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三农”领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劲倍增、信心满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10 16:08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需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1] - 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 - 梅州计划精耕细作“土特产”,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提升“梅字号”农业品牌影响力 [2] 特色产业实践案例 - 梅州柚是农业主导产业,2024年柚果种植面积64.95万亩,约占广东的90%、全国的1/5,带动10余万柚农家庭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2] - 茂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3.26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15亿元,带动从业者约35万人 [3] - 肇庆市广宁县笋丰食品加工厂打造竹笋全产业链,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6000亩竹林签订协议,每亩为农户带来约3000元收入 [3] 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 - 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精深加工解决金柚残次果浪费问题,实现农户小果、成果二次增收,并计划增资扩产,助力金柚走向全球市场 [3] - 化橘红产业计划加强科技研发做好精深加工,推动从“土特产”升级为“世界名片” [3] - 广宁县笋丰食品加工厂将继续开发笋面、笋米粉等新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4]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广东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价值实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 [5] - 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徐田村探索整村运营模式,农文旅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创新“五金”共富模式,预计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2.4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121万元 [6] - 河源市龙川县四都镇探索城郊农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东江湿地公园、园福坝创客部落等关键节点项目及镇域IP“水嘟嘟”激发乡村活力 [6][7] 乡村运营与资源活化 - 肇庆市高要区铁岗社区充分利用闲置农房和古村落群,打造多样化众创经营性项目,成为广东乡村运营的标杆村 [7] - 农文旅融合被赋予驱动产业升级、传承乡土文明,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下一步将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乡村资源活化利用的创新样板 [7]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移 -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8] - 梅州与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将提升产业协作水平,加大项目招引、资金投入、园区共建力度,共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8] - 江门鹤山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产业有序转移重点主平台,今年已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额突破120亿元,将加快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产业 [9] 政策扶持与地方目标 - 加强对老区的政策扶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落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上 [9][10] - 基层目标是将生态优势、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对接大湾区的桥梁,积极承接湾区产业有序转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10]
漫山蜜桔绘新景——湖南洞口县域产业发展记
新华社· 2025-11-10 06:03
行业规模与产量 - 蜜桔种植面积达21.6万亩,年产量超15万吨,年产值突破10亿元 [2] - 现有蜜桔相关企业122家,其中各级龙头企业16家,加工总产值达18.8亿元 [2] - 通过品种改良和绿色高产高效栽培,已完成品种改良3.67万亩,商品果率从65%提升至80% [2] 生产与加工 - 生产车间采用现代化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清洗、剥皮、分瓣,生产桔片罐头等产品 [2] - 产业涵盖鲜果销售、桔片罐头、桔子果干、桔酥茶点等多个领域 [2] - 桔园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机械化作业道、产品溯源系统等标准化设施 [1] 品牌与文化价值 - 雪峰蜜桔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双地标招牌 [1] - 当地创作“雪峰橘颂”系列陶瓷杯壶,将乡土物产与宋瓷技艺融合,拓展文旅价值 [2] - 蜜桔产业与体育赛事结合,开展主题表演和“认领桔树”活动,探索“体育+农业”模式 [3] 产业融合与发展 - 产业从单一种植发展到三产融合,成为当地富民强县产业,并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3] - 回乡创业人员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推广销售蜜桔及相关加工产品、工艺品 [3] - 蜜桔已成为文旅融合、跨界联动的明星产品,超越农产品本身 [2]
3.6亿元签约额!融安金桔“闯”湾区,日月贝为之点亮
南方都市报· 2025-11-08 23:10
