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边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南美崛起,欧洲试探,全球贸易新棋局
搜狐财经· 2025-07-04 15:19
南共市与EFTA自由贸易协定背景 - 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于7月初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南共市成员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及玻利维亚 EFTA成员包括挪威、瑞士、冰岛及列支敦士登 [1] - 协定签署背景为国际贸易格局剧烈震荡 双方通过合作对冲挑战并强化战略地位 协定可能重塑全球贸易路线图 [1] 南共市的战略考量 - 南共市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面临外部需求波动、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及政治分歧压力 与EFTA合作开辟了欧盟以外的市场空间 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3] - 南共市外长赫拉尔多·韦特海因指出协定将带动双边贸易增长 体现南共市对外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迫切诉求 [3] - 南共市此举是对欧盟-南共市自由贸易协定长期拖延的回应 释放多元化贸易伙伴的信号 以保障经济安全 [3] EFTA的战略意图 - EFTA成员多为高福利、高技术国家 对外贸易依赖度高 协定有助于拓展南美市场并稳固出口市场 [4] - 协定引入现代政府采购、竞争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EFTA投资安全 瑞士副总统居伊·帕姆兰强调协定的公平平衡 [4] - EFTA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缓冲欧盟内部政治纷争的不确定性 体现欧洲多元化贸易战略的灵活调整 [4] 协定对欧盟-南共市谈判的影响 - 欧盟-南共市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历时25年仍面临成员国政治博弈 法国强烈反对是主要阻力 [4] - 南共市与EFTA快速签署协定可能对欧盟形成压力 促使欧盟重新评估谈判策略和政策包容性 [4] - 协定显示贸易协定已成为政治与经济多层博弈的结果 体现传统经济大国与新兴市场的平衡与抗衡 [4] 全球贸易环境与区域合作趋势 - 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 保护主义、地缘政治摩擦、供应链重塑等因素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多样化 [6] - 南美正努力摆脱资源依赖 实现经济多元转型 欧洲则在传统强势基础上寻求创新合作路径 [6] - 双方在规则、标准、市场开放上的共识是全球化下多边合作的积极信号 [6] 协定面临的挑战 -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通胀压力及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协议实施效果 [6] - 南美国家内部政治动荡和经济改革不足 欧洲国家保护主义倾向抬头 可能阻碍贸易深入发展 [6] - 传统贸易协定需适应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要求 成为双方未来新课题 [6] 协定的全球意义 - 协定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进展 也是全球贸易格局调整的重要试探 [8] - 彰显新兴市场国家争取主动权的决心 体现欧洲在多极化世界中的灵活应对策略 [8] - 跨区域合作成为各方谋求共赢的必由之路 多边协作是实现稳定发展和长远繁荣的关键 [8]
南共市峰会:推动机制改革 加快自贸谈判
新华社· 2025-07-04 07:38
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聚焦推动机制改革、加快与其他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并就全球议题协调立场,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多边合作 [1] - 巴西接任南共市轮值主席国,任期半年 [1] - 阿根廷总统米莱呼吁南共市加快贸易自由化改革,增强与世界接轨的能力,从"保护性盾牌"转变为"进攻性长矛" [1] - 巴西总统卢拉提出任期内五项重点:加强内部和外部贸易、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科技发展、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加强公民权利保障 [1] - 卢拉呼吁南共市将目光投向亚洲,认为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中心" [1] 南共市自由贸易协定进展 - 南共市创始四国与瑞士、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组成的欧洲自贸联盟完成自贸协定谈判 [2] - 去年12月南共市与欧盟完成自贸协定谈判 [2] - 卢拉表示有信心在任期内推动南共市与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完成自贸协定签署 [1] - 将加快与加拿大、阿联酋、印度、以色列、巴拿马等国及地区的谈判进程 [1] 南共市成员国及联系国情况 - 南共市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创立,1995年正式启动 [2] - 玻利维亚于2023年正式加入 [2] - 联系国包括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苏里南和巴拿马 [2]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必须重返多边合作进程。
快讯· 2025-07-01 22:14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讲话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强调必须重返多边合作进程 [1]
