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齐鲁大地绘就高颜值新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0
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 - 山东省以年均3.9%的能耗增长支撑年均6%的经济增长 [1] - 万元GDP能耗下降18.5% [1] - 通过节能诊断和改造助力企业年降碳量约800万吨 [3] 工业绿色转型 - 冰轮环保公司二氧化碳捕集率超97% 生产纯度99.9%以上的工业级和食品级二氧化碳 [2] - 项目投产两年生产26万吨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 相当于消化等量废气 [2] - 冠县实施中水回用系统 将处理后的工业废水重新用于生产环节 [2] 环保技术升级 - 宁阳县推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专班排查18个低效污染治理设施并完成17家企业改造 [3] - 2024年"两高"行业能效标杆产能比例突破35% 超"十四五"目标5个百分点 [3] - 万华工业园通过管道将二氧化碳废气输送至冰轮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 [2] 盐碱地治理创新 - 利津县中重度盐碱地玉米亩产达1000斤 接近中高产水平 [4] - 河口区采用暗管排碱技术 使外排水含盐量从15‰提升至30‰ [5] - 沾化区培育耐高盐对虾新品种 开发30多万亩盐碱滩养殖基地 [5] 生态价值转化 - 五莲县核算县乡村三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92.96亿元 推出"生态活力贷"金融产品 [6] - 红泥崖村菌菇项目年产值达3600万元 解决300多人就业 [6] - 东阿县发展特色种植业 年收入达2000余万元 "三品"认证达183个 [7] 绿色金融支持 - 农行山东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3216.6亿元 较2021年7月末增加超2800亿元 [7] - 山东省完成8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7] - 通过生态修复将80万亩盐碱地开垦为耕地 大部分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5]
以订单交易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期货日报网· 2025-08-18 11:02
核心观点 - 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大蒜单批合同交收量达16万吨创行业新纪录 体现平台高效组织能力和现货流通促进作用[2][3] - 平台通过订单交易模式破解农产品卖货难痛点 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全产业链优化 获国家政策支持[7][8] - 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构建农产品流通新业态 提供仓单质押融资服务 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10] - 平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构建全产业链闭环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11][12] 交收规模与效率 - 大蒜单批合同交收量突破16万吨 覆盖金乡/杞县/中牟/邳州/兰陵等主产区 涉及80多家交收仓库和200多家客户[3] - 金乡县拥有全国最大大蒜加工集群 年加工能力200万吨占全国总量70%以上 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出口量全国领先[4] - 平台设立100多个交收仓库遍布主产区 与商贸物流/冷链仓储企业合作设立交收专区 提供充足冷库保障[6] - 质检环节委托第三方机构严格执行 检测量和交收量均刷新行业纪录 复检过程确保公正性[5] 订单交易模式创新 - 订单交易支持产业客户按需发布采购销售订单 交易商自主摘挂牌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电子订单[7] - 模式支持订单存续期内流转和灵活交收选择(提前/协商/到期履约) 保障交易规范性和经营自主权[7] - 平台形成价格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与仓储加工企业联动提供冷库服务和标准化交收流程[7] - 商务部政策鼓励订单交易模式创新 通过"以销定产"增强企业经营稳定性 解决资源错配问题[8] 平台功能与用户案例 - 华夏国际App设立大蒜/蒜片/辣椒等10个专区 提供商品公告和现货参考价 支持手机线上交易[8] - 金乡正道蒜业通过平台销售310吨大蒜 90%内销产品通过平台销售 实现便捷交易和风险规避[4][9] - 贸易商通过平台提前采购400吨大蒜保障出口订单 实现货源和价格稳定[9] - 仓单质押融资获金融机构认可 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管控质押物数量质量 解决估值难变现难问题[10] 生态价值与战略规划 - 平台响应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政策 构建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全产业链转化闭环[11][12] - 通过订单农业引导生态农业生产 推行标准化种植保障源头品质和生态系统健康[12] - 实践深度贯彻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示范样本[12]
全国首单生态产品交易与WOD融资项目落地广西
广西日报· 2025-08-18 09:59
