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递行业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1-9月快递行业跟踪点评:反内卷初见成效,快递单价提升
东莞证券· 2025-10-24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超配(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快递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行业单价实现提升[1] - 反内卷强监管成果显现,行业整体单价回升[2] - 快递行业反内卷范围扩大,双十一旺季涨价动能充足[3] - 行业龙头提价,市场份额出现小幅变动[4] - 预计快递提价和严查低价件将提升快递企业利润率,看好反内卷背景下监管力度加大带来的企业盈利弹性释放[5] 行业运行数据总结 - 2025年1-9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2] - 2025年9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68.8亿件,同比增长12.7%[2] - 2025年1-9月行业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857.4亿元,同比增长8.9%[2] - 2025年9月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73.7亿元,同比增长7.2%[2] - 2025年9月行业平均单票收入为7.55元,同比下降4.91%,但环比提高0.18元[2] 反内卷与价格趋势总结 - 全国已有10余个地区开启“反内卷”行动,整体呈现从广东、浙江等电商包裹集中区域向华中、华北、东北扩展的趋势[3] - 8月底到10月,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福建、上海、四川等地陆续宣布快递提价,整体提价幅度为每单0.1元-0.4元不等[3] - 部分地区设定了每单快递的最低价格[3] - 双十一旺季推动下,部分区域0-1kg价格上调0.05元/票、1-5kg上调0.1元/票、5kg以上上调0.1元/kg[3] - 河南等地已宣布启动第二轮涨价[5] 主要公司表现与市场份额总结 - 2025年9月业务量:顺丰15.04亿件(同比+31.81%)、韵达21.10亿件(同比+3.63%)、申通21.87亿件(同比+9.46%)、圆通26.27亿件(同比+13.62%)[4] - 申通快递件量连续四个月超过韵达[4] - 2025年9月票均收入:顺丰13.87元(同比-13.3%)、韵达2.02元(同比+0.5%)、申通2.12元(同比+5.0%)、圆通2.21元(同比+1.4%)[4] - 2025年1-9月市占率:顺丰8.9%(环比+0.2pct)、韵达12.5%(环比-0.8pct)、申通13.0%(环比-0.3pct)、圆通15.6%(环比+0.1pct)[4] - 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6.9,较1-8月环比持平[4] - 9月A股上市电商快递龙头单票价格环比均有提升[4] 投资策略与建议 - 建议关注圆通速递(600233)、申通快递(002468)、顺丰控股(002352)、韵达股份(002120)[5] - 经历了多年精细化运营后快递企业网络效率较高,业绩弹性更大[5] - 后续价格降幅或继续收窄,份额争夺放松将释放快递企业盈利弹性[5]
“1元发全国”是否终结?快递员收入有没有提高?——快递行业“反内卷”调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4 07:40
行业竞争态势转变 - 快递行业正释放出告别价格战、摆脱同质化竞争的信号 [1] - 激烈的价格战长期挤压行业利润,成为制约健康发展的瓶颈 [1] 反内卷政策与行动 - 国家邮政局强调反对内卷式竞争,将加强监管和完善市场制度规则 [2] - 浙江义乌率先将区域最低价标准由1.10元提升至1.20元 [2] - 广东多地跟进,0.1公斤快件发货价不得低于1.4元,比之前上涨0.4至0.5元 [2] - 申通快递公告拟收购丹鸟物流100%股权,推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单 [2] 快递员收入保障 - 单票派费从早年1.5元一路降至0.8元甚至更低,直接压缩快递员收入空间 [3] - 极兔快递签署行业首份全网平台算法与劳动规则协议,要求派费直达快递员,确保每单派费不低于加盟商单均派件收入的25% [3]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在郑州、武汉、成都及河北部分城市,低价竞争依然严重,政策覆盖不足 [4] - 部分快件价格低至1.15元,与核心区域价格相差无几 [4] - 主流加盟制企业商业模式高度趋同,基础服务层面几乎无差异,技术门槛低导致高度同质化 [4] - 若不能维持稳定价格体系,仅靠涨价可能导致企业丢失价格敏感客户 [4] - 加盟商仍可能通过回扣等方式明涨暗降,甚至倒贴保客源 [5] 产业重塑建议 - 专家建议出台快递员参保、规范网点以罚代管等细则,并鼓励企业向下乡、进厂、出海等价值链上游延伸 [7] - 应发挥快递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引导企业合理定价和统一服务标准 [7] - 反内卷治理是体系化任务,需加速行业并购重组,并加强末端社会保障和派费调整的监管 [7]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 “小包裹”彰显消费市场“大活力”
