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公共服务

搜索文档
强调均等普惠、帮扶精准!五部门发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华夏时报· 2025-05-28 10:4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再出招! "《意见》的出台是国家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深化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构建更加 系统、高效、公平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从微观经济角度看,通过提升就业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 化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另外,从社会公 平维度看,《意见》强调'均等普惠''帮扶精准',体现了政府在促进机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方面所作 的努力,对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 采访时表示。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的全国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黄俊梅表示,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不 断凸显。促进人力资源供需信息匹配,是就业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能够帮 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降低求职招聘成本,提高对接匹配效果,缓解结构性矛盾。 事实上,为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 ...
落实1200万就业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解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7 15:04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 5部门联合印发20条举措明确新时代就业公共服务实施路径[1] - 核心目标是健全均等普惠机制 强化常住地 用工地服务责任 推行全国统一标识和省级服务清单[1] - 重点布局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 促进跨区域协同合作[1] 服务内容优化 - 完善职业介绍 创业服务 失业登记 就业援助等高频事项标准化内容[3] - 建立闭环服务模式 覆盖需求识别 内容匹配 效果跟踪全流程[5] - 强化市县机构全链条服务能力 建设基层"15分钟就业服务圈"[7] 数字化与服务创新 - 应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9] - 试点"大数据+铁脚板"模式 建设就业信息资源库[19] - 打造智能化人岗匹配平台 培养职业化服务队伍[19] 政策实施重点 - 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9] - 将推出重点群体个性化"就业服务包" 开展分层分类服务[14] - 建立部级经验推广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15]
就业服务20条重在落实
证券时报· 2025-05-27 02:13
5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 20条服务举措,从均等普惠到数字赋能,从精准帮扶到区域协同,覆盖了就业市场的多个关键痛点。这 份政策"大礼包"不仅回应了当前就业形势的迫切需求,更展现了政府推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的决心。 当前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确实突出,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难",一边是企业"招工难"。此次政策直 击要害,强调"信息匹配"和"精准服务",正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特别是"政策计算器""直补快办"等创 新模式,若能真正落地,将极大提高政策触达效率,让劳动者和企业少跑腿、快受益。 政策中关于"均等普惠"的提法尤其值得点赞。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就业服务存在明显差 距,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往往难以享受到同等的政策红利。此次明确要求"就地就近服务",并 统一服务标准,意味着未来无论是大城市白领还是乡村务工者,都能获得更公平、更便捷的就业支持。 这种普惠性思维,正是公共服务应有的温度。 数字赋能是这次政策的另一大亮点。在互联网时代,就业服务不能停留在"贴海报、摆摊位"的传统模 式。通过智能化手段,比如大数据匹配岗位、AI职业指导等,可 ...
新华解码 | 构建“一张网” 服务更精准——解析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 2025-05-26 20:1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五部门5月2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20条举措,构建全国"一张网",着力打造均等普惠、 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意见为何出台?有哪些政策创新? "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黄俊梅表示。 2025年5月21日,"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连云港专场)暨江苏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在江苏连云港举行。新华社记者毛俊摄 2025年5月8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与招聘单位代表(左一)沟通招聘事宜。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围绕"服务什么"——提出完善功能完备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对群众在求职创业过程中,接触较多的职业介绍、创业服务、失业登记、就业援助、政策落实等 事项,明确了具体内容和服务要求。 围绕"怎样服务"——提出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从服务对象的发现识别、服务需求的摸排判断、服务内容的分类组合、服务结果的跟踪问效四个环节, 形成闭环式的就业服务。 围绕"谁来服务"——提出打造基础巩固的服务格局。一方面,全面提升市县机构综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陕西常态化开展就业公共服务进校园
陕西日报· 2025-05-12 06:46
技能是立身之本、就业之基。按照部署,我省将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支撑,紧盯全年33万 人次培训任务,针对市场需求,组织有培训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 员等群体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推广求职能力实训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围绕数字经济、银发经 济等领域,组织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记者: 周明)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优化服务促匹配,我省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 生信息对接,依托63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落实"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 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据悉,今年陕西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为45.4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31万人。按照相关部署,我省 将落实落细存量政策,持续优化经办模式,加速兑现减税降费、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 政策。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拓岗、城乡基层增岗、中小微企业扩岗、政策综合效应稳岗等举措,最大化 挖潜释放市场化就业岗位。在稳定已有公益性岗位基础上,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所学所长的综合管理类 公益性岗位5000个,发挥好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