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计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消失的门把手:创新,还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晚点Auto· 2025-05-16 22:27
隐藏式门把手的发展历程 - 隐藏式门把手最初专属于赛车或豪华车,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因高昂制造成本仅限少数追求极致美学的消费者 [4] - 1970年代技术成熟后开始出现在主流车型如菲亚特 850 Spider,厂商用于营造高端品牌形象 [5] - 特斯拉2012年Model S首次在电动车采用隐藏式设计,成为电动车身份标签,现60%中国新能源车型搭载该设计 [5][15] 技术原理与分类 - 传统门把手通过机械联动装置控制开关,隐藏式分为全隐藏(需触发弹出)和半隐藏(部分外露)两种形态 [8][9] - 按解锁方式可分为"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保留物理连接)和"隐藏把手+电子锁"(电动为主+机械备份)两类 [12] - 现代隐藏式设计复杂度远超早期版本,电子化程度提高但故障点增多 [8][13] 实际效用与成本分析 - 对风阻系数改善仅0.001-0.002 Cd(续航提升1-3公里),效益远低于流线型车身等传统手段 [7] - 整车四门采用隐藏式设计增加7-8公斤重量,BOM成本机械结构贵4-5倍,电子结构贵6-7倍 [14] - 大众测试标准要求电动门把手驱动电机往复15万次,其BOM成本高出行业20% [15][16] 安全风险与行业问题 - 暴露出夹手、冻住无法弹出、传感器失灵等问题,断电时纯电动设计可能导致逃生路径失效 [5][13] - 2023年丰田bZ3因设计缺陷召回1.2万辆,大众ID.4在美加因防水问题累计召回数十万辆 [14] -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部分厂商可省略破冰功能,现有标准未覆盖布置、标志等技术要求 [16][17] 解决方案与行业趋势 - 供应商开发新型安全机制:ITW集团提出惯性触发机械自启动,霍富集团为宝马iX开发紧急拉索装置 [20] - 大众探索超级电容备用电源方案,长城坚持"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保守设计 [16] - 欧洲市场对隐藏式接受度分化,Top Gear评选20佳电动车中半数采用,但部分豪华车保留传统把手 [17] 行业反思与设计哲学 - 与历史上弹出式大灯类似,隐藏式门把手被质疑是"好看但无用"的设计 [22][25] - 行业过度压缩成本导致DFMEA失效分析流于形式,产品风险上升 [26][27] - 设计应满足真实需求而非欲望,当前部分汽车设计被批评"反直觉"如取消物理按键 [26]
“消失” 的汽车门把手
晚点LatePost· 2025-05-16 21:33
隐藏式门把手的发展历程 - 隐藏式门把手最初用于赛车或豪华车(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目的是优化空气动力学和美学设计 [2] - 1970年代后技术成熟且成本降低,菲亚特 850 Spider等主流车型开始采用以提升品牌形象 [2] - 特斯拉2012年推出的Model S首次在电动车上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成为电动车设计标签之一 [2] 隐藏式门把手的技术与问题 - 分为全隐藏式和半隐藏式两种,工作原理类似传统门把手但结构更复杂 [5] - 解锁方式分为"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和"隐藏把手+电子锁",后者依赖电力且存在断电失效风险 [7] - 常见问题包括夹手、冬季冻结、传感器失灵、连接机构损坏等 [3] - 极端事故中可能导致救援困难(如山西运城事故中车门无法打开) [9] 隐藏式门把手的实际效益 - 对风阻系数改善仅0.001-0.002 Cd(续航提升1-3公里),效益远低于成本 [4] - 特斯拉内部曾反对该设计,因复杂度高且成本显著增加 [4] - 整车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增加7-8公斤重量,BOM成本比传统结构高4-7倍 [9] 行业应对与标准制定 - 工信部拟出台《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国标,要求强化断电保护、标识规范等 [3] - 大众ID4采用半隐藏式折中方案,但仍因防水问题召回数十万辆 [10] - 长城汽车采用"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方案,强度与传统把手一致 [12] - 供应商开发新型安全方案,如ITW的惯性触发机械自启动机制、霍富的紧急拉索装置 [17] 市场现状与设计反思 - 中国新能源车前100车型中60%搭载隐藏式门把手 [11] - 欧洲市场部分豪华车(如劳斯莱斯闪灵、保时捷Taycan)仍保留传统门把手 [14] - 行业反思设计过度追求差异化,可能牺牲安全性和实用性(如弹出式大灯的衰落) [22][23] - 供应链成本压缩导致质量风险上升,部分企业忽视失效模式分析(DFMEA) [23]
