标准、方法及市场影响 [25][26] - 分论坛二关注储能故障诊断与安全运维,主题报告涵盖故障辨识、监测预警、防火标准解读,圆桌对话将讨论储能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如FTA、FMEA [27] - 分论坛三主题为AI赋能储能安全,将探讨数据驱动的健康评估、智能化液冷散热技术,圆桌对话聚焦储能安全现状及消防灭火系统的必要性 [28] 参会单位构成 - 参会单位覆盖能源主管部门、头部行业组织(如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研究会)、科研机构/高校(如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如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华能集团)以及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特斯拉、中创新航、阿里云) [29] 主办方背景与行业地位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是中国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社团组织,拥有700余家会员企业,专家委员会由100余位专家组成,是5A级社会组织 [33][34]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是大型综合性消防科研机构,其新能源消防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拥有覆盖新能源全链条的科研实验平台和大型实体火灾实验平台 [35][36] -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全国首批三个同类平台之一,拥有以4名院士为带头人、覆盖储能全环节的师资队伍 [37][38]
聚焦储能安全:从国际展会到高端论坛,及安盾消防凝聚行业共识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16:28
近日,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盛会——2025 RE+展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下帷幕。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115个国家的约4万名专业 观众,以及超过1300家企业参与。当前,北美光伏与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力消费国,市场潜力巨大,其本土供 应链仍较多依赖进口,这为中国企业带来了重要的合作契机。 从展会现场的分散接触到系统性的行业交流,储能安全领域正亟需更深层次、更务实的对话平台。据悉,为汇聚行业智慧、破解发 展难题,及安盾消防将于10月20日至22日在湖北宜昌举办主题为"智驭储能,安全护航"的2025海外储能消防论坛。届时,论坛将邀请国际 权威机构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通过政策解析、典型案例分析、圆桌讨论及闭门会议等多种形式,推动从趋势研判到实施路径的高 水平交流。 在储能产业步入规模化、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更为安全、合规的消防体系,已成为全球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及安盾 消防即将主办的此次论坛,有望为行业带来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作为储能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企业正积极借助国际展会平台,应对项目在合规准入、本地化集成与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挑 战。以专注储能消防的及安盾消防为例 ...
宁德时代曾毓群:大批企业将被淘汰
DT新材料· 2025-09-18 00:05
中国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去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亿千瓦时 [2] - 中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90%和70%以上 [2] - 储能产业链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且技术最先进 [2] 宁德时代技术创新投入 - 2014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 [2] - 专利及申请中专利合计达43000多项 [2] - 电芯安全失效率从PPM级降至PPB级(十亿分之一) [5] 储能行业面临挑战 - 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安全事故(截至2025年5月) [4] - 近三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约80% 中标价低至0.4元/Wh [4] - 行业存在产品参数虚标 实际寿命远低于承诺 [4] - 技术同质化严重 超30万家注册企业面临洗牌 [4] 行业发展核心要求 - 安全必须置于决策首位 需构建多级安全体系 [5] - 需建立实证测试体系精准验证电池寿命 [5]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技术创新 [5] 产业链材料与技术应用 - 锂电池涉及石墨、硅碳、炭黑、碳纳米管等多种碳材料 [11] - 钠电池使用硬碳/软碳负极 来源包括石油焦与生物质碳 [11] - 超级电容器采用电容炭 氢燃料电池使用碳纸与活性炭 [11] 装备制造支撑体系 - 覆盖材料制备到电池组装的完整设备链 [11] - 包括粉碎机、石墨化炉、碳化炉等关键设备 [11]
日程更新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10月天津召开
储能行业安全发展现状 - 全球能源结构正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 正迎来规模化发展浪潮[2] -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 系统集成质量以及安全性 可靠性等问题 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2]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概况 - 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6-17日在天津召开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同主办[2] - 会议恰逢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建所60周年 将搭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 深化产学研协同 聚焦安全议题 推动成果转化[2] 会议主要参与人员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担任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7]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舍华[11] -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14]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所长鲁志宝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16] -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 副校长李斌教授[18] -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前振华[22]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王芳[2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来小康[28] 