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清盘

搜索文档
东方基金王然管理3只产品最佳回报-10%,投资者15万本金仅剩4万
搜狐财经· 2025-08-08 14:39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王然管理3只产品 现任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2.05亿元 [3] - 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10.19% 创公募职业生涯最差表现 [3] - 东方新兴成长混合今年以来收益微涨0.06% 同类近2300只产品中排名2133位 [3] - 东方品质消费一年持有期混合A同类4500余只产品中排名4154位 [3] - 最近三年东方新兴成长混合收益率约-40% 跑输基准43个百分点 [3] - 东方品质消费一年持有期混合A收益率约-39% 跑输基准32个百分点 [3] - 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收益率约-31% 跑输基准18个百分点 [3] - 东方品质消费一年持有期混合A自2021年7月成立以来收益率约-58% 跑输基准41个百分点 [3] - 持有人实际持仓收益率达-67% [3] 公司产品规模状况 - 东方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1234.05亿元 行业近200家机构中排名53位 [4] - 旗下3只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5.93亿元 [4] - 36只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164.82亿元 [4] - 11只非发起式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 面临清盘风险 [4] - 东方民丰回报赢安混合规模不足300万元 [4] - 5只产品包括东方创新医疗股票等规模不足3000万元 [4] - 发起式基金东方专精特新混合规模不足1800万元 2024年底面临三年考核 [4] - 东方养老目标2050五年持有混合规模不足1.1亿元 2025年11月面临考核 [4] 投资策略与规模变动 - 王然2020年押中白酒股 东方新兴成长混合当年收益率超90% [4] - 2021年二三季度起集中押注医药股 部分产品业绩出现跳水 [4] - 管理规模随之缩水 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最新规模不足2800万元 [4] - 2020年至2021年期间陆续卸任多只产品 任职回报4%至68%不等 [4]
发起式接连“折戟”,申万菱信基金年内6只产品已退场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06
6只发起式基金相继退场 这家公募同日发布2只产品清盘公告。8月4日,申万菱信基金宣布旗下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混合发起式、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 发起式(FOF)合同终止并进行财产清算。至此,年内该公募已有6只基金相继清盘,且全部为发起式基金。有业内人士指出,多只基金相继清盘或 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可能对该公司投研管理能力产生质疑。对于规模相对偏小的存量产品,公司可以通过强化渠道营销,投入更多资 源来减少基金清盘情形。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提升公司投研品牌的影响力。 整体来看,申万菱信基金旗下仍有不少"迷你"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申万菱信基金旗下数据可取得的81只产品中(份额合并 计算,下同),17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包括11只发起式基金。具体到产品类型来看,申万菱信竞争优势混合、申万菱信价值精选混合等4 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已规模迷你。债基方面,申万菱信稳鑫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规模甚至已不足1000万元。 需多角度着手减少基金清盘情形 公开信息显示,"老牌"公募申万菱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1月,距今已有21年。股东方面,中央汇金公司控股的申万宏源证券持 ...
年内50只主动权益基金清算 发起式基金清盘压力凸显
环球网· 2025-07-18 10:59
公募权益类基金清盘现状 - 截至7月16日,年内已有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FOF产品)进入清算程序,发起式基金成为清盘"重灾区" [1] - 7月已有6只主动权益基金进入清算流程,其中4只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直接清盘(如规模未达标),2只因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 [3] 发起式基金清盘典型案例 - 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FOF:成立于2022年7月7日,中银证券自购1000万元设立,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净值仅0.28亿元(较成立时增长不足0.18亿元),因未达2亿元安全线触发清算 [3] - 其他清盘案例:申万菱信专精特新主题发起式(3年后净值不足2亿元)、财通资管通达未来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3年期规模未达标)、中银慧泽积极3个月持有混合发起(规模持续低迷) [3] 发起式基金机制与行业影响 - 发起式基金需满足管理人自购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有3年,但3年后净值低于2亿元则必须终止,形成"宽进严出"机制 [4] - 市场结构性行情导致资金向头部基金和赛道型产品集中,中小规模基金吸引力下降,渠道资源向绩优产品倾斜加剧新发基金"做规模"难度 [4]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投资者偏好历史业绩稳定、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中小基金公司缺乏明星基金经理或差异化策略时难以突围 [4] 行业趋势与策略建议 - 发起式基金清盘反映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基金公司需更谨慎评估产品策略与自身资源匹配度,避免盲目跟风发行 [4]
