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搜索文档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顺利实施,遏制“内卷式”无序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8-20 09:45
法规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于今年6月公布实施《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旨在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1] - 该规定是遏制刷单炒信等内卷式无序竞争、破解地方违规利用平台招商引资问题、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1] 法规实施进展 - 平台企业已在今年7月首次报送包括平台域名、业务类型、相关运营主体名称等在内的自身基本信息,首次报送工作进展顺利[1] - 对于个别尚未报送基本信息的平台企业,税务部门将开展宣传辅导和约谈提醒[2] - 税务部门通过点对点宣传辅导,对报什么、怎么报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安全便捷的信息报送渠道[1] 未来实施计划 - 根据规定要求,今年10月份,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及上季度收入信息[2] - 税务部门已及时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服务措施,辅导平台企业在试报过程中掌握统一的报送口径、标准和方法[2] - 税务部门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规定落实,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全国执法标准统一[2] 法规执行原则 - 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对境内外平台企业一视同仁,努力使每个经营主体都能在公平的赛道上竞争[2] - 税务部门健全涉税信息数据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涉税数据安全[1] - 目标是确保规定在全国范围得到统一、公正地执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2]
暑期提前避免旅游乱象:贵州市场监管局约谈五大涉旅平台
财经网· 2025-08-08 22:51
监管约谈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8月5日集中约谈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五家在线旅游平台,要求其严格遵守《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规,整治"二选一"垄断、技术干预定价、订单毁约加价、价格欺诈等乱象 [1][5] - 约谈发生在暑期旅游高峰前夕,标志着监管从"事后罚款"转向"事前合规引导",通过划定法律红线降低系统性风险 [1][5][6] - 平台需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违规者将面临顶格处罚:违反明码标价最高罚5000元,价格欺诈最高罚50万元,哄抬价格最高罚300万元,串通操纵价格最高罚500万元 [5] 违规行为分析 - 强制"二选一":部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或协议条款限制商家经营自主权,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2] - 技术干预定价:平台利用自动调价系统根据供需和用户画像实时修改价格,例如"调价助手"工具未经商家允许修改活动折扣,导致价格不透明 [2][3] - 订单毁约加价:消费者预订成功后遭单方面取消或临时加价,例如国际航班虚假出票迫使消费者高价重购 [3][4] - 价格欺诈:包括虚构原价、模糊标价、"阴阳菜单"等,某平台出现会员等级越高价格反而上涨10%的倒挂现象 [3][4] 行业影响与整改方向 - 2024年旅游投诉量同比增长63.24%,假期前后投诉量显著攀升,OTA平台预订纠纷是主要问题 [7][8] - 专家建议平台短期需进行算法合规整改,建立价格异常响应机制;长期应通过信用共享(如对接文旅部监管平台数据)、创新让利(预售金融支持小微商家)构建行业生态 [6][8] - 行业需加强自律组织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以提升消费者体验 [8]
同程、抖音、美团、飞猪,被约谈
搜狐财经· 2025-08-06 17:57
监管约谈与合规要求 -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集中约谈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五家涉旅平台企业 要求严格遵守价格法及反垄断法等法规 制止价格乱象 [1] - 通报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实施"二选一"、技术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及哄抬价格等问题 [1] - 要求平台企业立即开展全面自查自纠 禁止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串通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1] 行业倡议与自律措施 - 贵州省旅行社协会及贵阳市旅游业协会倡议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 市场调节价格需遵循公平合法原则 [2] - 贵州省民宿协会与餐饮行业商会联合发出倡议 要求明码标价 杜绝虚假价格手段和价格欺诈行为 [2] - 贵州省消费者协会倡议消费者关注价格信息 经营者需落实明码标价制度 规范价格行为 [3] 执法措施与处罚标准 - 监管部门将对整改不到位的平台企业及平台内经营者从严从快查处 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1] - 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经营者将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3] - 价格欺诈最高罚款50万元 哄抬价格最高罚款300万元 串通操纵价格最高罚款500万元 [3]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此次约谈是对旅游市场乱象的及时纠偏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2] - 通过法律红线明确和违法风险警示 遏制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牟利行为 [2] -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告诫函》 要求住宿业及第三方平台合理定价 禁止单方面毁约和擅自加价 [3]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直播带货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
快讯· 2025-07-18 20:04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带货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 核心观点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会议强化直播带货食品安全监管 要求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1] - 直播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但存在虚假宣传 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1] - 专项抽检发现部分食品存在添加剂超标 农药残留等安全隐患[1] 行业监管要求 - 平台及主播企业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对抽检问题采取风险控制措施[1] - 企业需强化内部管理漏洞排查 确保合法合规经营[1] - 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生命线 以"一失万无"标准保障"万无一失"[1] 平台运营方向 - 优化流量资源配置 优先扶持产品质量好 食品安全达标的商户[1] - 激发平台内经营者内生动力 推动商户自主提升食品安全水平[1] 政策导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制度建设 推动平台与经营者责任落实[2] - 通过强化监管措施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2] 参会情况 - 部分主流直播电商平台及带货企业代表出席会议[3]
