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改革
搜索文档
辽滨经开区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中国化工报· 2025-07-07 14:47
政务服务改革 - 辽滨经开区构建"全链条"审批模式,2024年线上办理审批14738项,332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平均办理时限压缩80% [2] - 窗口总数从36个精简至14个,通过受审分离、帮办代办等措施提升审批效率 [2] - 2024年3月发布《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和《激发人才活力十条措施》,支持"二次创业"和创新要素集聚 [2] 企业服务与投资环境 - 辽宁金发科技年产20万吨功能化ABS改性车间建设项目获得经开区在审批和要素保障方面关键支持 [3] - 2024年为84家重点企业配备31名项目管家,累计提供服务2365次,协助办理手续135项 [3] - 2025年为78个项目配备39名项目管家,对接企业589次,协助办理手续32项,解决问题32件,政策解答42次 [3] 民生服务成效 - 2024年一季度12345平台处理167件欠薪案件,追回工资900余万元,受理诉求30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4% [4] - 建立"领导分工、平台协调、部门负责"工作机制,一般咨询当场解答,复杂问题限时督办 [4] - 通过日报告、周总结、月通报分析民生热点,高频诉求集中研判,疑难问题多方协调 [4]
江苏省出台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质效15条 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快讯· 2025-07-06 08:04
政务服务改革 - 江苏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质效的若干措施》,推出15条措施推进政务服务改革[1] - 措施旨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1] - 重点加强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审批等政务服务管理质效[1] 政务APP整合 - 省级政务APP须向下开放使用权限,杜绝省级以下重复建设[1] - 推动政务服务类应用向"苏服办"整合,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1] - 已建县级及以下的综合类政务服务APP需在12月底前完成迁移归并[1] - 未整改到位的APP将不再安排下一年度运维经费[1]
我省出台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质效15条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新华日报· 2025-07-06 07:24
政务服务改革措施 - 四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措施》,出台15条措施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1] - 严格控制政务服务大厅新建或改扩建规模,严禁搭车建设办公用房,推进集约整合和跨层级联合办公 [1] - 从严审核大屏幕建设,非必要项目不予审批,推动分散的分中心进驻政务服务大厅 [1] - 按需配置智能机器人和自助终端,整合优化低使用频次设备,清退损坏或闲置设备 [1] 政务服务效率提升 - 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撤并低频次窗口,8月底前试点建设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2] - 跨部门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成本,统一由12345热线接听咨询电话 [2] - 省级政务APP向下开放权限,禁止县级以下开发政务服务APP,已建APP需在12月底前迁移归并 [2] 政务信息化管理 - 建设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实施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规范规划、资金使用等环节 [3] - 加强审计监督,覆盖项目规划、建设、运维及资金管理,建立通报制度督促问题整改 [3]
开展政务服务“十百千”行动 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标志性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7-04 07:28
盐城市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核心举措 - 盐城市数据系统围绕"四大集成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包括惠企政策直达、公共资源交易、政务服务优化、平台载体提升 [1] - "一标一检"创新做法被推荐为全国典型案例,企业奖补资金实现"一日审结、直达快享" [1] - 开展数据领域"十百千"行动,通过"小切口""微创新"破除营商环境堵点 [1] 精准改革成效 - 实施12项攻坚措施,细化108项政务大厅优化事项,完成1865项政务服务事项交叉质检 [2] - 81项优化措施已落地,"局长走流程"体验办件36次 [2] - 推行"午间不打烊"和"预约延时"服务,政务大厅免费停车时长延长至3小时,群众满意率达99% [2] - 年底前将实现80%综窗覆盖率,100项涉企审批"免证办",500项高频事项"不见面"办理 [2] 极简改革成果 - 29项国家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落地,设立430个"一件事"专窗,办理130万件 [3] - 企业登记与公积金、银行开户等业务同步办理,服务企业超3万次,办理提速30% [3] - 通过"直达快享"方式1日内审结企业奖补资金3055万元,惠及298家企业 [3] 优化服务举措 - 对253个标段实行"一标一检",发出68条风险提示,CA证书全国互认应用量全省第一 [4] - 搭建智能算力底座,落地房产交易等四大场景应用,承办全国"数据要素×"大赛 [4] - 部署政务"数字人"和具身机器人,推行12345智能派单,构建"全天候"政务服务体系 [4] 数字赋能创新 - 争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省级试点,计划在县级以上政务大厅设服务站点 [5] - 运用AI技术构建智能化政策服务平台,实现"申报不见面""材料免提交" [5] - 建立"一企一档"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公共数据赋能企业融资系统 [5][6]
