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
搜索文档
人才储备,三个之最和一个500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8:34
人才储备规模与结构 - 中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 技能劳动者超2亿人 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3][10] - 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 稳居全球首位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欧盟平均水平[3][10] - 科技人力资源超1.1亿人 全国科技人力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3] STEM教育发展 - 中国每年培养STEM专业毕业生超500万人 规模全球领先[1][7][11] - 2023年理工农医类硕士招生占比60% 博士招生占比超80%[7] - 全国建设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构建校企协同培养平台[7][11] 区域人才建设成果 - 济南市2024年新增青年人才超15万人 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人[1] - 北京市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超200万 占全市比重约1/4 人才贡献率达65.21%[2] - 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9] 产业创新与人才赋能 - 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 占GDP比重10.4%[10] - 全国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 覆盖31个省区市 助推农业产量提升60%[8] 国际合作与教育输出 - 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 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美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7] - 中国STEM教育获国际认可 多国提出引进教学经验及软硬件设备需求[7]
人才储备,三个之最和一个500万(“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6:01
人才资源规模与结构 - 中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 技能劳动者超2亿人 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 [6][14] - 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 稳居全球首位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欧盟平均水平 [6][14] - 科技人力资源超1.1亿人 全国科技人力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6] STEM教育与人才培养 - 中国每年培养STEM专业毕业生超500万人 规模全球领先 [4][9][14] - 2023年理工农医类硕士招生占比60% 博士招生占比超80% [9] - 全国建设3批共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构建校企协同培养平台 [9][14] 区域人才发展案例 - 济南市2024年新增青年人才超15万人 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人 [5] - 北京市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超200万 占全市1/4 人才贡献率达65.21% [6] - 哈尔滨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 芜湖市打造产城融合科技生态圈 [2][4] 产业创新与人才效能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量约1900亿块 [1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 占GDP比重10.4% [12]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 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12] 人才支撑体系与国际化 - 全国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 覆盖31个省区市 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11] - 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 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美外首个全球一类中心 [10]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专业占比超50% 获国际认可 [10]
童程童美上涨6.9%,报1.55美元/股,总市值7338.98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06 22:30
股价表现 - 8月6日盘中上涨6.9%至1.55美元/股 成交额3.48万美元 总市值7338.98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11.71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14.86%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87亿人民币 同比恶化6671.16% [1] 公司业务 - 中国领先的IT类STEM补充教育服务提供商 曾用名达内国际公司 [1] - 通过实时远程教学+课堂辅导+在线学习模式为3-18岁学生提供编程与机器人课程 [1] - 教育理念强调"从代码中学习" 培养逻辑思维与学习能力 [1]
童程童美上涨2.36%,报1.3美元/股,总市值6155.27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22:46
7月30日,童程童美(VSA)盘中上涨2.36%,截至22:34,报1.3美元/股,成交1.39万美元,总市值6155.27 万美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童程童美收入总额11.7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4.86%;归母净利 润-5.8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6671.16%。 资料显示,童程童美少儿编程教育公司(曾用名:达内国际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以IT为重点的STEM补充教 育服务提供商。童程童美通过其创新的教育平台,结合实时远程教学,课堂辅导和在线学习模块,为3至18 岁的学生提供以it为重点的STEM补充教育课程,包括计算机编码和机器人编程课程等。童程童美旨在鼓 励"从代码中学习",拥抱STEM教育和技术的最新趋势,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让他们发现 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
