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压力
icon
搜索文档
热抢!民营银行上架大额存单 年利率突破2%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22:30
产品概况 - 多家民营银行于9月上架年化利率超过2%的大额存单产品 包括苏商银行和华瑞银行等[1] - 产品期限以2年期为主 起存金额均为20万元[1][4] - 华瑞银行推出18个月期和2年期大额存单 年化利率分别为2.3%和2.35% 支持产品转让[2] - 苏商银行推出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 年利率分别为2.1%和2.3%[4] - 中信百信银行面向新开户投资者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为2.1% 并对2年期存款给予年化利率2%的专享优惠[4] 市场反应 - 高利率大额存单一上架便引起热烈抢购 额度紧俏[1][2] - 华瑞银行两款产品截至发稿时标注"额度告急" 剩余额度分别为8680万元和1940万元[2] - 投资者反应激烈 出现向理财经理咨询 发动亲友通过多个账号抢占额度等现象[1][5] - 产品转让专区抢购更为激烈 华瑞银行转让区产品剩余期限约1年 年化利率达2.3% 个别产品甚至超过3%[5] 业务策略与行业背景 - 推出高利率大额存单的银行以互联网银行为主[5] - 此举主要是为了获客引流 提升零售端市场竞争力 并隐含饥饿营销策略[7] - 设置地区限制和额度限制是为防止规模化高息存款带来负债端利率压力[7] - 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承压 2025年二季度末净息差为1.42% 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民营银行降幅更高[8] - 民营银行通过支付较高利息揽客 旨在吸引存款缓解负债压力 并调整优化负债结构以吸引高净值客户群体[8] - 民营银行积极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知识讲解和宣传 建立私域加强客户服务及营销[8] 未来展望 - 业内人士预计民营银行的高利率优惠难以长期维持 仅为阶段性 小规模的获客手段[7][8] - 从长期看 民营银行的利率优势可能会逐步收窄 需通过产品创新和嵌入增值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8]
定期存款利率持续下跌 3个月期平均利率进入“0”字头
证券日报· 2025-07-25 00:11
银行存款利率趋势 - 2025年6月定期存款利率持续下跌 中长期存款平均利率进入"1"字头 3个月期存款平均利率进入"0"字头 [1] - 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出现"倒挂"现象 3年期为1.695% 5年期为1.538% [1] - 与5月相比 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下降 3个月期降5.5BP 6个月期降5.6BP 1年期降5.2BP 2年期降5.6BP 3年期降1.6BP 5年期降3.5BP [1] 银行利率调整动态 - 2025年5月20日国有六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最大降幅达25BP 部分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1] - 2025年5月20日1年期LPR下调10BP至3% 5年期以上LPR下调10BP至3.5% [2] - 6月中小银行纷纷跟进调整存款利率 在LPR持续走低背景下 存款利率下行或成中长期趋势 [2] 大额存单利率变化 - 2025年6月大额存单各期限平均利率均下降 3个月期降5.96BP至1.179% 6个月期降6.74BP至1.391% 1年期降8.39BP至1.477% 2年期降18.67BP至1.462% 3年期降30.01BP至1.768% 5年期持平于1.700% [3] - 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负债和存款付息率情况调整大额存单投放额度及利率 当前净息差持续承压可能进一步影响大额存单利率 [3] 货币政策与行业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央行推出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措施 商业银行因此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 [2] - 定期存款特别是中长期存款因利率较高成为商业银行重点调整对象 [2] - 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预计下半年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2]
5年期大额存单为何逐渐消失?业内人士:银行息差压力下转向主推国债、保险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6-13 19:47
银行业大额存单利率调整 -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及部分城商行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最长期限缩短至2年期,利率降至1.2%-1.4%,与普通定存利差几近消失或等同 [1] - 国有大行APP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已无五年期大额存单,工商银行仅提供3年期产品利率1.55%,建设银行仍有3年期产品在售 [2] - 济南工商银行3年期100万大额存单已售罄,3年期20万起存产品仍有额度,利率1.55%,2年期和1年期利率1.2% [4][5] - 招商银行APP显示大额存单最高可选2年期,20万起存1.4%年利率,与1年期利率相同 [5][6] 存款搬家现象 -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固收类产品占比97%成为资金主要承接方 [8] - 三年期国债利率1.63%,五年期1.7%,需每月10号抢购,保险产品五年期年化单利2.2%-2.31%成为替代选择 [8][9] - 年轻投资者采用"新三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配置模式引领财富管理市场变革 [8] 息差压力与负债端改革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较2024年末下降9个基点,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51% [10] - 贷款端利率持续下行,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加剧,高息负债占比过高导致息差收窄 [10] - 银行通过调降或停售长期大额存单产品可降低负债成本数十个基点,缓解息差压力 [10] - 一年期和两年期普通定期存款或成主流,大银行2年期利率1.2%-1.4%,1年期1.1%-1.3%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11]
缓解净息差压力 多家民营银行跟进调降存款利率
证券日报· 2025-05-29 23:43
存款利率调整 - 武汉众邦银行自5月27日起下调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年利率分别降至0.85%、1.15%、1.35%、1.45%、1.65%、1.7% [1] - 湖南三湘银行自5月28日起调整存款利率,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为1.1%、1.3%、1.4%、2%、2.05%、2%,6月3日起七天通知存款利率调整为1.25% [1] - 上海华瑞银行自5月28日起调整存款利率,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年利率依次为1.45%、1.5%、1.5%、2.15%、2.4%、2.35% [1] 利率调整原因 - 民营银行降息是为缓解净息差压力,跟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调降举措,同时调整资产负债定价模式 [2] -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压力将持续,不同银行将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更灵活的存款定价策略 [2] - 银行业净息差普遍处于低位且仍有下降压力,商业银行需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发力应对 [3] 利率倒挂现象 - 湖南三湘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2%低于三年期利率0.05个百分点,上海华瑞银行五年期利率2.35%低于三年期利率0.05个百分点 [2] - 利率倒挂是银行根据自身负债结构采取市场化定价的表现 [2] - 倒挂原因包括长期限利率压降空间更大,以及银行主动调节引导存款行为以缩短负债平均到期时间 [3] 中小银行应对策略 - 优化付息负债和生息资产配置策略,稳定净息差并增加利息净收入 [4] - 转变存款经营理念,推动向结算驱动型和业务驱动型存款转型,提升账户活跃度 [4] - 利用业务资质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创新方案和特色化增值服务增加客户黏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