“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便民利企无止期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2:29
政务服务改革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强调加强机制建设并推动重点事项全面落实 [1] - 改革通过优化拓展事项范围、鼓励地方增加特色事项、推动公共服务集成办理,实现政务服务理念转变和流程重塑 [1] - 改革显著改善企业信息变更、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关键事项办理效率,从"多部门来回跑"转变为"一件事高效办" [1] 改革成效与机制建设 - "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协调各方资源和打破部门壁垒,显著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并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2] - 从2024年初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到7月发布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改革已从阶段性攻坚转向制度化、长效化 [2] - 常态化推进机制的建立将避免"一阵风"现象,为政务服务持续提质增效提供制度保障 [2] 技术赋能与未来展望 - 健全机制需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一网通办" [3] -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将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 [3] - 改革将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3] - 常态化机制实施后,更多便企利民措施将落地,为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3]
东营|东营政务暖心服务跑出加速度
大众日报· 2025-06-26 09:04
政务服务效率提升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服务部为山东港口集团东营港有限公司的填海造陆工程成立服务专班,系统梳理并打包报送材料,主动对接项目进行全方位评估和指导 [2] - 创新采用"即受理即公示、即公示即审查、边公示边审查"的工作机制,同步召开环评专家评审会,环评审批时间缩短25天,效率提升近60% [3] - 东营市推出15个特色"一件事"服务场景,24个"一件事"能办率达100%,累计办件量达9.4万件,平均办理时间、环节数量、申请材料、跑动次数压减率均超78% [4] 政务服务覆盖范围扩大 - 东营市推动政务服务"应进必进",市级1800多项服务97%以上进驻中心,县区平均进驻1400多项,办事大厅设置"一窗受理"窗口 [4] - 精心绘制"15分钟政务服务圈"蓝图,全市布设294个社会化政务服务点,平均能办92项业务 [4] - 与全国24个省、56个地级市、450多个县(市、区)结成"跨域办"伙伴,服务版图不断延伸 [5] 创新服务方式 - 垦利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使用"东好办·视频办"服务,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完成"云端勘验",打破时空限制 [5] - "东好办·视频办"平台开设"惠民"和"利企"两大专区,囊括高频民生服务和涉企重点领域,提供专业咨询、在线辅导、快速审批 [5] - 市政务大厅全年服务约13万人次,免费邮寄2万多件,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暖心举措惠及上千人次,好评率高达100% [6]
全省首创!杭州实现货运企业 跨区“搬家”秒办结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26
政务服务改革 - 杭州交通运输部门推出普货企业市内跨区迁移"免申请无感办"新模式 实现企业跨区迁移"一键触发、自动办理" [4] - 新模式让企业收获"零跑腿、零材料、零等待"的便利 [4] - 企业迁移流程由原最长30天压缩至即时办结 从"跑多次"到"跑零次" [5] 企业迁移流程优化 - 过去普货企业需在迁出地与迁入地交通运输部门间往返至少2次 涉及至少4个事项申报 办理时长最长达30天 [4] - 新模式通过"证照协同"平台自动推送数据 企业经营许可证瞬间完成变更 货车道路运输证同步批量变更 [5] - 减少材料提交29份 字段信息填写50余条 [5] 实施效果 - 杭州现有5671家普通货运企业 9.42万辆营运货车 预计新政将惠及所有普货企业 [4][5] - 功能上线半月已有7家货运企业 76辆货车体验"无感办"迁移 [5] - 市本级及各区县交通窗口提供"一窗通办"兜底服务 特殊情况仅需出示身份证和营业执照 [5] 行业影响 - 杭州交通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升级 [5] - 新政有效降低企业时间和经济成本 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5]