解读互联网平台报税规定:超九成平台内经营者不受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6-23 23:2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核心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2025年6月20日起施行 共14条 主要内容包括报送义务、内容和时限要求 [1] - 规定平台企业需从2025年10月起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1] - 旨在规范涉税信息报送 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 保护纳税人权益 营造公平税收环境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1] 免予报送的具体情形 - 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免报 因其享受税收优惠且人数众多 [1][2] - 规定施行前的历史涉税信息免报 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1][2] - 免报措施可减轻平台企业报送负担 [2] 对平台经济参与主体的影响 - 超过90%平台经营者为中小微企业 月销售额低于10万元 在现有税收优惠下基本无需缴税 新规实施后税负不变 [4][5] - 综合年收入不超12万元的平台从业人员 扣除专项附加后也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5] - 仅少数高收入且低纳税遵从度群体的税负将提升至正常水平 [3][5] 政策实施效果预期 - 试点地区(天津、江西等5省市)反馈显示"三不变":平台企业程序性义务不变、合规经营者税负不变、小微企业税负不变 [4][5] - "一变化"体现在有效遏制虚假申报、偷逃税等行为 使不合规高收入者税负回归正常 [5] - 有助于打击刷单、虚假营销等不当经营行为 规范平台经济竞争秩序 [4] 政策制定的深层考量 - 通过部门协同共治 加强对平台内不当经营行为的监管 [2] - 维护税收公平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保护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 [3][4] - 试点表明政策不会增加绝大多数经营者负担 仅纠正异常纳税行为 [2]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施行,这些人员免予报送收入信息
券商中国· 2025-06-23 17:17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核心内容 - 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1] 报送义务与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于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2] - 免予报送情形包括: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且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不需要纳税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以及《规定》施行前的历史涉税信息 [2] 减轻报送负担措施 - 已通过扣缴申报、代办申报填报的涉税信息,或可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平台企业无需重复报送 [2] - 税务机关需提供安全可靠的报送渠道、便捷接口服务及政策解读咨询支持 [2] 信息保密与安全管理 -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规范保存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应依法保密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 法律责任 - 针对不同违法情形明确相应法律责任 [4]
规范,是为了平台经济更好发展(经济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 涉及数千万网络经营主体 众多灵活就业人员 9亿多网络消费者 赋能千行百业 [1] - 快速发展带来问题与风险 影响行业持续健康成长 包括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1] 平台收费问题 - 商家反映平台存在名目繁多 计算方法复杂的不合理收费 [1] - 历史事件如"仅退款""二选一""餐饮外卖佣金比例"引发热议 [1] - 部分平台在优惠促销时不事先明确优惠补贴分担方式 临时向经营者收费 [1] 新规主要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规范佣金 抽成 会员费等收费行为 [1] - 指南明确平台收费规则公示义务 修改规则需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保存收费规则历史版本 [1] - 禁止8种不合理收费行为 包括重复收费 只收费不服务 转嫁平台自身承担费用等 [2] 对经营者的影响 - 部分经营者面临激烈竞争和推广费用双重压力 利润空间有限 [2] - 指南鼓励平台对中小商户提供让利或减免扶持 [2] 对行业发展的意义 - 指南鼓励平台根据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合法定价策略 [2] - 规范旨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平台经济注入新动力 [2] - 合规建设优化将推动平台经济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2]
新华时评:规范,是为了平台更好发展
快讯· 2025-05-26 18:43
政策监管与平台经济发展 -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针对网络交易平台发展中的热点、痛点、难点提出规范 [1] - 政策旨在保护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 加强监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大部署,目的是推动平台收费公平、合法、诚信,引导回归服务本质 [1] 平台收费策略与经营环境 - 《指南》鼓励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在合法、合理、互惠互利范围内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 [1] - 政策目标为促进平台与平台内经营者共同健康发展,而非限制平台发展 [1]
新华时评|规范,是为了平台更好发展
快讯· 2025-05-26 18:32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 25日发布的《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针对网络交易平台发展中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 [1] - 该指南旨在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凸显规范的重要性和及时性 [1] - 指南发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 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五地政府部门约谈美团,涉食品安全、商户经营证照资质问题
新华网财经· 2025-05-24 08:52
网络餐饮平台监管加强 - 五地政府部门(海南、山东、江西、内蒙古、贵州)约谈美团,要求整改食品安全及商户资质问题,并曝光典型案例 [1] - 海南澄迈县检察院发现美团外卖、饿了么存在商户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信息缺失或过期等违规行为 [1] - 山东滨州惠民县要求美团、饿了么建立特殊食品入网销售审查制度,严格审核资质及产品信息 [2] 平台违规行为及整改措施 - 美团平台上某烧烤店因将鸭肉串冒充牛肉串销售被罚款2000元 [4] - 内蒙古阿荣旗47家美团餐饮商家因未公示证照或许可证超期被要求补充上传证照 [4] - 江西永修县要求美团、饿了么加强外卖餐饮抽查监测及骑手食品安全培训 [4] 行业监管重点 - 职能部门督促平台自查自纠,清理无证无照商家,更新商户信息 [1] - 要求平台规范特殊食品经营行为,不得虚假宣传或夸大产品功效 [2] - 强调平台需落实主体责任,维护消费者、经营者及骑手权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