证券日报· 2025-10-14 00:27
快递业务量增长与宏观经济 - 截至10月11日,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7天 [1] - 前8个月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583.7亿元,同比增长9.2% [1] - 前8个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 [1] - 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被视为经济活力和消费市场扩张的缩影,体现消费市场活跃度增加 [1] - 快递业是畅通经济大动脉、保障民生微循环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1]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快递量增长体现内需市场潜力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 [2] - 商品流通效率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进展,供应链韧性增强 [2] - 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速明显,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下沉市场活力释放 [2] - 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推动快递需求多元化增长 [2] 行业发展质量提升 - 2025年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24.9,同比提升4.4% [3] - 2025年8月发展规模指数为567.4,同比提升11.2% [3] - 2025年8月发展趋势指数为71,同比提升10.4% [3] - 长期困扰行业的“价格战”问题得到进一步遏制 [3] - “反内卷”改变低价竞争局面,使企业获得合理利润空间,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4] 企业运营与服务优化 - 圆通速递8月份单票价格回升到2.15元/单,环比增长3.37% [4] - 部分地区快递价格出现小幅上调,如浙江永康上调0.3元/票、江苏东海平均上涨0.4元/票 [4] - 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软硬件服务能力提升,注重服务质量 [3][4] - 企业加大在智能分拣、无人配送等科技方面投入,提高运营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 [4] 未来展望与“双11”预期 - 随着部分企业促销活动提前开启,“双11”活动将逐渐进入高潮 [5] - 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应用,综合运能提高,航空网络完善,将为“双11”带来更优质物流服务体验 [5] - 行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物流支撑 [5]
“双11大战”在即,快递涨价反内卷,韵达为何还吃不到肉?
新浪财经· 2025-10-13 09:27
文 | 创业最前线 冯羽 编辑 | 蛋总 今年双11悄然开战,作为电商配套的快递业已涨价数月,大考再次来临。 早在今年7月,作为国内邮递"产粮区"中心城市的义乌率先宣布上调快递发货底价,以广东、浙江省为代表,全国大部 分省市快递已跟进涨价动作。 作为快递行业反内卷的头炮,快递涨价不仅影响电商商家的账本,更直接关系到快递公司的成绩表现,尤其是"通达 系"里的韵达快递。 7月有报道显示,义乌邮政管理局召开会议,将快递底价从1.1元上调至1.2元人民币,自7月18日起生效。 8月4日起,广东省被曝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据了解,按照当地有关部门要求,各家均不得 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否则将遭受重罚。 彼时有分析指出,广东与浙江占全国快递产能近半,两地涨价可能推动全国性的快递价格调整。 9月,"三通一达"以及极兔速递五家企业的上海公司发布告客户书,内容均为:"为执行国家关于各行业'反内卷式'竞 争,杜绝低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不当行为,持续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服务,回归良性发展,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9月22日 零时起,对上海区域所有用户的快递收件价格进行上调,请广大用户及时与属地网点询价确认。 ...