抓住改革契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6
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进展 -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运行6周年 实现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的服务模式 [1] - 国务院2023年印发指导意见 部署加强渠道建设、深化模式创新、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扩面增效四大方向 [1] - 多地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机制 重点解决高频、面广、问题多事项 如黑龙江将办理时限从30天压减至即办即结 跑动次数从9次降为零 [1][2] 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 集成化改革成效显著 河南安阳通过"一套材料多方共用"模式 实现企业登记等业务一次办结 材料精简30余项 [3] - 数字技术深度应用 区块链和AI推动服务模式从人力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 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办理" [3] - 服务渠道多元化发展 从固定窗口向移动窗口延伸 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一线应答"机制 [3] 未来优化方向 - 需加强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建设 提升"一网通办"能力 推动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2] - 需完善"接诉即办"机制 对咨询、投诉等诉求实现及时响应 如黑龙江建立服务矩阵 [2] - 需确保线上服务安全稳定 加强信息保护和用户培训 优化跨域办理、免申即享等创新模式 [4]
济宁市兖州区:“三聚焦”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
中国发展网· 2025-05-29 16:02
营商环境优化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通过全流程改革和数字化赋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化实践,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 - 构建"政策直达、诉求直通、要素直保"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集成12个领域100余项惠企政策,通过数字门牌系统实现智能匹配,累计服务企业超千家[2] - 设立惠企政策专窗,分11个领域梳理惠企政策100余项,打造线上线下"政策超市",印制惠企政策汇编和宣传材料[2] 产业链发展 - 聚焦造纸、煤电、盐化工、专用装备、现代食品、现代医药、绿色建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暨融链固链活动8场,收集企业难题16件,办结5件[3] - 升级"码上服务"机制,融合数字门牌系统与"兖速办"平台,快速转办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办理涉企诉求219件[3] - 创新设立"用地服务专员"制度,保障重点项目用地1500亩,开展招聘活动4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290个,破解企业用工难题[3] 政务服务创新 - 打造13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包,累计办理业务1100余件次,推动涉企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增值化[4] - 深化"政务服务+异地商会"协作模式,与283个县(市、区)建立通办合作关系,梳理384项跨域通办事项清单,实现230项事项跨省全程网办[4] - 依托"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和"电子证照通"功能,推动296类电子证照实时调用,100项高频事项全面应用电子证明[4] 项目服务提速 - 在颜店新城设立企业服务中心,集成6大领域61项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诉求24件[5] - 组建"兖周到"项目管家,为47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化解审批堵点难点16个[5] - 推行"产业+套餐"式审批,审批时限提速65%,为42家企业58个项目提供"套餐式"服务,实现全周期服务覆盖[5]
上海金山区实现“证照免交 竣工即交证”,项目审批时限从30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
快讯· 2025-05-28 13:20
行政审批改革 - 上海市金山区推出"证照免交竣工即交证"服务改革 实现"免于提交"和"竣工即交证" [1] - 依托竣工验收电子证照共享 打通跨部门数据壁垒 压缩审批时限 [1] - 建立"网办帮办"机制 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指导服务 实现"企业不跑 材料不交 证照直达" [1] - 试点项目上海麻沼化妆品有限公司从提交申请到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仅用1个工作日 [1] 企业投资与生产 - 上海麻沼化妆品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4亿元 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 [1] - 项目投产后将新增190个岗位 为区域发展注入动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