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型世界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特稿|在宽广的亚太铺设发展通途——推动区域共同繁荣的中国实践
新华社· 2025-10-26 22:12
亚太经合组织与中国参与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 - 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APEC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1] - 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3] 开放融通与贸易合作 - 秘鲁钱凯港作为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开辟了秘鲁通往中国及周边国家新航线,推动中拉贸易显著提升[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部分经济体加征关税给亚太地区贸易格局带来挑战,继续促进贸易开放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3] - 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报告将"倡导开放市场,反对保护主义"列在开篇,表达对贸易中断和不确定性的担忧[3]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中国企业捷佳润科技集团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支持多国语言,正帮助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果园推进智能化管理[4]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5年的第10位,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高地"[5] - 第22届东博会上共有62个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与化工新材料的项目成功签约,体现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升级[5] 绿色发展与项目实践 - 中国制造双层电动公交车在智利第19届泛美运动会期间投入使用,为体育盛事注入"绿色能量"[5] - 中国坚持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自主发展能力[4] -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支撑[4] 普惠包容与全球倡议 - 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项目永久性示范基地落成,是中国与巴新减贫合作的里程碑[6]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形成关于全球事务的完整框架[8] -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推进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等倡议,持续为亚太经济普惠包容发展注入动力[7]
以团结与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新华社· 2025-10-24 23:56
亚太经合组织(APEC)平台与区域合作 -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2] - 中国是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今年前三季度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3] 中国的区域一体化举措与贸易数据 - 中国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3] - 中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为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注入力量 [3] - 中韩双边贸易额在2024年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6] 中韩双边关系与合作 - 中韩是重要近邻,1992年建交以来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 [5][6] - 两国人文交流活跃,中国对韩试行免签政策激发旅游热情,文化作品互译交流拉近民众距离 [6] - 元首外交为双边关系提供顶层设计,确保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沿正确轨道发展 [5] 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贡献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9] - 中国通过“十五五”规划擘画发展蓝图,为亚太和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9]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拥有22个自贸试验区,并通过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等措施推动制度型开放 [10] 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 - 中国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印尼雅万高铁人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9克 [10] - 多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绿色产业升级 [10] - 中国推动与湄公河国家电网互通,优化跨区域能源配置,构建全球清洁能源合作 [10]
新华述评: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担当
新华社· 2025-10-24 16:26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珠江之畔,千年商都,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场馆内外人头 攒动。历经60多年岁月而魅力不减,"中国第一展"的人气,折射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持续推进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意。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今天,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低迷,经贸格局深刻重构。是促进开放合作 还是走向封闭对抗?是坚持互利共赢还是固守零和博弈?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 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这片历经无数次"狂风骤雨"依然"在那儿"的壮阔大海,正以其深刻的发展 逻辑和开放的博大胸怀,展现着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和"动力源"的时代担当。 中国的高水平开放,不仅体现在自身的扎实行动上,也反映在合作平台和公共产品的共享中。共建"一 带一路"以"硬联通"夯实发展根基,以"软联通"破除制度壁垒,以"心联通"凝聚合作共识,为基础设施 滞后、发展动能不足等全球性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 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回望"十四五",中国始终 以坚定的步伐践行这一承诺, ...
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担当
新华网· 2025-10-23 14:22
珠江之畔,千年商都,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场馆内外人头攒动。历经60多年岁月而 魅力不减,"中国第一展"的人气,折射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意。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今天,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低迷,经贸格局深刻重构。是促进开放合作 还是走向封闭对抗?是坚持互利共赢还是固守零和博弈?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 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这片历经无数次"狂风骤雨"依然"在那儿"的壮阔大海,正以其深刻的发展 逻辑和开放的博大胸怀,展现着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和"动力源"的时代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 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回望"十四五",中国始终 以坚定的步伐践行这一承诺,将机遇的种子播撒全球,将融通的血脉连接世界,将开放的理念化为现 实。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拓展增量中相互成就。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首座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上海,西门子 医疗在深圳建设高端研发制造基地……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布局创新链的关键环节,寻求的不仅是 市场,更是 ...
新华述评|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担当
新华社· 2025-10-23 13:57
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担当 新华社记者樊宇 李蓉 珠江之畔,千年商都,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场馆内外人头攒动。历经60多年岁月 而魅力不减,"中国第一展"的人气,折射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 意。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今天,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低迷,经贸格局深刻重构。是促进开放合作 还是走向封闭对抗?是坚持互利共赢还是固守零和博弈?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 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这片历经无数次"狂风骤雨"依然"在那儿"的壮阔大海,正以其深刻的发展 逻辑和开放的博大胸怀,展现着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和"动力源"的时代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 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回望"十四五",中国始终 以坚定的步伐践行这一承诺,将机遇的种子播撒全球,将融通的血脉连接世界,将开放的理念化为现 实。 (一)为全球增长蓄力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构筑一个稳定增长且潜力巨大的市场,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最直接的贡献。"与 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 ...