推介会成果 - 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现场签约金额达3.6亿元,18家采购企业与融安10家金桔龙头企业达成合作 [1] - 融安金桔广告在珠海地标“日月贝”亮相,完成在大湾区核心地标的品牌展示 [3] 产业规模与前景 - 融安县金桔种植面积达23.1万亩,预计2025年总产量28.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逼近100亿元 [5] - 融安金桔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5] 品牌价值与产品拓展 - “融安金桔”品牌价值在2025年达65.2亿元,跻身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百强榜第53位 [7] - 公司推动产业向深加工拓展,研发果脯、果酒等20多个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2亿元 [7] 供应链与销售渠道 - 公司建成预处理分拣中心和数字产地仓,日处理量超500万斤,电商标准件超80万件 [9] - 电商物流体系完善,产品最快两小时可送达大湾区客户手中 [9] 产业融合与未来发展 - 公司积极推动“金桔+文旅”融合,塑造“中国桔乡·水韵融安”文旅品牌,计划于12月初举办第十六届金桔文化旅游节 [9] - 未来将继续依托区域协作与媒体传播,推动金桔走向更广市场,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共富 [10]
抢“鲜”上市!融安金桔2025年营销季火热开启
南方农村报· 2025-11-08 18:34
营销活动与品牌推广 - 2025年融安金桔营销季于11月8日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珠海)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启,宣告产品上市 [1][2][3] - 首批优质融安金桔已抵达大湾区,并在珠海地标建筑日月贝投放大型公益广告,此前已在广州塔、深圳京基100大厦进行地标推广 [4][5][6] - 计划于12月初举办第十六届金桔文化旅游节,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农文旅融合 [48][49]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融安县作为“中国金桔之乡”,拥有近300年种植历史,是全国金桔主产区和“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并是《金桔》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13][14][15] - 2025年种植面积达23.1万亩,预计总产量28.7万吨,直接产值约56亿元,全产业链产值逼近100亿元 [26][27] - 是全国最大的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并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阿联酋等多个国家 [28][29] 品牌价值与认证荣誉 - “融安金桔”是“三标合一”地理标志产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保护认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三项权威认证 [20][21] - 品牌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合作与保护协定》互认清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5年品牌价值跃升至65.2亿元,较上年增长6亿元 [22][23] - 品牌强势跻身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百强榜第53位,较上年提升11位,并成功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23][24] 粤桂协作与产业投资 - 自2017年广东遂溪县与广西融安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广东省各级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8亿元 [30][31] - 2025年新增落地企业10家,投资额达5.02亿元,专门出台《融安县粤桂协作优惠政策》提供15项硬核支持 [36][37][38] - 两地携手建成粤桂协作金桔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暨粤桂协作产业园,援建6个帮扶车间 [32][33] 产业链深化与加工能力 - 成功引进5家金桔深加工企业,研发出果脯、果酒、果酱等20多个系列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超2亿元 [33][34] - 推动融安金桔实现从“鲜果销售”到“全链增值”的重要跨越,让协作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34][35] 电商物流与供应链效率 - 建成桂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产品电商园,吸引近200家企业入驻,中国融安金桔交易市场加速建设 [39][40] - 搭建金桔预处理分拣中心(云仓)和13个现代化数字产地仓,实现分拣、打包、物流全程标准化、自动化 [41][42] - 日处理量超500万斤、电商标准件超80万件,最快2小时即可送达大湾区客户手中 [42][43] 乡村振兴与社会效益 - 金桔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创造了“半亩金桔助脱贫、一亩金桔奔小康、万亩金桔促富裕”的鲜活范例 [15][16] - 该案例被国家列为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样本在全国推广,使金桔成为联结民生福祉与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 [16][17][18]
生产力、管理力、媒体+力:梅州柚百亿进阶
南方农村报· 2025-11-08 07:33
行业核心地位与规模 - 梅州柚产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20%,即全国每五个柚子就有一个产自梅州 [5][6] - 种植面积达64.95万亩,总产量约115.28万吨,是广东省最大柚果产区,种植面积占全省90% [6][7] - 产业地位为全球最大沙田柚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柚类生产基地 [6] 产业经济与财政支持 - 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1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9][10] - 共获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近6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达20亿元以上 [11] -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9亿元,带动10余万农户增收致富 [12][13] 