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2025春茶季)发布
新华社· 2025-05-24 19:41
行业动态 -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举办"未来茶发展趋势论坛"并发布"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2025春茶季)"[1] - 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是我国首个全国性茶产业综合指数 覆盖16个茶叶主产省份的118个主产县和19个产地批发市场[1] 市场表现 - 样本区茶青同比价格指数101.6 同比上涨1.6% 交易量指数87.3 同比减少12.7%[1] - 干毛茶产地批发价格指数99.0 同比下降1.0% 交易量指数94.0 同比减少6.0%[1] 产业挑战 - 2025年春茶生产遭遇异常天气 大部分地区采摘推迟 产量同比略降[1] - 高品质茶保持价格韧性 终端消费需求多元化促使产区建立分级定价机制和小批量定制生产线[1] 专家观点 - 中国茶产业正经历从"规模增长"向"价值提升"转型[2] - 标准化指数有助于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引导产业链价值合理分配[2]
聚焦!“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2025)”正式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24 11:15
行业趋势 - 茶青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 6%至101 6 交易量指数同比下降12 7%至87 3 呈现量减价涨态势 [6] - 干毛茶产地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 0%至99 0 交易量指数同比下降6 0%至94 0 呈现量价齐降 [6] - 2025年春茶生产受异常天气影响 采摘推迟导致产量同比略降 [6] - 高品质茶价格保持韧性 低品质茶终端销售滞缓 [6] - 终端消费需求多元化 产区加速建立分级定价与小批量定制产线 [6] 指数价值 - 杭州指数是我国首个全国性茶产业综合指数 覆盖118个主产县和19个批发市场 [4][8] - 指数为政府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调整提供精准依据 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8] - 促进产销高效对接 强化行业话语权 推动产业链价值合理分配 [8] - 推动茶产业从规模增长向价值提升转型 [8] 发展路径 - 科技成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8] - 需平衡传统名茶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 [8] - 通过品质与效益协同实现守正创新发展 [8] 行业展望 - 杭州指数将持续作为产业数字纽带 推动建设数字高地、创新高地和价值高地 [12]
粤北瑶乡有好茶,深山土特产变“金名片”|挖掘私藏粤茶⑧
南方农村报· 2025-05-23 18:02
行业背景 - 广东拥有凤凰单丛、英德红茶等知名茶品IP,同时存在众多小众特色茶品,具有工艺独特或风味罕见的特点[2][3] - 连南瑶族地区茶树种植历史超千年,现存800年树龄古茶树及300-500年古茶树群,形成特有的经济文化遗产[21][22][23] 产品特性 - 连南大叶茶主产绿茶和红茶,绿茶具栗香馥郁、清苦回甘特征,红茶以易起膏、韵味好、"冷后浑"品质著称[27][28] - 产品风味多样,包含稻田味、花香等,且耐冲泡,主打高山有机生态特色[25][26] 产业现状 - 连南大叶茶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及广东省公共区域品牌[54][55] - 品牌通过茶博会、斗茶大赛等渠道推广,斩获"中国黄茶斗茶大赛金奖""广东十大茗茶"等多项荣誉[55][56][57] 发展规划 - 公司正建设广清万亩茶园及稻鱼茶、茶药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传统茶+"与文旅、康养等产业融合[61][64][65] - 通过茶旅融合与科技提效双轮驱动,目标将区域品牌从粤北推向全国[60][66] 文化价值 - 茶文化深度融入瑶族民俗,包括婚嫁必备茶叶、节庆油茶礼仪及"敬茶"祭祀传统[8][9][10][33][42] - 瑶族迁徙史与茶树驯化史交织,形成"有瑶就有茶"的产业文化根基[17][18][30][31]
从“春茶独舞”到“三季飘香” 找准卖点 达州茶立足特色谋突围
四川日报· 2025-05-23 11:48
茶产业生产转型 - 达州推动茶产业从"春茶独舞"转向"三季飘香",夏秋茶可采收3—4轮,为茶农增加亩均近1000元收入,加工企业产值可比肩春茶 [6] - 万源市通过东西部协作支持,扩大茶园面积并改造标准化茶园,政府提供树苗、补种低效茶树、修建产业路,首次实现机采夏秋茶 [7] - 万源去年夏秋茶产量3000吨,产值6.8亿元,占茶产业综合产值32.1%,预计今年产量增至5600吨 [8] 加工与产能提升 - 万源市引进3家夏秋茶加工企业,引导本地绿茶企业添置夏秋茶加工生产线,提升产能 [7] - 达州计划打造夏秋茶开发利用示范点,支持万源建设夏秋茶精深加工园区 [8]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达州在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评"精制川茶产业振兴十强县",3个单品获"特别金奖",21个获"金奖" [9] - 达州突出"全国三大富硒区"卖点,组织"巴山青"等区域公用品牌参展,强化品牌矩阵 [10] - 企业通过政府补贴添置色选机等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并助力评奖 [10] 行业发展规划 - 达州计划到2027年再创5个以上单品金奖,推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从77亿元提升至120亿元 [11] - 行业将采取促加工延链条、强品牌拓市场等举措,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 [11]
