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五部门出台意见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4:40
政策框架 - 五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 - 中央层面统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 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 [2] - 方案明确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稳定运行 2035年全面覆盖重点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 [4] 补偿机制设计 - 依据各省干流入出境水质变化统一核算出资或受偿金额 实现省际经济利益横向转移 [2] - 水质指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30%) 氨氮(30%) 总磷(40%)三项污染物指标 [4] - 中央财政对工作质效高的省给予奖励 资金可用于流域保护相关领域 [3] 资金管理 - 补偿资金用于自然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经济社会发展等流域保护相关领域 [3][4] - 受偿省需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加强监管并开展绩效评价 [4] - 对保护治理不力的省份 中央财政可采取扣减资金等措施 [3]
城市24小时 | 锂电产业大省,“掘金”千亿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0:1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 四川省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目标构建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1] - 2024年底四川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402万辆,未来2-3年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 [1]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领先 [1] - 退役电池回收可满足每年24%锂、312%钴、168%镍需求,对资源安全和环保意义重大 [2] - 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但2023年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2] - 四川作为锂电大省,锂矿储量全国最丰富,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20%,正构建全产业链 [3]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财政部等五部门提出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4] 航空产业 - 贵州省强调更大力度推进航空产业城建设,推动航空装备制造和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6] 对德合作 - 湖南省出台政策支持对德合作,对新引进德企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7] 数字贸易 - 深圳计划到2030年将数字贸易比重提高至50%,2035年提高至55% [8] 城市更新 - 中央财政将补助超200亿元支持20个城市更新行动,东部城市补助不超8亿元,中部不超10亿元,西部和直辖市不超12亿元 [9][10] 特色食品产业 - 工信部发布首批39个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对象,覆盖28个省份,产业规模超25万亿元 [11][13]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意见发布 涉及实施范围、时间表……梳理↓
央视网· 2025-06-04 17:01
重点任务还对丰富补偿要素、完善补偿标准、创新补偿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央视网消息:6月4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 见,明确相关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时间表。 根据意见,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点任务包括,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中央层面建立统一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 制。统一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实现经济利益省际合理横向转移,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导向。 流域省可在中央层面建立统一机制基础上,选择具备重要生态服务价值、受益主体明确的流域,自主协商开展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 设,并积极开展覆盖全辖区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根据5部门的实施方案,要推动建立全面覆盖、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 性互动。 鼓励地方在总结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其他具有外溢性的生态环境要素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实现路径。因 地制宜拓展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根据意见,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 ...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进一步健全
新华社· 2025-06-04 16:37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推动建立覆盖更全面、权责更清晰、方式更多元、治理更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1] - 健全奖罚分明的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强化激励约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 中央层面补偿机制 - 中央层面统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建立统一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 依据各省干流入境、出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变化及本省干流全部断面水质较以前年度变化情况,统一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 [1] - 实现经济利益省际合理横向转移,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导向 [1] 地方层面补偿机制 - 流域省可在中央层面统一机制基础上,自主协商开展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1] - 选择具备重要生态服务价值、受益主体明确的流域,积极开展覆盖全辖区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1] 拓展补偿领域 - 鼓励地方在总结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其他具有外溢性的生态环境要素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实现路径 [2] - 加快探索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保护成本核算、量化考核等 [2] - 因地制宜拓展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 重点任务 - 明确丰富补偿要素、完善补偿标准、创新补偿形式、夯实平台支撑等重点任务 [3]
收评:两市高开高走创业板指涨1.11% 大消费股全线爆发
新华财经· 2025-06-04 15:40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周三震荡反弹 沪指涨0.42%报3376点 深证成指涨0.87%报10144点 创业板指涨1.11%报2024点 [1] - 美容护理、啤酒概念、摘帽、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机场、无人车辆、军工电子、草甘膦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大消费股全线走强 美容护理、啤酒等方向领涨 乐惠国际等多股涨停 [2]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大盘在3400点下方震荡蓄势 政策利好叠加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推动A股上行 建议关注大消费、半导体、机器人等行业 [3] - 中信建投指出锑、铋、钨、钼等战略金属价格中枢显著上移 主因资源稀缺性及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增长 持续看好国内优势战略矿种价值回归 [3] - 富荣基金认为科技板块成交额占比回落至阶段低位 但产业仍处向上发展阶段 建议关注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新兴成长方向 [4] 行业动态 - 五部门提出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035年全面覆盖重点流域干流及支流 [5] - 美国5月轻型汽车销量1565万辆 环比4月下降160万辆 为2020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 主因关税政策导致提前消费 [6] 监管动态 - 地方证监局摸排股市"小作文"及网络"黑嘴"线索 旨在整治资本市场舆论乱象 [7]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时间表、重点任务已明确
央视新闻· 2025-06-04 14:05
政策目标 - 推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清晰、方式多元、治理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1] - 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重点河流跨区域补偿机制,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要素补偿机制 [1] - 到2035年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支流,拓展补偿范围与形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与治理体系 [1] 重点任务 - 中央层面统一建立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依据水质变化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实现省际经济利益转移 [2] - 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协商开展跨省补偿,细化责任义务并推进长效化运行 [2] - 拓展补偿领域至森林、草原、大气、湿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探索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与成本核算方法 [2] 补偿机制设计 - 丰富流域补偿要素,推动将特征污染物、水量、水生态指标等纳入补偿范围,鼓励纳入入海河流总氮指标 [3] - 完善补偿标准,结合保护修复成本、水质改善收益、支付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参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3] - 创新补偿形式,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资金补偿与产业园区联建等多元化方式 [3] 实施支撑 - 夯实平台支撑功能,利用管理平台集成数据、跟踪资金使用,推动单一要素补偿向多要素补偿转变 [4] -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计量,加快"绿水青山"价值转化路径 [4]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价值有效转化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10:31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明确要推动建立覆盖 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作为破解跨区域生态治理难题的关键制度创新,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重构生 态价值分配体系,不仅能矫正生态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更能打破行政壁垒、凝聚治理共识,形 成"保护者获利、使用者付费"的格局。 优化协商机制,放大生态价值转化协同效能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从厘清区域权责、统一补偿标准、完善协商程序方面优化协商 机制。 作,通过园区共建、税收分成等方式实现利益共享;建立生态产品品牌增值机制,将保护区生态优势转 化为特色农产品溢价能力。通过市场化补偿机制,以"保护—增值—反哺"的良性循环激励持续的保护投 入。 健全保障体系,夯实生态价值转化运行基础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从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优化财政保障机制、健全监督问责体系 方面健全保障体系。 规范的协商程序能够确保各方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提高协商效率和成果的可执行性。可以 召开协商机制建设推进会,搭建各部门、地方之间信息联通的框架, ...
