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变化
icon
搜索文档
综述丨欧洲野火肆虐 多因素加剧灾害
新华网· 2025-08-15 16:51
野火灾害规模与影响 - 欧盟地区2024年野火过火面积达44万公顷 超过2006至2024年同期平均水平的两倍[1] - 西班牙山火烧毁土地约15万公顷 导致超8000人被迫疏散[2] - 罗马尼亚过火面积超12万公顷 意大利约5.7万公顷林地与农田受灾 葡萄牙约7.5万公顷土地被焚毁[2] 灾害成因分析 -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期延长和植被干燥 创造火灾点燃与蔓延的理想条件[3] - 热浪 严重干旱和强风是地中海地区灾情加剧的主要原因[3] - 人为因素包括蓄意纵火 土地清理用火 防火意识疏忽及游客活动导致野火风险上升[3] 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 - 海面与大气温度上升将使欧洲面临更多极端天气和更高火灾风险[4] - 短期应对需加强林业养护 防火隔离带建设和农业土地管理[4] - 长期策略需强化公众教育 打击蓄意纵火 提升消防装备与跨国协作能力[4]
持续高温席卷中东多国 约旦养蜂业遭受冲击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23
核心观点 - 约旦持续高温天气导致蜂蜜产量预计同比下降40% 对养蜂业造成严重冲击 [1] - 高温干旱气候对中东地区农业生产带来全面挑战 包括农作物生长缓慢 产量下降及病虫害加剧 [1][2] 气候影响 - 约旦多个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5摄氏度 蜂箱数量显著减少 [1] - 蜂农采取降温措施 在蜂箱旁放置水桶帮助蜜蜂应对高温 [1] - 降雨推迟且降雨量减少 对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农业产生直接冲击 [1][2] 生产数据 - 约旦往年蜂蜜年产量约800吨 [1] - 今年蜂蜜产量预计同比下降约40% [1] - 大多数蜂农经营规模为中小型 产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且开支增加 [1] 行业影响 - 极端天气对畜牧业和种植业均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2] - 高温干旱导致农作物水分流失 生长缓慢且产量下降 [1] - 气候变化加剧病虫害发生频率 对整体农业造成不利影响 [1][2]
中方:绝不接受并坚决反对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9:09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论坛关系 - 中国作为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伙伴,尊重论坛在地区合作中的作用,一贯重视发展同论坛关系 [2] - 中国自论坛设立对话机制以来参加了每届论坛对话会,期待继续同各方开展对话 [2] - 中方愿同太平洋岛国深化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岛国发展提供支持 [2] - 气候变化是岛国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中方愿帮助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 [2] 台湾问题立场 -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更绝无可能 [3] - 中国台湾省没有资格也从未被接纳为论坛对话伙伴或观察员,无权参与论坛会议 [3] - 中方反对个别国家拿台湾问题做文章、制造事端,希望有关国家恪守一个中国承诺 [3]
可持续专栏 | 欧洲“发烧”:春季反常热浪的背后 天天观焦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8-14 07:12
气候异常现象 - 西班牙南部、葡萄牙和摩洛哥4月底气温接近40℃,科尔多瓦录得38.8℃(比2011年历史记录高1.4℃),葡萄牙南部达36.9℃ [3] - 2023年首场热浪打破两国历史记录,高温较历年同期平均高出15-20℃ [3] - 冬季高温穹顶打破8国1月最热纪录,气温比同期平均高20℃ [5] - 4月底热浪发生概率仅0.25%,科学家指出若无碳排放变暖几乎不可能发生 [5] 经济影响分析 - 欧洲热浪经济损失预计至2060年增加5倍,2055-2064年GDP年损失达1.1%(较1981-2010年基准) [3][6] - 南欧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克罗地亚)GDP损失超2%,农业、食品制造和旅游业受损最严重 [6][7] - 2003-2018年热浪影响欧洲27%-38%地区,夏季49%地区受影响,最严重事件中超95%地区受灾 [5] - 2022年热浪导致欧洲GDP蒸发超1%,南欧气温达47℃,英国地面温度54℃ [4] 干旱与产业连锁反应 - 干旱使热浪严重程度增加2-3℃,西班牙水库水位较平均水平低15%(部分达26%) [8][9] - 西班牙橄榄油产量因高温少雨骤降,全球价格创26年新高 [8] - 摩洛哥小麦减产推高食品价格,缺水对地区生计产生重大影响 [8] - 2022年欧盟野火第二严重,西班牙78万英亩土地被烧毁,葡萄牙27万英亩 [9] 区域对比与气候趋势 - 欧洲变暖速度是全球中纬度地区的3-4倍,当前气温比工业化前高1.94-1.99℃(全球平均1.1℃) [10][11] - 东南亚同期遭遇45℃极端高温,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均破纪录 [10] - 现代欧洲热浪温度比气候变化前记录高3-5℃ [10]
南非努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29