港股异动 | 中通快递-W(02057)涨超4% 公司单票盈利性领先 机构建议关注快递旺季价格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5:42
公司股价表现 - 中通快递-W(02057)股价上涨4.13%,报151.4港元 [1] - 成交额达到4.21亿港元 [1] 行业政策与价格趋势 - 反内卷政策催化行业利好,推动估值大幅修复 [1] - 5月初义乌快递低价实现小幅修复 [1] - 7月国家邮政局多次召开反内卷相关会议 [1] - 华南地区于8月初启动涨价,8月底义乌启动涨价 [1] - 8月主要电商快递公司月度数据初步验证价格环比修复 [1] - 9月以来全国华中、华北多个区域价格环比修复 [1] - 随着双十一临近,快递行业步入旺季,需关注旺季价格表现和数据验证 [1] 公司竞争优势与前景 - 中通快递规模效应和单票盈利性大幅领先同行 [1] - 公司产品及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全链路降本项目持续推进 [1] - 单票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与同行拉开差距 [1] - 短期期待量利再平衡策略带来利润和增长修复 [1] - 长期看好电商快递龙头管理优秀强者恒强 [1] - 国海证券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 [1]
快递涨价更要优服务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17
此前,国家邮政局提出,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 式"竞争,为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近期,多地快递市场相继迎来涨价。这是快递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实施的价格调整,尽管寄送快递的 成本增加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影响,但快递企业能否将涨价转化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更值得关注。 长期以来,快递行业"内卷"较为严重,量增价跌的背后是企业利润不断压缩,部分一线网点长期亏损, 影响了企业的健康运行。在低价驱动下,为了控制成本,快递企业可能在各个环节进行压缩,如减少人 员配备、降低运输车辆维护费用、简化仓储设施投入等。这不仅影响了递送的时效性,还可能导致包裹 丢失、损坏等问题频发,服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快递价格的合理回归是行业迈向良性发展的重要一步。快递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构建可持续、更平衡的 产业生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只有让消费者觉得多花的钱物超所值,感受到服务质量的实实在在提 升,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获得合理的利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一方 面,企业可以加大对基础 ...
全国多地快递费上涨!“双十一”大促将至,对你我有何影响?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21:04
快递行业集体涨价事件 - 五家头部快递公司(极兔、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于9月22日宣布上调上海地区快递收件价格,涨幅为0.2元/单至0.4元/单 [1] - 自8月起,广东、浙江、江苏、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福建、辽宁等10余个地区已陆续实施涨价,涨幅为0.1元/单至0.4元/单不等 [1][2] - 此次涨价是继2021年行业宣布"停止价格战"后头部企业的首次集体价格调整,覆盖全国快递市场80%以上市占率区域 [1][3] 涨价政策具体实施 - 广东地区要求快递底价每票上调0.4元,收件价格不得低于1.4元成本价 [2] - 浙江实施阶梯式调价:义乌地区上调0.2元/票,杭州地区涨幅0.3元/票至0.5元/票 [2] - 福建规定0.3千克以内快递最低价格不得低于1.5元 [2] - 调价主要针对电商特价件、轻小件及大客户低价件,个人寄递业务未受影响 [3][4] 行业经营数据变化 - 申通快递8月单票收入2.06元,同比增长3%,环比上升4.6% [3] - 圆通速递8月单票收入2.15元,环比上涨3.4%,同比跌幅收窄 [3] - 韵达股份8月单票收入1.92元,环比微增0.01元 [3] - 8月快递价格初步修复,9月单价回升趋势预计扩大 [3] 涨价动因与行业转型 - 国家邮政局7月29日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重点治理"内卷式"竞争 [2] - 涨价行动被定位为"反内卷"措施,从电商包裹集中区域(广东、浙江)向华中、华北、东北扩展 [2] - 行业从"低价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涨价收入将用于技术升级(自动化分拣、智能路由)和末端网络优化 [4] 对电商商户的影响 - 日均发货量大的商户每月可能增加数千至上万元支出 [4] - 中小商户利润空间受挤压,低客单价商品(日用品、小饰品)对运费更敏感 [4][5] - 商户可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减少促销优惠(如将包邮门槛从9.9元调整为29元)或收取小额运费转移成本 [5] - 双十一期间商户可能通过缩减优惠券额度、降低折扣比例间接消化成本 [5] 长期行业展望 - 秋冬旺季派费有望上调,涨价具备持续性 [3] - 服务升级与行业分化将带来长期合作红利,商户有望享受更稳定配送时效与更低售后风险(如丢件率下降) [4] - 消费者短期需适应成本传导,长期将获得更稳定物流体验 [5]
快递涨价“连续剧”更新 上海收件价格上调,商家默默取消运费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7:16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 - 五家头部快递企业同步上调上海地区电商件收件价格0.2-0.4元/单 主要针对低于成本价的电商低价订单 个人散件价格不受影响 [1] - 浙江义乌快递底价从1.1元/单涨至1.2元/单 广东省整体上调0.4元/单至1.4元以上 福建规定0.3千克以内快递最低价格不低于1.5元 [3] - 8月圆通单票收入环比上涨0.07元 申通环比上涨0.09元 行业平均单票价格结束多年下滑趋势 [3] 成本与盈利压力 - 韵达股份上半年单票收入1.92元同比减少0.16元 圆通速递单票收入2.19元同比下降7.20% 申通快递单票收入2.00元同比减少0.09元 [5] - 全国单票快递服务平均价格7.5元同比下降近8% 面临快递员薪资上涨 运输及包装费用增加等刚性成本压力 [5] - 部分加盟商处于亏损状态 网点因成本压力退出市场 倒逼总部通过调价保障末端服务质量和网络健康 [5] 业务量与收入表现 - 前八个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 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583.7亿元同比增长9.2% [4] - 中通快递下调全年业务量增速指引6个百分点 预计下半年增长低于上半年 转向平衡服务质量 利润和份额 [6] 区域差异化与执行挑战 - 广东 浙江等电商核心区域日均业务量超3000万件已基本完成调价 非核心区域如福建 山西未全面推行 [6] - 中西部省份日均业务量不足500万件 加盟商为抢单变相降价 部分网点通过"充单返点"方式使实际价格仅比原价低0.1元 [6] 行业连锁反应 - 快递费涨价导致服装鞋帽类商家取消运费险 对冲成本上升 对鞋服品类加购转化率带来冲击 [7] - 运费险取消影响退换货等逆向物流业务量 逆向件原是快递站点收入溢价的主要来源 [7] - 涨价改善行业利润状态 但最终取决于消费者认可度 若价格敏感可能影响单量 需从效率和服务质量系统解决问题 [7] 网点经营改善 - 价格提高有利于提高站点收益和快递员收入 缓解经营压力减少亏损 增强流动资金保障和抗风险能力 [4] - 单票收入提升0.1元预计为网点每月新增约150万元营业收入 显著改善整体效益 [4]
快递涨价“连续剧”更新 上海收件价格上调 商家默默取消运费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7:13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 - 五家头部快递企业于9月22日同步上调上海地区电商件收件价格 涨幅为0.2元/单至0.4元/单 个人散件寄递价格不受影响 [1] - 浙江义乌7月中旬启动涨价 快递底价从1.1元/单涨至1.2元/单 广东省8月4日起整体上调0.4元/单 单价提升至1.4元以上 福建省8月20日起规定0.3千克以内快递最低价格不得低于1.5元 [3] - 价格上调主要针对电商件中低于成本价的低价订单(如1元以下单件) 