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
搜索文档
推进解决各自关切,重新校准两国关系,中加外长会谈强调重建互信
环球时报· 2025-10-18 06:45
双边关系现状与评估 - 中加关系被描述为“复杂”且涉及领域广泛,两国正经历一场“痛苦”的贸易冲突[1] - 中方认为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可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成为伙伴[1] - 加拿大寻求在可行领域与中国合作,在必要领域“挑战”中国,同时保持对话渠道畅通[2] 贸易冲突具体措施 - 加拿大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2] - 中方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今年8月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对加拿大公司征收75.8%的保证金[2] - 加拿大前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现政府维持了这一政策[2] 行业影响与压力 -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要求联邦政府取消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因中方反制措施已导致加拿大油菜籽价格下跌[2] - 加拿大国内公众对电动汽车关税的支持率发生变化,目前支持该关税的比例不到一半,低于去年的63%[2] 高层互动与关系修复努力 - 加拿大外长访华是加方为修补对华关系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加总理高度重视对华合作并致力于重新校准加中关系[1][2] - 两国总理今年9月在纽约会见,加总理预计将在“未来一个月左右”与中国高层领导人见面[3] - 中方愿同加方重启各层级对话交往,推进解决各自合理关切,探讨挖掘各领域合作[1] 合作前景与挑战 - 此次访华被视为两国关系经历波折后的重要“窗口机遇期”,延续了今年以来试探性接触和改善的基调[3] - 实质性修复关系需加方在关键问题上展现清晰、连贯的诚意,包括取消单边关税、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等[3] - 加拿大国内政治与外交上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对关系修复过程构成挑战[3]
守护天下粮安的中国担当(和音)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13
中国粮食安全成就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2]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2] - 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养育全球近1/5人口,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 全球饥饿人口比例达8.2%,仍有6.73亿人挣扎在饥饿线上 [1] - 气候变化、地缘冲突、贸易壁垒等因素使全球粮食体系面临严峻风险 [1] 中国在全球农业合作中的角色 -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 - 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 [2] - 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 [2] 中国参与全球粮农治理 - 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二十国集团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 [3] - 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维护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3]
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经济日报· 2025-10-18 06:05
一是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安全风险显著增强, 使得国际发展缺乏和平安宁的环境。有的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肆意加征关税,导致全球产业链 供应链严重受阻,经济全球化面临更大阻力。和平稳定是发展繁荣的基础,开放合作是经济增长的支 撑。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进一步落实,势必需要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为此需要发挥联合国等 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大国协调,减少全球治理赤字,为全球发展创造更加和平安宁、自由开放的国际 环境。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携手构 建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是构建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全球发展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要实现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公平 惠及各国人民。为此需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让各国实现机会 公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理应成为国际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强劲动力。均衡普 惠的发展伙伴关系与普惠包容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普惠包容的发展理念突破了零和博弈思维,倡导共 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能在全球发展进程中找到适合自身 ...
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国际社会共迎挑战
经济日报· 2025-10-18 05:58
10月16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全球治理圆桌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国际机构的代 表,围绕如何更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普遍表示,中方在上合组织天 津峰会上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为推动国际社会共迎挑战、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 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澎湃动力。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表示,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果丰富,在安全、经济、人文交流等领 域都取得大量成果。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在峰会上获得广泛的高度评价,得到各国元首及国际社会 积极响应。全球治理倡议与"上海精神"有许多契合之处,都强调要尊重国家主权和国际法,并倡导多边 主义。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多边主义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关键阶段,人类社会面临 数字鸿沟、气候变化、地缘政治风险等诸多挑战。全球治理倡议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注入了新动 力。 "中国一直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都是全球治理的共同参与者和受益者,这非常符合《联合国宪 章》宗旨,也符合一个公平公正全球体系的发展方向。中国一直是全球治理体系发展和改革的积极贡献 者,在南南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减贫、粮食安 ...