南非气候变化沿海适应政策 - 南非推出首个综合性沿海气候变化政策《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 将分散海岸管理升级为统一国家战略 [1] - 南非拥有近3000公里海岸线 沿海地区集中全国约22%人口 超95%对外贸易依赖德班、开普敦等核心港口 [1] - 气候变化导致海水升温、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及基础设施损毁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冲击海洋生态 [1] 政策核心举措与法律框架 - 政策核心举措包括政府官员培训、海岸气候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数据共享和气候适应专项资金 [2] - 2024年4月议会通过首部气候变化专门立法 要求实施统一政策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复原力 [3] - 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轨迹追踪系统 整合卫星监测与地面数据动态评估减排进展 [3] 减排机制与能源创新 - 推行"碳预算"机制 强制高排放企业使用数字化工具核算碳足迹并制定减排路线图 [3] - 国家电力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试点"虚拟电厂"项目 整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优化电力分配 [3] - 通过需求响应系统平衡电网负荷 推动节能减排 [3] 中南气候合作项目 - 中国龙源电力运营的德阿风电场年供电量7.6亿千瓦时 满足30万户家庭需求 年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 [4] - 中国电建承建的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年发电量预计4.8亿千瓦时 采用熔盐储热技术实现24小时发电 [4] - 2023年7月举办首期气候变化培训班 聚焦气候投融资和碳市场建设领域政策经验共享 [4] 国际合作与发展方向 - 南非作为《巴黎协定》和《仙台框架》签署国 展现减排和低碳转型决心 [2] - 两国计划开展海洋和气候联合研究 促进科研数据共享 为全球南方环境保护注入力量 [4]
加强专门立法 深化南中合作 南非努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09
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不久前推出《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这是南非首个为应对沿海地区气 候变化挑战制定的综合性政策方案,旨在将以往相对分散的海岸管理升级为统一的、系统化的国家战 略,为守护南非海洋生态、稳固经济民生提供政策保障。 2024年4月,南非议会通过该国首部气候变化专门立法,为构建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社会提供法律基 础。该法律明确要求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政策,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复原力。为促进节能减排,南 非近年来积极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轨迹追踪系统,整合卫星监测与地面数据,动态评估能源、工业部 门减排进展。该国还推行"碳预算"机制,强制高排放企业使用数字化工具核算碳足迹,制定减排路线 图。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试点"虚拟电厂"项目,整合如屋顶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通过 需求响应系统平衡电网负荷,优化电力分配,推动节能减排。 中国和南非在共同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上具有广阔合作前景。由中国龙源电力投资运 营的南非德阿风电场,是非洲首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风电项目,该风电场年供电量达7.6亿 千瓦时,可满足30万户当地家庭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 ...
最高温超50摄氏度!伊拉克用电需求爆表引发大停电
新华社· 2025-08-12 20:25
44岁的海德尔·阿巴斯与家人一起住在巴比伦省的一栋混凝土房里,靠一个不断加水的冷风机降温。"太 热了。我们没有电,有时来电两小时,我们就抓紧睡一会儿。"他说,从前夏天没这么热,如今气温飙 到52摄氏度,他已无法在户外干活。 新华财经北京8月12日电 伊拉克的用电需求因近来高温天气而飙升,国家电网11日大范围崩溃,造成该 国中部和南部多地停电。 伊拉克气象部门发言人阿米尔·贾布里说,本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伊拉克的热浪天气 来得更频繁、更猛烈。他呼吁在首都巴格达周围建立"绿色屏障",让城市能"得以喘息"。 法新社援引伊拉克电力部门消息报道,受"创纪录高温"和"用电需求飙升"等因素影响,当天国家电网两 条输电线路运行中断,超6000兆瓦电力在短时间内"蒸发",多座电厂被迫停止运转。 技术人员紧急奔赴现场抢修。南部济加尔省、米桑省及重要港口城市巴士拉已陆续恢复供电。 电力短缺长期困扰伊拉克。据报道,要想彻底摆脱夏季停电问题,伊拉克需要在高峰时段供电约55吉 瓦,远高于伊拉克全国目前的发电能力。 伊拉克正经历创纪录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超50摄氏度。气象部门预计,当前的热浪将持续一个多 星期。 由于几乎 ...