会议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9] - 协办单位为CNESA储能安全专委会和中国内燃机学会储能技术分会[29] - 支持单位包括厦门科华数能 远景能源 江苏天合储能 上海派能能源 北京西清能源 上海融和元储能源 上海采日能源 壳牌中国 苏州精控能源科技 东方日升新能源等十家企业[30] 拟邀参会机构 - 政府部门包括国家部委相关部门[31] - 电网公司包括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内蒙古电力及地方电力公司 电科院[31] - 项目开发商及设计院包括中国电建 中国能建 国机集团 地方电力设计院 中建[31] - 发电集团包括国家能源投资集团 中国华能 中国华电 中国大唐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国投电力 中国广核 三峡集团 华润电力 中节能太阳能 中国核工业集团 地方能源集团[31] - 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水规院 电规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31] - 电力设备企业包括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 西电集团 上海电气 东方电气 哈尔滨电气[31] 会议报名方式 - 会议采取预报名方式 报名信息需经组委会审核[32] - 报名成功后不收取参会费用 食宿自理[32] - 联系人包括曹先生13552712189 王先生13581885520 李先生13581741680[33] 往届会议规模 - 2024年第四届会议在苏州召开 参会人数超过500人 来自政府机构 高校 科研院所 设计院 电网公司 发电集团 储能厂商 消防企业及安全解决方案厂商[34] - 2023年第三届会议在山东青岛成功召开[34] 主办单位背景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 是专职从事消防救援科学研究的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 拥有近60年历史[34] - 研究所拥有520余台科研试验设施设备 可开展覆盖火灾防治 灭火救援 应急装备及消防员防护等全链条消防救援科学研究试验[35][36] - 新能源消防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有新能源全链条消防安全科研实验平台和大型实体火灾实验平台 重点开展新能源领域本质安全 火灾防控 灭火救援等研究工作[37] - 天津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 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迄今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高层次人才[38] -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于2021年12月获批 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39] - 平台下设六个中心 涵盖电化学储能 燃料储能与应用 储能装备与系统 储能安全与运维 储能经济与政策等领域[39] - 平台形成以4名院士为带头人 2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 40余名国家级青年人才为骨干的跨学科师资队伍 覆盖储能全环节[39]
头部储能企业密集开展烧舱测试全行业多路径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27
储能企业大规模火烧测试现状 - 至少已有11家储能企业开展大规模火烧测试 [1] - 测试成本高达上千万元 [1][2] - 远景储能测试中A箱燃烧6小时32分钟达1297℃高温 BCD箱保持极低温升 [2] - 阿特斯SolBank 3.0通过测试 能将热失控控制在单个电池柜内 [2] 火烧测试的价值与意义 - 验证产品安全设计有效性 为海外市场准入提供关键背书 [3] - 模拟极端场景检验隔热/耐火/防爆能力 是安全设计的终极检验 [3] - 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客户信任度 形成技术壁垒 [4] - 远景测试推动安全风险量化 为保险参与创造条件 [2] 国内外标准与市场要求 - 美国NFPA 855标准要求超限项目必须提供测试数据 [4] - 国内GB/T 44026-2024标准要求"三不原则" 正成为国际招标准入条件 [5] - 海外客户逐渐将测试认证设为必要门槛 美国/加拿大正制定行业标准 [4] - 国内暂未强制要求 但部分企业已对供应商提出规范要求 [4] 技术安全进展与创新 - 磷酸铁锂替代三元锂成为主流材料 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 [6] - 液流电池因无机配方水系电解液具备本征安全优势 [7] - 行业在材料开发/单体设计/多层次防护/远程监控等方面持续改进 [6] - 阿特斯采用三级隔离保护+冗余消防设计+防火箱体结构 [6] 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应用场景从偏远地区扩展至人口密集区 安全要求将持续提高 [5] - 预计火烧测试将很快成为行业普遍规范 [5] - 未来1-2年安全标准将上新台阶 头部企业正参与制定 [5] - 不同技术路线将形成多元化格局 按场景需求组合配置 [7]
会议预告 |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将于10月在天津召开
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正迎来规模化发展浪潮 [2] - 国内外新型储能装机容量持续攀升 百兆瓦级乃至吉瓦级项目广泛落地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2] -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 系统集成质量以及安全性 可靠性等问题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2] 第五届储能安全研讨会 - 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6-17日在天津召开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合主办 [2] - 会议正值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建所60周年 将搭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 深化产学研协同 聚焦安全核心议题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 - 拟邀参会单位包括政府相关部门 高校 科研院所 设计院 电网 发电集团 储能系统集成商 电池厂商 保险机构 检测认证机构 消防企业以及安全解决方案厂商等 [5] 往届会议回顾 - 2024年8月26日第四届国际储能安全研讨会在江苏苏州召开 吸引500余人参会 共同探讨储能规模化发展新时代下的安全发展问题 [8] - 2023年8月25日第三届储能安全论坛在山东青岛成功召开 [8] 主办单位背景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 是国际化大型综合性消防科研机构 拥有520余台(套)科研试验设施设备 可开展全链条消防救援科学研究试验 [9] - 天津消防研究所新能源消防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有新能源全链条消防安全科研实验平台和大型实体火灾实验平台 重点开展新能源领域本质安全 火灾防控等方向研究 [10] -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于2021年12月获批 下设六个中心 形成以4名院士为带头人 2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 40余名国家级青年人才为骨干的跨学科师资队伍 [11] 会议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3] - 协办单位为CNESA储能安全专委会 支持单位包括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3][4]
领跑万亿赛道,德赛电池全球首发主动安全电芯·系统并与7大客户签约!