全球大学齐聚北京,对话推动《未来契约》落实
新京报· 2025-10-17 15:48
会议背景与核心主题 - 会议于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举办 主题为落实《未来契约》完善全球治理 [1] - 活动由联合国大学 联合国驻华系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南非开普敦大学联合主办 [1] - 探讨大学在推动《未来契约》落实 加速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使命与路径 [1] 主要倡议与原则 - 中国教育部代表提出三点倡议 凝聚共识共享机遇 开放合作共谋发展 勇担使命共创未来 [1] - 联合国副秘书长呼吁在混乱时代坚守多边主义 强调大学将言论转化为行动的关键作用 [2] -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提出落实《未来契约》三原则 政治意愿 公共政策与伙伴关系 [2] 高校角色与实践维度 - 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出三大实践维度 以教育为桥梁 以对话为纽带 以合作为力量 [2] - 外交学院代表强调大学应通过塑造理念 培养人才 生产知识三大职能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2] - 多国高校代表就人工智能治理 跨学科合作 科研范式变革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2] 会议成果与行动计划 - 会议发布《大学实施〈未来契约〉行动计划》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牵头制定 [3] - 计划提出建立未来大学联盟 启动未来学习卓越中心等机制 [3] - 会议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系列对话筹备进程 [3] 未来合作方向 - 北京外国语大学表示将推动行动计划项目化 机制化 标准化 [3] - 致力于打造可复制 可推广 可评估的全球高校合作新范式 [3] - 本次对话标志着全球高等教育界在多边合作与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3]
“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全人类的行动号召”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7 13:32
尼加拉瓜支持全球治理倡议 - 尼加拉瓜国民议会一致通过支持全球治理倡议的法令 [1] - 尼方立场展现了在促进多边主义、捍卫主权独立、坚持平等对待与合作共赢等方面的坚定态度 [1] - 尼方期待该倡议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团结各国人民、共同抗击贫困、坚决维护主权的重要旗帜 [2]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内容 - 倡议的五大核心理念为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和注重行动导向 [1] - 倡议的现实意义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特别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发挥应有作用 [1] - 倡议是对全人类的行动号召,涉及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合作解决 [2] 尼中战略伙伴关系与具体合作 - 尼加拉瓜认为此举体现出尼中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以及对中方贡献的高度认同 [1] - 尼加拉瓜已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实施了应急救灾、公共卫生以及农业发展等项目 [2] - 尼方坚信全球治理倡议将为现有合作项目注入更多动力,并带动发达国家承担责任 [2] 对中国的评价与角色定位 - 尼方高度赞赏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并全面支持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倡议 [2] - 尼方认为中国是全球稳定与和平的支柱,更是捍卫主权与平等的中坚力量 [2] - 尼方评价中国推动的是以福祉和进步为目标的全球合作项目,不附加条件、不搞强制、不搞侵略 [2] 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与前景 - 发展中国家在落实全球治理倡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 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地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创新空间,是未来落实倡议的重要力量 [2]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与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紧密合作
北京商报· 2025-10-17 13:03
会议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于2025年10月15日至16日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 [1] - 会议期间分别会见了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和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西迪乌尔德塔赫 [1] 讨论议题 - 双方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深化多边务实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1] 核心观点 - 当前全球形势更趋复杂严峻,部分经济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国际贸易秩序 [1] - 全球经济和各国发展面临更大挑战 [1] - 中方将继续与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紧密合作 [1] - 支持多边开发机构在推动低收入和脆弱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1] - 中方希望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旗帜鲜明地呼吁多边合作 [1] - 应不断完善以多边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 [1]
专访|期待同中国加强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任总干事提名人选埃纳尼
新华网· 2025-10-17 08:55
新华社巴黎10月16日电 专访|期待同中国加强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 任总干事提名人选埃纳尼 新华社记者罗毓 张百慧 埃纳尼告诉记者,他曾多次访问中国,中国人民的热情令他印象深刻,他非常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 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贡献。他高度赞同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世界需要这样的倡议,需要 拉近各国人民距离、促进文明对话与交流。"埃纳尼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任总干事提名人选、埃及前旅游和文物部长哈立德·埃纳尼日前在巴黎接受新华社 记者专访时说,世界遗产保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优先事项,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伙伴, 拥有大量世界遗产,期待双方加强相关领域合作。 放眼未来,他表示,明年迎来80岁生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须与时俱进",需要更快行动、更贴近民 众、提升效率并适应未来发展趋势。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需要团结、有力的团队,全体会员国需要 拥有共享、共创的愿景。 本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就下任总干事提名人选进行投票,埃纳尼以绝对优势胜出,成为执行 局推举的唯一总干事候选人。按照相关章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员国将于11月6日就这一提名进 行投票表决;如果 ...
携手共建活力、和谐、繁荣的亚太大家庭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作用与认可度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带 [4] - 85%的受访者认可亚太经合组织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4] - 超过八成受访者认为本国受益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发展合作,具体包括获得“更多国际合作”(44%)、“更多发展机遇”(37%)和“更多先进技术”(35%) [6] - 75%的受访者支持本国更加积极深入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各项合作 [6] - 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愿意或会考虑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设立的职业、教育类培训和交流项目 [7] - 约七成受访者认为自主自愿、协商一致、非约束性的合作原则适用于当前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8] 地区合作趋势与民众期待 - 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本国经济发展正走向“更开放合作” [6] - 七成受访者对到2040年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表示期待 [10] - 在贸易投资领域,受访者最期待降低关税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10] - 在数字经济方面,网络安全与5G/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更受青睐 [10] - 在创新合作领域,新能源技术和医疗健康最受关注 [10] -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需求强烈 [10]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与影响 - 近六成受访者肯定中国在推进亚太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9] - 近五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9] - 8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领域的发展经验值得本国借鉴 [9] -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亚太经合组织的互联互通蓝图高度契合,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领域为地区国家提供了新机遇 [9] - 2026年中国将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各方期待就减贫、绿色发展、供应链稳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治理等议题进行探讨 [11][12]
四大全球倡议,迈向多极世界的清晰路线图(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15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倡议 - 公司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向更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演进 [1][4] - 公司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贸易国,在高铁、5G、新能源等科技研发与工业制造领域持续实现突破 [1] - 公司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构成推动世界均衡发展的完整愿景 [2] 四大全球倡议的内涵 - 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发展核心议题,呼吁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加大投入以缩小南北差距,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动力 [2] - 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和共同安全理念,为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提供方案 [2] -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思想根基 [2] - 全球治理呼吁扩大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代表性,以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 多边合作机制的实践支撑 - 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公司推动合作从经济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等多领域拓展 [3] -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公司积极推动组织扩员与合作升级,维护亚欧大陆安全稳定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3] - 公司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持续深化在经贸、人文、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建设 [3] - 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公司积极搭建对话合作平台并推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 倡议的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四大全球倡议是迈向多极世界的清晰路线图,打破了少数国家在关键领域的特权垄断 [3] - 倡议将发展、安全、文明与治理相关权利界定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权益 [3] - 随着合作深化,公司将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