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权益类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半数“潜水基”逆袭 基金经理们做对了什么?
证券日报· 2025-11-04 23:43
今年以来,A股市场企稳回暖且结构性机会显著,上证指数一度突破4000点,众多净值"潜水"的公募基 金也迎来反弹,截至11月4日,净值低于1元的"潜水基"数量较年初缩减五成以上。 若拉长周期来看,部分昔日的"潜水基"不仅经受住了市场波动的考验,更在中长期维度实现了出色的投 资回报。受访公募机构人士表示,短期净值波动未必能定义产品的长期价值,持续而扎实的运作才是穿 越周期的关键。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改革与竞争步入"深水区",基金管理人正面临一场从理念到能力的全面升级。各家公 募机构正全力夯实投研体系,提升投资效能,力求构筑核心壁垒,以硬实力接受市场与投资者的检验。 "潜水基"数量缩减超五成 在一众基金产品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净值"潜水"现象尤为引人关注。此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可运用选 股、择时、调仓等一系列灵活操作应对市场波动,创造超额回报,理论上对净值拥有更强的"掌控力"。 也正因如此,主动权益类基金一旦出现净值"潜水",就会面临投资者更严苛的审视与质疑。 今年以来,"潜水基"数量明显缩减。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潜水基"数量为1447只,较年初的 3219只缩减55%,其中,净值"潜水"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从年 ...
公募规模排位赛:谁在进位?谁在掉队?
上海证券报· 2025-11-04 02:16
◎记者 赵明超 公募基金规模站上新台阶,但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从最新情况来看,指数化投资趋势加速,主动权益 类产品重回投资者视野,"固收+"产品亦迎来大幅扩容。尽管公募规模迭创新高,但在业内人士看来, 基金公司正面临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竞争态势。面对蓬勃发展的居民财富管理市场,行业格局尚 未固化,一批锐意创新的公司正积极调整战略,推动行业竞争秩序与生态格局加速重构。 ETF作为指数化投资的核心载体,发展势头尤为迅猛。截至9月底,公募ETF总规模为5.63万亿元,较6 月底增长1.3万亿元。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ETF总规模进一步增至5.7万亿元。 从ETF市场格局来看,呈现强者恒强的特点,且竞争十分激烈。其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 瑞基金处于领跑地位。具体来看,截至10月31日,华夏基金ETF管理规模为9125.6亿元,易方达基金为 8604.28亿元,华泰柏瑞基金超6000亿元。上述基金公司旗下均有千亿级宽基ETF。 除ETF外,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显著反弹,"含权"类产品业绩回暖,重回投资者视野,规模快速攀升。从 主动权益类基金来看,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基金 ...
大增1.85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11-01 14:02
这1.85万亿元权益类基金的增量资金流向了何处?从基金份额变化来看,资金更青睐被动权益类基金, 对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偏好则有所分化,呈现"一增一减"的态势。 具体来看,Choice数据显示,三季度被动权益类基金份额大增,从二季度末的3.1万亿份升至三季度末 的约3.3万亿份,成为资金流入权益类基金的最主要选择。与被动权益类产品的"一骑绝尘"不同,主动 权益类基金的资金流向较为"分裂",含权比例较高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不含QDII)三季度 期间份额分别环比降逾百万份、千万份,而配置型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却小幅回暖,三季度份额增逾40万 份。 这意味着,目前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更愿意通过被动权益类基金分享贝塔收益,而稳健型资金则偏好 通过偏债混合等股债配置型产品入场。 如何更好地承接居民资金 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以及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下,基金公司如何更好地承接居民资金并实现"双赢",成 为现阶段行业的重要课题。 更多匹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在扎堆成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被动权益 类基金数量已经过千(不同份额分开计算)。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三季度末规模 ...
北京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落地,年省投资者百亿费用
贝壳财经· 2025-10-30 15:49
关于实际权益投资比例的当前情况,吴智伟从公募基金与养老金两方面分开具体介绍。 首先,在公募基金方面,截至2025年9月底,北京辖区基金公司管理权益类基金1090只,规模1.94万亿 元,权益类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9.0%,规模增长25.56%。在京公募基金制定投资A股流通市值增长实施 方案,积极落实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在京基金管理人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 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同时鼓励员工以自有资金跟投旗下权益类基金。 其次,在养老金方面,同样截至2025年9月底,北京辖区基金公司合计管理社保基金5766.49亿元,同比 增长13.41%,管理企业年金6560.68亿元,同比增长14.99%,基本养老金6334.64亿元,同比增长 34.31%,职业年金5699.03亿元,同比增长21.93%,"长钱长投"的正向循环进一步改进。 【北京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取得实效 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省百亿费用】#838只在京公募基金下调费率## 北京公募基金下调费率1年可省百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0月27日至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召开。在"金融街论坛: 金融街之声——'金融街发布'成 ...
