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土空间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缝合”城市、打造连廊、解决学位,超大城市深圳如何高效治理
新京报· 2025-05-17 22:57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展 - 我国完成空间规划体系系统性重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1] - 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本批复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1] -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修订发布,强化城市国土空间绩效考核 [1] 深圳城市更新实践 - 深业上城项目由老牌工业园区改造为混合利用城市综合体,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2] - 项目定位为"总部经济集聚区",配套高端酒店、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2023年吸引客流4000万人次,销售额60亿元 [2][3] - 通过立体开发设计连接地铁、公交、公园生态连廊,形成4个首层地面,缩短莲花山至笔架山步行距离至十几分钟 [2][3]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梅林山-银湖山生态连廊(鲲鹏径一号桥)最大宽度48.4米,模拟自然生境,投用后半年内监测到11次豹猫活动 [4][5] - 生态连廊修复因城市道路建设导致的生态断点,保障野生动物迁移路径 [4] 教育用地规划优化 - 通过规划体检评估预判光明区凤凰街道学位紧张,2022年新增两片教育用地,2023年建成8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 [6] - 模型算法提前2-3年识别学位需求,系统性化解社区入学难题 [6] 新版规划评估规程升级 - 新增"15分钟社区生活圈"必选评估项,覆盖教育、养老、文体、医疗等设施步行可达性及公园绿地指标 [7] - 强化对自然资源空间布局、"三区三线"实施矛盾的动态监测,引导城市短板补齐 [6][7]
更好激发城市活力(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7 05:02
2025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核心内容 政策修订方向 - 新版规程重点围绕提高城市宜居性、韧性和智慧水平调整评估指标 增设"都市圈1小时人口覆盖率"等具体指标引导城市集约紧凑布局[2] - 将城市安全韧性置于突出位置 新增"蓄滞洪区和城镇开发边界重叠面积"指标以减少灾害损失 增设"城区周边20公里农用地面积"指标提升极端条件下粮食自给能力[2] - 强化民生设施评估 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列为必选动作 对教育、养老、文体、医疗等设施步行覆盖率及绿地、文化遗产数量开展定期体检[3] 政策实施机制 - 年度体检报告将与综合供地计划编制、自然资源示范创建等挂钩 加强国土空间绩效考核[3] - 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 正探索存量地区、新区等不同类型区域的详细规划编制方法 推动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创新[6] 区域规划进展 - 国家级《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进入报批阶段 中部地区规划加速编制[5][6] - 超大特大城市开展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6] 地方实践案例 - 成都通过市县联动规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覆盖80%乡村区域解决"小散弱"问题[7] - 深圳以详细规划推动存量空间优化 如南头古城微改造保留文化底蕴并激活商业价值[8] - 上海、杭州、成都分别探索15分钟生活圈、全龄友好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模式[6][7][8]
城市24小时 | 迈过万亿台阶,北方“弱省会”放大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7 00:54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解读: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省会,济南一直因经济、人口规模较小,在省内地位尴尬,被 称为"大省份小省会"。从数据来看,济南GDP首位度从2018年11.8%提升至2024年13.72%,但在27个省 会城市中依然处于下位圈。 工业强,则经济强。济南的工业增加值曾一度占GDP比重超50%,但这样的趋势并未保持下去。上世纪 90年代,济南提出"退二进三"发展战略,鼓励发展城市服务业。一大批工业、实体经济企业开始向周围 的城市,比如滨州、淄博、潍坊、泰安转移,济南传统的工业优势逐渐丧失。 全力重振工业雄风,2019年1月,济南发布《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次 年,济南GDP突破万亿大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2%,对GDP增长贡献度达到44.2%。 在这之后,济南连续出台多个重磅文件,大力推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2023年底公布的《推进新型 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济南划定的目标是,实现到2025年,规 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 现下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完成——2024年,济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首次 ...
长期扎根社区乡镇,北京数千名责任规划师为国土空间规划建言献策
新京报· 2025-05-16 21:41
陈少琼说,"大家一起在这个平台里统筹协调建设需求和管理要求,为各类项目提供'全程线上、一站 式、集成式'规划与各专项评估服务,实现'多审合一',加快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截至今年一季度我们已 经为超过1.5万个项目提供服务。" 按照"时间相近、内容相似、主体相同"的原则,北京将14项测绘事项合并为4项综合测绘事项。同时, 通过发布地方标准,建设了"多测合一"服务平台,实现各类测绘成果数据"前端统一提交+中台智能转派 +后端共享互认"。自2022年6月"多测合一"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上传4300余份测绘成果,为企业节约 时间和经济成本约20%。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当前北京推行"四 师协同"(规划师、建筑师、评估师和园艺师)工作机制,共同助力规划落地"最后一公里",实现规划 实施共建共治共享。在今天(1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 主任陈少琼表示,目前北京市有328个团队、数千名责任规划师长期扎根社区和乡镇,在多个规划节点 提供专业支持。 北京已搭建交通、园林、住建等政府部门及各类市政公用企业等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多规合一"协 ...