宝藏之城丨梵净山下的这“抹”绿色,飘香全球
新华社· 2025-05-22 08:20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这里拥有抹茶高标准原料基地和生产线,以及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 间。2024年,江口县抹茶产量达1300吨,产值3.02亿元,带动周边近10万人就业增收,抹茶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 沙特阿拉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口,这是一座充满着浓郁抹茶香气的"宝藏之城"。 有一抹绿色,蕴含着武陵山腹地的清新与自然,在其主峰梵净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化作茶杯中的醇香,飘向全球。 这是5月15日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拍摄的茶园(无人机照片)。 0:00 这是在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茶室拍摄的抹茶茶饮(5月14日摄)。 这是5月14日拍摄的贵州省江口县贵茶产业园(无人机照片)。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右二)给村民讲解抹茶采收要点(5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中)与村民在采收抹茶茶青(5月15日摄)。 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韦勇(左)在一家茶叶加工厂里查看抹茶原料加工情况(5月15日摄)。 韦勇,一名地道的江口县人,2011年进入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原本学习化工专业的他自 ...
杭州都市圈新茶饮融合发展交流会今日开启
每日商报· 2025-05-22 06:18
行业活动 - 杭州都市圈新茶饮融合发展暨合作签约交流会将于5月22日举办 由杭州市发改委牵头 联合市商务局 农业农村局 茶楼业协会及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 [1] - 活动将汇聚杭州都市圈茶企代表 行业专家与政府部门 共商茶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推动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 [1] - 活动借力2025中国国际茶博会平台 旨在打造长三角茶产业协同发展新范本 [1][2] 产业链考察 - 考察环节将走访杭州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展示科技制茶工艺如何革新传统茶品 [1] - 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将展示茶基功能性成分提取 低糖茶饮配方开发等前沿科研成果 [1] - 十八棵御茶园将呈现千年龙井文化脉络 完整展示"茶园到茶席"全产业链 [1] 合作项目 - 首批签约项目涵盖技术研发 产销联动 品牌共建三大领域 [2] - 研究院与山山不夜 陆羽不绝等企业共建开放式研发平台 推动茶饮品风味稳态化加工技术转化 [2] - 杭州市茶楼业协会与德清茶场 安徽东江茂农业达成区域合作 探索"茶旅融合"跨城联动模式 [2] 发展规划 - 杭州市发改委将以研究院为技术枢纽 构建"线上+线下"长效对接平台 [2] - 未来将与杭州市农业局联动 推动杭州都市圈茶产业向创新链 产业链 价值链深度融合 [2] - 目标是通过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实现从"地理相邻"到"发展相融"的产业升级 [2]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与“茶”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5-21 22:04