北京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取得实效 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省百亿费用
新京报· 2025-10-30 13:4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0月27日至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召开。在"金融街论坛: 金融街之声——'金融街发布'成果专场发布活动"上,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即"北京 证监局")一级巡视员吴智伟介绍,目前北京地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取得实效。 其次,在养老金方面,同样截至2025年9月底,北京辖区基金公司合计管理社保基金5766.49亿元,同比 增长13.41%,管理企业年金6560.68亿元,同比增长14.99%,基本养老金6334.64亿元,同比增长 34.31%,职业年金5699.03亿元,同比增长21.93%,"长钱长投"的正向循环进一步改进。 来自吴智伟的具体介绍,目前,在京公募基金已完成83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费率调降,销售费率改 革也已正式落地,"预计每年合计可为投资者节约100亿元的费用。" 关于实际权益投资比例的当前情况,吴智伟从公募基金与养老金两方面分开具体介绍。 首先,在公募基金方面,截至2025年9月底,北京辖区基金公司管理权益类基金1090只,规模1.94万亿 元,权益类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9.0%,规模增长25.56%。在京公募基金制定投资A股流通市值增长 ...
北京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落地
北京商报· 2025-10-30 00:27
吴智伟提到,在京上市公司质量有效提升,回报更优的市场生态正在构建。在京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增持 贷款45家次,累计获批额度193.3亿元,285家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6054亿元。中期分红覆盖面不断提 升,已有近百家公司制定三年以上分红规划,辖区上市公司"优等生"形象凸显。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了推动该方案 在北京落地见效,北京证监局等六部门联合出手。10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 街之声——"金融街发布"专场活动中了解到,北京证监局一级巡视员吴智伟在会上宣布,北京证监局等 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据吴智伟介绍,北京证监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人民银行北京市分 行、北京金融监管局出台了《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到四个方面,一是优化市场生态。推动建立 健全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提高在京上市公 司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 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引导基金 ...
2025金融街论坛|聚焦四大方面,北京证监局等六部门发布政策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北京商报· 2025-10-29 21:17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了推动该方案在北京落地见效,北京证监局等六部门联合出手。10 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街之声——"金融街发布"专场活动中了解到,北京证监局一级巡视员吴智伟在会上宣布,北京证监局等六 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60) 50 the first c) ==== 歪融街记 FINANCIAL STREET FO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落实成效,吴智伟也在会上做了介绍。 吴智伟提到,在京上市公司质量有效提升,回报更优的市场生态正在构建。在京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增持贷款45家次,累计获批额度193.3亿元,285家上市公 司实施现金分红6054亿元。中期分红覆盖面不断提升,已有近百家公司制定三年以上分红规划,辖区上市公司"优等生"形象凸显。 此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取得实效。目前,在京公募基金已完成83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费率调降,销售费率改革也已正式落地,预计每年合计可为投资 者节约100亿元的费用。 据吴智伟介绍,北京证监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
重磅榜单来了,排名大洗牌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14:01
2025年三季度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 - 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2.41万亿元,环比增幅7.07% [2][3] - 除债券基金外,其余各类基金均实现正增长,债券基金规模单季度减少1428亿元,环比下降1.33%,是唯一规模缩水的类型 [1][2][3] -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4633亿元至14.40万亿元,增幅3.32% [2][3] 权益类基金规模表现 - 权益基金规模大幅增长,股票基金规模环比增加1.2万亿元,增幅达25.3%,混合基金规模增长近6000亿元,增幅17.89%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含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增长近7000亿元,股票型指数基金(含纯指数和增强指数)规模增长1.1万亿元 [1][2] - 纯指数股票基金规模单季度新增1.06万亿元,是股票基金中增幅最大的细分品类,环比增长26.29% [2][3] 其他类别基金规模变化 - 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加2254亿元,增幅33.18%,位列各类基金增幅首位 [3] - 