广交会三期来了!适老设计与东方美学同台,法国采购商连称赞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22:11
外贸创新趋势 -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以"美好生活"为主题,展出玩具、家用纺织品、文具等品类,1.2万家企业参展,突出银发经济和东方美学两条创新主线 [1] - 参展企业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2200家,较上届增加100多家 [11] - 行业从代工模式转向设计主导,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从客户提供图纸转变为共同探讨设计方案 [9] 银发经济产品创新 - 石家庄鸿旭地毯推出防滑菱形纹地毯,表面摩擦系数提升,可水洗功能解决老年人痛点 [4] - 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物基鞋垫,采用25%玉米提取物PU材料,柔软度提高50%,抗撕裂性增强30%,后跟多层密度材料缓冲系统可分散30%足底压力 [4][6] - 邦尼生物功能鞋垫已取得国家医疗器械许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技术品牌化策略见效 [6] 东方美学设计突破 -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推出植绒工艺雪纺上衣,通过洗水工艺使植物纤维与牛仔面料融合,创造粗粝与柔美视觉对冲 [11] - 鸿旭地毯运用数字印刷技术实现波斯纹样与北欧极简风格融合 [11] - 法国采购商评价中国服装设计"颜色漂亮、设计可爱",显示国际审美认可 [7] 全球化战略升级 - 防滑地毯采用区域定制策略:中东版加深花纹凹凸度,北欧版冷色调极简,东南亚版减薄材质厚度 [12] - 大连泛瑞客制衣通过高端定制规避关税影响,一季度海外销量增长,客单价较高 [15] - 企业加速海外布局:邦尼生物在越南建生产基地,广州纺织集团在孟加拉、越南设厂 [15] 跨境电商与新市场拓展 - 邦尼生物亚马逊品牌店累计销售额达1.7亿元 [17] - "一带一路"国家订单同比增长20%,市场多元化战略见效 [15] - 广州纺织集团纳米微多孔技术户外功能裤具备防水排湿功能,根据客单量灵活议价 [17] 研发投入与生产升级 - 广州纺织集团每年投入数百万进行面料研发,邦尼生物将30%盈利投入研发 [11] - 鸿旭地毯天津、河北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小单快返柔性生产 [11] - 企业向海外工厂加派核心技术人员支持产能转移 [15]
健忘的汽车设计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2 16:27
中国汽车设计历史研究现状 - 设计师群体对未来的本能偏爱导致对历史记录的忽视 行业创新往往需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作品的批判或扬弃来确立自身价值 但前提是需要真实详备的历史记录 [5] - 中国汽车设计领域历史记录不足的原因包括:20世纪汽车未私人化导致信息局限在科技工程领域 21世纪私有化普及仅用20年 消费者平均4年更换车辆加速新旧迭代 [5] - 互联网普及强化了不留存历史的习惯 网络记忆不持久 查询十几年前车型设计信息极少 热点更迭快导致难以长期记录 [5] 学术研究数据对比 - 中国知网以"汽车设计"搜索得28000篇文献 附加"中国"后锐减95% 再附加"历史"再减86% 设计历史研究文献占比不足2% [5][6] - 中外文献库对比显示 中国汽车设计历史研究弱于西方传统汽车强国 中国汽车产业历史68年 与欧美日(138/131/89年)差距小于预期 [6] - 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色彩/曲面领域 标志设计研究数量远超设计历史 但标志在汽车设计中重要性较低 [5][6] 行业发展特征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汽车消费呈现喜新厌旧特征 设计行业20年内从不懂现代设计到比肩世界级品牌 [5] - 本世纪20年的汽车设计历史保存研究依然薄弱 不能仅归因于产业历史长度差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