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变动

搜索文档
又一家公募,董事长离任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6:11
【导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离任,由总经理康乐代为履职 基金行业又有重要人事变动。 5月29日晚间,景顺长城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司原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于5月29日离任,相关 调整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届满离任 公告显示,李进离任后,由总经理康乐代任董事长一职,任职日期为5月29日。上述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 过,并将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履行备案程序。 | 离任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 重事长 | | --- | --- | | 离任高级管理人员姓名 | 李进 | | 离任原因 | 任期届满 | | 离任日期 | 2025年5月29日 | | 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说明 | 无 | 公开资料显示,李进出生于1966年4月,现年59岁,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正 高级经济师。从业经历显示,他是一位金融老将,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 李进于1989年至1994年在中国科技财务公司工作,随后30余年均在"华能系"任职,曾任中国华能财务有限责任 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组成员,华能资本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 在公司原董事长丁益于202 ...
方正富邦基金董事长退休离任 年内超过10位公募高层投研退休
财经网· 2025-05-30 11:54
方正富邦基金高管变更 - 公司原董事长何亚刚因退休离任,新任董事长为李岩 [1][5] - 李岩任职日期为2025年5月28日,此前曾在中国平安、平安证券、平安理财等机构担任财务及高管职务,2023年起任方正证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等职 [3][6] - 何亚刚1964年出生,61岁退休,证券从业33年,2015年起任方正证券总裁,2017年7月出任方正富邦基金董事长 [6] 公司发展及业绩表现 - 方正富邦基金管理规模从2017年底的131.97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729.07亿元,涨幅达452% [6] - 公司构建"3+4+N"投研梯队,三大首席投资官为崔建波、汤戈、罗杰,固收类产品近三年收益11.27%,行业排名第18/150 [6] 公募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2025年内公募高管变更达158人次,涉及82家公司,其中董事长变更31人次,总经理变更42人次 [7] - 行业高管变动原因包括投资管理专注度、业绩压力、股东调整及人才流动需求 [7] - 2025年以来超10位公募高层因退休/临近退休离任,如国海富兰克林董事长吴显玲、兴银基金董事长吴若曼等 [7][8] 行业退休案例及影响 - 诺安基金王创练成为公募首位"自然退休"基金经理,管理诺安安鑫期间年化回报12.03% [8] - 中欧基金曹名长2025年1月因临近退休卸任,其以低估值策略著称,从业近30年 [9]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以解决"重规模轻回报"问题,推动行业转向投资者为本的底层逻辑 [9] 人才体系建设建议 - 行业需完善投研团队建设,避免依赖个人能力,应优化考核与激励制度以提升基金经理稳定性 [9]
招商证券高管再变动 “70后”张兴、王治鉴提拔为副总裁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3:09
5月26日晚,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聘任张兴、王治鉴担任公司副总裁,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从履历来看,两人均为"70"后,且均来自招商证券内部提拔,并且担任过总裁助理。其中,张兴在提拔前为招商证券 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王治鉴在提拔前为首席投资官。 2017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张兴任招商证券投资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张兴任招商证券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此外,自2020年4月起,张兴就任职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风险管理负责人。 长期在下属公司的风险部门任职,帮助张兴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控经验。2021年4月起,张兴任招商证券风险管理中 心总监兼风险管理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此后,张兴的一路晋升,自2024年2月起,张兴开始任招商证券首席风险 官,并于2024年3月起任招商证券合规总监。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9月起,张兴还任招商证券总裁助理。 王治鉴同样是一名"70后",同样担任过总裁助理。招商证券披露的个人资料显示,王治鉴于2021年5月起任招商证券 总裁助理。 不同于张兴的风险管控经验,王治鉴的个人履历更多集中于投资领域,其于2025年2月起任招商证券首 ...
