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ICCV 2025 | 机器人自主探索未知复杂空间?GLEAM破解主动探索建图的泛化难题
机器之心· 2025-08-11 12:27
本文一作为陈骁,香港中文大学 MMLab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具身智能中心联培博士生,研究方向是三维计算机视觉和具身智能,导师为薛天帆教授。个人主 页:xiao-chen.tech/。 研究背景 当人类走入陌生房间时,会通过移动和观察来掌握室内结构。想象机器人被扔进一个陌生场景:有的房间堆满障碍,有的走廊九曲十八弯,它能像人类一样主动 探索未知空间吗? "主动探索" 这一智能基石,何以成为技术盲区? 经典方案往往依赖人工预设的轨迹、视角与指令,而现有探索策略在陌生复杂场景中频频失效:机器人既可能在废墟救援时因全局规划缺失而卡死墙角,又容易 在障碍密集的客厅中反复碰撞进退维谷。当机器人在此类复杂环境下运转时,感知 - 决策 - 行动闭环如何挣脱被动依赖桎梏? 这正是下一代机器人跨越 "智能鸿 沟" 的核心挑战。 如何让机器人在完全未知的复杂房间里自主探索?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未知环境中 "探索 - 建图" 的泛化难题,香港中文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者们搭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 " 探索 - 建图" 基准 GLEAM-Bench—— 该数据集涵盖上千个室内场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通用 ...
达摩院开源具身智能“三大件” 机器人上下文协议首次开源
环球网· 2025-08-11 12:17
阿里达摩院开源具身智能技术 核心观点 - 公司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宣布开源三款具身智能技术产品:视觉-语言-动作模型RynnVLA-001-7B、世界理解模型RynnEC、机器人上下文协议RynnRCP 旨在解决开发流程碎片化及数据模型适配难题 [1] - 通过MCP理念和RCP协议推动数据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标准化对接 建立从传感器到动作执行的完整工作流 [1][2] - 开源模型聚焦第一人称视角技能迁移和物理世界理解能力 提升机械臂操控连贯性与场景解析精度 [3] 技术架构 - **RynnRCP协议** - 包含RCP框架和RobotMotion模块 前者实现本体-传感器连接与标准化接口 后者将低频推理转为高频连续控制信号 [2] - 已支持Pi0 GR00T N1 5等模型及SO-100 SO-101机械臂 提供仿真-真机一体化工具降低迁移难度 [1][2] - 协议分层处理传感器数据(RCP框架)与动作执行(Action Server) 支持遥操数据回流和推理服务 [2] - **开源模型特性** - RynnVLA-001-7B基于视频生成和人体轨迹预训练 实现第一人称视角操作技能向机械臂的隐式迁移 [3] - RynnEC模型通过11维度场景解析(位置/功能/数量等) 仅凭视频序列建立空间感知 支持复杂环境目标定位 [3] 行业布局 - 公司持续投入具身智能系统研发 已构建WorldVLA等融合世界模型与动作模型的技术体系 [3] - 联合产业方推进硬件适配 数据采集和技术社区(DAMO开发者矩阵)建设 加速机器人场景落地 [3]
具身智能:机器人打破“专用”枷锁 柔性制造迎来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8-11 12:10
制造业自动化痛点与转型 - 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柔性制造需求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化封闭环境、单一指令模式存在根本性矛盾 [1] - 矛盾推动机器人控制技术从基于精确模型的编程式控制转向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具身智能 [1] - Transformer架构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向机器人领域深度渗透 [1] 具身智能的技术特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初期在单一场景的效率可能低于专用机器人,通用性与效率呈现负相关 [2] - 具身智能赋予机器"理解"与"规划"能力,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精确指令的局限 [4] - 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大模型使机器人具备理解模糊任务指令、动作规划与执行的能力 [4] 数据驱动与架构设计 - "数据金字塔"理论包含底层互联网视频文本数据、中层仿真合成数据与动作捕捉数据、塔尖真实场景数据 [5] - 分层构建技术依托多模态预训练底座,利用任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构建基础空间理解能力 [7] - "一脑多小脑"模式结合通用"大脑"(基座模型)与专用"小脑"(真机数据微调),平衡通用性与场景效率 [7] 行业落地路径与生态协作 - 具身智能落地将经历"单一结构化场景-半结构化场景-逐步通用"的渐进路径 [7] - 科大讯飞"平台+赛道"战略通过"讯飞超脑2030计划"赋能生态伙伴,推出"即插即用"机器人智能语音背包 [8] - 聆动通用聚焦工业制造、物流及零售领域,牵头起草《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 44589-2024) [8] 行业协同与技术进展 - 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向产线渗透 [8] -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显著,从去年蹒跚学步到今年稳定行走并完成操作任务 [8] - 机器人正从执行预设程序的"机械臂"进化为理解、规划并适应复杂环境的"智能体" [8]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产融生态合作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36氪· 2025-08-11 11:58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活动以"凝聚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共筑具身智能发展新格局"为主题,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全链条生态打造等关键议题[3] - 2025年是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里程碑之年,已正式迈入国家战略布局快车道[6]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的关键载体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8] - 