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清盘
icon
搜索文档
一只基金的“生死时速”!距离清盘仅剩20天,你会如何抉择?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22
基金清盘危机 - 长城优选招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连续30个工作日净值跌破5000万元清盘线 剩余20个工作日缓冲期 [1] - 基金公司需在2日内发布临时报告 向投资者提示清盘风险 [4] - 若20个工作日内规模未回升至5000万元以上 将触发强制清盘程序 [4] 基金业绩表现 - A类份额成立以来累计涨幅仅0.96% 显著低于同类平均(18.16%)和沪深300指数(-5.47%) [3] - C类份额成立以来收益率为-0.41% 各阶段业绩排名多处于同类后50% [4] - 近1年A/C类涨幅分别为2.76%/2.35% 远低于同类平均5.85%和沪深300的13.71% [3][4] 规模萎缩原因 - 产品命名含"优选""招益"但实际业绩持续不佳 导致规模持续下滑 [3] - 当前规模已低于5000万元运营门槛 反映投资者大规模撤离 [5] - 一年持有期设计加剧流动性矛盾 部分投资者未到期即面临被动清盘 [5] 行业运营现状 - 公募基金5000万元清盘线设置具有合理性 过小规模导致运营成本摊薄困难 [6] - 市场迷你基金数量增多 反映部分基金公司产品设计与后期维护不足 [6] - 老牌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出现清盘危机 引发对行业新产品发行审慎性的思考 [6]
富安达先进制造混合发起式基金面临清盘危机 成立以来净值下跌24.71%
犀牛财经· 2025-06-30 19:22
基金合同终止风险 - 富安达先进制造混合发起式基金可能因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触发合同终止条款 合同终止日为2025年6月28日 [2] - 若触发终止 该基金自2025年6月29日起停止赎回和转换转出业务 且不恢复 [4] - 基金成立时净认购金额为1134.47万元 富安达基金自购占比达88.23% [4]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基金资产净值降至802.69万元 较成立规模缩水29.3% [4] - 股票持仓占比79.96%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于科技和军工领域 包括立讯精密(8.23%) 海光信息(7.41%)等 [4] - 当前A类份额规模仅0.08亿元 单位净值较成立时累计下跌24.71% [5] 投资策略调整 - 一季度初期采取均衡配置 覆盖海外算力(光模块)和国内算力/机器人标的 [6] - 2月末减持算力和机器人板块 转向军工和顺周期行业配置 [6] - 近1年单位净值上涨14.7% 但近6月仍下跌0.87% 显示调仓效果有限 [5] 基金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22年6月28日 为混合型偏股基金(中高风险) 基金经理栾庆帅 [5] - A类份额最新单位净值0.7528(2025-06-26) 近1月涨幅4.02% [5]
董事长离任!中银基金,更难了……
搜狐财经· 2025-06-28 23:46
高管变动 - 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6月16日离任,未转任其他岗位,由执行总裁张家文代行董事长职责 [2][3] - 章砚为中国银行资深高管,2017年接任董事长后任职近8年,期间公司管理规模从3264.29亿元增长至6509.91亿元,但行业排名从前十滑落至第17位 [4][5][6] 业务结构失衡 - 截至章砚离任,公司货基与混基规模合计6200.71亿元,占整体规模95.3%(货基3346.53亿元+债基2854.18亿元),权益类产品仅占4.76% [7][25] - 混合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峰值621.01亿元缩水66%至206.87亿元,权益类产品清盘数量居行业前列 [25][27] 人才流失与业绩问题 - 2021-2025年累计17名基金经理离职,包括副总裁王睿等核心成员,现有40余名基金经理中超三分之一从业经验不足3年 [8][9] - 旗下9只产品成立以来亏损超30%,其中中银持续增长混合H亏损达68.9%,养老FOF核心经理邢秋羽管理的8只产品任职回报均为亏损 [12][14] 清盘风险与战略失误 - 2023年清盘14只基金居行业首位,2025年一季度末31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比18.7%),含多只成立不足一年的次新基金 [17][18][19] - 错失2020年权益类产品发展机遇,指数基金业务停滞,总规模仅300亿元,同期全市场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 [24][28][30] 历史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早于首批银行系公募,股东含中国银行(持股83.5%)和贝莱德,2019年规模仍居行业前十,2025年跌至第17名 [21][22][23]
发起式基金:在“生死劫”与“新机遇”之间的市场博弈
经济观察网· 2025-06-26 11:44