券商资管高管变动潮再添一例 兴证资管刘宇接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33
人事调整 - 兴证资管董事长孙国雄因到龄退居二线,转任业务巡视员 [1] - 原兴证投资执行董事兼总裁刘宇接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1] - 新任董事长刘宇现年54岁,拥有管理学博士学位及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职业生涯横跨审计、交易所监管与资管领域 [3] - 原兴业证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蔡晓斌将接任兴证投资总裁职务 [3] - 2024年9月原总经理徐翔离职,2025年3月副总经理杨华升任总经理,同时提拔郑方镳为副总经理 [3] 公司发展 - 孙国雄任期内公司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从2022年末的7464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1010亿元 [3] - 2023年11月获批公募基金管理资格,2025年2月完成首只公募基金发行 [3] - 当前管理公募产品27只,非货币公募规模112亿元 [3] - 2024年ABS管理规模同比增长35%,同业合作项目新增12个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76亿元,全年实现营收165亿元,净利润009亿元 [4] 行业背景 - 2025年以来已有东方红资管、海通资管等11家机构发生高管更迭 [4] - 福建证监局曾于2024年12月对兴证资管单一资管计划规避监管问题出具警示函 [4] - 公司表示将推进公私募产品系统化建设,重点发展低波动绝对收益型产品 [4] - 市场分析认为刘宇的跨领域经验或将为公司带来投研体系与风控机制的优化 [4]
沪上两家信托换帅:王岗拟任陆家嘴信托董事长,马金履新爱建信托董事长
新浪财经· 2025-05-20 21:31
接近陆家信托人士向智通财经表示,原董事长黎作强将退休,连同在陆家嘴集团的职务也一并卸任。 智通财经记者 | 张晓云 信托行业高管变动潮持续涌动。近期,沪上两家信托公司董事长变动。 近日,智通财经了解到,海通资管原总经理王岗履新陆家嘴集团副总经理后,近期经股东推荐,拟任陆 家嘴信托董事长,目前任职资格还在相关程序中。 5月19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公告,核准马金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爱建信托")董 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批复日期为5月9日。 王岗新职务 近期,一则王岗拟任陆家嘴信托董事长的消息在信托圈内传开。对此,接近陆家信托人士向智通财经表 示,经股东推荐,但还在程序中,需要经股东会,董事会和监管审批,以上程序现在都还没有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王岗男,198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历任上海市青浦区 国家税务局第四税务所副主任科员,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上市公司一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中国 证监会上海专员办综合组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科员、调查一处副处长,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资 本运营部副总经理,海通证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 理 ...
两家省级银行高管变动
券商中国· 2025-05-19 07:23
海南农商银行高管变动 - 海南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刘国鑫拟任省属企业正职 现年54岁 历任海南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多个职务 [2] - 海南农商银行是海南省农信改革新成果 采取新设合并方式组建 全国首家全省统一法人模式改革的地方法人银行 [2] - 截至2024年末 海南农商银行总资产达3826.47亿元 2024年5月6日获批开业 [2] - 刘国鑫履新副行长刚满一年即迎来升迁 原领导班子包括董事长李晓刚 行长陈维 副行长刘国鑫 吴敏 邹燕玲 [2][3] - 海南银行行长吴竞择因到龄退休 于2024年11月起不再担任职务 吴竞择2015年参与筹建海南银行 2022年升任行长 [3] 内蒙古银行高管变动 - 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 行长洪少平拟任自治区党委直接管理领导班子的企业正职 现年58岁 有丰富银行业从业经历 [4] - 洪少平2024年10月从蒙商银行调任内蒙古银行出任行长 [5] - 内蒙古银行2024年11月完成换帅 郭大勇获核准任董事长 现年53岁 曾任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等职 [6] - 内蒙古银行成立于1999年11月 前身为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入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6] 其他中小银行高管变动 - 四川银行2025年4月核准郑晔为董事长 王波为行长 原董事长林罡退休离任 [7] - 湖北银行2025年4月任命赵红兵为党委书记 提名董事长人选 [7] - 兰州银行2025年3月提拔刘敏为行长 李涛 韩佳峻 盛柏涵为副行长 [8] - 宁夏银行行长周健鹏2025年2月调任银川市委副书记 [9] - 桂林银行原董事长吴东2025年4月"届中辞任" 行长张先德代履行职责 吴东2019年底升任掌舵桂林银行 [9]
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13年“老将”韩勇卸任,曾推动全市场最大沪深300ETF成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1:47