新华述评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担当
新华社· 2025-10-23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持续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展现其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和“动力源”的担当 [1] - 中国以坚定的决心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 -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与世界各国共同做大全球市场蛋糕、做实共享机制、做活合作方式 [11] 为全球增长蓄力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1% [2] - 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每年有近50万亿元消费和超过20万亿元进口 [3] - 中国已连续10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3] - 2025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 [3] - 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对维持其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 [4] 以国际合作筑桥 - 共建“一带一路”以硬联通夯实发展根基 以软联通破除制度壁垒 以心联通凝聚合作共识 [6] - 中老铁路开通后 新鲜果蔬运输时长压缩至26小时 运输成本显著降低 [7] -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中欧陆海快线缩短运输时间7至10天 [7]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 [7] - 中国单方面免签和过境免签国家已分别扩大到47个和55个 [7]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生效实施3年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8] 为全球经济治理赋能 -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到22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形成的“雁阵” 中国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9]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稳步扩大 [9] - 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9] - 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 成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10] -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数字治理等全球议题上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10]
中意古老文明的智慧为应对时代之变提供了可行路径
新华网· 2025-10-09 00:42
交流互鉴是民心相亲的重要纽带。中意人文交流充满活力、富有成果,双方首创世界遗产地结好模式, 意方两度返还中国流失文物,首届中意大学校长论坛将于年内召开,北京、米兰接续举办冬奥会,带动 了两国冰雪产业合作。意大利现已成为同中国开通最多直航的欧洲国家之一。中方对意大利实施免签政 策后,去年意大利来华人数翻番,中方将继续对意延长免签政策,让更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可以来一 场"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 王毅表示,中意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当前国际形势复 杂动荡、危机四伏,但也危中有机,中意应总结弘扬迄今交往的成功经验,为国际关系发展提供有益借 鉴。近期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宣布应对气候变化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体现了中国胸怀 天下、立己达人的负责任大国担当,展示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和对联合国的支持。中方愿同意方一道, 继续做维护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建设性力量,推动国际社会团结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更加公正 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互尊重是国与国的正确相处之道。志同道合是朋友,求同存异也能成为朋友。文化和制度差异不应成 为对话合作的障碍,关键是要相互 ...
让开放的阳光温暖世界经济——从国际展会看中国机遇
新华社· 2025-10-05 17:32
国际展会推动市场开放 - 中国近期举办投洽会、服贸会、东博会等一系列国际性展会,吸引全球客商深耕中国市场,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和确定性[1] - 进博会等国家级经贸展会放大贸易对接效应,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形成对比,传递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强音[2] - 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3] 外资企业参与中国市场 - 奥地利珍得巧克力公司自2018年起参加历届进博会,今年将携带50多种新品参展并首发全新系列产品[2] - 外资企业通过进博会窗口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感受中国经济韧性,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良好营商环境[2] - 美国半导体制造商安森美公司已在中国设有3家工厂,参加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旨在发声、倾听与合作,视中国为创新策源地[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4] - 中国市场体量大、产品迭代快、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高,使企业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技术迭代效率[4] - 全球加速迈向6G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成为推动全球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源,中国企业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展示创新实力和市场响应速度[5] 全球化与多边合作 - 中国坚持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保护主义、"脱钩断链",坚持真正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6] - 通过服贸会、自贸试验区、数字化转型新标准等制度层面举措,中国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合作,为新兴经济体平等参与贸易搭建平台[6] - 中国支持全球开放合作和技术转让,对保持国际市场开放、避免技术"脱钩"至关重要,促进各国构建协同创新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7]
商务部: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
期货日报· 2025-09-26 00:08
核心立场声明 - 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1] - 该立场宣示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的担当 [1] - 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 [1] 多边贸易体系承诺 -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1] - 中国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1] - 中国将与其他发展中成员站在一起推动将发展作为世贸组织议程的中心 [1] 全球治理与发展目标 - 中国致力于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 [1] - 中国将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1] - 中国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
李强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证监会发布· 2025-09-24 14:42
新华社联合国9月23日电 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2025年9月23日,纽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书长, 尊敬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 各位嘉宾,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尽己所能,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将始终做共同发展的支持者、促 进者,更加积极开展行动、展现应有担当。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全球发展的投入。在中方推动下,过去4年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230多亿美 元资金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未来5年,中方将在发展中国家再开展 20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并同有关国家和世卫组织等合作开展更多卫生合作项目。中方还将持 续注资世贸组织"中国项目",助力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这里我郑重宣布:中国作为 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中国将继续加强科技合作赋能全球发展。这些年,中国积极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推进人工智 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今年7月,中方倡议成立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联合国成立之初,就把促进全球发展写入宪章。80年来,各方 协力推动全球发展,取得令人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