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离婚!51岁实控人“净身出户”,前妻已分走近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23:23
股权变动与离婚财产分割 - 赵辉将其直接持有的8 505%公司股份转让给前妻潘颖 目前潘颖已获得的股份对应市值约2 87亿元(按5月16日4 34元/股收盘价测算) [1][2] - 赵辉所持金圆股份的股份全部过户至潘颖名下 构成"净身出户" 相关股权过户手续尚在办理中 [4][5] - 涉及非交易过户的6613 76万股股份仍处于限售状态 潘颖将继续履行赵辉此前作出的股份锁定承诺 [1] 公司高管变动与监管风险 - 2024年9月赵辉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5] - 2024年11月公司及赵辉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7] - 2024年12月赵辉被金华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2025年1月收到吉林监管局警示函 涉及组织资金流转4 07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 36%)至控股股东用于偿还往来款 [7]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公司从建材主业逐步转型至环保、新能源材料领域 2022年退出水泥建材行业 形成建材、环保及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 [9]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 79% 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92 86% [8][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 43亿元(同比+84 59%) 归母净利润0 16亿元(同比-29 92%)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0]
江苏吴中董事长被立案:涉信披违规 退市边缘童颜针代理权生悬念
新京报· 2025-05-16 17:09
公司股价表现 - 5月16日收盘报2.31元,跌幅收窄至2.94% [1] - 前一日因董事长被立案调查遭遇一字跌停,报2.38元/股,跌5.18% [1] - 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苏吴" [3] 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 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钱群山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42.4万元 [2] - 公司表示立案仅针对董事长个人,不会对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公司财务与审计问题 - 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 - 控股股东关联方占用公司约7.69亿元未归还 [3] - 2024年营收15.99亿元,同比下滑28.64% [6] 医美业务表现 - 2024年通过"童颜针"艾塑菲实现归母净利润7048.35万元 [6] - 2024年上半年艾塑菲销售20000只,实现毛利6640.74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医美业务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8781.59% [7] 业务结构变化 - 医药业务2025年一季度收入1.98亿元,同比减少52.51% [7] - 医美业务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动力 [7] 代理权风险 - 爱美客以13.73亿元收购艾塑菲母公司REGEN85%股权 [8] - 江苏吴中仅拥有艾塑菲在中国境内的一定期限内销售代理权 [8] - 独家代理权能否长期保留存在不确定性 [1][8] 历史业绩表现 - 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亏损 [5] - 2022年亏损原因:营销费用、股权激励费用和研发支出增加 [5] - 2023年亏损原因:医药产品退出医保、集采影响、厂房搬迁停产 [5]
江苏吴中董事长被立案,退市危机加剧
环球网· 2025-05-15 15:36
公司治理与监管问题 - 公司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于2025年2月27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3] - 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及时任法定代表人杨锋因协助骗取出口退税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 [3] - 全资孙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贷款逾期导致公司及该孙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3]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 - 控股股东关联方浙江复基控股集团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情形 [3]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苏吴"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减少28.64% [4] - 2024年实现净利润7048.3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药品板块实现营收12.29亿元,同比减少33.19% [4] - 医美生科行业实现营收3.30亿元,同比大增4225.65% [4] - 医美板块已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实现扭亏为盈的新引擎 [4] 股权结构 - 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 [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吴中投资持股比例为17.24% [6]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有医药以及医美生物科技两大业务板块 [3] - 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运营 [3]
再爆雷!知名药业董事长被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5-14 23:43
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 - 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公司此前因信披违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4] 公司财务与审计问题 - 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4] - 应收账款及票据逾期严重 贸易业务应收账款余额10.62亿元中10.27亿元逾期 应收票据1.9亿元全部逾期 [7] - 控股股东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情形 [4] 子公司历史违法问题 - 全资子公司吴中进出口2011-2018年协助骗取出口退税2.42亿元 非法获利1600万元 [7] - 虽已退缴非法所得 但案件未判决可能触发重大违法退市条款 [7] 业务表现与现金流压力 - 2024年营收15.99亿元 净利润7048万元创近五年新高 [8][10] - 核心产品"童颜针"艾塑菲2024年销售收入1.95亿元 毛利率82.89% 占总营收11.86% [8]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11.52亿元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1.68亿元 [10] - 短期借款高达13.04亿元 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10]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恶化 2023年净流出2.04亿元 2024年净流出2.75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流出9.24亿元 [10] 股价表现 - 股价从年初9.25元跌至5月14日2.51元 市值蒸发近50亿元 [10]
突发!600200,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 2025-05-14 22:44
公司动态 - 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立案仅针对个人,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2][3]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于2024年2月26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若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 - 公司每周披露1次风险性提示公告,说明立案调查进展情况 [3]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减少2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8.35万元 [6] - 复基控股的其他关联方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7.69亿元未归还,导致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其他风险警示 [6] - 全资孙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贷款逾期,导致公司及销售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可能影响融资能力和部分业务 [7] 业务情况 - 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主营业务涉及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等领域 [4]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聚焦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通过外部引进、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布局产品管线 [4]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巩固医药产业核心地位,重点培育医美生物科技产业,形成"医药+医美"两大核心产业格局 [6] 法律风险 - 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及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杨锋因协助实施骗取出口退税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已于2025年4月22日第一次开庭 [7] - 公司银行账户可能存在被进一步冻结的风险 [7]
突发!600200,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21:20
公司高管及信息披露问题 - 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公司此前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立案调查仅针对董事长个人 公司称不影响日常经营活动[1] - 公司每周披露1次立案调查进展的风险提示公告[2] 财务及审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5 99亿元 同比减少28 64%[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048 35万元[4] - 会计师事务所对2024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关联方企业非经营性占用资金7 69亿元未归还[4] - 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叠加其他风险警示[4] 业务板块及发展战略 - 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运营 主营药品研发生产销售[2] - 产品覆盖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抗肿瘤 消化系统 心血管等领域[2]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聚焦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2] - 未来发展战略为"医药+医美"双轮驱动[4] 法律及经营风险 - 全资子公司及前董事长因涉嫌协助骗取出口退税被起诉[5] - 全资孙公司贷款逾期导致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5] - 立案调查及债务逾期可能影响公司融资能力和部分业务[5]
从风光上市到深陷业绩变脸泥潭,云创数据“暴雷”谁来为投资者“回血”?