中国已从技术跟跑转向生态主导,正通过开源模型与应用场景创新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普惠发展[8]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具身智能将成为继智能汽车后的万亿级赛道,2050年市场规模可达24.7万亿元[14] - 中国具备发展优势,中金将以资本赋能加速产业化进程[14] - 面临制造业"卡脖子"、劳动力不足及老龄化等背景,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发展具有必要性[10]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面临数据稀缺、场景碎片化等问题,需融合仿真与真实场景构建训练验证场[12] - 具身智能未来范式为Software3.0,将通过自然语言编程逼近通用人工智能[15] - 当前行业面临泛化能力不足、商业回报未达量产阈值等挑战[17] 应用场景与生态建设 - 科研、工业、商业、家庭为四大主要应用场景[17] - 中国信息协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将围绕智库赋能、标准引领等六大方向开展工作[21] - 专业委员会旨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推动技术转化与场景落地[21][31] 产融协同与合作 - 遨博智能、晟世天安等五大企业签署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建设生态合作协议[25] - 中信银行推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提供"投贷联动"服务[27] - 中国信息协会与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3] 行业组织与平台建设 - 中国信息协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选举郭雷院士为首任主任[19] - 专业委员会为服务国家数字治理的非盈利平台,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为理念[21] - 平台将整合资源、深化合作,推动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31]
AI浪潮下,具身智能的崛起与数据瓶颈
钛媒体APP· 2025-08-11 11:48
文 | 捉羊李 具身智能在AI赛道领域愈发火热,几乎国内外所有科技大厂,都或多或少投身于这个浪潮中,数亿级 融资不断。 就在这两日,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正在北京如火如荼的举办,其热度不亚于几日前的 WAIC。备受瞩目的国内具身智能独角兽们纷纷展示绝活,宇树科技的两名Unitree G1机器人上演了一 场拳击赛;银河通用机器人轮盘人形机器人Galbot化身小卖部店员,为顾客取送商品;星动纪元则展示 了最新发布机器人L7智能分拣包裹的能力。还有加速进化的T1机器人踢足球赛、擎朗智能的双足服务 机器人XMAN-F1打爆米花等等,会场共有200余家机器人企业大秀肌肉,展现产品的落地场景和应用能 力。 具身智能的时代将至,我们该如何理解具身智能?它又面临着何种的瓶颈与未来? 我们如何理解具身智能? 我们人类在出生后还没有理解社会语言时,无法对语言的指令做出反馈,但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 等感知向外界做出回馈,并慢慢通过"感知-行动"逐步来学习认知。这也就是具身智能所在做的事情, 具身智能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机器人等实体产品中,赋予他们如同人类一样感知外界和学习交互的能 力,并以此作出决策,进而在不同的场 ...
“成都造”机器人军团首次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钛媒体APP· 2025-08-11 11:48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卓越",吸引28家国际机构、200余家全球顶尖企业、超400位科学家与企业家参与 [1] - 成都机器人军团首次亮相大会,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突破和爆款产品 [1] 成都机器人产业展示亮点 - 成都作为全国9个以地区命名的机器人创新中心之一,采用"场景牵引、需求赋能"的展览方式,将近30款"成都造"产品融入9大真实应用场景,其中6款为全球首次发布 [3] - 展示场景包括智慧养老、家庭服务、文化商旅、应急救援、智慧农业、物流配送等民生领域 [3] 成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生态 - 成都具身智能场景体验馆由15家骨干企业共同打造,搭建政企沟通、宣传服务、研发支持等六大平台,推动"蓉品出海、蓉品出川" [5] - 产业生态呈现"聚点成链、聚链成圈"的特点,深化国内外企业合作,创造行业新突破 [5] 成都具身智能产业技术布局 - 成都通过实景验证、揭榜挂帅等举措推动具身智能产品在警务、康养、文旅等民生领域应用 [6] - 依托28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实现"双千突破" [6] - 未来将聚焦多模态感知、自主学习、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方向,加速世界模型和群体智能技术研发 [6] 成都产业空间布局 - 已形成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武侯区、成华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承载区 [6]
机器人ETF南方(159258)上涨1.74%,大族激光涨停,机器人场景应用扩大,机构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11 11:26
机器人ETF南方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1:05,机器人ETF南方(159258)上涨1.74%,盘中换手率9.06%,成交额2033.01万元 [1] - 跟踪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1.59%,成分股景业智能上涨11.20%,大族激光上涨10.00%,凯尔达上涨5.64%,振邦智能、科沃斯等跟涨 [1] - 近1周累计上涨4.44%(截至8月8日数据) [2] 行业动态与事件驱动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展出1500余件机器人产品(含100余款全球首发),吸引超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2] - 大会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路径,展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服务、消费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2] - 太平洋证券指出,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因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整机与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长50%-100% [2] 指数与成分股 - 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系统方案商、集成商、设备制造商、零部件商等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 [3]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汇川技术、石头科技、大华股份、中控技术、大族激光、双环传动、机器人、科沃斯、巨轮智能 [3]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从实验室迈入商业应用爆发前夜,AI大模型迭代与硬件技术突破将推动多场景落地 [2]
