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

搜索文档
“广播+互联网+服务”,广东交通之声开启车主新体验
中国青年报· 2025-07-13 20:33
行业转型与数字化升级 - 广东广播电视台以"在地化服务"为方向,通过"大吉利车主+"小程序将传统广播的声音陪伴升级为数字化精准服务 [3] - 公司构建了以车主需求为核心的"广播+互联网+服务"生态圈,探索"连接用户、赋能产业、服务民生"新路径 [3] - 广东省主流媒体正经历从功能边界到价值空间的全面重构,展现从单一传播向综合服务的战略转型 [3] 产品功能与服务整合 - 小程序整合新车资讯、线上购车、二手车评估交易、维修保养预约、汽车美容、年检、违章查询代办、汽车用品选购等多元化服务,打造"一站式"汽车生活门户 [5] - 在社交连接层面,小程序按品牌构建车主圈层,提供经验分享、问答互动、线上论坛等空间,将传统媒体的社群凝聚力延伸至线上 [5] - 小程序依托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基于车辆信息、使用习惯等,实现沉浸式个性化推荐 [5] 市场推广与未来规划 - 从7月11日起,融合广播情怀与城市温情的"'大吉利车主+'主题公交"上路 [6] - 未来小程序将通过持续迭代,覆盖更多场景、链接更多资源,让受众实现从"听节目"到"用服务"的转变 [6]
协同并进,各擅胜场,南方报业媒体矩阵焕新出击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2:07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整体战略 - 实施媒体多品牌战略,打造南方日报、南方杂志、南方网、南方农村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一批名报名刊名网,特色各异 [1] - 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实施"融合创新计划",成立集团融合运营委员会,统筹各媒体、各业务单元融合发展工作 [1] - 完善内容一体化生产、传播一体化运营、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运行机制,打造"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1] - 各媒体单元协同并进、错位深耕,构筑起报刊网端微屏联动的高水平全媒体传播体系 [1] 南方杂志社 - 立足强化省委机关刊职责,打造全国省级党刊第一方阵排头兵 [2][3] - 深耕本地资源、服务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统合重构理论评论与党建板块,打造"南方理论传播全媒体主阵地" [5] - 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培育新媒体品牌栏目和产品,打造南方党建智库运营体系 [5] - 推动采编队伍100%转战互联网主战场,助力其向"全媒内容官""全景运营师"转型 [6] 南方新闻网 -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为驱动,建设全国领先的科技型主流网络媒体 [8] - 推动网站和客户端向智能语料库转型,构建"粤数港"人工智能语料库,推出新闻大模型应用newsGPT [10] - 推进"学习+新闻+政务"智能化升级,打造"粤政通问"和"粤政通"平台 [10] - 建强"头啖汤""有一说一"品牌,优化"南方网评"频道建设,升级谣言鉴别智能应用"南方AI破谣局" [10] - 构建"网信创新人才库",选拔培育传播、网安、技术、运营4支专才队伍 [10] 南方农村报社 - 围绕"聚焦'三农',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构建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12] - 强化核心内容生产,开辟"乡野时光机"等全流程AI生产栏目,培育"陈皮新说""水产有种"等垂类评论IP [14] - 建强垂类矩阵,"南方农村报""大国农业"等4个百万级账号向千万级挺进 [14] - 构建农产品品牌运营管理体系和服务生态圈,发布农产品品牌价值榜单 [14] - 推动"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建设广东农产品走向全国、各省农产品进入大湾区的桥头堡 [14] 南方周末报社 - 建立完善报网端一体化采编运营机制,持续巩固《南方周末》头部市场化机构媒体地位 [15] - 以"南周双质"内容建设为根本,以付费发展为特色,推动《南方人物周刊》打造"人物生态圈+用户社群"的新型人物杂志 [15] - 再次修订采编考评办法,指挥棒进一步向优质内容倾斜 [17] - 南方周末客户端打造全国领先的"新闻+人文"移动互动内容社区 [17] 南方都市报社 - 坚持移动优先,整合报网端编辑团队,成立一体化融媒编辑部,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型都市媒体 [18][19] - 升级打造官方客户端"南都N视频",努力打造成为民生类、时尚化、年轻态、视频化、交互性头部传播平台 [20] - 构建"南都快评+ N视评+南都社论"等多维产品矩阵,输出南都观点 [22] - 依托"微文明之星""南都街坊口碑榜"等优势项目,打造微文明线索征集平台和第三方民生实事评价评议品牌 [22] - 推出"百剧千行共创计划",创作、孵化百部微短剧精品 [22] 广东教育杂志社 - 实施"媒体+教育"计划,探索思政育人体系与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23][24][25] - 全方位构建与广大学校、师生、家长的链接,形成分层分类、多维互动的深度链接体系 [27] - 重建服务能力、重构业务形态、重辟发展路径,全面提高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综合能力 [27] - 依托南方+客户端建设覆盖全省的青少年成长服务数字平台 [27]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路径研究
央视网· 2025-07-03 15:07
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 - 新媒体以即时性、互动性和碎片化传播特征重塑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生态 [1] - 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习惯从系统性学习转向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碎片化阅读模式 [1] - 需借助新媒体构建符合碎片化传播规律的思政教育路径以提升实效性 [1] 传播主体层面 - 整合专业教师、管理队伍、学生骨干形成立体化传播矩阵,覆盖多元需求 [2] - 专业教师聚焦理论深度转化,拆解思政教育为微主题如乡村振兴中的青年担当 [2] - 学生党员和社团骨干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红色实践故事营造同辈交流氛围 [2] - 建立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机制,如通过B站弹幕课堂、微信公众号留言区实现内容共创 [3] 传播内容层面 - 将抽象思政内容转化为具象化知识点,如改革开放史拆解为小岗村承包契约等微案例 [4] - 针对大学生价值困惑打造专题内容如劳动创造幸福、理性消费观培育 [4] - 建立思政教育内容图谱,分解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一级主题并设置子主题形成逻辑网络 [5] - 采用螺旋式传播策略,通过多次触达强化记忆留存,如分阶段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传播媒介层面 - 微信生态构建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三位一体传播体系,微博利用话题热搜机制扩大声量 [7] - 抖音、快手采用"知识点+流行音乐"等混搭形式,B站发挥长视频与弹幕文化优势形成学习社群 [7] - 高校整合校内媒体资源构建中央厨房模式,校级融媒体中心统筹策划主题如开学季理想信念教育 [7] - 开发校园专属APP集成课程直播、互动问答等功能,提升用户粘性并纳入统一学习管理系统 [7]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如个性化推荐算法、虚拟助教与碎片化传播的融合方式 [8] - 强化传播效果长期追踪以构建更科学的新媒体传播体系 [8]
