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桂协作
icon
搜索文档
首款陈皮星油藤产品下线!粤桂携手共建健康产业链
南方农村报· 2025-05-20 17:35
项目投产与揭牌 - 宁明丽宫粤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5月20日在广西宁明县正式开工投产,首批陈皮星油藤产品下线 [2] - 公司揭牌仪式由宁明县领导及企业高管共同参与 [3][4] - 粤桂协作陈皮星油藤展示中心同步启用,展示两地产业联动成果 [10][36] 产业合作背景 - 该项目是新会区与宁明县深化粤桂协作的标志性成果,通过陈皮与星油藤产业融合打造健康产业新高地 [9] - 粤桂协作正从"输血帮扶"向"造血共赢"升级,宁明星油藤产业有望借力新会陈皮经验成为健康产业新名片 [28][29] 星油藤产业现状 - 宁明县累计种植星油藤面积达3万多亩,每日鲜叶供应量最多可达1.75万公斤,地头价8-10元/公斤 [15] - 2024年9月星油藤茎叶获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为打造百亿产值大健康产业奠定基础 [16] - 星油藤被誉为"世界植物营养长寿果王",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13][14] 企业发展规划 - 企业被授予"粤桂茶匠孵化工作站"等称号,强化技术赋能与党建引领 [21] - 公司将依托粤桂协作机制突破技术壁垒,打通市场链路,助力乡村振兴 [22][23] - 项目预计带动当地种植、加工、就业全链条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29][30][31] 未来展望 - 两地将继续深化产业协作,推动更多陈皮星油藤健康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33] - 该项目为粤桂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创新范本 [34]
粤桂携手:桑海“智”变绘就“新丝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09:51
行业概况 - 忻城县素有"桑蚕之乡"美誉,桑园面积约26万亩,75%的农户以种桑养蚕为生,是中国桑蚕第二大县 [1] - 过去因分散经营、技术落后,桑蚕产业效益难以突破,现通过粤桂协作推动产业链升级 [1][2] 公司运营模式 - 红渡红创兴公司采用"党建引领、能人领办、村企联营"模式,联合16个村整合资金600万元打造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 [1] - 推行"种养分离"机制:桑农卖桑叶增收、劳动力进厂务工、村集体出租蚕房,形成"土地变资产、桑农变工人"的利益联合体 [2] - 采用"宽窄行"种植法(行距1.5米/株距0.5米)配合智慧水肥一体化灌溉,桑叶亩产提高1000公斤,病虫害减少30%以上 [2] 技术升级与产能 - 标准化蚕房配备智慧温控系统,2024年9月首批蚕茧产量660公斤,单价60元/公斤较散户高15% [2] - 引入自动化设备后蚕茧质量提升,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及村级集体经济 [2][4] 产业链延伸项目 - 广西忻城茧丝绸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占地16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11.47亿元(含广东帮扶资金9608.6万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3] - 项目满产后预计年耗茧10万吨,年产生丝1.5万吨、真丝绸1.5亿米、服装7500万件套,将成为全国最大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 [3] - 园区由广东企业广西同益国丝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纺织绸厂2021年试产至今累计产值近1亿元,缫丝厂计划2025年底试产 [3] 区域协作成效 - 粤桂协作工作组引入广东高州/信宜/化州"组团式"帮扶,推动"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集约化、绿色化转型 [2][3]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黄晓贵加入科技种桑养蚕行列,助力乡村振兴 [4][5]
中国品牌日·粤桂齐加“蜜”|香香的田阳芒果,甜甜的美好生活
南方农村报· 2025-05-10 08:36
行业概况 - 广西百色田阳区被誉为"中国首个芒果之乡",拥有独特的北纬24度右江河谷地理位置,年均气温18-22℃的气候条件,形成优质芒果种植带 [6][7] - 该地区芒果以香气浓郁、果肉厚实、香甜多汁为特点,主要品种包括台农芒果、贵妃芒果、金黄芒、桂七芒果等 [8] - 全区芒果种植规模达41.8万亩,年产量38.4万吨,产值18亿元,建成全国最大芒果生产加工区 [10] - 百色芒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9][12] 产业链发展 - 粤桂协作投入540万元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培训基地,试点种植四季蜜芒等新品种,延长采收周期 [16][17] - 共建11.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芒果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果天下、壮岭果等精深加工企业入驻 [20][21] - 产业链延伸至芒果块、果汁、果浆等加工产品,年均销售额达5亿元 [21] - 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民""公司+合作社+电商"模式,带动集体经济增收460多万元,高峰期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 [22][23] 市场拓展 - 建成4个芒果"圳品"基地,7款芒果通过高端认证直供大湾区市场 [26] - 2024年组织30多家企业开展全国行活动,与25家东部客商签约超1亿元 [27][28] - 电商渠道建设150个物流网点,引入200多家电商微商,年电商销售额约1.2亿元 [32] - 通过"圳帮扶""832平台"等线上渠道实现农产品销售金额突破2亿元 [33][34] 品牌建设 - 借助中国品牌日契机强化品牌传播,推动"壮山农鲜"优质农产品亮相一线城市 [27][30] - 冷链物流系统实现芒果从田阳直达大湾区市场,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38][39] - 品牌价值通过大湾区市场持续提升,完成从"深山果"到"抢手货"的转变 [34][35]
广西蔬菜“链”动湾区!粤桂携手共促产销精准对接
南方农村报· 2025-04-27 22:06
粤桂协作产销对接活动 - 2025粤桂协作产地直供大湾区产销对接活动于4月23日至25日在广西举行,旨在深化粤桂协作消费帮扶模式,拓宽广西蔬菜产品市场,实现供需精准对接[2][6][8] - 活动由粤桂协作工作队、自治区粤桂协作办公室主办,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南方农村报社等共同承办[6][7] - 粤港澳大湾区采购商深入南宁市隆安县、马山县以及来宾市忻城县的蔬菜生产基地实地考察[3][4] 实地调研情况 - 采购商考察了忻城县力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富硒糯玉米,该基地面积超过1200亩,亩产值可达上万元,带动7200多户贫困户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15][16][17] - 广东栢佳鲜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每周收购约20吨忻城糯玉米[21][22] - 隆安县南瓜种植基地规模达300亩,亩产约5000斤,主要种植贝贝南瓜、蜜本南瓜等高品质品种[30][31][32] 产销座谈会成果 - 座谈会强调利用大湾区市场优势和广西农产品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46][47] -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和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推介了广西蔬菜产业和自主选育的优势品种[48][49] - 广东省菜篮子工程协会表示部分采购商已与当地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55][57] 粤桂协作成效 - 2024年广东采购、帮助销售广西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金额达236.32亿元[68][69] - 粤桂协作共建"直采基地"333个,累计认定粤港澳"菜篮子"基地82个,"圳品"226个[71][72] - 乐业县高山蔬菜获得"圳品"认证后,亩产值从2100元提升至过万元,80%以上产品直销大湾区[73][7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重点打造百色芒果、融安金桔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消费帮扶品牌92个[82][83] - "融安金桔"品牌价值达59.21亿元,综合排名同比提升15位[85][86] - 2024年粤桂协作消费帮扶产销对接活动签约金额达35.42亿元,"桂品入湾"活动意向签约金额达5500万元[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