核心观点 - 全国首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与首笔WOD模式融资贷款授信落地广西 标志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广西方案" [1][2][3] 生态产品交易 - 平陆运河(灵山县段)SP02堆存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10年承包经营权交易成交金额达184.784万元 由灵山县荔志投资有限公司承包 灵山县旧州镇政府与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出让方代表 [1] - 交易收益由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与长基村/古天村村委共同享有 主要用于水土流失治理 功能提升及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和村民创收 创新实现"弃渣"资源化利用 [1] WOD模式融资 - 灵川县黄沙河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全流域保护开发WOD项目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5亿元绿色贷款授信 为全国首单WOD模式融资项目 [2] - 项目以水安全保障导向发展模式构建"水利+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链 形成"保护—转化—反哺"良性循环 破解传统水利项目融资难题 [2] 政策支持与成效 - 广西水土保持率达84.69% 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连续7年双下降 水利部充分肯定广西在弃渣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多元化投入方面的改革创新 [2][3] - 广西水利系统将加快构建多方协同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 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3]
【大宗周刊】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以订单交易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期货日报· 2025-08-17 07:54
交易规模与行业纪录 - 大蒜单批合同交收量突破16万吨 刷新行业纪录 [1][2] - 交收覆盖金乡 杞县 中牟 邳州 兰陵等主产区 涉及80多家交收仓库和200多家客户 [2] - 金乡县大蒜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吨 占全国大蒜加工总量70%以上 [3] 平台运营与技术创新 - 通过华夏国际App实现线上交易 正道蒜业有限公司单次卖出310吨大蒜 [3] - 平台采用第三方质量检测机制 检测量和交收量均刷新行业纪录 [4] - 设立100多个交收仓库 与商贸物流 冷链仓储企业合作设立交收专区 [5] 订单交易模式创新 - 订单交易支持采购销售订单发布 订单流转和灵活交收模式(提前交收 协商交收 到期履约) [7][8] - 平台形成价格发现机制 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破解农产品卖货难痛点 [7] - 2024年大蒜交易订单上市以来 平台成为种植企业与终端市场的高效流通桥梁 [6] 金融与产业链支持 - 仓单质押融资获金融机构认可 企业可凭平台认证仓单获得低息贷款 [10] - 贸易商通过平台提前采购 例如2024年12月为外贸订单在5月提前采购400吨大蒜 [9] - 平台构建种植 加工 储运 销售全产业链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13] 政策支持与战略发展 - 商务部鼓励商品现货交易场所开展订单交易等创新模式 [8] - 交易中心响应国家"生态+"战略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12] - 下一步将以订单农业引导生态农业生产 推行标准化种植方式 [13]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石缝“绣”绿成金山
河南日报· 2025-08-17 07:33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小草峪小流域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提升至58%,宜林宜草面积占比70%以上 [7][8] - 年侵蚀模数从4000吨每平方公里降至年拦蓄泥沙3.2万吨,有效减少流入丹江口水库的泥沙量 [4][8] - 10余年累计建成80多处小型水保工程,包括蓄水池、拦沙坝、谷坊坝等,形成8800亩水保林和3000亩经济林 [5][7] 生态经济转化成果 - 2024年完成河南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1万吨碳汇以30万元成交,2013-2020年累计碳汇量达33706吨 [6][8] - 石榴产业带动周边3个村子300人就业,建档立卡户50户,务工家庭年均增收超2万元 [6] - 近五年水源涵养、旅游康养等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达186万元,村民人均来自水保产业收入超800元 [6][7] 产业联动发展 - 生态改善催生农家乐产业,丹栖云畔度假村从4间房扩展到30多间,节假日入住率超80%,带动村里四五十家农家乐兴起 [7] - 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水土条件种植软籽石榴,单果最大可达2斤7两,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 [6] - 马蹬镇通过"蓄、排、灌"工程发展经济林,实现生态治理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步改善 [5]
四川雅安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明码标价”29.6万成交
环球网· 2025-08-15 19:53
交易概况 - 四川雅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正式签约,交易金额达29 6万元 [1] - 交易由草坝镇大元村村委会将100亩坡改梯土地三年经营权出让给雅安雨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 - 副市长邓朝金、市政府副秘书长孟国才及市水利局、发改委、雨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1] 交易标的 - 交易以雅安市雨城区凤鸣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标的 [3] - 凤鸣河小流域是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3] - 通过坡改梯、水保林等综合治理措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 84平方公里 [3] 社会效益 - 项目惠及8100余名村民 [3] - 交易资金将专项用于水土保持功能提升、村民土地流转金支付及村集体经济发展 [3] - 项目将为当地村民提供务工岗位,实现"治理—增收—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3] 未来规划 - 雅安市水利局表示未来将深化市场化机制探索 [3] - 计划推动更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落地 [3]