高管变动 - 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韩勇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 董事长贾波将代行总经理职责 [1] - 韩勇在任期间推动公司管理规模实现跨越式进步 并在指数投资品牌建设 业务多元发展 制度体系完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韩勇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历 曾任职于君安证券 华夏证券 证监会 2007年加入华泰柏瑞基金 2011年起担任总经理 [1] 公司发展 - 2011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规模从134.06亿元增长至6526.48亿元 行业排名从第38位升至第15位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作为首只T+0跨市场ETF 2012年募集规模达330亿元 成为当时A股最大被动型基金 [2] - 截至2025年5月8日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达3801.23亿元 仍为公募市场最大ETF产品 [2] - 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ETF总规模达4908.61亿元 全行业排名第3 [2] 行业动态 - 2025年初至今公募基金行业已发生140起高管变动 涉及76家基金公司 [3] - 韩勇卸任是年内第34位总经理变更 [3]
东海证券总裁辞职,董事长王文卓代行职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3:08
4月29日,东海证券发布了两名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首先是职工董事、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杨明辞职;其次是到执行委员会委员高宇辞职。东海证券表 示,杨明辞职是因个人原因;高宇辞职是因个人职业规划调整。另外,在杨明辞职后,由董事长王文卓 代为履行公司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职责。 4月29日,东海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4月26日收到职工董事、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杨明递交 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杨明辞去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所有职务。也就是说,杨明在辞 去东海证券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职务的同时,也辞去东海投资董事长、东海基金董事长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杨明辞去东海证券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后,东海证券也作出了过渡期安 排,决定由董事长王文卓代为履行公司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职责,代为履行职务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 议通过之日起至新任执行委员会主任(总裁)到任之日止,最长不超过6个月。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杨明辞去东海基金董事长后,东海基金已迅速决定新任袁忠为董事长。据了解, 袁忠现为东海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秘书。 在4月29日的公告中,东海证券还提到,公司董事会于4月28日收到 ...
外资公募的规模困局
北京商报· 2025-04-29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外资投资比例放开后外资公募队伍扩大 但多家机构非货基管理规模增长缓慢 部分机构获股东增资 还有部分机构高管更迭频繁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公募未来需提升产品创新研发和客户服务能力 [1] 长不大的规模 - 2020年4月外资投资比例限制放开 外资公募队伍持续扩大 截至当前共有9家外资公募 [3] - 公募一季报显示 仅4家外资公募非货基管理规模超百亿元 5家最新规模环比下滑 4家环比减少超20% 贝莱德基金环比下滑最明显 [3] - 施罗德基金、安联基金规模环比增长超300% 摩根士丹利基金、宏利基金环比分别增长2.07%、15.36% [4] - 多数外资公募非货基规模排名集中在行业100名以后 摩根士丹利基金、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规模下滑或增长不明显 [4] - 财经评论员认为部分外资公募缺乏客户资源 产品研发创新无优势 未形成核心竞争力 [5] - 专家认为外资公募管理与中国市场化融合存在偏差 导致规模落后于内资公募 [5] 股东增资不断 - 部分外资公募获股东频频增资 富达基金累计5次增资 路博迈基金、贝莱德基金已实施4次增资 [6] - 今年3月摩根士丹利基金、联博基金增加注册资本 安联基金曾在2024年12月增资 [6] - 专家认为股东增资是为提升在华布局规模 保持经营连续性 对中国市场有信心等 [7] 高管变动频繁 - 部分外资公募高级管理人员更迭不断 贝莱德基金、宏利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均有高管变动 [8] 未来发展建议 -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公募需提升产品创新研发和客户服务能力 [1][8] - 专家建议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改变管理激励 提升品牌价值 [9] - 专家建议适应中国市场变化 选拔本土人才 考核市场化 强化品牌建设 布局热门产品 [9]
“老将”顾建忠回归!
第一财经· 2025-04-23 21:42
人事变动 - 顾建忠被任命为上海银行党委书记 拟接任董事长职务 此前任职上海农商银行行长六年并推动其上市 [3][5] - 原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职 任职近10年 副董事长施红敏暂代职责 [5] - 顾建忠为资深银行家 拥有27年金融从业经验 曾长期在上海银行担任多个部门总经理职务 [5] 经营业绩 - 2024年上海银行营业收入529.86亿元 同比增长4.79% 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 同比增长4.5% 结束连续两年下滑 [7] - 2022-2023年营收持续下降 2023年营收505.64亿元(同比-4.8%)但净利润保持1%以上增速 [7] - 资产规模突破3.23万亿元 2024年中期分红比例首次提升至30.67% 此前长期低于30% [7] 市场表现 - 2024年股价涨幅接近70% 领跑银行板块 2025年累计涨幅14.54% 市值达1488.86亿元 [7] - 分红比例在A股42家银行中排名第18位 2023年分红率为2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