清盘统计!海富通+华安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17 16:56
海富通基金现状 - 2025年7月16日海富通优势驱动混合型基金进入清算期,年内清盘基金达7只(5只为次新基金),19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清盘线(混合与股票基金占比超60%)[5] - 产品结构失衡,债基+货币基金占比84%,股票基金规模仅78.91亿元(40%为ETF)[11][12] - 仅20%股票产品和42%混合产品近三年收益率为正,基金经理范廷芳管理的两只产品分别亏损46.4%和24.29%[12][13] - 管理层动荡,2024年原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路颖接任董事长,后因国泰君安与海通合并,空降无基金经验的谢乐斌[14] 华安基金现状 - 2025年已有5只基金清盘(行业并列第3),17%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5只规模不足5000万[19] - 产品结构中债券+货币占比66%,主动权益规模仅22.31亿元[16][18] - 联席首席万建军管理的7只基金中6只任职回报为负,权益老将蒋璆在管10只基金中7只亏损[21][23] - 2024年曝出前基金经理张亮老鼠仓事件(趋同交易盈利1566.26万元被罚没并禁入10年)[35][37][40] 合并传闻与行业背景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触发合规问题,需整合控股子公司华安基金(51%)与海富通基金(51%)[15] - 华安基金规模行业排名第15(净资产56.87亿)远高于海富通(第34名,净资产26.58亿),但海富通拥有社保年金牌照可能主导收购[15] - 华安基金2022-2023年合计为基民亏损430.97亿元却收取63.07亿元管理费,2024年上半年盈利70.77亿元[48]
富荣医药健康混合清盘 基金经理在管某基金两年跌38%
搜狐财经· 2025-07-17 16:06
基金清算情况 - 富荣医药健康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因规模低于2亿元触发终止条款 于2025年6月28日进入清算程序 最后运作日基金份额总额为12,369,68157份 [1] - A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7920元 份额规模11,555,60885份 C类份额净值为07825元 份额规模814,07272份 成立3年累计亏损达208%和2175% [1] 基金经理背景 - 李黄海自基金成立起担任管理人 从业经历涵盖招商证券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多家机构 2020年7月加入富荣基金 [2] - 当前仍管理富荣富乾债券 富荣福耀混合 富荣价值精选混合三只基金 其中富荣价值精选混合在其管理近2年内业绩下跌超38% [2] 其他基金表现 - 富荣福耀混合A/C类近1年218天任职回报分别为1961%和1885% 小幅跑赢同类均值1100% [3] - 富荣价值精选混合A/C类近1年352天任职回报为-3768%和-3804% 大幅跑输同类均值198% [3] - 富荣富乾债券A/C类同期回报为-291%和-243% 显著低于同类平均665% [3]
年内136只基金清盘 多只来自红利、医药、港股热门赛道
快讯· 2025-07-16 11:31
基金清盘情况 - 年内基金清盘数量为136只,同比减少五成 [1] - 权益基金是清盘主流,合计88只,占比65% [1] - 债基清盘33只,FOF基金清盘14只,QDII基金清盘1只 [1] 清盘基金类型 - 清盘基金涉及热门赛道,包括红利、医药及港股相关主题基金 [1] - 基金清盘主要因规模压力或持有人数量减少 [1]
43只发起式基金未过三年之坎,清盘高发为何反成布局热土?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07
发起式基金清盘潮 - 截至7月15日年内有43只发起式产品因三年期满规模未达2亿元而被动清盘 数量创同期历史纪录 [1] - 这些清盘产品多具鲜明赛道特征 平均跌幅达18.65% 近半数跌超20% [1][3] - 新能源赛道产品表现尤为惨淡 如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A累计回报-53.43% 清算时净值仅0.47元 [2] - 医疗保健板块同样承压 鑫元健康产业A累计回报-22.45% 净值0.78元 [3] - 目前还有183只发起式产品将在今年运作期届满三年 其中98只规模不足2亿元 [7] 发起式基金运营现状 - 发起式基金需自掏腰包并承担运营成本 但35只清盘产品三年累计管理费均不足300万元 14只低于10万元 [5] - 东财品质生活优选三年管理费合计仅50.39万元 难以覆盖运营成本 [5] - 基金公司需"垫付"资金 实际资金占用成本较高 [5] - 发起式基金"迷你基"身份可能伴随整个生命周期 [5] 基金公司布局逻辑 - 发起式基金成立条件宽松 便于快速布局细分赛道或赶上市场热度 [6] - 可作为培养新基金经理的方式 解决募集新发2亿元门槛的压力 [6] - 具有"孵化"功能 为布局新领域、尝试新策略提供机会 [6] - 成立流程更快捷 便于抓住市场机遇 [6] - 2022年起每年发行数量超300只 2023年达404只 [4] 少数成功案例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累计回报82.35% 规模超115亿元 [7] - 银华数字经济A、东方红医疗升级A等产品规模超10亿元 [7] - 2023年仍有178只发起式产品成立 多只处于发行期 [5]