甘肃张掖如何抓好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 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来稿选登
中国环境报· 2025-07-21 11:06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 -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179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验收 [2] - 关停退出117项探采矿项目并全面恢复生态 规范整治36项水利水电项目 关停8座水电站 [2] - 分类整治11项旅游设施和15个基础设施项目 提前完成草原减畜任务实现草畜平衡 [2] 生态建设量化成果 - 累计完成营造林224.71万亩 退化草原修复治理992.9万亩 退耕还林4.17万亩 [2] - 综合治理沙化土地387.2万亩 林木覆盖率25% 草原植被综合盖度50.98% [2] - 湿地保有量100% 建成天地一体立体化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2][3]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建成西部碳汇交易平台 开展林业碳汇和草原碳汇交易 [3] - 形成资源核查至价值核算至开发交易至反哺产业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闭环机制 [3] - 探索新能源电价收益反哺地方经济新模式 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3][5] 绿色产业发展布局 - 打造现代种业 绿色蔬菜 肉牛 奶业 戈壁农业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3] - 建设风电 光伏 抽蓄 装备制造基地加千亿产业体系 [3] - 盘道山 皇城抽蓄电站率先开工 聚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3] 未来生态建设规划 - 构建科学精准无缝覆盖的智慧监管体系 统筹实施重大生态工程 [4] - 全域推进国土绿化扩面提质 持续扩大城市森林覆盖率 [4] - 健全黑河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机制 规范引导居民通过多元路径参与保护管理 [4]
广西牵头制定全国首个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调查团体标准
广西日报· 2025-07-12 09:42
行业标准制定 - 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牵头申报的《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规程》通过2025年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标准立项 成为全国首个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技术标准 [1] - 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存在调查方法各异 数据标准不一的问题 导致跨区域协同治理困难 广西率先探索"全域可量化"标准化路径 [1] - 广西在2022-2023年试点项目中首创国土调查成果与生态系统转换模型 精准调查1893平方公里试点区生态本底状况 并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性生态产品调查技术指南 [1] 技术规范价值 - 《规程》针对基础地理信息调查难 地理位置定位不准等问题 提出统一技术规范与操作依据 [2] - 规范了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交易所必需的基础数据 为生态产品从"资源"到"资产"到"资本"的价值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2] - 填补国内自然资源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领域技术空白 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自然资源管理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化 规范化技术支撑 [2]
云南推进省级EOD项目落地实施
中国化工报· 2025-05-16 10:13
云南省EOD项目工作方案核心内容 - 云南省5部门联合印发EOD项目工作方案 旨在引导金融资金支持美丽云南建设 探索生态环境治理多元投入 发展绿色金融 [1] - 方案目标包括建立健全环保金融发展机制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融合 鼓励高效EOD项目落地 探索增值反哺模式 打造典型案例 [1] - 方案明确5方面重点工作:项目统筹谋划 项目申报 项目入库 绩效监控评估 典型案例推广 [1] 项目谋划与申报 - 建立"政银企"联动工作模式 搭建省级部门 实施主体 金融机构合作平台 加强项目前置指导 [1] - 强化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推动环境与产业项目深度融合 形成项目内反哺机制 [1] - 申报要求以"生态+产业"深度融合模式 县级政府或园区管委会为组织主体 鼓励不超过10亿元投资项目 [2] 项目入库与管理 - 金融机构需独立审贷 对入库项目重点支持 提高贷款授信率 [2] - 入库项目建设内容原则上不得调整 重大变更需重新入库 [2] - 将选择实施效果好的示范项目 对其运作模式及成效进行推广 [2] 保障措施 - 方案提出建立工作机制 加强政策支持 推动落实 风险防范四方面保障措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