950亿欧元?欧盟对美“翻脸”了,局势生变,中方通告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30 19:48
欧美贸易争端升级 - 欧盟计划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一揽子关税 包括波音飞机 汽车和波本威士忌等商品 [1][3] - 欧盟准备针对服务业采取措施 包括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以及限制美国企业获得公共采购合同 [1] - 部分欧盟成员主张采取更强硬立场 认为这有可能迫使特朗普让步 欧盟外交官表示10%的关税在政治上不可行 [3]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盟友转向中国 东南亚工厂利用RCEP规则绕开关税 英国和马来西亚加大与中国贸易往来 [1] - 欧盟对美策略从被动回应转向主动进攻与对等博弈 尝试重构与美国的互动模式 [3] - 中国在达沃斯论坛强调贸易战是"伤敌一千 自损八百" 世贸组织警告关税战若失控可能导致全球GDP蒸发6 75万亿美元 [5] 中国市场吸引力提升 - 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和政策连贯性成为跨国企业的商业避风港 欧美关税争端推动全球经贸秩序重构 [7] - 中国通过达沃斯论坛传递开放合作方案 强调建立基于规则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才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有效路径 [5][7] - 美国高关税政策抑制自身增长并推高通胀 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最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 [7]
“两国务实合作帮助玻利维亚提升工业能力”——访玻利维亚能源部能源规划与发展副部长韦拉斯克斯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47
中玻能源与基建合作 - 玻利维亚能源部官员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和能源转型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包括光伏 风电 水电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1] - 中国正积极推进实现"双碳"目标 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的占比 相关国际合作为玻利维亚等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1] - 玻中能源领域合作正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领域拓展 玻方推进两国光伏发电等项目合作 期待进一步拓展可再生能源合作 [2] 中玻经贸与技术合作 - 玻利维亚向中国出口牛肉 藜麦等产品 首批25吨奇亚籽于今年4月出口中国 [1] - 中国企业在玻利维亚建设水电站和公路等基建项目 实现技术和经验共享 帮助玻方增强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1] - 中国帮助玻利维亚发射通信卫星"图帕克·卡塔里" 提供卫星及地面测控系统 并培训玻方技术人员独立操作能力 [1] - 中企承建的玻利维亚穆通综合钢厂项目培训玻方技术人员 使其成为该厂主要运营人员 提升玻工业能力 [1] 中拉多边合作 - 中国已成为拉美重要战略伙伴 "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受到广泛欢迎 [2] - 《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体现中国对拉美国家发展的支持 [2] - 中国通过南南合作机制为拉美发展中国家创造发展机遇 期待在拉中论坛 金砖合作等框架下继续挖掘合作潜力 [2]
亚投行十周年:全球嘉宾共议“互联互通”升级版 多边合作注入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9:29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 - 年会主题为"互联助力发展,合作共创繁荣",聚焦数字化转型、绿色融资、私营资本动员、跨境合作与多边伙伴关系等议题 [1] - 汇聚来自成员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学术界代表,共同探讨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方向 [1] 亚投行发展成果 - 成员从57个创始国扩展至110个,累计带动超过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全球基础设施项目 [1] - 已批准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涉及超300个项目,其中130多个为多边联合融资项目 [7] - 建立起拥有60多个合作伙伴的多边网络 [7] 中国与亚投行合作 -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亚投行在主权贷款方面启动三期合作,涵盖20个项目,总贷款额达60亿美元 [3] - 项目重点聚焦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和区域互联互通,在河南、广西、云南、湖北等地实施示范工程 [3] 多边合作价值 - 新加坡部长指出亚投行等多边开发银行能降低项目风险、增强融资能力,并提供制度支持和知识共享 [5] - 亚投行代表强调多边主义是伙伴关系基础,汇聚不同国家、文化和技术的机构共同推动可持续改变 [7] 亚投行战略方向 - 通过"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战略推动绿色、智能、包容型发展 [9] - 设计理念融合中国元素(如"中国结"与"鲁班锁"造型),象征连接世界的桥梁 [9][11]
G20第三次协调人会议闭幕 多项议题达成共识 美国代表缺席
快讯· 2025-06-28 02:33