机器人上下文协议首次开源:阿里达摩院一口气放出具身智能「三大件」
机器之心· 2025-08-11 11:19
阿里达摩院开源具身智能技术 - 公司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宣布开源三款具身智能相关技术:VLA模型RynnVLA-001-7B、世界理解模型RynnEC、机器人上下文协议RynnRCP [2] - 开源技术旨在解决行业开发流程碎片化、数据模型与机器人适配难等挑战,推动具身智能全流程开发 [3] - 公司将MCP理念引入具身智能领域,首次提出并开源RCP协议以标准化数据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对接 [3] RynnRCP协议框架 - 协议包含两大模块:RCP框架负责机器人本体与传感器的标准化连接,RobotMotion实现大模型与机器人控制的桥梁作用 [5][6][7] - RobotMotion能将低频推理指令实时转换为高频控制信号,支持仿真-真机一体化工具,降低策略迁移难度 [7] - 当前已兼容Pi0、GR00T N1.5等热门模型及SO-100、SO-101等机械臂 [3] 开源模型技术特性 - RynnVLA-001基于视频生成和人体轨迹预训练,可从第一人称视频学习人类操作技能并迁移至机械臂控制 [8] - RynnEC模型通过11维度场景解析能力,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目标定位分割,仅需视频序列即可建立空间感知 [8] - 公司此前开源的WorldVLA模型首次实现世界模型与动作模型融合,提升图像与动作的联合理解能力 [9] 行业布局与生态建设 - 公司聚焦具身智能系统与模型研发,联合产业方共建硬件适配、数据采集、开发者社区等基础设施 [8] - 技术开源覆盖从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型推理到动作执行的全流程,加速机器人场景落地 [3][8]
WRC 现场:“从制造现场走出来”的具身智能公司,越疆发布二代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圈· 2025-08-11 11:13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越疆科技发布全新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 Ⅱ,具备毫米级多场景操作能力、上下肢协同控制与瞬时反应速度,是国内首款实现此类技术的产品[1] - DOBOT Atom Ⅱ在WRC现场演示分拣物料(公差0.1毫米)、接打爆米花、制作煲仔饭等任务,展现双脑决策+双臂协同能力[3][7][11] - 机器人通过指尖压力传感器感知杯身重量变化,实现精细操作如制作柠檬茶[9] - 多足仿生机器人可拉动接近自重5倍的物体,具备行业领先的负载能力与地形适应性[15] - 协作机械臂掌握AI绘画、刷盘子等技能,形成"机械臂+人形+多足"多形态产品矩阵[13][18][20][23][25] 商业化与市场表现 - 公司全球协作机械臂出货量达90,000台,服务8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20万工业用户[25] - 已获得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摩院等权威机构合作,并与马扎克、ASKA等国际工业巨头达成商业化验证[29] - 客户网络覆盖韩国ALTA、西班牙CampuStore等全球伙伴,销售网络遍及100+国家和地区[29][33] 技术平台与生态构建 - 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支持"一套系统多形态操控",兼容协作机械臂、轮式机器人、人形及多足机器人[30] - 平台开放SDK/API接口,整合OpenAI、Claude等大模型,构建"具身数据湖"生态以强化智能体泛化能力[30] - 通过工业场景积累的工艺链与数据沉淀,形成从硬件到算法的立体化竞争壁垒,实现实验室到场景应用的全链路验证[31][33] 行业定位与战略愿景 - 公司是唯一"从制造现场走出来"的具身智能企业,依托工业根基加速技术落地[25][31] - 目标构建"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机器人伙伴"的生态,推动社会效率与生活质量提升[33]
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在京举办​
机器人圈· 2025-08-11 11:13
活动中还进行了优秀解决方案发布和签约仪式, 18项 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优秀 方案, 按多模态技术突 破、核心部件国产化、算法与模型升级、场景落地应用创新、生态与人才五大产业问题分区集中展示 。此外,现 场还有 7项优秀技术成果实现落地签约。 本次活动以 "攻关核心技术 灵动具身智能"为主题,聚焦技术前沿、共性挑战及应用生态,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产 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展开研讨交流, 并展示产业技术问题优秀解决方案 。 " 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其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创新与变革 。 " 张清在致辞中 指出,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与性能突破,是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行稳致远、攀登高峰的关键所在。 8月10日 , 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科协企业 创新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清,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创始人陈晓东等出席活动。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杭州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魏希盟等分别围绕机器人 执行器 的技术创新与展望 、高功率密度电机 助力 灵巧手握力跃升等主题展开分享, 全方位探讨了具身智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