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icon
搜索文档
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社论)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52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社会制度实现伟大跨越 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1] - 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68.17岁提高至72.5岁 增长4.33岁 [1] - 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彻底摆脱绝对贫困问题 [1] 经济发展指标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为1965年155倍 [2]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 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和发展 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2] 现代产业发展 -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 [2] - 青藏铁路建成运行 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 - 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岛" 高质量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2] 生态与社会建设 - 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地区之一 [2] -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宗教和睦 生态良好 边防巩固 [2] - 国际人士对西藏现代化发展"叹为观止" 减贫成就被视为人类减贫史伟大创举 [2] 战略发展方向 - 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 发展 生态 强边四件大事 [3]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4] -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 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4]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新华社· 2025-08-20 12:40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于60年前成立,社会制度实现伟大跨越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 [2]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 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 [2] - 青藏铁路建成运行,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 民生改善与社会进步 - 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摆脱绝对贫困问题 [1] - 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68.17岁提高到目前的72.5岁 [1] -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和发展 [1][2] 生态保护与基础设施 - 西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2] - 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岛",高质量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2] - 动车在高原上飞驰,科技迅速走向现代化 [2]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4]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4] -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 -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4]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在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环球网· 2025-08-20 09:3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开,强调抗战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由于新闻内容主要涉及历史纪念和精神传承,与公司和行业无关,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与公司、行业或经济相关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更符合要求的分析总结。
8月19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9 21:56
数字新消费发展 - 前七个月我国数字新消费蓬勃发展 以5G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消费场景持续拓宽 [2][8] 自贸区及贸易数据 - 全国首条自贸区中欧班列十年累计开行1378列 载货12万标箱 货值超355亿元 其中234列采用海铁联运方式 运输时长压缩近半 [14] - 江苏自贸试验区近六年累计进出口货值3.17万亿元 年均增长率近3% 贡献江苏省十分之一外贸额 目前区内海关备案企业近9400家 较2019年增长1.22倍 [14][15]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渝昆高铁控制性工程炳辉隧道贯通 全长21.17公里 是我国西南地区首座时速350公里的20公里以上高铁特长隧道 全线通车后将提升西南地区交通便利性 [16]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七届科技成果拍卖会总成交金额突破2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项目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人工智能与航空航天等领域 [17] 国际经贸动态 - 欧元区6月商品贸易顺差为70亿欧元 同比大幅下滑66.2% 欧盟贸易顺差同比也下滑60%以上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欧盟对美商品出口额跌至2023年以来最低 [23] - 巴西政府提交针对美国"301调查"的正式回应 否认美方指控 强调美方依据的《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不符合多边贸易原则 美国7月对巴西发起调查称其数字贸易和关税政策不合理 [22] 能源与基础设施事件 -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友谊"输油管道能源设施 导致泵油工作彻底停止 该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匈牙利谴责袭击导致石油供应中断 [20] - 德国康多尔航空公司波音757客机因右侧引擎冒火光紧急降落 机上载有273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原因可能与气流有关 [24]
以更高水平国际化服务强国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8-17 06:30
香港国际化发展 - 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 [1] - 香港需提升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扩大国际"朋友圈",助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香港在吸引国际资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高端人才方面展示出独特魅力 [1] 香港金融与产业竞争力 - 香港需对标其他金融中心城市,优化制度设计,应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资本市场生态 [1] - 依托"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引导国际企业和科技企业在港设厂,形成境内外产业汇集合作共赢局面 [1] - 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来港设立制造、研发、数据、物流总部分部,扩大国际化功能、网络和资源 [1] 教育与人才战略 - 强化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成为国际高端人才培养地、聚集地 [1] - 在保持与发达经济体联通的同时,深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培育新增长点 [1] "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 香港需在守护"一国"原则前提下,保持经济制度、贸易制度、普通法制度,发挥与国际规则衔接优势 [2]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香港高水平国际化结合,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动 [2] - 香港需用好国家支持政策,解放思想,锐意改革,释放"一国两制"制度红利 [2] 香港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 - 香港实现高质量内联外通,提高服务国家综合能力,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3] - 香港发挥中西文化荟萃优势,传播中华文化,在中外文明交流中发挥窗口作用 [3] - 香港依托国际调解院,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 [3]