茶文化传承与外交 - 茶作为全球健康饮品和文化象征,承载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1][2]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以茶会友,如2024年与越南领导人苏林茶叙[10],2025年访越时再次茶叙[11] - 2017年与越南领导人阮富仲茶叙时讲解"茶"字拆解为"人在草木间",体现道法自然理念[12][13] - 2014年用茶酒比喻中欧文化差异,提出"和而不同"的文明共存理念[14] 茶产业发展实践 - 福建省茶产量占全国近20%,居全国第一[14] - 2002年提出茶产业现代化路径: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茶文化产业[14] - 2021年考察武夷山生态茶园时强调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18] - 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生态种植提升茶叶品质,带动茶农增收[18] 地方茶业特色案例 - 宁德坦洋村通过党建联系点和工夫茶产业实现致富[8] - 四川黑茶制作传承传统工艺并创新品牌[19] - 浙江龙井茶炒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19] - 陕西茶园走生态优先发展道路,海南黎族村寨手工茶坊促进村民增收[19]
大别山下崛起茶产业新势力
新华网· 2025-05-21 19:40
茶产业发展现状 - 大悟县地处大别山优势茶产区 平均海拔450米 拥有茶园30万亩 [1] - 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引入现代化农业管理系统和抹茶生产工艺 建成3000亩抹茶种植生产基地 [1] - 2023年建成智能化黄茶生产线 日加工鲜叶近1万斤 产品通过酒店餐饮渠道畅销市场 供不应求 [4] 抹茶产业 - 抹茶茶叶需经过20多天遮阴处理 提升持嫩性和叶绿素含量后采摘 [1] - 生产工序包括蒸汽杀青 烘干 叶梗分离 静电除杂等自动化流程 最终形成颗粒微小 深绿细腻的成品 [3] - 抹茶食用方式多样 可与咖啡 奶茶 糕点等搭配 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 [3] - 金墩村2023年生产抹茶200多吨 产值近1亿元 [3] 黄茶产业 - 黄茶属微发酵茶 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富含茶多酚 氨基酸等有益成分 近年市场发展较快 [3] - 利用夏秋茶发酵成黄茶 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 每亩茶园增收超2000元 惠及茶农2200余人 [4] - 朱湾村黄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改变了以往夏秋季弃采现象 [3][4] 产业规模与效益 - 大悟县拥有涉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 年产茶叶约1.4万吨 [4] - 全产业链从业人员10万余人 综合产值超25亿元 [4] - 已构建绿茶 抹茶 黄茶 红茶等多种品类 特色鲜明的茶产业格局 [4]
5月22日,到汕尾陆丰赴一场茶香盛宴
南方农村报· 2025-05-21 15:02
5月22日,到汕 尾陆丰赴一场茶 香盛宴_南方+_ 南方plus 山海茶韵,绿美 陆丰。2025年5 月22日,首届陆 丰茶文化旅游推 广季暨茶王争霸 赛将在陆丰市文 化中心隆重举 行。此次活动由 陆丰市人民政 府、陆丰市"百 千万工程"指挥 部办公室主办, 旨在弘扬陆丰茶 文化,推动茶产 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茶韵悠长:历史 与现代的交融 陆丰茶文化源远 流长,自明清时 期便与茶结缘, 成为粤东茶文化 的重要支脉。 1960年,城东镇 高美村建立知青 茶厂,从潮州凤 凰山引种单丛 茶,开启了陆丰 茶规模化种植的 序幕。如今,陆 丰茶以其独特 的"岩韵丛香"闻 名遐迩。 活动中,观众不 仅能领略古法制 茶技艺的魅力, 如"三烘三晾"的 传统工艺,还能 感受现代科技与 茶文化的融合。 物联网监测、AI 优化制茶等技术 的应用,为陆丰 茶产业注入了新 活力。此外,非 遗工坊推出的岩 茶文创礼盒、茶 旅线路等创新举 措,展现了陆丰 茶文化的多元发 展。 茶王争霸:技艺 与品质的巅峰对 决 作为本次活动的 重头戏,茶王争 霸赛吸引了众多 茶企和茶农参 与。比赛将分为 单丛茶和岩茶两 大品类,由广东 省农业科 ...
闪亮登场!陆河区域品牌“云上陆茶”登陆湾区文化高地大屏
南方农村报· 2025-05-21 15:01
品牌发布与推广 - 陆河区域品牌"云上陆茶"于2025年5月20日登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高地289艺术园区顶屏进行宣传[2][3][5] - 该大屏位于广州市核心地段广州大道中段,珠江新城CBD西侧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艺术园区[6] - 品牌将于5月22日在广州茶博会上正式发布,并在5月21-25日期间参展,展位设在广交会展馆D区18.2馆A2000[10][22][23] 品牌发展背景 - 陆河县于2025年3月22日启动"陆河茶叶区域品牌征集活动",经过评审确定"云上陆茶"为区域品牌[8][9] - 近年来陆河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组建茶叶专班,成立茶产业协会,创新"生产+科技+营销"体制机制[12] - 在2024年第六届广东潮州凤凰单丛茶争霸赛中,陆河县企业万鼎茶业公司和华南茶叶(陆河)分获"茶王"和"金奖"[13][14] 产业发展现状 - 在广东省生态茶园认定名单中,汕尾市共有9家入选,其中陆河县独占6家[15] - 此次品牌推广是陆河县委县政府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旨在扩大品牌知名度,拓宽销路,促进产业升级[17][18][19] - 通过品牌效应带动茶农增收致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