北京四中学子沉浸式体验记者职业魅力
消费日报网· 2025-06-13 10:41
传媒行业现状与转型 - 智能手机普及导致阅读习惯碎片化,短视频和图文内容更受欢迎 [2] - 公司搭建"1+2+20"内容传播与分发体系,进行精细化分工以适应受众需求 [2] - 传统报纸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司正面临转型挑战与创新 [2] 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 - 新媒体内容创新强调对生活观察与人文关怀的深度挖掘 [2] - 公司通过全媒体平台展示亮眼数据,并推出创新实验组的视频内容 [2] - 剪映软件的使用技巧被用于视频制作,包括关键帧操作、音乐添加、颜色调整等 [2] 媒体行业人才需求 - 新媒体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运营自媒体账号以积累经验 [2] - 熟练的技术掌握是高效完成排版等媒体工作的关键 [2] - 媒体行业对新闻语言的严谨性和真实性有严格要求,容不得一点错误 [2] 媒体社会价值 - 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对真相的追寻与对社会的责任 [3] - 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兴线上媒体,媒介形态变化但核心价值不变 [3]
凤凰新媒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
凤凰网· 2025-05-14 07:38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552亿元(约合2,1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4% [1][2] - 广告净收入为人民币1.205亿元(约合1,66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3.1% [1][2] - 付费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470万元(约合48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41.0% [3] - 付费内容收入为人民币3,120万元(约合43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87.5% [3] - 电商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350万元(约合5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56.3% [3] 成本与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成本为人民币9,250万元(约合1,28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5.1% [4] - 毛利润为人民币6,270万元(约合86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2.5% [4] - 毛利率为40.4%,较2024年同期的28.8%有所提升 [4] 经营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总经营费用为人民币1.011亿元(约合1,39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5.6% [5]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840万元(约合53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650万元 [6] - 经营利润率为负24.7%,2024年同期为负23.9% [6] 其他收益与亏损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净额为人民币500万元(约合7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970万元 [7] - 净利息收入为人民币510万元(约合7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010万元 [7] - 归属于凤凰新媒体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970万元(约合41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600万元 [8] 资产负债表与展望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计为人民币9.845亿元(约合1.357亿美元) [10]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821亿元到1.971亿元 [11] - 广告净收入预期为人民币1.487亿元到1.587亿元 [11] - 付费服务收入预期为人民币3,340万元到3,840万元 [11] 公司背景 - 凤凰新媒体是中国领先的新媒体公司,通过PC端和移动端平台提供优质节目 [13] - 平台包括PC渠道(ifeng.com)、移动渠道(新闻客户端、视频客户端等)和运营渠道 [13]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新媒体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前瞻网· 2025-05-11 13:18
