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蜜雪集团(02097):高端现制茶饮第一,打造全球化的现代东方茶品牌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9 14: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8.3美元,对应37%的上涨空间 [4][6][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霸王茶姬是中国第一大高端现制茶饮店品牌和增速最快的千店规模现制茶饮品牌,重视品牌建设,聚焦茶饮品类,大单品策略推动扩张,运用“茶科技”提升效率 [6] - 预计未来三年国内开店放缓、海外开店加速,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览 - 现制茶饮是中国茶饮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21.7%,预计2024 - 2028年为11.8% [21] - 茶饮在海外市场受欢迎,2024 - 2028年全球现制茶饮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9% [23] - 高端现制茶饮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024 - 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7.8%,门店数量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3.6% [25] - 多因素驱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扩容,行业集中度较低 [26] - 霸王茶姬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行业位列第一,也是增速最快的千店规模现制茶饮品牌 [30] 霸王茶姬概览 - 霸王茶姬2017年创立于云南昆明,采用“双总部”策略,截至1Q25有6,681家门店 [31] -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股权采用A/B股架构,创始人张俊杰为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34][35] - 门店数量增长迅速,2021 - 2024年复合增长率141%,兼顾国内和海外 [36] - 进入新市场以直营店试点后开放加盟,门店整体以加盟为主,自西南扩展至全国,新一线及二线城市门店占比近50% [38] - 门店增长驱动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净利润率达20%,主要收入来源为加盟门店产品销售 [41] 霸王茶姬的竞争优势 大单品策略打造高标准化和高效率 - 业内首创原叶鲜奶茶品类,2022 - 2024年分别贡献中国GMV的79%、87%、91%,畅销三款产品贡献61% [44] - 其他品类丰富菜单,包括雪顶茶拿铁、东方冰茶、极萃·茶拿铁等 [49] - 专业研发团队打造品牌优势,持续推新完善体验,聚焦产品健康属性,推出轻因产品扩展场景,扩充产品品类 [52][55][57] 运用“茶科技”提升效率 - 2022年研发自动化制茶设备,8秒出杯,口味误差率千分之二,2024年前30%门店日均销量超行业平均三倍多 [66] - 为消费者和特许经营合作伙伴提供在线服务,优化运营管理 [67] - 供应链简单,与优质供应商合作,采用第三方仓储和物流体系,2024年物流成本占比不到1%,库存周转天数约5.3天 [69] 打造有全球品牌价值的连锁公司 - 门店大多位于黄金地段,装潢精致,树立品牌调性 [70] - 重视营销,2022 - 2024年广告费用合计超9.6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产品创新和营销促进用户增长 [70][71][78] 盈利预测和估值 盈利预测 - 同店收入短期承压,中国业务4Q24以来下滑,海外业务1Q25开始下滑,但部分成熟区域和国家有增长 [79] - 策略转向同店收入增长,国内开店放缓,2025 - 2027年净新增门店950、900、850家;海外开店加速,净新增250、420、474家 [80][81][84]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51亿、180亿、2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亿、33.4亿、39.3亿元 [15][85] 估值 - 采用相对估值法,霸王茶姬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估值13倍,低于可比公司,参照PEG1.0倍给予2025年PE估值18倍,得出目标价38.3美元 [87] 催化剂和风险提示 催化剂 - 同店表现超预期,新品成功或行业竞争趋缓将带动收入增长 [90] - 门店扩张超预期,国内外市场门店加密将带动收入增长 [90]
霸王茶姬招股书(茶饮)
搜狐财经· 2025-06-03 16:30
公司概况 - 霸王茶姬是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以"健康茶饮"为核心理念,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试图在全球市场复刻咖啡巨头的成功路径[1] - 公司2017年创立于云南,截至2024年底全球门店总数达6440家,覆盖中国32个省级行政区及海外市场,中国市场门店6284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现制茶饮品牌[2] - 2024年总销售额突破29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2.9亿元实现超22倍增长[2] 商业模式 - 采用"管理型加盟"模式,直营店仅占门店总数的3%,其余6271家均为加盟店[2] - 聚焦核心单品策略,招牌茶拿铁系列贡献超90%销售额,三大爆款单品占中国区销售额61%[3] - 通过专利萃取技术强化茶汤纯味,降低供应链复杂度,实现全球门店口味标准化[3] 技术优势 - 智能制茶设备使单杯出品时间缩短30%,全链路数字化实现五大环节在线协同[4] - 2024年单店月均销量达2.5万杯,较2022年提升179%,数字化系统帮助加盟商降低库存周转天数40%[4] - 实时分析万家门店销售数据指导新品研发,注册会员复购率达行业平均值的1.8倍[4][6] 全球化布局 - 156家海外门店覆盖东南亚、英国等市场,2024年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47%[5] - 设立新加坡供应链中心辐射全球,计划在欧美主要城市建立区域中心仓[5] - 企业愿景为"让喝茶成为世界性生活方式",融资将重点用于建设海外供应链网络[5]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中国区门店平均月GMV达51.2万元,单店月均销售251杯[25] - 移动小程序注册会员超1770万,2024年总GMV较2023年增长83%[25] - 2023年和2024年总GMV分别为108亿元和295亿元[35]
