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写作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四中学子沉浸式体验记者职业魅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13 10:41
传媒行业现状与转型 - 智能手机普及导致阅读习惯碎片化,短视频和图文内容更受欢迎 [2] - 公司搭建"1+2+20"内容传播与分发体系,进行精细化分工以适应受众需求 [2] - 传统报纸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正面临转型挑战与创新 [2] 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 - 新媒体内容创新强调对生活观察与人文关怀的深度挖掘 [2] - 公司通过全媒体平台展示亮眼数据,并推出创新实验组的视频内容 [2] - 剪映软件的使用技巧被用于视频制作,包括关键帧操作、音乐添加、颜色调整等 [2] 媒体行业人才需求 - 新媒体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运营自媒体账号以积累经验 [2] - 熟练的技术掌握是高效完成排版等媒体工作的关键 [2] - 媒体行业对新闻语言的严谨性和真实性有严格要求,容不得一点错误 [2] 媒体社会价值 - 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对真相的追寻与对社会的责任 [3] - 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兴线上媒体,媒介形态变化但核心价值不变 [3]
中文在线:罗小黑已发布一系列谷子商品 并与顶级潮玩、游戏等行业头部达成深度授权合作
快讯· 2025-06-12 17:27
公司动态 - 中文在线正式推出面向国际创作者的AI写作平台——逍遥海外作者平台(XIAOYAO)[1] - 公司拥有自主IP罗小黑,并获得多个国际知名IP在国内衍生品的部分品类授权,如变形金刚、小黄人、金刚特龙战队等[1] - 已形成国谷、日谷、美谷品类矩阵[1] - 《罗小黑战记2》电影即将于今年暑期上映[1] IP衍生品开发 - 罗小黑已发布一系列谷子商品,包括徽章、亚克力牌、摇摇乐、胶片卡、海报等多种类型[1] - 多款谷子产品上线即售罄[1] - 与顶级潮玩、游戏、餐饮等行业头部达成深度授权合作[1] - 更多产品即将推出上线[1]
如何肉眼识别AI文章?
虎嗅· 2025-06-10 13:45
AI与人类写作风格对比 核心观点 - AI写作趋向标准化、结构化,追求高效与形式完美,但缺乏人类特有的情感表达与思维跳跃性 [6][12][39] - 人类写作包含赘余、发散思维及个性化比喻,这些"不完美"特质反而构成独特风格 [8][10][32] 写作特征差异 1) 赘余与简洁性 - 人类写作必然存在冗余词汇、重复语义及不规则表达,形成"气口"与阅读节奏 [8][9][10] - AI写作默认呈现高度简洁性,词汇精准、句式工整,接近工业标准化产出 [6][12][13] 2) 比喻运用 - AI比喻呈现模板化特征,包括套壳型(通用模板)、冰雕型(华丽悬浮)、陈词滥调型(高频复用)及空对空型(抽象堆砌) [21][22][23] - 人类比喻源于语言局限性,旨在传递难以言表的概念,常带有粗糙但真实的思考痕迹 [25][27] 3) 思维结构 - 人类写作需将网状思维转化为线性表达,过程中保留跳跃性与意象闪回(如古诗词) [32][34][35] - AI天生擅长线性输出,依赖分点式结构("第一、第二、第三")与逻辑衔接词,呈现说明书式清晰度 [40][41][42] 4) 总结方式 - AI总结为预设框架填充,偏好清单体(如"五个关键点")与表格化呈现,追求全面无歧义 [49][50][52] - 人类总结多为经验沉淀,类似文学作品的开篇或收尾,强调意蕴而非形式完整 [47][53][54] 辅助识别特征 - AI文本回避第一人称,缺乏个人经历披露;段落长度均匀;立场绝对中立;从不表达不确定或批评 [63][66][68][71][74] - 人类文本可能包含情绪化表达、自我质疑及尖锐观点,呈现真实互动性 [75][76][77] 行业演变趋势 - 当前阶段仍可讨论人机写作差异,但随着AI进化,该议题可能像"马车vs火车"一样失去争议性 [80][81][83] - 高考作文模式与AI写作高度相似,反映人类写作的标准化倾向正在强化 [28][29][86]
六大AI同写高考作文 文学评论家周泽雄毒舌点评
经济观察报· 2025-06-07 20:55
国产AI写作能力测评 核心观点 - 高考作文模拟考展示2025年国产AI写作力横截面 通过六款主流中文生成AI同题竞技 检验其在语言表达 立意深度与思维灵活度的综合表现 [1][3] - AI写作呈现"复调式写作"特征 擅长历史与现实 文化与个人等意象并置 但在思想穿透力与论证逻辑上存在提升空间 [25] 参测企业及产品 - 腾讯元宝 百度文心一言 字节跳动豆包 讯飞星火 夸克 DeepSeek六款产品参与测试 采用统一提示词与匿名互评机制 [2][4] 写作表现分析 腾讯元宝 - 生成《在苦难中歌唱的民族脊梁》 获56.8分排名第二 被评"宏大叙事与文采典范" [8][23] - 文学评论家指出其存在知识点堆砌 观点推进不足问题 但三星堆 敦煌等素材运用展现历史深度 [8][9] DeepSeek - 产出《在无声处发声》获50.7分 聚焦"表达之困"主题 被肯定"逻辑清晰"但本土案例不足 [10][11][23] - 互评环节展现独特评价能力 为每篇作文提供锐评如"主题聚焦 逻辑清晰" [23] 百度文心一言 - 作品《以歌为刃 以血为墨》获54.8分 创新性结合焦裕禄等当代素材 但存在古典与现代案例适配问题 [13][14][23] 字节跳动豆包 - 以《灵魂的交响》获57分夺冠 被赞"思想与艺术性巅峰之作" 互评环节获5个最高分 [19][23] - 语言表现力突出 如"把对世道的悲叹都咽进了沸腾的水汽里"等文学化表达 [19][20] 讯飞星火与夸克 - 讯飞星火《破茧之声》因材料关联弱排名第五 夸克作品被评"中规中矩 深度待提升" [21][22][23] - 夸克存在虚构论据问题 如"敦煌飞天飘带指向长安"等诗化表述影响论证严谨性 [17] 行业技术特征 - 当前AI写作优势集中在语体模仿 语义构建及典故化用 平均字数超800字要求 [24] - 共性短板体现在思辨性任务处理 如主线提炼 立场表达等 需向"更有用 有力"方向进化 [25]
“没有一本是真的!”AI虚构的“假书单”竟登上报纸
新京报· 2025-05-27 20:15
媒体行业AI应用争议 - 《芝加哥太阳报》发布由AI生成的"夏日阅读书单",包含多位知名作家虚构的作品,如泰勒·詹金斯·里德的《伊芙琳·雨果的七位丈夫》和珀西瓦尔·埃弗雷特的"新作" [1] - AI生成的书名被指平庸,如布里特·班尼特的《飓风季节》和安迪·威尔的《最后的算法》,书迷发现后指控文章由ChatGPT编写 [2] - 书单中真假混杂,包含安德烈·艾席蒙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真实作品 [3] 媒体内容审核流程 - 《芝加哥太阳报》市场副总裁解释该内容来自"报纸合作方",公司未进行审阅,错误假设对方已有编辑流程 [3] - 公司承认将更新内部政策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3] 行业对AI写作的担忧 - 事件引发对媒体使用AI写作的广泛担忧,用户评论强调仍需真正的记者和书评人,AI不应替代人类 [3] - 文章作者承认部分内容由AI生成,未进行核对,对此表示羞愧并承担责任 [3]
网络文学,套路为王?