商品基金规模增长244亿元,增幅超过9%,基金中基金(FOF)规模增幅达17.22% [4] - 其他基金规模增长145亿元,增幅8.49% [3] 基金管理公司非货规模排名 - 易方达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为1.81万亿元,位居全市场第一,华夏基金以1.52万亿元名列第二 [5][6] - 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非货规模分别位列第三至第六位,规模在8000亿至1万亿元之间 [5][7] - 华泰柏瑞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跻身前十,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 [5][7] 基金管理公司规模增长 - 五家公募三季度非货规模增长超千亿元,易方达基金激增2866亿元(增幅18.82%),华夏基金增长1951亿元(增幅14.71%),富国基金增长1541亿元(增幅20.12%) [8][9] - 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非货规模也增长超1000亿元,分别增长1074亿元和1052亿元 [8][9] - 汇添富、景顺长城、广发、国泰等11家公司三季度非货规模增长均超过500亿元 [9] 权益类基金公司规模排名 - 易方达基金权益类基金规模达12910亿元位居第一,华夏基金11525亿元第二,华泰柏瑞基金6669亿元第三 [11][12] - 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权益类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富国、汇添富、国泰、中欧基金规模分列第七至第十位 [11][12] - 权益类基金增量方面,易方达基金增长2757亿元居首,华夏基金增长1977亿元第二,广发、富国、汇添富基金增量均超千亿元 [14][15] 指数产品发展 - 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逼近8万亿元,其中非货币ETF规模近5.5万亿元,ETF联接基金规模0.9万亿元,其他场外指数基金规模近1.6万亿元 [16] - 易方达基金指数产品规模约1.11万亿元,华夏基金约1.08万亿元,两家公司指数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1][16] -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产品规模达0.6万亿元 [16] 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 - 易方达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3129亿元位列第一,中欧基金2448亿元、广发基金2333亿元、富国基金2129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17][18] - 汇添富、华夏、景顺长城、嘉实基金主动权益规模均超1500亿元,兴证全球、南方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跻身前十 [17][18] - 中欧、易方达、永赢基金三家公司主动权益基金增长超500亿元,永赢基金增幅达125.99%,规模接近千亿 [19][21]
这类产品,资金狂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9 13:54
【导读】 绩优主动权益类基金受青睐,45只产品获10亿份以上净申购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2025年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基金份额申购赎回情况也浮出水面。总体看,截至今年9 月底,基金总规模为30.46万亿份,当季整体净赎回1247.62亿份,净赎回比例 为 0.41%。 从各类型基金申赎情况来看,货币型、QDII、指数型、FOF和其他成为获净申购的细分品 类;债券型基金净赎回最多, 其间 缩水5055.15亿份。此外,混合型、积极投资股票型、商 品型同期均以资金净流出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仍有业绩优异的主动权益产品受到投资者追捧,出现资金明显 净流入, 其间 45只基金获净申购超10亿份,与上季度相比增逾两倍。 45只主动权益基金 涨幅超过5%。 由吴江宏、陈思行管理的汇添富鑫享添利六个月持有混合A三季度净申购39.41亿份,位居第 二,净申购比例为331.24%,这是一只偏债混合品种,今年以来也取得了超过5%的正收益 。 位居净申购第三的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是一只偏股混合品种,其间获得32.19亿份 净申购,净申购比例超180%,这只由张海啸管理的基金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 75 ...
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三季报出炉!多只科技基金收益、规模齐升
券商中国· 2025-10-21 07:24
文章核心观点 - 首批主动权益类基金三季报显示,以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赛道基金表现强势,收益与规模同步提升 [1] - 基金经理普遍判断AI产业链正从“主题驱动”迈向“业绩兑现”阶段,科技成长板块有望持续引领A股结构性行情 [1][5] 泉果旭源三季报表现 - 泉果旭源A今年以来收益率达35.59%,三季度净值上涨约45.58%,显著跑赢市场基准 [2] - 基金最新管理规模为190.69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60.88亿元 [2] - 前十大重仓股三季度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科达利、天赐材料等涨幅均超过50% [2] - 持仓呈现“两端配置”框架:一端聚焦科技AI,另一端聚焦新能源、军工等困境反转机会 [3] 其他科技主题基金业绩 - 同泰数字经济今年以来收涨62.63%,三季度末规模增至2.45亿元,较二季度末的1.51亿元明显提升 [5] - 北信瑞丰优势行业今年以来收涨66.16%,三季度末管理规模为0.63亿元,高于二季度末的0.49亿元 [5] - 上银数字经济今年以来收涨41.62%,规模由二季度末的0.14亿元大幅扩大至2.6亿元 [5] 基金经理市场观点 - 市场在经历2024年先抑后扬后,进入2025年整体处于震荡向上局面 [2] - 中国的权益市场长期稳健向好的态势日渐明朗,美元流动性拐点有望提升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 [3] - AI技术与国产化进程正进入深水区,投资机会将从“主题驱动”迈向“业绩兑现” [5] - 未来几年,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等高端制造方向仍将是市场主线赛道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