发起式基金市场现状 - 发起式基金市场呈现发行与清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35只发起式基金清盘,其中6只规模不足千万元,另一方面146只新发起式基金成立,发行总规模324.81亿元 [1][2][4] - 发起式基金成立需管理人自有资金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并持有满三年,但若三年后规模低于2亿元将自动终止 [2] - 今年以来发起式基金占清盘基金总数的28%(35/125),占新发行公募基金总规模的6.45%,较去年同期的5.34%有所提升 [2][4] 发起式基金清盘原因 -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设计和策略,难以在13000只基金中脱颖而出 [3][7] - 渠道推广乏力,银行等零售渠道偏好风格均衡产品,忽视规模小、波动大的发起式基金 [7] - 运营成本高侵蚀收益,部分基金过于依赖机构资金,投资方法易受机构客户影响 [3] - 定期开放产品流动性限制加剧规模增长难度 [3] 发起式基金发行热度不减的原因 - 成立门槛低,不受2亿元募集规模和200人持有人数量限制,便于逆周期布局 [4] - 灵活性高,可快速推出新产品抢占细分赛道,如医药医疗主题基金 [4][5] - 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机构出资认购增强投资者信心 [5] 发起式基金面临的挑战 - "低进高出"模式导致规模压力大,市场波动时易陷入清盘困境 [6] - 退出机制严格,三年后规模不足2亿元即终止,而普通基金仅需上报解决方案 [7] - 业绩表现分化,既有亏损超50%的清盘基金,也有盈利2.88%仍被迫清盘的案例 [2]
清盘警报响个不停,发起式基金危机四伏原因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6-25 06:41
发起式基金清盘现状 - 截至6月22日年内清盘的131只基金中发起式基金占比高达41只 [1] - 清盘基金中包含新能源、医药等行业主题基金 [1] - 发起式基金要求管理人及相关方认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不少于3年 [1] 发起式基金发展困境原因 - 成立门槛仅5000万元远低于普通公募基金的2亿元要求 [3] - 三年后规模需达2亿元否则自动终止的持续生存门槛难以跨越 [3] - 捧场资金在新基金成立后普遍撤离影响规模稳定性 [4] - A股市场持续震荡回调导致多数基金净值跌破1元面值 [4] - 基金经理多为非明星经理缺乏市场号召力 [5] - 新基金快速发行导致老基金被边缘化 [5] 行业运营特征 - 基金公司持续追求规模导致资源向新发产品倾斜 [5] - 投资者在发行机构引导下形成"弃旧买新"行为模式 [5] - 发起式基金普遍面临"成立即注定清盘"的结构性困境 [5]
盘点2025年上半年清盘基金:62家机构121只产品 博时淳厚海富通清盘数“靠前”
新浪基金· 2025-06-24 19:01
2025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公募基金市场延续了近年来的清盘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共有 121只基金清盘,较去年同期增长10%。其中,混合型基金(52只)占比最高,股票型(29只)、债券 型(29只)、FOF(11只)紧随其后。清盘主因包括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和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发起 式基金成为清盘高发区,部分产品即使业绩亮眼,仍难逃规模不足的"生死劫"。 从清盘基金所属机构来看,121只产品分属62家机构。其中,博时基金、淳厚基金、海富通基金各有6只 产品清盘;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南方基金上半年各有5只产品清盘;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各有4只产品 清盘;景顺长城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华宝基金、上银基金、长信基金等各有3只产品清盘。 数据来源:Wind 截止 数据来源:Wind 截止 日期:2025年6月24日 创历史新高,但份额从3亿份骤降至2500万份,触发清盘预警。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嘉实方舟一年持有等 产品中,显示基民对市场波动仍持谨慎态度。三是机构定制"退场"。部分债基因单一机构持有人大额赎 回,规模迅速缩水。如诺德安元纯债此前单一持有人占比超90%,但在二季度初全部赎回,导致基金跌 入清盘边缘 ...
距离清盘只剩10天,海富通瑞鑫债基的最后挣扎!
搜狐财经· 2025-06-17 22:56
基金规模危机 - 海富通瑞鑫30天持有期债券基金连续4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距离触发50个工作日的清盘条件仅剩10个工作日 [1][5] - 当前基金总规模为84,454,400 59元 持有人总数为323户 户均持有261,468 73元 [8] - A类份额持有人28户 户均持有87,963 96元 C类份额持有人295户 户均持有277,936 98元 [8] 产品设计分析 - 30天持有期设计本意是平衡基金经理投资稳定性和投资者流动性需求 但实际运作中未能吸引足够资金 [1] - 持有人结构显示该基金全部为个人投资者 无机构资金参与 A类份额规模仅2,462,990 83元 C类份额规模81,991,409 76元 [8] 行业竞争现状 - 债券基金市场同质化严重 投资者偏好规模大、业绩稳定、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 [5] - 5000万元规模难以覆盖固定运营成本 包括管理费、托管费等 类似餐厅固定成本被少量客户摊薄 [5] 监管机制评价 - "5000万+50个工作日"的清盘标准被认为合理 既给予自救缓冲期 又避免僵尸基金占用市场资源 [6] - 清盘机制下债券基金赎回按净值计算 对持有人本金安全性影响较小 [7] 投资者行为启示 - 基金规模应作为重要筛选指标 过小规模可能限制投资运作并增加清盘风险 [9] - 该案例显示缺乏产品特色或营销亮点的基金难以在激烈竞争中存活 [5]
创金合信景雯基金生死倒计时,最后5天能否逆风翻盘?