搜狐财经· 2025-05-09 22:19
公司股价暴跌 - 云创数据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次日股价开盘暴跌27%,最低触及19.78元,单日市值蒸发超9亿元 [1] - 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云创",成为北交所首批披星戴帽的公司之一 [2] 财务状况恶化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09亿元,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达8000万元 [2] - 2024年度财务报表与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营业收入调减2.12亿元,归母净利润调减0.65亿元 [2] - 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2] 投资者索赔 - 在2025年4月27日(含当日)之前买入,并在2025年4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提出索赔 [1] - 索赔事宜已提上日程,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2] - 索赔正在征集中,受损股民可联系《投资快报》股票维权咨询渠道 [3]
贵州百灵年报披露失实 投资者索赔案件已转入诉前调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22:12
公司违规事件 - 贵州百灵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312024002 号)[1] - 公司会计处理存在多项不合规问题包括销售费用延迟入账、实物赠品未及时核算、实缴税费列报错误[2] - 资产组商誉减值测试流程不规范 内部未实现损益抵消存在计算偏差[2] - 收入确认跨期导致财务数据未能真实反映业务发生期间[2] - 坏账准备计提标准不准确 影响资产减值计量[2] - 上述问题导致2021年和2022年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误差[2] 监管措施 - 违规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及第四条规定[3] - 公司董事长姜伟、总经理兼董秘牛民、财务总监李红星对违规行为承担主要责任[3] - 贵州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3] - 对姜伟、牛民、李红星出具警示函 相关违规记录将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3] - 三人需持有效身份证件前往贵州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3] 投资者维权 -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已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索赔案件 目前进入诉前调阶段[1] - 2024年1月31日至4月29日期间买入且在4月30日后卖出或仍持有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索赔[4] - 2024年11月9日前买入且在11月9日后卖出或仍持有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索赔[4] - 索赔仍在线索征集中 受损股民可联系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咨询[4]
三七互娱业绩连续三年承压 失守A股行业头把交椅 立案调查“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新浪证券· 2025-05-07 16:47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2.43亿元、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67%和10.87%,业绩持续承压 [1][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74.41亿元(同比增速掉队),归母净利润26.73亿元(与上年持平),营收规模被ST华通以超200亿元反超,失去行业第一地位 [4] - 游戏出海业务收入57.22亿元(同比减少1.47%),占总营收比重从35.1%降至32.81%,显著低于ST华通113.68亿元的境外收入(同比激增85.9%) [4] 产品与研发策略 - 新游戏《时光杂货店》《英雄没有闪》《时光大爆炸》TapTap评分分别为4.6、6.3、4.3(满分10分),前两款差评集中于滚服、逼氪、服务器卡顿等问题 [5][6] - 公司销售费用中91.51亿元(占比超90%)用于互联网流量购买,是研发费用的14倍,ST华通市场推广费74.64亿元(占营收33%),显示重买量轻研发倾向 [9] - 研发人员数量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1654人→2024年1318人,累计减少20.3%),占比从46.57%降至40.57%,同期ST华通研发人员稳定在2200人水平 [9] 资金与财务异常 - 公司货币资金50.5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2.49亿元+定期存款30.78亿元,总资金储备超100亿元,但短期借款激增70%至26.54亿元(含20.04亿元质押借款) [14][16] - 年报显示公司将28.98亿元定期存款用于质押借款,动机存疑 [16] - 2021-2023年营收停滞于165亿元区间,净利润25-30亿元,募投项目如5G云游戏平台累计投资不足2000万元,进度仅个位数 [1][4] 监管风险与市场影响 - 2023年6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实际控制人李卫伟及副董事长曾开天同步被立案,截至2025年5月尚无结论 [10][11] - 股价从2023年6月33.94元高位跌至2025年5月15.13元,市值蒸发近半至335亿元,2023-2024年财报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11] - 行业信息披露违规案例显示,游戏公司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业务、滥用会计准则、违规担保等,2024年证监会已对3家游戏公司罚没超4000万元 [13]
立方数科被立案调查的背后:三年巨亏近4亿 信披违规与内控失效引爆资本雷区
新浪证券· 2025-05-07 10:15
立案调查与风险警示 - 立方数科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因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立方" [1] - 立案调查直接导火索为收入确认不当操作 公司对2021-2023年硬件贸易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 分别调减营收2102万、3241万和300万 [1] 监管关注与内控问题 - 2024年公司两次收到安徽证监局《监管关注函》 涉及会计核算不规范、股价异动及信息披露问题 [2] - 公司2024年营收2.59亿元(同比+37 45%)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 25亿元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达3 92亿元 [2] - 专家指出公司内部控制缺陷集中在财务报告领域 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与风险管理缺陷 [3] 业务与财务调整 - 公司未对智能软件产品业务及2024年新增超立方智能硬件产品业务开展全面自查 导致核算持续不规范 [2] - 会计差错更正涉及硬件贸易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变更 显示业务链条存在重大财务管控漏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