新媒体行业政策发展历程 - 新媒体行业政策重点从"十二五"期间的基础建设逐步演变为"十四五"期间的智能化与国际化拓展,呈现递进式发展 [1] - 行业定义涵盖以宽带/移动互联网为传输通道,以电视机/电脑/移动终端为接收终端的信息娱乐服务形态 [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方向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支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文化创作流程,推动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 [4] - 广电总局计划2025年推出300部引领性微短剧,打造"微短剧+"跨界融合新业态 [4] - 2024年6月九部门联合支持通过数字人、网络直播等技术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渠道 [4] - 2023年12月七部委推动视听电子产业与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融合创新 [5] 国家层面规范监管重点 - 中央网信办2024年4月专项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行为,要求平台强化热搜审核和虚假内容清理 [4] - 2023年7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对AI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和分级监管 [5] - 2022年4月开展网络直播/短视频乱象整治,重点打击"色、丑、怪、假、俗、赌"内容 [6] 省市层面政策亮点 - 北京市:2022年推动90%老字号企业"触网",70%开展直播销售,培育直播电商头部企业 [12] - 上海市:2021年规划打造100+在线新经济品牌,加速发展短视频/网络直播业态 [12] - 广东省:2023年计划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动漫/直播/短视频/元宇宙应用 [12] - 江苏省:2024年推动网络视听企业布局车载视音频、直播电商等先导产业赛道 [13] 行业技术融合趋势 - 国家发改委2021年规划推进四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有线电视网与5G一体化发展 [7] - 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推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在广告产业应用,建立数据产权交易体系 [6] - 四川省2023年元宇宙计划发展文本生成视频、多模态3D等新型内容生产技术 [14] 文化业态创新方向 - 中共中央2021年提出发展数字出版/影视/动漫等新型业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 [6] - 广电总局"十四五"规划推动节目内容跨终端海外传播,拓展短视频/直播新服务模式 [6] - 山东省2023年探索"保税仓+直播"新零售模式,发展跨境电商出口直播业务 [14]
【行业前瞻】2023-2024年中国新媒体各领域用户规模统计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4-27 14:06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芒果超媒(300413 SZ)、人民网(603000 SH)、掌阅科技(603533 SH)、中文在线(300364 SZ)、快手-W(1024 HK)、微博-SW(9898 HK)、哔哩哔哩-W(9626 HK)等 [1] 新媒体终端设备规模 - 2024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 86亿部 彩色电视机产量2 07亿台 平板电脑和PC电脑出货量分别为2987万台和3753万台 [1] - 智能终端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升为新媒体行业的传播及发展提供了支撑 [1] 新媒体应用领域用户规模 - 2024年网络文学、网上外卖、网络支付和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 较2023年分别增长5474万人、4777万人、7505万人和3935万人 [2] - 增长率分别为10 5%、8 8%、7 9%和7 7% [2] 新媒体行业投融资情况 - 2017-2024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439起 融资金额594 52亿元 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超亿元 [3] - 2019年融资金额达到峰值125 04亿元 此后整体呈下降趋势 2024年融资事件8起 融资金额3 95亿元 [3] 新媒体产业投资基金 - 国内新媒体相关的产业基金数量较少 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 [5] - 北京数字矩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管基金共21只 管理规模10-20亿元 [7] - 广州市海珠数字经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规模5-10亿元 在管基金4只 [7]
海看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6-18 20:44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3年6月2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海看股份,代码301262[51] - 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4.17亿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4170万股[51] - 无流通限制及锁定安排的股票数量为3915.4183万股,有流通限制或锁定安排的股票数量为3.77845817亿股[51] - 网下发行部分10%的股份限售6个月,数量为254.5817万股,占网下发行总量的10.01%,占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总量的6.11%,占发行后总股本的0.61%[52] - 广电传媒集团发行后持股2.90180387亿股,占比69.59%,2026年6月20日可上市交易[53] 财务数据 - 2021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009502亿元、3.734063亿元,合计7.743565亿元[54] - 2020 - 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3929.49万元、4090.85万元、4230.60万元,合计12250.93万元,占营业收入合计数的比例为4.18%[20] - 2020 -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5,494.24万元、48,592.28万元及59,606.02万元,占同期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3.32%、22.39%及23.01%[41] - 2020 - 2022年度,公司版权内容采购金额分别为34,757.27万元、34,295.91万元及41,450.61万元,占当期采购金额的比重分别为93.33%、94.25%及95.58%[43] - 2020 - 2022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30%、26.35%和20.72%,发行后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31] 发行相关数据 - 