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十五五”渐行渐近
天风证券· 2025-05-28 13:2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海内外政策要闻、政策导向分析各类资产市场(权益、固收、大宗商品、外汇)进行回顾与政策影响分析,并对大类资产轮动作出展望 认为权益处于赛点2.0第三阶段攻坚战 后续财政或扩张、货币适度宽松协同配合应对不确定性[25][48][110] 海内外政策要闻 国内政策要闻 - 总书记赴河南洛阳考察 强调多方面发展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并指出应对不确定性的方向[9] - 国常会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研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11] 海外政策要闻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向签署升级议定书迈关键一步 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14][15] - 特朗普税改法案在众议院通过 预计十年内令美国预算赤字增加约2.7万亿美元 后续将提交参议院审议[18] 政策导向分析 - 上周海外聚焦特朗普税改法案众议院通过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国内聚焦总书记指示、多项政策发布及市场动态[2][23][24] 权益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A股三大指数普遍小幅回落 创业板和中证500分别回落0.88%和1.1% 万得微盘股指数反弹0.04% 外盘三大股指集体回落超2% 波动率上升 AH溢价指数收缩[25] 政策影响分析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费率与业绩挂钩 4月经济顶住对等关税压力稳定增长[3][26] 固收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央行上周净投放资金12000亿元 DR007维持在1.6%以下 债市延续回调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48] 政策影响分析 - 财政部开展5月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国新办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49][51]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有色金属区间震荡 原油走势分化 贵金属反弹 黑色金属震荡下行 猪肉偏弱震荡[65][66][67] 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 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举行 上期所提出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的举措 OPEC+讨论7月增产方案 上金所修订黄金ETF管理办法 住建部解读城市更新意见 财政部下达农业防灾救灾资金[84][87][88] 外汇市场分析 市场回顾 - 美元贬值 美元指数周环比下跌1.84% 美元兑人民币周度升值0.52% 人民币汇率指数下降[92] 汇率政策影响分析 - 4月银行结售汇差额基本均衡 澳洲联储降息25基点 特朗普关税及地缘风险仍需关注[93][94]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 - 权益处于赛点2.0第三阶段攻坚战 重视黄金 债券挖掘转债 预计财政扩张与货币宽松配合应对不确定性[110] 本周大事前瞻 - 涉及美股休市、欧洲央行行长讲话、多国央行利率决议、经济数据公布等[112]
DRC对话丨张立群:加快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搜狐财经· 2025-05-26 14:01
4月份经济数据表现 - 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 [3][4] - 从环比看,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3月份有所回落,反映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多方面困难和严峻挑战 [3][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其中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增长1.4个百分点 [5] - 货物进出口总额38391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22645亿元同比增长9.3%,进口15745亿元同比增长0.8% [5] 生产与供给端分析 -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但环比增速较3月份均有回落 [4] - PPI同比下降2.7%,降幅较3月份(下降2.5%)有所加大,反映市场供大于求格局仍在发展 [4] - 价格走低导致企业预期和信心弱化,使生产经营活动更加谨慎,进而影响生产和供给相关指标 [4] 需求端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家用电器、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等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5] - 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增速较1-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8%回落0.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10.3%降幅加大0.4个百分点 [5] - 消费增速回落主要受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制约,居民谨慎支出、增加储蓄心态普遍 [6] 政策建议与应对措施 - 需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拉动企业生产投资和就业 [3][6] - 通过力度足够的政府投资扭转市场需求收缩,矫正宏观总量供求失衡,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3][6] - 针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推动作用 [3][6] 外部环境与挑战 - 出口增速较3月份(12.4%)明显回落,反映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影响 [5]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抬高我国商品进入门槛,削弱价格优势,机械、电子等对美依赖度高的行业出口压力上升 [9] - 全球需求疲软,IMF将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我国出口面临终端需求减少和外部市场不稳定压力 [9]
聚焦一个关键词,国务院有新部署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19:21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 两项议题均聚焦一个关键词——"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 此次国常会重磅部署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释放哪些信号? 先看第一个"绿色"。 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但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 方式已不可持续。 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不仅是环保议题,更是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进入"深水区",这场攻坚战怎么打? 观察此次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可清晰梳理出有破有立的转型路径: 做减法。 会议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2025年4月,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