2025两岸青年企业家菁英论坛暨两岸青年研学交流活动在江苏昆山举行
新华社· 2025-08-15 21:27
活动概况 - 2025两岸青年企业家菁英论坛暨两岸青年研学交流活动在江苏省昆山市开幕 主题为汇聚青创力 链就新未来 [1] - 活动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办 共有两岸青年企业家代表和台湾大学生等450多名嘉宾参与 [1] - 开幕式包含两岸青年联合表演《合韵两岸》开场秀和合唱《相亲相爱》环节 [2] - 现场举行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合作平台签约及昆山台商发展基金与台企签约等系列合作活动 [2] - 当天下午举办人工智能+具身智能 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 现代服务业三场专项交流对接会 [3] 人工智能赋能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分享语音识别技术创新及AI技术赋能行业经验 提出人工智能可作为两岸交流合作新桥梁 [1] - 旭荣集团执行董事黄冠华剖析AI对传统产业赋能价值 强调拥抱AI就是拥抱未来 [1] - 论坛设置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专项对接会 聚焦AI技术应用落地 [3] 创业环境分析 - 食品 电子信息 医疗领域6位两岸青年企业家指出大陆具备庞大市场 完备供应链和良好营商环境 [1] - 企业家群体认定大陆仍是创业宝地和首选地 建议两岸青年坚定信心共同创新创业 [1] -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指出两岸经济互补特性 强调当前时代蕴藏巨大机遇 [2] 产业合作方向 - 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专题对接会展现产业链协同机会 [3] - 现代服务业专场交流突出服务业创新合作潜力 [3] - 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提出要携手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2] 青年发展支持 -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表示峰会永远是台湾青年的坚实后盾 [2] - 郭金龙强调青年担负民族复兴希望 呼吁两岸青年多交往多交心多交朋友 [2] - 刘兆玄鼓励台湾大学生从挑战中汲取成长养分 [2]
追寻共同抗战记忆 感受三湘发展脉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06:50
文化历史交流 - 海峡两岸及香港31家媒体40余名记者参与8天联合采访活动 追寻共同抗战历史记忆并感受湖湘文化[3]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作为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抗战胜利受降地 标志1945年8月侵华日军签署降书并确认全国16个受降区101个缴械点[4][5] - 桃花源景区作为两岸文化纽带 2018年以来接待台湾同胞超1万人次 其中2025年1-6月达3000余人次 并实施免票及车船优惠措施[7] 文旅产业发展 - 衡阳县梅花村推动农旅融合 200多名村民从事旅游业 2024年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 并借鉴台湾民宿经营及环境美化经验[9][10] - 采访团考察湖南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 包括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及衡阳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10] - 湘西竹山苗寨与凤凰古城展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及乡村文旅发展 台湾记者体验苗族土家族服饰并宣传沱江夜景[10] 文娱产业合作 - 湖南卫视《歌手》节目邀请多名台湾歌手参与 台湾青年参与节目制作 体现两岸音乐文化共同基因[8] - 桃花源景区开展台湾青年文化研学活动 通过《桃花源记》古文形成文化共鸣 累计收到数百条台湾同胞留言[7]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08 09:11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2][9] -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2][9] -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2][9] 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战略 -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2][9] -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2][9] -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3][10] 文化与发展融合的实践 - 新时代的苏州展现出人文经济的“双面绣”,一面经济繁荣,一面人文鼎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 [2][9] - 经济与文化互融共促,为发展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主动的精神力量 [2][9] -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3][10] 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 - 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8][14] -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加彰显 [8][14] -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挺起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 [7][14]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愿景 -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3][11] - 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做到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让人人知礼节明荣辱 [8][15] -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焕发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 [8][14]
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在福建福州举办
新华网· 2025-08-07 10:19
活动概况 - 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主场活动海峡青年连心汇在福建福州举办,两岸青年及各界人士共1100余人参加 [1] 政策支持与战略方向 - 福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加快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力打造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的第一家园 [2] - 福建将充分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持续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2] - 全国青联将持续搭建更多元、更便捷、更深入的交流平台,为两岸青年办实事、解难题 [3] 具体举措与合作 - 福州市发布支持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第二批举措,将持续优化创业、教育、交通、婚恋、文旅等服务配套 [3] - 在与会嘉宾见证下,福州、北京、重庆等17个城市启动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共建合作 [3] - 两岸青年代表宣读《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合作宣言(福州宣言)》 [6] 活动规模与展望 - 本届海峡青年荟除集中活动外,全年将开展52项活动,预计邀请台青超3000人次 [6] - 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愿意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好 [2]
一习话丨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央广网· 2025-08-01 15:0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关键要点分析。文档内容主要围绕历史事件和政治论述展开,与金融分析无关。建议提供包含经济数据、行业动态或企业财报等内容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