【英文】霸王茶姬招股书(茶饮)
搜狐财经· 2025-05-25 15:57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 霸王茶姬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开曼群岛,通过中国及海外子公司开展业务,无可变利益实体结构 [1] - 2023年5月在开曼群岛成立控股公司,同年通过重组实现对北京茶姬的控股 [1] - 截至2024年底全球门店达6,440家(中国6,284家,海外156家),是中国最大高端现制茶饮品牌 [1] 商业模式与核心优势 - 采用"加盟为主、直营为辅"模式,2024年底加盟店6,271家,直营店169家 [2] - 核心产品茶拿铁2022-2024年GMV占比分别为79%、87%、91% [2] - 自主研发自动化制茶设备实现标准化,数字化系统管理供应链和消费者关系提升效率 [2] 财务表现与市场规模 - 净收入从2022年4.92亿元增至2024年124.06亿元(约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3]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0.91亿元转为2024年盈利25.15亿元(约3.45亿美元) [3] - GMV从2022年12.94亿元跃升至2024年294.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0% [3] -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从2019年1022亿元增至2024年2727亿元,预计2028年达4260亿元 [3] 国际化布局与未来计划 - 2023年起拓展东南亚、英国等海外市场,2024年底海外门店156家 [4] - 计划利用募资扩张国内外门店网络,升级产品研发,完善海外供应链 [4] - 目标将中国茶打造成全球饮品文化符号 [4]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采用AB股结构,创始人张俊杰持有全部B股,拥有超90%投票权 [5] - 作为"受控公司"豁免部分纳斯达克治理规则,董事会多数成员可不独立 [5] 行业数据与竞争优势 - 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占比从2019年10.9%提升至2024年25.9% [3] - 2024年中国门店月均GMV达51.2万元,月均销量25,099杯 [28] - 移动小程序注册会员超1.77亿 [28] - 全球茶饮市场2024年GMV达4671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6019亿美元 [58]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与“茶”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5-21 22:04
茶文化传承与外交 - 茶作为全球健康饮品和文化象征,承载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1][2]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以茶会友,如2024年与越南领导人苏林茶叙[10],2025年访越时再次茶叙[11] - 2017年与越南领导人阮富仲茶叙时讲解"茶"字拆解为"人在草木间",体现道法自然理念[12][13] - 2014年用茶酒比喻中欧文化差异,提出"和而不同"的文明共存理念[14] 茶产业发展实践 - 福建省茶产量占全国近20%,居全国第一[14] - 2002年提出茶产业现代化路径: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茶文化产业[14] - 2021年考察武夷山生态茶园时强调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18] - 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生态种植提升茶叶品质,带动茶农增收[18] 地方茶业特色案例 - 宁德坦洋村通过党建联系点和工夫茶产业实现致富[8] - 四川黑茶制作传承传统工艺并创新品牌[19] - 浙江龙井茶炒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19] - 陕西茶园走生态优先发展道路,海南黎族村寨手工茶坊促进村民增收[19]
以茶为媒 共话未来:从国际茶日看中国茶的全球之路
新华网财经· 2025-05-21 18:00
茶文化 - 茶作为中华文明标志性符号,承载着从神农尝百草到陆羽《茶经》的历史脉络,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3] - 茶在国际交往中扮演文化桥梁角色,通过茶道传递包容共生的东方智慧,新华网称其为"穿越时空的文化使者" [3] 茶产业 - 茶产业是中国乡村振兴与全球贸易的双引擎,覆盖云南普洱、福建武夷山等核心产区,带动茶农生计与全球贸易 [5] - 行业正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强调需培育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特色品牌 [5] - 中茶公司在全国茶叶主产区布局全品类产业,掌握上游资源,确保"央企品质",研发高质价比国民茶 [9][10] 茶科技 - 科技推动产业升级:浙江智能茶园使用传感器监测土壤,安徽数字化生产线控制炒青温度,分子生物学技术破解风味密码 [7] - 中国茶叶学会指出茶科技将深化产业与现代技术融合,提升全球消费者体验 [7] - 中茶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筛选原料,在文化传承与科技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10] 三茶统筹战略 - "三茶统筹"理念整合文化、产业、科技,中茶公司通过全品类布局、产业链把控推动实践,并参与国际交流推广中国茶文化 [9][10] - 行业通过该战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茶致力于让茶文化在全球落地生根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