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搜索文档
五部门:长江、黄河干流将建成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6:55
政策目标与时间框架 - 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基本建立覆盖重点河流的跨区域补偿机制 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补偿机制建设 探索多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机制[1] - 到2035年实现补偿机制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 并向更广范围更深内涵拓展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1] 补偿机制设计 -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 依据干流入境出境断面水质变化及年度变化情况[1] - 水质指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30%) 氨氮(30%) 总磷(40%)三项污染物指标 根据政策效果动态调整补偿资金规模[1] 政策背景与试点经验 - 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23日专题研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 - 新安江流域2012-2022年累计拨付补偿资金57亿元 皖浙两省通过多轮试点取得显著效果[2] 制度完善方向 - 五部门联合发文旨在补齐制度短板 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补偿机制[2] - 横向补偿指上游保护水质使下游受益 下游需对上游给予合理补偿 区别于中央财政纵向补偿[2]
五部门发布实施方案 在长江、黄河干流建立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央广网· 2025-06-05 09:14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策 - 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稳定运行,同时基本建立主要一级支流补偿机制 [1] - 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覆盖长江、黄河等多个跨省流域(河段) [1] - 政策旨在建立覆盖更全面、权责更清晰、方式更多元、治理更高效的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1] 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 - 同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在长江、黄河干流建立统一补偿机制 [2] - 中央财政协调引导相关省参与,实现经济利益省际横向转移,未来将推广至其他重点流域 [2] - 补偿资金核算采用空间和时间双维度标准,依据各省干流入境、出境断面水质变化及年度对比统一计算出资或受偿金额 [2] 政策实施意义 - 专家指出此次政策突破在于从传统小流域补偿扩展至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激励性措施更强 [2] - 政策设计有利于上游加强生态保护,同时保障下游获得优良水质环境 [2] - 为各地探索差异化生态补偿模式提供明确指导框架 [1][2]
五部门出台意见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4:40
政策框架 - 五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 - 中央层面统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 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 [2] - 方案明确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稳定运行 2035年全面覆盖重点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 [4] 补偿机制设计 - 依据各省干流入出境水质变化统一核算出资或受偿金额 实现省际经济利益横向转移 [2] - 水质指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30%) 氨氮(30%) 总磷(40%)三项污染物指标 [4] - 中央财政对工作质效高的省给予奖励 资金可用于流域保护相关领域 [3] 资金管理 - 补偿资金用于自然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经济社会发展等流域保护相关领域 [3][4] - 受偿省需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加强监管并开展绩效评价 [4] - 对保护治理不力的省份 中央财政可采取扣减资金等措施 [3]
城市24小时 | 锂电产业大省,“掘金”千亿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0:1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 四川省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目标构建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1] - 2024年底四川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402万辆,未来2-3年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 [1]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领先 [1] - 退役电池回收可满足每年24%锂、312%钴、168%镍需求,对资源安全和环保意义重大 [2] - 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但2023年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2] - 四川作为锂电大省,锂矿储量全国最丰富,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20%,正构建全产业链 [3]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财政部等五部门提出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4] 航空产业 - 贵州省强调更大力度推进航空产业城建设,推动航空装备制造和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6] 对德合作 - 湖南省出台政策支持对德合作,对新引进德企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7] 数字贸易 - 深圳计划到2030年将数字贸易比重提高至50%,2035年提高至55% [8] 城市更新 - 中央财政将补助超200亿元支持20个城市更新行动,东部城市补助不超8亿元,中部不超10亿元,西部和直辖市不超12亿元 [9][10] 特色食品产业 - 工信部发布首批39个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对象,覆盖28个省份,产业规模超25万亿元 [11][13]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意见发布 涉及实施范围、时间表……梳理↓
央视网· 2025-06-04 17:01
重点任务还对丰富补偿要素、完善补偿标准、创新补偿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央视网消息:6月4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 见,明确相关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时间表。 根据意见,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点任务包括,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中央层面建立统一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 制。统一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实现经济利益省际合理横向转移,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导向。 流域省可在中央层面建立统一机制基础上,选择具备重要生态服务价值、受益主体明确的流域,自主协商开展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 设,并积极开展覆盖全辖区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根据5部门的实施方案,要推动建立全面覆盖、权责对等、共建共享的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 性互动。 鼓励地方在总结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其他具有外溢性的生态环境要素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实现路径。因 地制宜拓展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根据意见,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 ...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进一步健全