时报观察丨基金清盘频频 一场扩大有效供给的变革
证券时报· 2025-07-07 08:02
基金清盘现象分析 - 2024年基金清盘数量创新高,超过300只基金清盘,2024年上半年又有129只基金宣布清盘,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 - 多数清盘基金因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硬门槛被淘汰,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逼近1.3万只,其中"迷你基"超1600只 [1] - 资金加速流向能创造长期回报的产品,业绩排名前20%的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大幅增长,而后20%的产品平均规模大幅缩水 [1] 市场机制与行业影响 - 基金清盘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机制,投资者赎回行为推动无效供给出清,体现市场有效性 [1] - 监管层优化基金退出机制,鼓励"僵尸产品"主动清盘,基金公司放弃"保壳"策略,转向战略性产品 [1] - 行业从"重首发"向"重持营"转型,同质化严重的主题产品和策略失效产品减少,资金向新质生产力主题集聚 [2] 行业结构优化 - 头部公司主动收缩产品线守住核心,尾部公司退出低效赛道,行业资源向优质基金倾斜 [2] - 投研能力与投资者需求深度匹配,推动基金结构优化 [2] 投资者应对策略 - 投资者需关注基金经理稳定性、策略迭代能力、公司资源投入等核心指标,规避"清盘高危"产品 [2] - 遇到清盘基金时,应及时利用转换功能调仓至优质基金,避免现金闲置 [2] 行业类比与长期展望 - 基金清盘类似光伏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后迎来技术革命,消费行业洗牌后诞生新零售巨头,是市场成熟的必经之路 [2]
基金清盘频仍 一场扩大有效供给的变革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06
基金清盘现状 - 2024年有超过300只基金清盘,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上半年129只基金宣布清盘,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 - 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逼近1.3万只,其中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超1600只 [1] 清盘原因分析 - 多数清盘基金倒在规模不足的硬门槛下,反映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理性选择 [1] - 业绩排名后20%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规模较上年大幅缩水,前20%产品份额大幅增长 [1] - 利率下行与权益市场波动加大背景下,资金加速流向能创造长期回报的产品 [1] 市场机制影响 - 清盘是市场对无效供给的自动矫正,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1] - 监管层优化基金退出机制,鼓励"僵尸产品"主动清盘 [1] - 基金公司被迫放弃"保壳"策略,转向战略性产品 [1] 行业结构变化 - 同质化严重的主题产品、策略失效产品等低效供给减少 [2] - 头部公司主动收缩产品线守住核心,尾部公司被迫退出低效赛道 [2] - 行业资源向优质基金倾斜,推动投研能力与投资者需求深度匹配 [2] 投资者行为 - 投资者赎回行为成为清盘的重要推手,体现市场有效性 [1] - 投资者应关注基金经理稳定性、策略迭代能力等核心指标 [2] - 遇到清盘基金时需及时把握调仓机会窗口,利用转换功能对接优质基金 [2]
发起式基金,又现“清盘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9:47
发起式基金清盘现象 - 2025年6月至少有16只发起式基金发布清盘公告或清算报告,其中东财品质生活优选规模仅1037.08万元,远低于2亿元门槛 [2][4] - 2025年全年清盘的127只基金中超过40只为发起式产品,6月清盘的16只发起式基金平均单位净值0.81元,平均规模约2000万元 [4][5] - 清盘基金中7只管理人规模超5000亿元,6家管理人规模不足千亿元,瑞达基金在管规模仅9313万元 [5] 业绩与赛道特征 - 16只清盘发起式基金成立三年平均跌幅超28%,其中7只跌幅超20%,赛道型基金表现尤差 [5] - 医药和新能源赛道基金跌幅显著:宝盈新能源产业跌54%,万家新能源主题跌34.84%,富荣医药健康跌20.79% [6] - 富荣医药健康混合发起式A在2025年涨幅14.23%,但2024年跌幅19.40%,基金经理持仓风格跳跃导致业绩波动 [7][8] ETF联接基金问题 - 清盘的发起式ETF联接基金多跟踪冷门指数,如景顺长城国证新能源车电池联接近三年亏损42.21%,年化波动率30.14% [8][9] - 目标ETF规模小、流动性差导致联接基金资金流入困难,电池30ETF机构持有份额两年流失2亿份 [9] 发起式基金市场现状 - 全市场2238只发起式基金中1102只规模低于2亿元,2022年后成立的发起式基金中574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 [12] - 2025年新成立发起式基金378只,发行规模416.6亿元,占公募基金总发行规模7.7%,占比同比提升 [13]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发起式基金因设立门槛低(管理人出资1000万元即可)成为公募重要工具,但A股赚钱效应不足导致规模难达标 [11][13] - 机构认为发起式基金性价比高,能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捆绑,符合监管强化风险共担的导向 [13][14] - 清盘迷你基金可优化资源分配,中小公募更倾向主动退出而非护盘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