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能力现代化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快讯· 2025-04-30 15:25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智通财经4月30日电,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共4章31条,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国家发 展规划的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等内容。对国家发展规划专门立法,旨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从单一执法者到“监管+服务”双重角色,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4-30 13:40
执法理念升级 - 生态环境部提出"执法+服务"理念,强调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实现宽严相济,既优化营商环境又守住生态红线 [1] - 执法从"一刀切"向"精准化"转变,要求执法人员具备更强的法律素养和技术能力,如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和差异化监管 [1] - 非现场执法推广要求运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从"人海战术"转向智慧化监管 [1] 柔性执法与严格监管 - 界定"轻微违法"与"恶意违法"是关键,执法人员需精准把握法律边界,避免执法不公或纵容违法 [2] -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需平衡温度与力度,通过普法宣传帮助企业整改,同时对触碰红线行为果断处罚 [2] - 全过程执法服务强调"事前预防—事中规范—事后整改"全链条,执法人员需兼具监管和服务双重角色 [2] 执法能力要求 - 执法人员需从"简单执行者"转型为"法治守护者"与"发展服务者",提升专业能力、程序意识和服务理念 [3] - "综合查一次"机制要求打破部门壁垒,统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多领域知识,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2] - 执法人员需具备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持续跟踪管理能力和跨领域协作能力 [2][3] 环境治理现代化 - 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是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要求执法更精细化、智能化 [3] - 目标是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同时,护航企业绿色发展,实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3]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
经济日报· 2025-04-28 15:21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审议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1] - 规划编制实施程序进一步法治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将更好发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将更加完善 [1] 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 -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1] - 是接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编制实施14个五年规划(计划),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3] - 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向、引导经营主体行为 [4] 国家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 - 坚持国内和国际相统筹,深入研判自身优势和不足,提出符合国情的思路举措,同时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 [5] -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同时找准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 - 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以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支撑现代化战略接续落实 [6] - 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统筹谋划各领域建设,同时科学研判不同发展阶段中的重点 [6] - 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统一,聚焦国家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同时增强规划的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功能 [6] 国家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 - 推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总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持续推动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取得成果 [7] -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务实举措,推动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8] - 加快规划法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形成横向协调、纵向贯通的规划法治体系 [8]
苏州市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全体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4-28 08:18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精准把握工作推进的切入点撬动点。夯实组织基础,建强镇(街道) 党(工)委书记、派出所所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三支队伍",推进重点帮促村居提升攻坚行 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抓好超大社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区域治理试点。做优群众服 务,持续深化"换位跑一次""社情民意日"等工作,专项治理群众反映集中的难点问题,深入推进"海棠 红·幸福里"建设,推动服务阵地全面向群众开放。注重矛盾化解,构建"家门口"的大调处服务矩阵,落 实探访关爱、心理疏导等制度。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更多"小巧灵"应用场景。锤炼优良作风,扎实开展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会议强调,要健全体制机制,持续激发基层治理的新动能新活力。强化"统"的职责,加强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建设。发挥"专"的优势,推动重点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畅通群团组织、社 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加强志愿者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汇聚"合"的力量,用好网格员、辅 警、调解员"新三支队伍",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祁松,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体制内扩招毕业生!增幅高达8%,有何深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0 20:25
文章核心观点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公务员越来越受欢迎,2025年省考联考扩招且报名人数增多,扩招原因与地方发展需求和财政压力缓解有关,招录向基层倾斜但基层留人用人渠道有待拓宽 [2][3][7] 分组1:2025年省考联考情况 - 3月15日2025年度最大规模公务员省考联考笔试结束,报考23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岗位的数百万考生参加,计划招录16.6万人,比去年增幅超8% [2] - 此次省考整体招录165241人,比去年多招录12596人,增幅为8.25%,广东等五省份招录人数过万,22个省(区、市)招录人数增长,涨幅最大的是青海省,高达97.51% [6] - 有机构预测2025年省考联考报名总人数超530万人,参加笔试人数或超400万人,河南省报名人数超70万,略微缩招的江西省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近两万 [6][7] 分组2:考公热度及竞争激烈原因 - 考公大军里全职备考考生增多,与公考试题难度增大、最高分提高同步,2025年国考有20个省份最低进面分超140分,最高为149.8分,比去年最高分高5.1分 [5] - 2025年国考部分考生早在2023年11月开始备考,2024年6、7月有几万名考生参加机构培训,考生备考更坚定、准备更早 [6] 分组3:扩招原因 - 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推动事业发展,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充实一线岗位,乡村振兴等领域催生新岗位需求 [7] - 2024年9月后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缓解地方公务员招录压力 [8] 分组4:招录向基层倾斜 - 省考招录坚持基层导向,大量岗位位于基层,如云南2025年省考乡镇级单位占比44.1%等,招录规则向基层倾斜,安排专门面向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招考 [10] - 教育部要求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加力做好“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录工作,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性就业岗位有12类,吸纳就业人数70 - 100万人 [11] 分组5:基层留人用人问题及建议 - 受基层编制紧张等影响,“三支一扶”等人员服务期满落编难,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意愿不强,导致期满后人才流失 [11] - 应注重期满安置,拓宽服务期满人员就业渠道,增加期满留任比例,完善期满流动政策,落实定向考录等措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