新华社· 2025-06-04 16:37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推动建立覆盖更全面、权责更清晰、方式更多元、治理更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1] - 健全奖罚分明的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强化激励约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 中央层面补偿机制 - 中央层面统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建立统一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 依据各省干流入境、出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变化及本省干流全部断面水质较以前年度变化情况,统一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 [1] - 实现经济利益省际合理横向转移,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导向 [1] 地方层面补偿机制 - 流域省可在中央层面统一机制基础上,自主协商开展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1] - 选择具备重要生态服务价值、受益主体明确的流域,积极开展覆盖全辖区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1] 拓展补偿领域 - 鼓励地方在总结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其他具有外溢性的生态环境要素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实现路径 [2] - 加快探索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保护成本核算、量化考核等 [2] - 因地制宜拓展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 重点任务 - 明确丰富补偿要素、完善补偿标准、创新补偿形式、夯实平台支撑等重点任务 [3]
收评:两市高开高走创业板指涨1.11% 大消费股全线爆发
新华财经· 2025-06-04 15:40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周三震荡反弹 沪指涨0.42%报3376点 深证成指涨0.87%报10144点 创业板指涨1.11%报2024点 [1] - 美容护理、啤酒概念、摘帽、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机场、无人车辆、军工电子、草甘膦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大消费股全线走强 美容护理、啤酒等方向领涨 乐惠国际等多股涨停 [2]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大盘在3400点下方震荡蓄势 政策利好叠加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推动A股上行 建议关注大消费、半导体、机器人等行业 [3] - 中信建投指出锑、铋、钨、钼等战略金属价格中枢显著上移 主因资源稀缺性及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增长 持续看好国内优势战略矿种价值回归 [3] - 富荣基金认为科技板块成交额占比回落至阶段低位 但产业仍处向上发展阶段 建议关注AI、半导体、机器人等新兴成长方向 [4] 行业动态 - 五部门提出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035年全面覆盖重点流域干流及支流 [5] - 美国5月轻型汽车销量1565万辆 环比4月下降160万辆 为2020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 主因关税政策导致提前消费 [6] 监管动态 - 地方证监局摸排股市"小作文"及网络"黑嘴"线索 旨在整治资本市场舆论乱象 [7]
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将建成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6-04 14:39
方案实施范围先聚焦长江、黄河干流流经省份。其中,长江流域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 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黄河流域包括青海省、四川省、 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后续根据政策效果,适 时将其他重点流域省份纳入实施范围。 中国财政部等五部门还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对长江、 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中央层面建立统一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一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 额,实现经济利益省际合理横向转移,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导向。同时,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 机制建设,拓展补偿领域,完善补偿标准,鼓励上下游、左右岸在明确各自权责的基础上建立三方或多 方参与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赵建华)中国财政部等五部门4日对外公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 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并稳定运行,主要一级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 ...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时间表、重点任务已明确
央视新闻· 2025-06-04 14:05
政策目标 - 推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清晰、方式多元、治理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1] - 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重点河流跨区域补偿机制,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要素补偿机制 [1] - 到2035年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支流,拓展补偿范围与形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与治理体系 [1] 重点任务 - 中央层面统一建立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依据水质变化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实现省际经济利益转移 [2] - 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协商开展跨省补偿,细化责任义务并推进长效化运行 [2] - 拓展补偿领域至森林、草原、大气、湿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探索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与成本核算方法 [2] 补偿机制设计 - 丰富流域补偿要素,推动将特征污染物、水量、水生态指标等纳入补偿范围,鼓励纳入入海河流总氮指标 [3] - 完善补偿标准,结合保护修复成本、水质改善收益、支付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参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3] - 创新补偿形式,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资金补偿与产业园区联建等多元化方式 [3] 实施支撑 - 夯实平台支撑功能,利用管理平台集成数据、跟踪资金使用,推动单一要素补偿向多要素补偿转变 [4] -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计量,加快"绿水青山"价值转化路径 [4]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价值有效转化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10:31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明确要推动建立覆盖 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作为破解跨区域生态治理难题的关键制度创新,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重构生 态价值分配体系,不仅能矫正生态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更能打破行政壁垒、凝聚治理共识,形 成"保护者获利、使用者付费"的格局。 优化协商机制,放大生态价值转化协同效能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从厘清区域权责、统一补偿标准、完善协商程序方面优化协商 机制。 作,通过园区共建、税收分成等方式实现利益共享;建立生态产品品牌增值机制,将保护区生态优势转 化为特色农产品溢价能力。通过市场化补偿机制,以"保护—增值—反哺"的良性循环激励持续的保护投 入。 健全保障体系,夯实生态价值转化运行基础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从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优化财政保障机制、健全监督问责体系 方面健全保障体系。 规范的协商程序能够确保各方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提高协商效率和成果的可执行性。可以 召开协商机制建设推进会,搭建各部门、地方之间信息联通的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