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

搜索文档
本次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
北京商报· 2025-08-01 01:28
灾情概述 - 7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北部山区突发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 全市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 [1][7] - 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2.4万间房屋受损 [1][7] 降雨数据 - 本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平均降雨量密云区366.6毫米、平谷区347.9毫米、怀柔区230毫米 [2] - 密云郎房峪降水量达到573.5毫米,怀柔东峪最大小时雨强达到95.3毫米 [2] - 密云水库7天入库水量达9.1亿立方米,超历史最大值7.1亿立方米近三成 [2] 救援行动 - 迅速组织力量转移群众10.4万人,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 [1][4] - 协调6000余名部队官兵和消防指战员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4] -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接警1.6万余次,处置涉汛警情790起,营救被困群众1879人 [4][5] 基础设施损毁 - 公路受损756公里,桥梁受损242座,25个乡镇、90个行政村出行受阻 [7] - 6条10千伏供电线路、93条支线受损,213个村断电 [7] - 72条光缆受损、820余公里通信线路受损、1971个基站退服 [5][7] 恢复重建进展 - 424条阻断的乡村公路已抢通364条,29条水毁的县级以上道路全部抢通 [5] - 213个断电行政村已恢复供电105个,72条损毁通信光缆已恢复23条 [5][6] - 力争8月2日实现全面"四通"(道路、供电、供水、通讯) [8] 未来防灾规划 - 统筹规划提升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的建设协同水平 [9] - 加强农村"生命线"建设,增强山区主通道的联通和抗灾能力 [9] - 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目标制定恢复重建方案 [9]
各地全力应对汛情 有序开展灾后重建
央视网· 2025-08-01 00:42
灾后恢复重建进展 - 河北兴隆县六道河镇部分受损道路陆续打通,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出动70名官兵和30台套大型装备进行抢修 [3] - 六道沟、思家岭、罗圈厂3个村已恢复通车,电力、通讯、疾控等部门抢险人员进入开展救灾工作 [3] - 受灾群众生活物资和医疗救助均有保障 [3] 天津蓟州区抢修情况 - 因灾损毁的29处通讯设施已恢复22处 [6] - 受灾乡镇正在进行清淤工作 [6] - 潮白新河行洪总体平稳,水务部门加强调度和巡查 [6] 北京市救灾工作 - 强降雨造成近30万人受灾,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9] - 北京市累计转移10万余人 [9] - 424条阻断的乡村公路已抢通364条,力争干线公路当天全部抢通 [9]
金融活水润泽积石山 重建家园焕发新生机 甘肃省金融系统全力以“复”支持灾后重建
金融时报· 2025-07-29 09:19
贷款增长与信贷投放 - 截至6月末积石山县各项贷款较2023年末增加35.64亿元 增长73.59% [1] - 地震以来累计发放贷款57亿元 助力1.7万户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1] - 农信联社累计发放灾后重建类贷款10668户 金额8.04亿元 信贷支持覆盖面达60%以上 [3] 住房重建金融支持 - 原址重建户每户可获不超过5万元5年期财政全额贴息贷款 [3] - 集中安置户每户可获不超过10万元10年期财政全额贴息贷款 [3] - 农业银行积石山支行累计投放农户灾后重建贷款2.89亿元 惠及2907户家庭 [3] 产业振兴信贷措施 - 11家金融机构与21家企业现场签约授信7.74亿元 [5] - 央行向农信联社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7.64亿元 撬动涉农贷款38.65亿元 [5] - 邮储银行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6万笔金额21.38亿元 小企业贷款247笔金额2.73亿元 [5][6] 特色信贷产品创新 - 推出"灾后住房贷""灾后重建贷""极速贷""惠农e贷"等10余款专属信贷产品 [3][4][5] - 工商银行推出"抗震复市复商贷"累计发放117笔金额3.5亿元 [6] - 创新"乡村振兴畜禽贷"通过活畜抵押+保证方式解决融资难题 [7] 融资成本优化措施 - 累计下调存量贷款利率816笔金额2.82亿元 平均下调50个基点 [8] -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地震前下降近100个基点 [8] - 减免评估费、保险费等费用 累计让利1300余万元 [8] 金融服务延伸 - 农业银行组建流动服务队提供开卡、转账、贷款咨询等基础服务 [8] - 邮储银行通过移动展业设备为偏远地区提供上门服务 [8] - 金融机构采用线上审核+线下发放方式实现再贷款业务即申即审 [5]
30天、3万多人、8市州……双向奔赴的力量汇聚在“村超”,凝结于榕江
央视网· 2025-07-25 10:04
