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搜索文档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新华社· 2025-08-06 18:01
教育公平政策推进 - 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在政策引领、数字赋能、资源优化下不断缩小 [1] - 教育对口帮扶是东西部协作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地区通过师资和资源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教育质量 [2] -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作为上海援建项目已接收1700多名果洛籍学生就读 显著改善当地升学情况 [3] 教育信息化建设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32个省级平台 汇集基础教育资源超11万条 职业和高等教育课程4.85万门 [5] - 平台注册用户超1.69亿 浏览次数超657亿次 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5] -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广西多县乡镇学校已打造互动新颖的智慧课堂 [6] 特殊教育发展 - 2025年普通高考为1.4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支持 包括盲文试卷、延长作答时间等特殊安排 [7] - 十四五期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中职和普高在校残疾学生分别达7.58万人和5.98万人 [8] -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采用人工智能实时转写技术 通过"演示+手语+字幕"三重模式提升听障学生学习效果 [8]
“弯湾”把小超市开成人生课堂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39
公益项目运营模式 - 弯湾托管中心与绿循再生科技联合发起废旧家电回收活动,市民可用旧家电兑换可在弯湾消费场景使用的代金券,企业负责再生处理旧电器 [1] - 该项目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实践成长机会,编织起公益网络 [1] - 弯湾托管中心是浙江省首家学费、餐费、托管费全免的托管中心,已帮助50多位心智障碍青年实现支持性就业 [1] 特殊教育实践成果 - 弯湾小超市作为就业实训项目已运营十年,通过理货、收银、核对保质期等工作帮助心智障碍青年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1] - 心智障碍员工日均能独立完成20余笔收银交易,准确率高达98% [2] - 员工朱旻晏从最初数不清钱到能精准操作收银系统、独立完成送货服务,成为"金牌店长" [2] 社会价值与扩展 - 创始人徐琴提出"帮助他们,减少帮助"的教育理念,强调给予平等机会让心智障碍者在劳动中获得尊严 [2] - 弯湾小超市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成为社区温暖的一部分和爱与希望的传递站 [2] - 项目扩展至桐庐成立"弯湾·上杭里成长中心",徐琴名师工作室启用,旨在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交流 [2] 政府与社会支持 - 采荷街道持续关注辖区残疾人就业帮扶,践行"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承诺 [2]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达拉特旗特教教师点亮折翼天使人生路
新华网· 2025-05-18 14:55
特殊教育行业现状 - 内蒙古达拉特旗特殊教育学校现有37名特教教师,服务听障、智障、孤独症等特殊需求学生[1] - 近年孤独症患儿比例呈上升趋势,当前班级中孤独症儿童占比约18%(2名/11名)[2] - 孤独症患儿存在社交障碍、语言发育滞后、兴趣范围狭窄等特征,需更高专业度的教学干预[2] 教学模式与成果 - 采用"教育培训+衔接就业"模式,已建立拖布制作车间等辅助性就业平台[6] - 毕业生通过简单劳动可获得月薪800元,实现基本自给能力[6] - 教学成果体现在行为改善案例:孤独症患儿从不停转圈发展到能帮助同伴系鞋带[6] 教师工作内容 - 需同时承担教学与生活照护双重职责,包括擦鼻涕、辅助如厕等日常照料[4] - 实施家校协同机制,定期调整康复方案并指导家长居家训练[4] - 平均每位教师服务约7名学生(37名教师/全校学生),远低于普通学校师生比[1][4] 社会价值体现 - 有效打破"照料-求医-贫困"的家庭恶性循环[4] - 使残障学生获得社会接纳机会,家长满意度较高[4] - 通过职业培训显著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6]
周红波看望残疾人了解助残事业发展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5-18 09:41
助残事业发展 - 市委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1] - 南京市聋人学校30年来累计有1500多位学生考入高校 [1] - 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融合,提升办学质量 [1] 特殊教育建设 - 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通过云平台覆盖全市15所特殊教育学校 [1] - 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 [1] - 鼓励特殊儿童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积极追求人生梦想 [1] 无障碍环境建设 - 地铁光华门站检查盲道、无障碍电梯及引导标识设置 [2] - 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 [2] - 强调统筹规划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管养 [2] 社区助残服务 -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建设"残疾人之家",提供托养、康复、就业等综合服务 [2] - 强调党建引领,调动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助残 [2] - 提升基层服务阵地综合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2]
特殊教育让“折翼天使”化身腾飞的乌尔朵
新华网· 2025-05-14 05:54
特殊教育行业发展 - 西藏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增加,2013年成立第一所特校,2022年成立第二所特校,主要招收听力残疾和视障类儿童 [2] - 截至2024年底,西藏全区7所特校在校学生978人,3646名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达2597人 [2] - 西藏全区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21237人,显示特殊教育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4] 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运营情况 - 学校目前共有92名学生,其中送教上门学生25名,学生主要来自距那曲市区较远的索县、比如县等 [3] - 办学3年来,学校送教上门累计行程2400公里、362个课时,覆盖偏远地区学生 [3] - 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藏文等文化课,以及音乐、舞蹈、烘焙、缝纫、芳香理疗等职教课程,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 [4] 学生发展与成果 - 办学3年来,那曲第二特校已有6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显示职业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 [4] - 2024年,在浙江省援藏工作队支持下,6名学生被选送到浙江就读高中,未来将回那曲参加高考 [4] - 送教上门服务显著改善学生能力,例如洛桑欧珠从无法学习到能写简单藏文和绘画 [4] 教育理念与文化 - 学校采用乌尔朵文化比喻,强调教师支撑学生成长,帮助"折翼天使"融入社会 [1] - 教育公平理念体现在让每个孩子接受教育并上好学,最终走向社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