农户增收效益 - 梅县区有柚农5万多户,金柚产业带动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占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 [13][14] - 在主产镇中金柚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是农民重要收入来源 [14] - 梅县区雁洋镇南福村金柚年收入超5000万元,体现显著村级经济效益 [15] 品质管理战略 - 从标准化种植、品质达一级果标准、统一Logo等方面从严定义梅州柚 [20][21] - 严格落实"不熟不采、非熟不卖"原则,将品质赢得市场理念贯穿整个生产环节 [22][23][24][25][26] 龙头企业带动 - 全市有柚类龙头企业超过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00家,辐射带动就业超过70万人 [27][28] - 通过龙头带动和行业自律作用,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引导龙头市场主体提前发布收购价格稳定市场 [28][29] 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 通过亮相央视、"中国柚子看梅州"等系列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31][32] - 推动梅州柚进入阿里巴巴、美团优选、广东十记集团等商家采购清单,并与邮政、京东京喜、盒马鲜生等平台开展产销合作 [32][33] - 借助RCEP、梅州综保区等政策东风拓展国际市场,并完善物流体系以降低成本和扩大销售半径 [34][35]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头部企业对柚花、柚果、柚皮、柚肉等进行全果利用和精深加工,开发出金柚花茶、原浆、啤酒、休闲食品、日化等五大系列产品 [36][37][38] - 大埔县通美实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处理能力3万吨的柚果深加工生产线,开发柚子月饼、柚皮糖、柚子精油等产品 [39][40] - 因地制宜建设金柚公园、金柚小镇,开发"柚趣"系列文创旅游产品,如潮玩盲盒、钥匙扣等细柚IP时尚产品 [41][42]
两千年修炼一枚果:高州龙眼的药食同源密码|南药食养⑥
南方农村报· 2025-11-07 19:04
行业与公司核心地位 - 高州市被誉为中国龙眼第一县 年产量占广东五分之一 全国十分之一 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 [8][9] - 高州龙眼种植面积达33万亩 今年总产量32万吨 [16] - 储良龙眼为明星品种 在高州种植23万亩 预计产量22万吨 约占全市产量七成 [17][20][21] 产业规模与供应链 - 全市龙眼加工经营主体超过100个 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22] - 产业格局为买全国卖全球 本地生产龙眼24万吨 同时从外地收购23万吨用于加工 使加工全年10个月不停档 成为全国最大龙眼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 [25][27][28][29] - 储良龙眼通过嫁接技术推广 全国种植面积超过250万亩 占所有龙眼品种一半 [19][20] 产品与研发创新 - 加工产品从传统龙眼干 桂圆肉扩展到龙眼酥 龙眼茶 龙眼酒等深加工产品 提升附加值 [23][24] - 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产业园 与省农科院合作 重点研发桂圆滋补食品 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30][31] - 龙眼作为药食同源食材 被誉为南国人参 富含蛋白质 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 有益智补脑 缓解疲劳功效 [33][34][35] 自然禀赋与历史渊源 - 高州种植龙眼历史悠久 始于西汉时期人工培植 距今两千多年 [8] - 当地年均气温22.8摄氏度 年日照近2000小时 无霜期360天以上 土壤有机质丰富 完美满足优质龙眼生长需求 [10][11][12][13] - 储良龙眼母树从清朝时被发现于高州分界镇储良村 至今枝繁叶茂 被称为中国金牌龙眼 [17][18]
跨越山海,一颗柠檬靠什么“闯世界”?
新华网· 2025-11-07 10:13
产业智慧升级 - 柠檬采收环节采用载重约200斤的无人机进行运输 实现人机协作[1] - 无人机充电十分钟即可投入作业 基本实现不间断运行[2] - 无人机每天可完成20吨柠檬运送任务 相当于过去十个人两天的劳动量[2] 智能加工与效率 - 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加工产能超50吨 日处理量1200吨以上[2] - 从柠檬进厂到入库全程仅需15分钟 每年入库柠檬总量约8万吨[2] - 生产线人工需求仅80人左右 主要负责辅助工作 有效降低人力成本[2] 品质控制与效益 - 智能分选系统能实时检测柠檬成色 识别细微腐烂 黑点 凸起等瑕疵[2] - 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 降低损耗率并提升品质稳定性[2] - 缩短入库时间保持柠檬新鲜度 实现企业与消费者双赢[2] 市场拓展与出口表现 - 潼南柠檬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远销泰国 老挝 俄罗斯 新加坡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3] - 2025年1至9月柠檬鲜果出口1.44万吨 出口额1.76亿元[3] - 出口量与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8.6%[3] 产业规模与发展规划 - 潼南区柠檬种植面积达32万亩 今年总产量预计35万吨[3] - 产业年综合产值达90亿元[3] - 未来将持续研发精深加工技术 打造从种植到深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3]
惠东破解荔枝“丰产不增收”难题,深加工助农增收
南方都市报· 2025-11-06 16:27
产业模式创新 - 县政府搭建“企业加工+国企统筹+村集体整合+农户供应”产业合作平台 [1][3] - 创新采用“国企+民企”合作模式引进广东荔枝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共同投资4300万元打造惠东荔枝产业园 [2] - 产业园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保障荔农基本收益 [4] 生产与销售成果 - 2025年荔枝丰收季产业园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荔枝约3800吨 占全县荔枝总销售量的15.4% [1][4] - 建成全县首条荔枝精深加工生产线 重点生产荔枝果醋 年产量可达6000吨 预计年产值达9800万元 [2] - 产业园推出荔枝果醋专属品牌“熙荔” 为深加工产品打开市场奠定基础 [2] 助农增收成效 - 产业园在九龙峰旅游区收购荔枝约1000吨 辐射覆盖600余户种植户 助农增收超240万元 [1][6] - 产业园运营稳定提供约150个长期岗位 并间接创造“荔枝采摘”岗位 2025年6-7月累计吸纳200余名村民就业 人均增收约6000元 [5] - 举措推动九龙峰旅游区全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其中联新村超100万元 平江村超50万元 [6] 产业基础与规划 - 惠东县作为岭南荔枝主产区 荔枝种植总面积达12.19万亩 规模居全市首位 [1] - 未来规划进一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将荔枝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 以实现更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6]