一规程有新变化,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所空间保障监测评估
新京报· 2025-05-16 21:39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5月1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副局长李亮对新修订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进行了解读。 据介绍,新版《规程》抓住"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要求,重点围绕提高城市的宜居性、韧性和智慧 水平,调整完善了评估指标和评估重点。其中加强了"人口集聚""空间集约""城乡融合""对外联通"等方 面的评估内容,设置了"都市圈1小时人口覆盖率"等具体指标,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 约紧凑布局。 "我们把城市安全韧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李亮说,从近年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中举一反三, 增设"蓄滞洪区和城镇开发边界重叠面积"指标,引导城镇科学布局,减少灾害损失;增设"城区范围及 周边20公里农用地面积"指标,引导在城市近郊加强"米袋子""菜篮子"等基地建设,提高疫情等极端条 件下粮食自给能力;增设"水源地数量"指标,推动城市实现多水源保障,提升对水源污染事故的应对能 力。 此外,新版《规程》还专门增加了老旧燃气管网改造进度及管道安全距离控制、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所空 间保障、建筑垃圾处置场地设施空间保障等方面的监测评估内容,着力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
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
快讯· 2025-05-16 14:02
记者今天(16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已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已基本形成。目前,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自然资源部表 示,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总体规 划,区域(流域)和相关领域的专项规划,以及覆盖城乡、陆海等各类区域的详细规划。目前,长江经济 带—长江流域、京津冀、黄河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已获批实施,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土空 间规划已进入报批阶段,中部地区等区域正在加快编制,部分超大特大城市正在结合实际开展都市圈国 土空间规划编制。(央视新闻) ...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为科技创新提供作风保障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6 10:32
本报讯 近日,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会议要求,以学习教育成效为实验室科技创新提供坚强作风保障。锚定"打造世界一流时空信息科技创新与智能应用中心"目标,以"科 技创新突破年"为抓手,引导党员 干部大力弘扬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的"六干"作风。坚持严字当头,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 的氛围,扎实推进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坚持抓早抓小,抓好年轻党员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监督,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 伍。坚持务求实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基层突出难题,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致力创新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党支部发挥好基本单元作用,形成层层推进的良 好机制,不断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要在"学"上走在前,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 实施细则精神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坚定性。要在"查"上见真章,深入查摆 ...
广州编制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
广州日报· 2025-05-16 03:35
建立近期重大项目清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通讯员穗规资宣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广 州市深入实施《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具有 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重要五年。近期,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前谋划组织开展 了《广州市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2026—2030年)》(以下简称"近期规划")编制工作。 近期规划是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重要抓手,紧密围绕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和时序安排, 将"一张蓝图"转化为近期行动"一盘棋"。同时,衔接五年期发展规划,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空间布 局规划的有机统一。 总体规划逐步逐项落地 近期规划围绕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长远目标,以总体规划2035年目标任务为引领,提出未来五年要 达成的目标,明确这五年的重点发展区域和重要行动任务,建立近期重大项目清单,实现总体规划的发 展目标逐步逐项落地落实。 统筹衔接各类专项规划,兼顾整合"条"的专项安排和"块"的空间统筹——全面梳理各类专项规划的近期 目标指标、任务内容、重大项目等, ...
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数智动能——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自然资源数智变革分论坛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8 10:03
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自然资源数智变革分论坛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12位专家围绕自然资源领域数字化建设畅所 欲言,分享前沿技术、创新模式和实践经验,凝聚起融合的共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迸发出创新的灵感。 锚定数智化变革方向 "自然资源数智变革不仅是技术赋能的转型升级,更需要理论创新加持,且理论创新应走在技术赋能之前。"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 长、教授郭仁忠在演讲时说,自然资源数智变革是自然资源"一张图"的技术逻辑,是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路径,要 以理论创新引领数智变革。郭仁忠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自然资源数智变革,理论需要创新、认知需要转变、范式需要重构。高质量发 展需要构建自然资源广义价值理论,国土空间治理需要国土空间系统认知,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新的城市科学认知,自然资源统一登记需要空间 资源认知,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协同理论和规模理论认知,城市化进入存量阶段需要城市更新理论的提升。 同济大学教授、原副校长吴志强在演讲中重点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构建及数字化实践成果。据介绍,他所在的团队编制了国土空 间规划丛书,包括24个知识单元、328个知识点,系统梳理了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