发行价格为30.22元/股,对应2022年扣非后摊薄市盈率为33.75倍,高于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44.48%[17] - 发行市盈率分别为30.37倍、27.40倍、33.75倍、30.44倍[79] - 发行市净率为3.74倍[81] - 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626.30万股,占比39.00%,中签率为0.0313253929%;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543.70万股,占比61.00%[82] - 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358,807股,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0股,保荐人包销358,807股,占总发行数量的0.86%[83]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6,017.40万元,净额为116,947.69万元[84][87] - 发行费用总额为9,069.71万元,每股发行费用为2.17元[86] - 发行后每股净资产为8.09元,每股收益为0.99元/股[88][89]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IPTV业务和移动媒体平台服务业务[57] - 报告期内IPTV业务及移动媒体平台服务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保持在90.00%以上[34] - 2020 - 2022年度,公司对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其下属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0,141.32万元、94,820.58万元及98,959.20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6.38%、97.45%及96.94%[38] - 公司可提供200余路高清、标清直播频道,3小时时移和72小时回看功能,点播内容超过70万小时[23] - 截至公告出具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获得4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项;获得235项软件著作权[20] 公司承诺与措施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招股书等文件违规,30日内启动回购首次公开发行全部新股程序[125][126][128]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承诺若招股书等文件违规致投资者损失,依法赔偿损失[125][127][128][130]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控人、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及高管承诺遵守稳定股价预案[124] - 全体独立董事承诺督促公司及相关方履行稳定股价预案义务,不反对股份回购计划[124] - 公司承诺招股说明书等文件无虚假记载等情形,承担相应法律责任[125] - 保荐人、律师、会计师、评估机构、验资机构承诺为发行制作文件无虚假记载等,有问题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30][131]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等信息披露材料违规影响发行条件,回购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31] - 公司承诺若被认定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制定股票回购方案并履行回购义务[132] - 公司将严格执行利润分配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144] - 公司将严格履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所作出的所有公开承诺事项,接受社会监督[146][149][151][153][155]
海看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6-14 20:46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份417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0%,发行后总股本为41700万股[5][45]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30.22元/股[5] - 发行日期为2023年6月9日,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和板块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5]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6,017.4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16,947.69万元[46] - 发行费用总额为9,069.71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为7,869.40万元[46]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1,209.39万元、95,178.16万元及98,362.72万元[49] - 报告期内,IPTV业务收入分别为89,931.53万元、94,559.41万元及98,028.71万元[49] - 2022年营业收入102,085.98万元,较2021年的97,300.80万元增长4.92%[60] - 2022年净利润41,396.10万元,较2021年的43,976.72万元下降5.86%[60]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48,000.00 - 56,00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变动幅度为 - 5.25% - 10.54%[66] - 2023年1 - 6月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00.00 - 24,00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变动幅度为 - 3.47% - 15.84%[66]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各期末IPTV用户数分别为1482.12万户、1546.07万户和1649.73万户[55]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929.49万元、4090.85万元、4230.60万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56]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3.76%[56]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42项专利,23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5] 