巴西研究人员在南极半岛发现史前鱼类新物种化石
新华社· 2025-08-12 15:16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8月11日电(记者周永穗)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和国家博物馆11日公布的研究成 果显示,研究人员在南极半岛发现一种史前鱼类新物种化石,该物种被命名为"南极长胸鱼",生活在 1.45亿至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这项研究成果源自2018年至2019年南半球夏季期间"古南极计划"的考察活动,来自巴西多所机构的专家 参与了此次研究。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和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将化石运抵巴西后,通过显微断层 扫描技术完成三维重建,生成2000多张图像,数字化还原了"南极长胸鱼"的原始形态。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鱼的体长大约为8至10厘米,具有头部细长等特征。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动物学系 主任、生物学家瓦莱里娅·加洛指出,尽管南极古生物学研究尚不充分,但其蕴藏着南半球生命演化和 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键线索。 "如今冰封万里的南极大陆,曾经可能是森林茂密、生物繁盛的乐土。此类发现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古代 生态系统如何应对环境变化的认知,这对理解当前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她说。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上。(完) ...
美政府这一举措让美民众觉得:背离共识 外界看美国就像看傻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2 13:48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美国环境保护署却在7月29日公布了一项提案,拟撤销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的科学认定,这一提案 引发了广泛争议。目前该提案已进入为期45天的公众意见征询期,央视记者日前在纽约市随机走访,采访了几位当地居民,多数受访者明确反对这一提案, 认为它既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公共利益。 当地居民 唐尼尔:是的,因为我们已经在外界看来像一群傻子一样了。 0:00 当地居民 唐尼尔:这不是一个好主意,有些人试图改变事实,以更好地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这不是个好主意,不是一件好事。 当地居民 斯蒂芬:我觉得这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任何能让我们更环保,更关注地球的事情都是有益的,因为现在一切都很混乱。 当地居民 苏珊: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这对经济有害,这对人民有害,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有害,对世界的未来也有害,我不清楚是什么驱使他们这 么做。 不少人指出,撤销科学认定的做法背离气候共识,将对经济、公众健康以及美国和世界的未来造成损害。有人强调,气候变化的现实影响已经显现,极端天 气、洪水、火灾频发,这不仅威胁当代,更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生存环境。 当地居民 加布里埃尔:我认为气候变化 ...
最高气温近40℃ 热浪席卷欧洲多国致山火频发
央视新闻· 2025-08-12 09:02
山火总体趋势与气候关联 - 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欧洲多国山火频发,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加剧使山火在地中海国家等“野火热点”地区越来越常见 [1] 法国山火情况 - 法国南部奥德省山火火势初步得到控制,但完全扑灭仍需数日,当地最高气温预计达40摄氏度,约1400名消防员已部署到位防止火势蔓延 [4] - 受高温、干燥和强风影响,160平方公里植被在48小时内被山火吞噬,造成1人死亡、25人受伤,约2000人一度被迫紧急撤离 [6] - 受灾地区电力供应已恢复,但灾后重建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6] 西班牙山火情况 - 西班牙政府调遣100多名军事应急部队成员和多架军用灭火飞机前往阿维拉省协助灭火,数十名居民被迫疏散,通往马德里的火车线路一度中断 [8] - 西班牙正经历热浪,许多地区气温接近40摄氏度,极端高温预计持续至13日,民防部门警告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高度到极端的野火风险 [8] 希腊山火情况 - 希腊首都雅典附近小镇发生山火,造成1人死亡,多栋房屋和部分农田被毁,已出动11架飞机、12架直升机和170名消防员灭火 [10] - 山火与干旱和强风天气密切相关,该地区数月无雨,山火发生时风速最高达每小时80公里,未来几天持续强风为灭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