灾后重建进展 - 贵州省榕江县"村超"球场在遭遇连续强降雨和两次洪水侵袭后严重受损,淤泥厚度曾超过一米[1] - 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8000平方米的人工草坪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1] - 球场边"贵州村超"展板、看台、照明灯等设施已完成重建和调试[1] - 球场将于25日复赛重启[1] 企业援助行动 - 江苏一家足球场草坪生产企业负责人张妍团队在灾后第一时间联系当地部门,捐赠8000平方米人造草坪[3] - 该企业团队日夜赶工,不到三天时间完成草坪生产并运送至1600多公里外的榕江[3] 群众参与重建 - 当地群众自发协助卸货,将原本需要六小时的卸货时间缩短至两小时左右[6] - 群众为援建团队送西瓜、煮玉米、熬制百合红枣小米绿豆粥等[8] - 广东球迷张军豪专程请假携带救灾物资前来支援,并参与球场草坪铺设工作[6] 周边商业恢复 - 球场附近的美食街餐饮和酒店陆续恢复运营[10] - 文创店铺重新开业,其中一家蜡染店在连续奋战四天后以全新面貌恢复营业[10] - 返乡创业的蜡染店老板刘勤兰表示对重建充满信心,准备迎接"村超"游客[10] 赛事重启准备 - "西瓜妹"熊竹青和家人正在整理工作室房间,准备免费接待前来观看"村超"的游客[12] - 30天内共有3万多人参与灾后重建,8个市州组团援建[12] - 东门村足球队球员陆金福表示将全力以赴展示榕江足球风采[14]
雪域高原的幸福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06:29
乡村振兴与灾后重建 - 西藏定日县古荣村在2025年1月7日遭遇6.8级地震后启动灾后重建,新房主体结构施工基本完成并进入装修阶段,村民即将从板房迁入新居 [13][14] -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减少村民外出务工需求,促进经济恢复 [14] - 乡村振兴专干旦增自筹10多万元资金并携带救援物资重返灾区,协助开展救援及重建工作 [13] 文旅产业发展 - 萨迦县通过建设萨迦艺术空间站、乃仓酒店及文化遗产民宿等文旅项目,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融合,吸引游客停留 [14][15][16] - 当地民宿采用红、白、蓝三色及萨迦文化符号设计,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带动从业者收入增长 [15][16] - 文旅业态从传统住宿服务转向文化属性挖掘,促进萨迦从旅游途经地转变为目的地 [16] 基础设施建设 - 拉萨贡嘎机场改扩建工程旨在解决外部交通拥堵问题,支持年旅客吞吐量550万人次的目标 [17] - 项目聘用本地大学生参与建设,如巴桑卓玛从零基础成长为能独立完成建筑图纸解读、报告撰写的业务骨干 [17][18] - 西藏交通网络(公路、铁路、民航)的完善推动"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目标实现 [18] 教育发展 - 那曲市白嘎乡小学配备电子黑板、机房等设施,开设藏文、信息课等多元化课程,学生可参与篮球等兴趣社团 [19][20] - 学校提供三餐及夜宵,住宿生覆盖半径30-40公里的学生群体 [19] - 部分学生目标考入内地西藏班,如阿旺扎西计划未来从事导游职业 [20] 非遗传承与手工业 - 尼木县彭岗陶器制作需经9道工序,采用海拔4000米山顶的特有黏土,产品具有保鲜特性 [20][21] - 非遗传承人桑珠计划成立合作社整合资源,推动彭岗陶器品牌化并带动村民就业 [21] - 陶器技艺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藏族文化活化石及村集体经济新动力 [21] 医疗援藏与人才培养 - 比如县人民医院通过宁波援藏医生带教,培养出首位本地藏族女麻醉医生雪曼,她已独立完成100多台手术 [23][24] - 援藏医疗队开展那曲规模最大的关节置换手术,日均4台,并建立麻醉科人才培养体系 [23] - 本地医生语言与文化优势提升患者沟通效率,缓解手术紧张情绪 [24]
从严抓好各项防汛措施落实 确保首都安全度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3 06:06
灾后重建进展 - 十渡镇十渡村已基本恢复至灾前水平 村民宅基地平移安置项目已竣工 目前有15户村民入住 [1] - 检查九渡村商业街周边景区 商户 配套设施等恢复重建现状 了解旅游等产业恢复发展情况 [1] - 2023年建成的十渡镇应急保障中心日常用作社区服务中心 应急期为应急避难场所 检查中心电力 通讯等设施运行和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1] 防汛工作部署 - 当前全市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时刻保持警惕 全力做好汛情防范应对工作 [2] - 密切跟踪研判天气形势 加强气象联合会商 精细做好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信息发布 [2] - 严格落实应对预案 做好人员转移 景区关停 游客疏散等工作 确保汛期施工安全 [2] 高质量发展规划 - 房山区要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提升平原新城承载能力 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1] - 锚定"科教融合文化名区 新质智造产业新城"目标 聚焦区域特色 突出发展重点 加速聚集各类创新发展要素 [3] - 加快培育壮大绿色能源 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注重项目投资建设 基础设施配套的乘数效应 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 [3] - 高质量推动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深化文化遗产研究阐释 挖掘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3]
水利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恢复至灾前水平