搜狐财经· 2025-06-17 21:00
基金清盘预警 - 创金合信景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45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 距离触发50个工作日的强制清盘条件仅剩5个工作日 [1][2] - 根据基金合同条款 连续20个工作日净值低于5000万元需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连续50个工作日将直接清盘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 [1] 行业现状分析 - 2025年全行业已有超100只基金清盘 包括部分知名基金公司产品 反映市场环境对中小规模基金的普遍压力 [2] - 基金清盘机制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 因规模过小会导致运作成本占比过高 投资策略受限及流动性风险上升 [2] 基金运营深层问题 - 同市场环境下基金表现分化显著 反映基金公司投研实力 营销能力及投资者需求把握存在结构性差异 [2] - 当前市场赎回压力加剧 但部分基金仍能实现规模逆势增长 凸显主动管理能力的关键作用 [2] 投资者行为建议 - 投资者需定期审查基金季报/半年报 重点关注规模持续缩水趋势 以规避潜在清盘风险 [3] - 理论上仍有5个工作日可通过大额申购使净值重返5000万元以上 但当前市场环境下概率较低 [3]
年内已有117只基金退场
第一财经· 2025-06-17 10:37
基金清盘现状 - 6月刚过半已有9只基金触发合同终止条款 年内累计清盘基金达117只 其中因规模不达标清盘的97只 较去年同期69只增加40% [1] - 清盘主因包括业绩长期低迷 资金止盈撤离 以及单一持有人大额赎回导致规模骤降 [1] - 行业加速出清低效产品 头部公司主动清理 中小机构因投研和渠道弱势受经营影响更显著 [1] 净值增长但规模下降案例 - 浦银安盛幸福回报定开债券清盘前近一年/三年/成立以来涨幅分别为2.14% 6.68% 66.21% 仍因资产净值持续低于5000万元终止 [3] - 金鹰品质清盘前年内涨幅超11% 一季度重仓腾讯控股 泡泡玛特等个股 [3] - 申万菱信红利量化选股净值创新高 但份额从3.01亿份降至2500万份 连续40日低于5000万元 [4] 清盘基金分布特征 - 年内117只清盘基金涉及61家公募机构 博时基金以6只居首 淳厚 华安 南方各清盘5只 [5] - 博时基金2024年清盘17只产品 含红利主题和养老目标基金 为行业最高 [5] - 被动指数型基金年内清盘18只 部分ETF持续发布预警 [8] 迷你基危机现状 - 全市场1655只非货基净值低于5000万元 混合型817只最多 股票型479只 债券型204只 [7] - 诺德安元纯债一季度末份额5.12亿份 但近期因单一持有人90%比例大额赎回致净值跌破红线 [7] - 浙商惠丰定期开放自2022年份额保持9.66亿份 但单一持有人超99% 现规模仅剩1600万元 [7] ETF清盘风险案例 - 博时国证龙头家电ETF规模连续5季度在0.34-0.56亿元间徘徊 接近5000万元红线 [9] - 景顺长城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连续50日低于5000万元 触发60日终止条款预警 [10] - 工银瑞信国证2000ETF 中证A100ETF及国泰中证智能汽车ETF均因规模过小发布预警 [10]
涨势正酣却黯然清盘,多只发起式基金倒在黎明前
券商中国· 2025-06-16 22:55
发起式基金清盘现象 - 年内多只基金在净值上升过程中突然宣布清盘,包括重仓医药板块的基金 [1] - 清盘主因是发起式基金成立三年后规模未达2亿元门槛,即使业绩优秀也难以避免 [2] - 华安创新医药锐选量化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达22%,但规模仅1100万元被迫清盘 [4] - 金鹰品质消费基金年内涨幅11%,清盘时点错过后续重仓股上涨行情 [4] - 富荣医药健康基金规模1300万元,已暂停申购,面临自动终止 [4] 发起式基金运作机制 - 发起式基金发行门槛低(5000万元规模+管理人认购1000万元) [5] - 三年后规模不足2亿元将自动终止,不得通过持有人大会延续 [5] - 普通公募基金只需连续60日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即可存续 [5] - 发起式基金运营成本高,规模难以扩大,易受机构资金影响 [7] 绩优基金规模困境 - 市场轮动加快导致资金对主题基金持观望态度 [6] - 零售渠道更倾向推荐风格均衡的产品 [6][7] - 即使业绩回暖,三年内规模未突破仍面临清盘 [5] - 基金持营需要综合因素,业绩好不一定能吸引资金 [5] 成功逆袭案例 - 永赢先进制造基金规模从3亿元猛增至115亿元,因重仓机器人个股 [8] - 中欧时代先锋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12%,规模达111.4亿元 [8] - 广发高端制造等产品通过优异业绩度过三年大考 [8] - 规模前20的主动权益产品中19只实现正收益,6只年化超10% [8] 基金发展关键因素 - 业绩是发起式基金突围的必要条件 [2][8] - 需要渠道、宣发等资源支持才能快速提升规模 [2][9] - 基金行业竞争激烈,复制百亿规模难度大 [9] - 发起式基金需业绩突出才能长期生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