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控股股东变更
icon
搜索文档
韶能股份: 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6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 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工业资产(14.43%)、兆伟恒发(11.22%)和深圳日昇创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7.07%)[2] - 通过定向增发及一致行动协议,工业资产与金财投资将成为控股股东,韶关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股份比例达21.75%[1][5] - 兆伟恒发承诺不谋求控制权,并将董事会提名权从3席减至1席,支持国资方提名董事增至5席[4][9] 交易核心安排 - 金财投资拟认购定向增发股份,需经股东大会、深交所、证监会等审批程序[2][10] - 工业资产与金财投资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表决不一致时以金财投资意见为准[3] - 兆伟恒发承诺36个月内不争夺控制权,并配合定向增发投票[4][9] 认购方金财投资背景 - 实际控制人为韶关市国资委,注册资本4.27亿元,2024年营收5.22亿元,净利润4392.52万元[5][7] - 主营业务涵盖国有资产运营、天然气开发、房地产及基础设施投资[7] - 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总资产29.87亿元,负债率38.8%[7] 交易进展与影响 - 变更后公司治理结构将调整,国资方掌控董事会多数席位[4][9] - 交易需完成经营者集中审查、国资审批及证监会注册等程序[2][10] - 公司声明变更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
苏州银行: 江苏新天伦律师事务所关于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4
苏州银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 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发集团)通过增持苏州银行股份,持股比例从9%提升至14 92%,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与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合计持股15% [5][6][9] - 国发集团自2009年起入股苏州银行前身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历经多次增持(包括集中竞价交易、非交易过户、可转债转股等),持股数量从3亿股增至6 67亿股 [3][5][6] - 苏州银行此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本次增持后国发集团因持股比例显著高于第二大股东(差距达10 57个百分点)且股权分散,可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8][9][10] 国发集团对苏州银行的控制力分析 - 国发集团通过党组织关系管理苏州银行4名执行董事,并提名2名非执行董事,其管理或提名的董事占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3/4,可对董事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11][12] - 苏州银行股东大会平均出席率仅39 2462%,国发集团15%的持股比例在低出席率下具备关键表决权优势 [10] - 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国发集团因实际支配股份表决权足以影响公司决策,被认定为控股股东,其母公司苏州市财政局成为实际控制人 [7][13] 股权变动细节 - 国发集团增持过程中受苏州银行可转债转股(50亿元"苏行转债"于2025年3月停止转股)影响,持股比例曾被动稀释 [6] - 2025年6月20日数据显示,苏州银行前十大股东中除国发集团外无持股超5%的股东,且股东间无关联关系(除江苏吴中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与母公司合计持股3 33%) [9]
*ST松发: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20:34
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变更 - 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恒力重工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中坤投资持有公司343,513,041股股份 持股比例39 86% 成为新控股股东 [1] - 陈建华范红卫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774,956,511股股份 占总股本89 93% 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1] - 控股股东由恒力集团变更为中坤投资 中坤投资注册资本2亿元 法定代表人陈建华 股东结构为陈建华持股99 5% 范红卫持股0 5% [2]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前公司总股本124,168,800股 交易后总股本增至861,697,311股(不含配套融资) 其他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从100%稀释至未披露具体比例 [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 - 原控股股东恒力集团及实际控制人曾就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事项出具承诺 相关内容载于2024年年度报告 [2] - 现控股股东中坤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 避免同业竞争 规范关联交易 具体条款见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 [3] 交易实施情况 - 公司已完成向中坤投资苏州恒能恒能投资陈建华发行新增股份的工作 相关实施情况详见同日披露的上市公告书 [1]
龙元建设拟易主杭州交投集团 2024年业绩至高亏损6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4-10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龙元建设定增方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完成定增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杭州交投集团,实控人将变为杭州市国资委;公司业绩下滑多时,此次变更或改善财务状况、助力业务发展,但目前营收和项目签约量未明显恢复 [2][3][8] 实控人变更情况 - 2023年6月27日龙元建设透露杭州交投集团拟入主信息,控股股东赖振元家族转让1.28亿股股份,杭州交投集团拟现金认购4.59亿股定增股份 [3] - 2024年1月赖振元家族已将1.28亿股股份过户至杭州交投集团,后者持股比例8.4% [4] - 交易完成后杭州交投集团将持有5.87亿股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29.54%,成为控股股东,杭州市国资委成为实控人 [3] 定增募资必要性 - 2021 - 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35%、79.85%、79.37%和79.19%,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负债总额达439.7亿元,流动负债264.53亿元,流动负债占比高,未来有短期偿债压力 [3] - 定增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可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短期偿债能力,优化融资结构,改善财务状况,增强抗风险能力 [3] 同业竞争与业绩承诺 - 杭州交投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后双方存在同业竞争,其承诺三年内将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控制权转让给上市公司,推进业务整合 [5] - 赖振元家族承诺2024 - 2026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6亿元,2024、2025年度分别不低于4亿元、5亿元,未达标将补偿 [5] 业绩下滑情况 - 2021 - 2023年度,公司累计新签项目数量分别为169个、126个和107个,项目总金额分别为189.85亿元、101.12亿元和75.91亿元,项目平均金额分别为1.12亿元、0.80亿元和0.71亿元,整体呈下降趋势 [7] -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累计新签项目数量、合同总金额、项目平均金额下降幅度较大,因融资能力受影响,主动控制业务规模,新签订单下滑 [7] - 2021 - 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同比增长9.90%、 - 27.12%、 - 36.79%,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 17.51%、 - 43.00%、 - 444.25% [7]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约为 - 4亿元至 - 6亿元,此前归母净利润已连续多年下滑 [2] 2024年业务情况 - 2024年四季度新承接项目签约金额为9.17亿元,2024年累计新承接业务签约金额为32.57亿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4.37亿元、75.91亿元 [8] - 公司证券部负责人称杭州交投集团持股8.4%时公司为国资参股企业,很多支持举措无法按控股子公司并表操作,但2024年已接到杭州国资企业项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