G20第三次协调人会议 - 会议在南非西北省举行 为期三天 汇聚全球主要经济体协调人代表 [1] - 在多边合作 气候变化 债务可持续性 社会公平等关键议题达成重要共识 [1] - 各国代表围绕制定领导人宣言草案进行深入磋商 [1] - 会议强调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国际法基础 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1] - 推动建设更加公平 包容和有韧性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美国代表团缺席引发对全球包容性合作的担忧 [1]
邹加怡当选亚投行行长,金立群离任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56
亚投行新任行长任命 - 亚投行理事会选举邹加怡担任下一任行长 任期五年 将于2026年1月16日上任[2] - 邹加怡现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明确为正部长级 曾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 主管国际事务[2][3] - 首任行长金立群第二个五年任期将于2026年1月15日结束[2] 邹加怡的资历背景 - 拥有30余年全球顶级财金政策经验 长期负责与世界银行对接[2][3] - 曾担任世界银行集团 亚洲开发银行 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理事或副理事[2] - 在亚投行筹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4] -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获国际经济关系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4] 亚投行业务发展 - 过去十年为38个成员的322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包括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合作项目[2] - 金立群表示亚投行未来发展方向明确 战略清晰并按计划推进[2][4] 多边合作理念 - 金立群强调多边合作对全球发展至关重要 亚投行将通过实际行动推动多边主义[5] - 认为加强互联互通和跨境贸易环境建设能使各国获得实际利益[5] - 指出虽然存在反全球化倾向 但推动全球合作仍是主流[5]
亚投行十年关键词:“朋友圈”翻倍,多边合作共赢
北京商报· 2025-06-24 22:07
商务出行时,中亚某国新落成的高铁呼啸而过,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也让跨国商务洽谈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拿起手机,短视频里非洲小镇的孩子们正对着 中国援建的基站兴奋欢呼。或许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些生活中不经意的瞬间,都与一个国际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亚投行")紧密相 连。 十年前,它从北京"出发",帮助亚洲国家打破基础设施瓶颈,在全球多边开发银行体系中崭露头角,助力诸多项目落地,从交通到能源,从通信到水利,改 善了无数人的生活;下一个十年,在气候变化与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助力"互联互通"的故事将继续书写。6月24日—26日,亚投行第十届理事 会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将齐聚一堂,在这里,有过去十年亚投行历程的回首,亦有未来发展蓝图的展望。 从57到110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13年秋天。 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彼时已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高铁、桥梁、港口等项目遍布国内,并逐渐走出国门。而周边国家囿于基础 设施不足制约经济发展,怀揣"独行快,众行远"的信念,一个构想迎来孕育萌芽——成立一个新的金融机构,专门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2 ...
美国科学家缺席的背后
新华社· 2025-06-22 06:32
美国政府政策对海洋科研的影响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新财年面临25%的预算缩减,已有超过1500名工作人员遭解雇或劝退 [2] - 美国近期政策降低了国际社会对其参与国际合作的预期,最终美国只派出"技术和工作层面"的代表参加联合国海洋大会 [2] - 美国近期在海洋科研等领域的政策给全球海洋科研和保护行动蒙上阴影,影响持续时间尚不确定 [2] 国际社会的反应 - 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多位领导人强调要践行多边主义,反对海洋事务上的单边主义 [3] - 国际社会认为美国需要认识到与各国共享地球并共担责任的重要性 [3] -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国际海洋行动和进展不会因美国立场而止步 [2] 具体案例影响 - 美国科学家萨拉·库利在政府换届后的联邦机构"裁员潮"中失业,被迫退出重要国际科学会议 [1] - 除了库利,还有几名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无奈缺席"同一个海洋科学大会" [1] - 库利经历了两次解雇过程,先是停薪留职无权进入实验室,后被彻底辞退 [1] 更广泛的政策影响 - 美国政策将在海洋预测预报、数据同化、国际合作等方面造成严重阻碍 [2] - 美国已经宣布要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并在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谈判中没有参与 [2] - 美国联邦科学领域的混乱状况正在破坏对全球海洋保护、可持续资源管理和气候韧性至关重要的多边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