股权结构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控股股东广电传媒集团持股290180387股,占总股本77.32%[82] - 股份公司成立时,广电传媒集团持股29,018.0387万股,持股比例77.32%;朴华惠新持股3,869.0733万股,持股比例10.31%;中财金控持股2,708.3513万股,持股比例7.22%;广电泛桥持股1,934.5367万股,持股比例5.15%[106] 风险提示 - 公司从事的IPTV业务现阶段受产业政策支持,但未来政策调整或带来不利影响[27] - 公司存在产业政策变化、资质授权变化等多种风险[27] - 公司IPTV业务受地域限制,用户规模受限可能影响业绩[92] - 本次公开发行可能导致即期回报被摊薄[95] 其他 - 公司经山东广播电视台授权,独家经营山东IPTV集成播控相关经营性业务,处于区域独占地位[53] - 公司“基于大数据的IPTV智能推荐系统”于2021年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首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智能推荐类三等奖以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三等奖[55] - 2022年12月,公司“IPTV‗114'模式全方位助力消费帮扶”项目被遴选为“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52]
海看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5-30 21:10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份417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0%,发行后总股本为41700万股[4][44]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9月6日[4] - 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期为2023年5月31日[4] - 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和板块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4]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1209.39万元、95178.16万元及98362.72万元,IPTV业务收入分别为89931.53万元、94559.41万元及98028.71万元[49] - 2022年营业收入102085.98万元,2021年为97300.80万元,2020年为93527.06万元[60] - 2022年净利润41396.10万元,2021年为43976.72万元,2020年为38812.77万元[60]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48000.00 - 5600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变动幅度-5.25% - 10.54%[64] - 2023年1 - 6月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00.00 - 24000.00万元,较2022年1 - 6月变动幅度-3.47% - 15.84%[64]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各期末IPTV用户数分别为1482.12万户、1546.07万户和1649.73万户[56]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929.49万元、4090.85万元及4230.60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20%、4.20%及4.14%[34][74]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3.76%,2022年研发投入4230.60万元[57] - 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42项专利和23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5] 市场与客户 - 报告期内IPTV及移动媒体平台服务业务收入占公司营收比例保持在90.00%以上[27][78] - 报告期内公司对三大电信运营商销售收入分别为90141.32万元、94820.58万元及98959.20万元,占比分别为96.38%、97.45%及96.94%[31][80]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5494.24万元、48592.28万元及59606.0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23.32%、22.39%及23.01%[35][84] - 报告期内公司版权内容采购金额分别为34757.27万元、34295.91万元及41450.61万元,占采购金额比重分别为93.33%、94.25%及95.58%[36][86]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59075.98万元,2021年为217022.16万元,2020年为195089.57万元[60][81] 公司架构与股权 - 公司注册资本为37530.00万元[42][98] - 本次发行前,控股股东广电传媒集团直接持有290180387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7.32%[82]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拥有1家全资子公司、2家分公司、2家参股公司[156] 风险提示 - 创业板公司具有创新投入大、新旧产业融合存在不确定性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市场风险[1] - 若IPTV业务节目内容和服务无法满足需求,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可能大幅下滑[90] - 公司只能在山东省内与本地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IPTV业务,基础业务用户规模受限[92] - 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受政策变化冲击、摊薄即期回报、发行失败等风险[94][95][96] 历史沿革 - 2019年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网络电视公司[127] - 2017年以来公司共处置5家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公司[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