金桔之夜闪耀珠海!融安金桔大湾区推介会即将甜蜜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1-05 14:33
活动概况 - 2025年粤桂协作融安金桔粤港澳大湾区(珠海)推介会暨融安金桔上市新闻发布会活动将于11月8日在珠海市举行 [2][3] - 这是融安金桔连续第三年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海是继广州、深圳后的第三站城市 [4][5] 公司及产品优势 - 广西融安县素有“中国金桔之乡”美誉,金桔种植有近300年历史 [8] - 公司成功选育出滑皮金桔、脆蜜金桔等优良品种,相比普通金桔具有皮薄肉厚、口感更好、味道更甜的特点 [9] - 融安金桔品牌价值连续攀升至59.21亿元,综合排名上升15位,成为广西提升幅度最大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 [21]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2024年全县金桔种植总面积22.6万亩,总产量达27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近百亿元 [22] - 产业带动全县10万余人参与发展 [23] - 通过粤桂协作平台投入资金7396万元,全面优化金桔全产业链 [15] - 合作引入深加工企业,研发20多个系列深加工产品,销售额超2亿元,实现从鲜果销售到深加工的突破 [16] 市场拓展战略 -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融安金桔拓展港澳及海外市场的“桥头堡” [11][12] - 珠海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红利,其高端消费市场与融安金桔“精品化”路线高度契合 [13] - 去年深圳推介会上,8家融安金桔生产加工企业与13家湾区采购商签约金额超3.3亿元 [30] 活动亮点与营销创新 - 活动当天将举办融安金桔全国上市新闻发布会,并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金桔鉴别方法解读、营养价值发布等环节 [27][28] - 将举办“桔香湾区·甜蜜风暴”主题市集,打造集文化体验、互动打卡、趣味消费、品牌传播于一体的沉浸式主题消费场景 [32][33] - 活动最大亮点“金桔之夜”无人机表演将于当晚21:00在珠海日月贝大剧院周边上空上演 [36][37] - 融安金桔品牌口号“水果珍品 水韵融安”将同步点亮珠海日月贝大剧院和澳门观光塔,形成跨城联动营销 [42]
光明田阳五载同心,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2021-2025年粤桂协作推动田阳区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南方农村报· 2025-11-05 12:03
产业规模与基础 - 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产量38万吨,年产值突破18亿元 [5][6] - 引进5家芒果精深加工企业,年均精深加工芒果10.17万吨,产值达8.3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芒果加工地区 [6][7] 品种优化与标准种植 - 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77万元,对300亩芒果品种进行品质提升改良,将红象牙品种嫁接为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台农品种 [12][13] - 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00万元实施数字农业智慧种植项目,优化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延长采收期 [14] - 建成5个芒果“圳品”基地,认证9个“圳品”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15][16] 产业链延伸与精深加工 - 投入粤桂协作资金6835万元共建乡村振兴众创产业园,推动产业从初级种植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全链条升级 [21][22] - 引进果天下、壮岭果、深百情等5家精深加工企业,对二级果进行加工增值,生产冷冻芒果、芒果块、芒果汁、芒果浆等多类型产品 [23][24] - 年均加工芒果10.17万吨,产值达8.35亿元,推动芒果从鲜果销售向多元加工转型 [24][25] - 推进田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引进中集鲜品建设芒果全程冷链中心,完善销售链 [26][27] 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 - 打造“壮山农鲜”“内江好芒”等区域公共品牌,融合壮乡文化和数字科技发布AI数字人传递品牌故事 [33][34] - 线上利用国家“832”扶贫电商平台、“粤桂优农”等平台,线下组织企业赴北京、深圳、广州、珠海等地开展展销活动 [35][36] - 引入线上销售与溯源系统,构建芒果“数字身份证”,消费者可扫码查看16项溯源信息 [38][39] - 制作“田阳'芒'盒壮山农鲜”芒果采购地图,发布80家优质果园“寻味地图”,支持采购商一键导航、直采直发 [40][41] 农文旅融合与新业态 - 在果天下、深百情等精深加工企业打造集观光、体验、科普于一体的芒果工业旅游新地标 [46][47] - 结合“为村共富乡村一粤桂农文旅”数字乡村工作,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和芒果特色产业集群 [49][50] - 累计实现分红87.75万元,惠及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受益群众约2万人 [51][52] 带农益农与就业增收 -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村集体入股”等模式,让农民深度参与芒果产业链 [58] - 共建深百众创产业园,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吸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800人 [59][60] - 为61个脱贫村集体年分红约245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