虎嗅· 2025-05-26 16:29
网络文学行业概况 - 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数量超过3000万,作品总量超4000万部,形成庞大金字塔生态结构 [2] - 行业年产出超百万部小说,类型套路成为流量获取关键手段 [2] - 男频(起点)与女频(晋江)构成基础分类,"男起点女晋江"格局长期存在 [4] 类型标签演化趋势 - 晋江平台2018年后"爱情"类型占比下降,"剧情"类崛起,"爱情+新元素"配置成为新趋势 [8] - 起点平台"玄幻"类型2015年达顶峰后衰落,"都市""科幻"热度提升,出现超能力/高武等融合元素 [10][11] - 两平台共同趋势:"轻松"标签近年流行,标题风格从抽象(如《遮天》)转向直白爽感(如《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16][17] - 新兴题材涌现:晋江"无限流""穿书"与起点"系统流""凡人流""考据"等 [18] 创作方法论与商业化 - 简介三要素:故事设定(背景/人物)、核心情节(冲突/差异化)、阅读提示(避雷/引流) [21][23] - 人物设定脱离真实感,强调"萌元素"拼贴(如"腹黑""病娇"),通过反差冲突强化情绪张力 [24][25] - IP变现最成功类型:古代言情占影视改编主导地位,因其强情节、复杂人物关系及低审查风险 [43][48] - 现代言情/都市类改编剧凭借现实共鸣性(如《三十而已》《小欢喜》)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49] 技术冲击与产业变革 - AI可快速仿制套路化网文(如1分钟生成《西游记》网文风简介),推动行业从创作转向制作 [28][30][31] - 平台应对措施分化:番茄小说引入AI训练条款遭抵制,晋江建立AI写作分级制度 [33] - 商业模型演进:从早期免费分享→付费订阅→广告驱动免费阅读,IP开发(影视/游戏)成为高价值环节 [35][39][4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查AI特征含量”我是不以为然的
虎嗅APP· 2025-05-25 18:06
行业趋势 - 小红书平台关于"降AI率方法"的搜索笔记数量高达37万+条,显示学生群体对降低论文AI特征含量的强烈需求[1][2] - 高校普遍开启查AI论文模式,部分院校设置硬性指标(如本科论文AI特征含量不得超过15%),催生了查AI和降AI两个新兴细分市场[5][12][13] 商业模式 - 知网可能因查AI业务形成第二条增长曲线,其母公司同方股份的财报值得关注[4] - 降AI服务已形成付费产业,包括专业机构和工具软件(如某大厂提供每日20次免费检测的AI工具)[13][18][19] 技术争议 - 当前AI检测技术仅能提供概率判断(如48%AI特征含量),无法确凿认定文本来源,存在《滕王阁序》被误判为100%AI生成的案例[8][15][16] - 不同厂商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某大厂AI检测显示《滕王阁序》AI值为零,凸显技术标准缺失问题[16][17] 教育体系影响 - 高校采用AI检测机制引发争议,人文社科领域尤其质疑其合理性,认为学术核心应是问题意识而非文本生产方式[7][26][28] - 论文写作流程被类比为"学术八股",使用AI工具完成计算或资料整理与使用SPSS等传统工具本质相同[32][34] 历史参照 - 当前对AI的恐慌类似2008年"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事件,反映出教育体系对新技术的一贯排斥态度[36][37]
别闹,我也有护城河
猫笔刀· 2025-02-08 22:19
昨天晚上有读者问我会不会被ai写作取代,我第一反应当然是不会了,这种搁谁谁都嘴硬,谁会承认自己马上要被ai给取代。 结果我今白天认真琢磨了一下这件事,发现ai可能还真不好取代我。你们觉得每天晚上夜报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吗,可能有人觉得是信息搜集,也就是我 常说的复盘功课,有人觉得是行文写作,得尽量写的通俗易懂最好还带点幽默感。 这两块工作是夜报的基础,同时也是ai的强项,只要给它一点时间训练我的历史语料,大概率会干的很出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所有的ai在回答问题时都有同一个问题,就是当答案非常明确,可以几句话甚至20个字就说清楚的时候,ai依然会遵循自己 的模版blabla一段一段的输出,就是那种"这些工作我反正已经做了,不如都给你看看"的感觉。 除非你在提问时规定回答必须在xx字数内,否则ai不会主动的长话短说。 选择+取舍的能力,会是人类内容创作者相较于ai的护城河。 …… 写到这上面这个话题我觉得讲够了,再扩展就啰嗦了,但是字数只有550,还得写点别的,这个时候脑子里咕噜咕噜转了一圈,发现今天摄入的信息里能 写的、最有意思的是张兰和汪小菲的抖音号都被永久封禁。 封禁的原因是之前有个抖音账号造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