旨在缓解经营压力并减少亏损 [1][3] 价格调整驱动因素 - 行业面临快递员薪资上涨、运输及包装费用增加等刚性成本压力 导致部分加盟商处于亏损状态 [5] - 8月圆通单票收入环比上涨0.07元 申通环比上涨0.09元 行业平均单票价格结束连续多年下滑趋势 [3] - 韵达股份上半年单票收入1.92元 同比减少0.16元 圆通速递单票收入2.19元 同比下降7.20% 申通快递单票收入降至2.00元 同比减少0.09元 [5] 行业经营影响 - 义乌某加盟商估算 单票收入提升0.1元预计每月新增约150万元营业收入 [4] - 今年前八个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亿件 同比增长17.8% 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583.7亿元 同比增长9.2% [4] - 全国单票快递服务平均价格为7.5元 同比下降近8% 行业盈利空间在激烈竞争下被压缩 [5] 区域执行差异 - 广东及浙江等电商核心区域(日均业务量超3000万件)已基本完成调价 政策执行力强 [6] - 福建、山西等非核心区域及中西部省份(日均业务量不足500万件)未全面推行涨价 加盟商为抢单仍存在变相降价行为 [6] - 部分加盟商通过"充单返点"方式实际价格仅比原价低0.1元 削弱总部涨价效果 [6] 战略转型与市场反应 - 中通快递将全年业务量增速指引下调6个百分点 竞争策略从"以量为先"转向"质量优先" [5][6] - 快递费涨价导致服装鞋帽类商家取消运费险 对加购转化率及退换货逆向物流业务量产生冲击 [7] - 行业需平衡服务质量与价格敏感度 若涨价未获消费者认可可能影响单量 [7]
上海快递涨价,多个站点已收到通知,不影响个人寄件价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20:16
行业价格调整 - 五家头部快递企业同步上调上海地区收件价格0.2元/单至0.4元/单 [1] - 浙江义乌快递底价从1.1元/单涨至1.2元/单 广东整体上调0.4元/单至1.4元以上 福建规定0.3千克以内最低价格不得低于1.5元 [4] - 调价主要针对电商件中低于成本价的低价订单(如1元以下单件) 个人散件寄递价格不受影响 [1] 行业经营数据 - 前八个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亿件 同比增长17.8% 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583.7亿元 同比增长9.2% [2][5] - 异地快递业务量1149.2亿件 同比增长19.1% 同城快递业务量105.8亿件 同比下降35.6% [2] - 全国单票快递服务平均价格为7.5元 同比下降近8% 韵达单票收入1.92元同比减少0.16元 圆通单票收入2.19元同比下降7.2% 申通单票收入2.00元同比减少0.09元 [5] 成本与盈利压力 - 快递员薪资上涨 运输及包装费用增加构成刚性成本压力 导致部分加盟商处于亏损状态 [5] - 单票收入提升0.1元预计每月新增约150万元营业收入 对网点效益改善作用显著 [4] - 8月圆通单票收入环比上涨0.07元 申通环比上涨0.09元 行业平均单票价格结束连续多年下滑趋势 [4] 竞争策略转型 - 主要快递企业从"以量为先"转向"质量优先" 中通快递将全年业务量增速指引下调6个百分点 [6] - 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 总部通过调整价格保障末端服务质量和网络健康 [5][6] - 价格提高有利于提高站点收益以及快递员收入 增强网点流动资金保障和抗风险能力 [4] 区域差异化表现 - 广东 浙江等电商核心区域日均业务量超3000万件已基本完成调价 非核心区域中西部省份日均业务量不足500万件仍维持原价 [9] - 加盟商自主定价权较大 部分网点通过"充单返点"方式变相降价 实际价格仅比原价低0.1元 [9] - 调价由网点自主决定 电商密度决定涨价节奏 分化可能引发"产地迁移" [9] 产业链连锁反应 - 快递费涨价后运费险几乎全取消 服装鞋帽类商家为对冲成本取消运费险 [10] - 运费险取消对鞋服品类加购转化率带来冲击 退换货等逆向物流业务量受到波及 [10] - 逆向件是快递站点收入溢价的主要来源 业务量变化将影响站点收入结构 [10] 服务质量核心地位 - 涨价态势能否稳固最终取决于服务质量能否让消费者满意 [1] - 如果涨价解决不了问题 反内卷可能还需要从效率 服务质量上加码 [10] - 涨价需要消费者认可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可能会影响到快递单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