辽宁日报· 2025-07-15 09:21
灾后重建进展 - 葫芦岛市已完成灾后重建第二步任务,水利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恢复至灾前水平 [1] - 去年8月强降雨导致建昌县绥中县住房及基础设施严重受损,7250户住房完成维修加固,5447户完成重建 [1] - 国省干线公路全部完工,1663个农村公路水毁点位完成修复,建昌县修复路面94.7万平方米桥梁94座,绥中县修复路面38.9万平方米桥梁19座 [2] 交通设施修复 - 全市实现农村公路通乡通村通屯全线恢复畅通,部分路段加装防护网提升防洪能力 [2] - 建昌县完成220公里村内道路修复,绥中县完成120公里村内道路修复 [2] - 过水路面修复建昌县167座,绥中县30座 [2] 水利工程重建 - 实施77项灾后水利工程总投资8.43亿元,其中河道类工程62项 [3] - 修建各类护岸208.22公里,清淤疏浚1400万立方米,推砂筑堤219公里 [3] - 六股河大凌河等重点河流防洪能力超灾前水平,37座水库完成临时修复 [3] 农业生产恢复 - 完成水毁耕地复垦,农作物长势良好 [3] - 投资400万元的绥中王石灌区修复工程4月末完工保障春耕灌溉 [3] - 512处农村供水工程全部完工保障饮水安全 [3]
受灾地区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央视网· 2025-06-26 10:42
贵州黔东南天柱县洪涝灾害 - 贵州黔东南天柱县因持续强降雨出现洪涝灾害 部分农田 道路 水利设施受损严重 [1] - 天柱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赴辣椒种植基地了解灾情 建议及时采收可上市农作物并改种以减少损失 [4] - 当地采取"分类指导+科技赋能"模式 针对不同受灾作物制定恢复方案 对水毁较轻稻田推广叶面肥喷施和病虫害统防统治 [6]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洪灾情况 -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都柳江沿岸多个乡镇遭遇严重洪灾 大量农田房屋被淹 洪水过后开展清淤工作 [7] - 梅林乡附近都柳江石碑水文站出现洪峰水位189.89米 超警戒水位4.29米 相应流量每秒10300立方米 [9] - 梅林乡转移群众280多户近千人 未造成人员伤亡 电力和通讯部门及时维修 移动通讯和网络已恢复 供电预计还需2-3天 [11] - 除梅林乡外 富禄乡 洋溪乡 良口乡也已退水 各乡镇积极组织清淤等善后工作 [11] 广西天峨县道路抢险 - 广西天峨县因强降雨多地道路出现塌方 滑坡 交通管理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展开紧急抢修 [11] - 六排镇纳合受灾点用挖掘机清运泥石 六坪受灾点通过挖掘机移开树木恢复交通 [13] - 天峨县持续开展道路抢通工作 同时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重点监控地质灾害点 道路桥梁等易发灾害路段 [15]
广东怀集遭遇严重洪涝灾害 当地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快讯· 2025-06-19 19:14
自然灾害影响 - 广东肇庆怀集县6月15日至19日遭遇严重洪涝灾害 多个乡镇街道受灾严重 [1] - 中洲镇和怀城街道为受灾最严重区域 洪水退去后街道堆积大量淤泥 [1] 灾后重建措施 - 当地消防部门投入105名救援人员 分成4个小组开展24小时轮班清淤作业 [1] - 清淤工作采用高压水枪和铁锹等工具 覆盖道路人行道及居民区 [1] - 电力部门同步推进抢修工作 解决断水断电问题 [1] 民生保障行动 - 消防部门调派5辆水罐车组成"送水小分队" 昼夜为受灾群众运送生活用水 [1] - 针对行动不便老人 消防员提供送水上门服务 [1] - 相关部门提醒注意洪水后饮用水卫生安全 需及时开展消杀防疫 [1]
天山脚下新家园 新疆阿合奇县震后重建让村民过上新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21:59
灾后重建进展 - 新疆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阿克特克提尔村已完成灾后重建,新建民房色彩鲜艳、屋顶整齐,道路干净且绿化良好 [1] - 政府帮助村民沙依拉古丽·玉麦尔家建造120平方米新房,其中40平方米免费,剩余80平方米仅需支付材料费 [2] - 新建房屋设计合理、功能齐全,配备上下水管道,能防8级地震,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2][4] 居民生活变化 - 沙依拉古丽家从山上搬迁至新村后,解决了交通不便、子女上学困难、冬季取暖等问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4] - 村民在新建房屋中规划了30多平方米凉棚用于乘凉,院内可种植蔬菜,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4] - 村庄新增小学、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硬化并安装路灯,整体环境大幅改善 [4] 经济发展与就业 - 灾后重建带动当地就业,年轻人通过直播带货、学习技术或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增收 [4] - 沙依拉古丽利用新房空间发展刺绣手工艺,村民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促进传统技艺传承 [7] - 重建工作为当地创造2073套牧民越冬生产用房,为居民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7] 投资规模与成效 - 阿合奇县灾后重建已投入2.22亿元资金 [7] - 完成1871套农村住房和2073套牧民越冬生产用房建设 [7] - 3944户居民如期搬入新居,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