金投网· 2025-08-07 15:2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储能火灾高达80余起,安全问题成为行业重大隐患 [1] - 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3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99.58 GWh,同比增长150.62% [2] - 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的56.7%,推动"光伏+储能"需求激增 [2] 公司技术突破 - 推出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实现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预警"的转变 [5][6] - 通过新型温压一体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电芯内部压力及温度变化 [6][8] - 开发电解质耐受的新型传感器,可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 [8] - 测试显示AI电芯能提前30天预警析锂、微短路等内部风险 [13] - 电芯循环寿命最高提升15% [13] 产品与认证进展 - 100Ah、280Ah和314Ah三款储能电芯通过GB 44240-2024强制性国标测评 [13] - 测试中心获CNAS国际认可,检测报告获全球100多国互认 [13] - 推出锂电UPS系统LPC2.0,数据中心用电成本高峰时段减少79% [15] - 发布86Ah高倍率电芯及系统解决方案 [14][17] 市场合作与订单 - 与罗马尼亚Voltika签署1GWh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意向采购协议 [15][16] - 同7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覆盖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渠道资源 [15] - 源网荷储方案实现能源成本与环境效益双重突破 [15] 行业政策与战略 - 国家《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 [20] - 公司提出"本地合规、全球互认"的安全新范式 [4] - 构建"电芯-模组-电池簇-系统"全链路防护架构 [13]
远景动力六大极限测试,重构储能安全边界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储能电芯安全性能突破 - 远景动力完成储能电芯六大高风险测试(跌落、高温外部短路、过充、针刺、燃烧抛射、热失控),电芯全程不爆炸不起火,重新定义安全边界 [2] - 测试标准远超全球最严要求:针刺从国标"浅刺"升级为"穿刺",高温外部短路瞬时电流提高至5倍,过充持续时间达所有标准最长,跌落高度设5m远超各地区最高标准 [2] - 燃烧抛射和热失控测试满足UL 9540A、UL 1973标准,火焰功率指标高于北美消防标准NFPA268要求两倍以上 [4] 行业认证与标准合规 - 公司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GB 44240认证的企业,从启动测试到获认证耗时不足1个月 [4] - 全系电芯产品通过全球200多项安全测试验证,获得中日美欧韩权威机构认证 [5] - 已获得TüV莱茵、鉴衡、中汽研等国内外主流认证机构的目击实验室资质 [5] 市场应用与安全纪录 - 累计交付超过50GWh储能电芯,产品应用于全球20多个国家的超300个储能项目 [4] - 保持电芯0起火、0开阀、0重大事故的安全纪录 [4] - 作为首个在北美落地LFP储能电芯产线的企业,其安全性能指标显著超越北美当地标准 [4] 行业活动动态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6][10][11]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于11月8日在广州举行 [6] - 论坛主题聚焦高安全与共建新生态,可通过扫码或点击原文报名参会 [7][9][12]
储能强制性国标明日生效 首批过关“尖子生”有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57
国家标准实施 - 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1] - 该标准由工信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聚焦产品安全特性 [1] - 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综合了IEC/UL/UN等国际标准的关键测试项目 [1] 测试内容升级 - 电芯层级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 [2] - 过充测试增加恒压过充1h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2] - 测试覆盖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 [2] 企业认证进展 - 已有20余家企业的40余个型号产品通过或正在测试GB 44240标准 [2] - 远景动力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认证企业,耗时不到1个月 [2] - 宁德时代、海辰储能、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均已通过测评 [2] 测试条件加严 - 远景动力将针刺测试从"浅刺"升级为"贯穿",高温外短电流提升至5倍 [3] - 其全系产品通过跌落、过充、燃烧抛射等高风险测试,电芯不起火不爆炸 [3] - 远景动力储能电芯累计出货超50GWh,保持0重大事故纪录 [3] 行业发展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 [4] - 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570小时,同比增加超100小时 [4] - 136号文推动储能全面入市,行业从"被动配套"转向"主动盈利" [4] 行业影响 - 头部企业如阳光电源、比亚迪等已完成大规模火烧测试 [4] - 新标准将加速低质产能出清,推动行业向"安全为本"转型 [4] - 储能安全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部分厂商面临产品重新设计挑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