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首届STEM展举行,学子科创成果丰硕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3:5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STEM教育展示活动 - 活动以"探索无界,创造有声"为主题,集中展示集团在STEM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和创新实践,呈现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教育盛宴 [1]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处处长、集团总校长裘建浩及集团领导、各校代表、获奖教师共同出席活动 [1] - 活动设置"STEM资源参观"环节,展示学生项目如船舶设计、桥梁承重、无人机编程、AI植物识别等,体现"做中学、学中创"的核心理念 [1] 五校STEM教育实践路径 - 知新学校聚焦跨学科课程设计,道远学校以科创赛事为载体,礼文学校推动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彩田学校构建开放多元实践平台,天健小学实现STEM教育全员覆盖 [2] - 各校围绕"资源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实践反思"体系深化STEM教育,整合校外资源并开发校本课程 [2] - 活动现场播放各校STEM活动视频,展示区域教育创新范例 [2] 彩田学校STEM项目展示 - 工程挑战类项目包括绿色船舶设计、桥梁承重、航天器设计等,结合物理知识与工程设计 [3] - 智能科技类项目涵盖无人机编程、水火箭、智能足球机器人、脑电波赛车控制等科技应用 [3] - 跨学科融合项目如"竹风之翼"解构竹编技艺、AI编程构建科幻文学代码、智能植物分类系统等,体现自然艺术与数学建模结合 [3] 优秀STEM项目评选 - 优秀项目包括《未来之船,海洋守护者》《智能安防巡逻无人机》《便携式密度计》《语音控制智能家居模型》等,兼具科学严谨性与艺术创新性 [4] - 评选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及PPT汇报进行,最终评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4] STEM教育未来展望 - 龙岗教育集团副校长史定海强调STEM教育与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差异,呼吁深化其与核心素养的融合 [5] - 活动被视为集团推动创新教育的重要里程碑,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6]
广东计划3年建设约百所科学教育特色高中 今年新增40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3 15:57
基础教育学位扩充 - 广东省2025年将增加40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和4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 [1][2] - 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约100所科学教育特色高中 [1][2] - 建立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 确保基础教育学位供需平衡 [2] 科学教育创新 - 推进科学教育特色高中建设改革试点 强化科技类课程体系、设施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 [2] - 2025年暑假将推出"脱颖训练营" 选拔50名高一学生进入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 [2] - 推动STEM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和协同育人机制 [3] 教育资源帮扶 - 成立12所师范院校组成的纵向帮扶联盟 下设A、B、C三个子联盟 [4][5] - A联盟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和数字化课改 B联盟主攻集团化办学和质量监测 C联盟专注乡村教师培养和特殊教育 [5] - 升级建设40所义务教育乡村中心校园 推动人口大县办好特殊教育学校 [4]
培养AI时代新人才
人民网· 2025-05-21 05:36
数字教育大会核心成果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办,主题为"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吸引全球600多位嘉宾参与探讨数字教育机遇与挑战 [4] - 大会同步举办教育成果展及平行会议,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成为焦点议题 [4] - 闭幕式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GDEI)2025,显示全球数字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变革新趋势,中美韩三国在该领域优势明显 [8]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 - 国家开放大学推出数字基座体系,支持峰值百万级并发访问,已服务443万开放教育学生,覆盖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 [4] - 数字基座在老年教育领域实现适老化智能服务,在社区教育领域通过数据驾驶舱精准匹配居民学习需求 [5] - 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应用AI智慧体育设备实时分析学生体能数据,针对性提升体质达标率(案例含坐位体前屈、50米跑等指标) [5] STEM教育智能化发展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设"AI+科研"跨学科课程,培养博士生解决真实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6] -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提出STEM教育需转向能力培养,强调"学AI、用AI、创AI、护AI"四维发展路径 [6] - 乌兹别克斯坦呼吁全球合作建立AI实验室,推动STEM教育创新方法 [6] 全球AI教育政策与实践 - 生成式AI位列"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首位,OECD专家肯定其改进教学与学习的潜力 [7] - 西班牙通过中学兴趣班"Mad for AI"培养高中生人工智能基础知识 [7] - 澳门城市大学指出未来工程人才需具备自主学习、知识迁移及国际化视野能力 [8] 教育机构应对AI挑战 - 武汉大学校长认为AI是工具,教师需重构作业布置与考核方式以适应技术变革 [9]
拥抱人工智能 共绘未来教育
科技日报· 2025-05-16 08:36
全球数字教育大会核心观点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 主题为"教育发展与变革 智能时代"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融合 [1] - 全球数十个国家及地区的教育部门 国际组织 学校 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教育未来 回应联合国全球教育变革倡议 [1]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 武汉神龙小学展示人工智能教学场景 学生通过AI技术完成火星车救援挑战 体现AI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2] - 英国推出学校技术应用新计划 通过专业发展项目帮助教师安全有效使用AI 提升教研能力 [2] - 柬埔寨强调技术需与教学过程智能融合 超越简单数字化复制 释放AI在教育变革中的潜力 [2] 技术创新与教育实践 - 武汉科技大学联合中冶集团开发耐火材料智能砌筑机器人平台 构建"数字孪生+现场实训"沉浸式教学场景 [3] -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指出AI与STEM教育深度融合已成全球趋势 教育需从知识为重转向能力为重 [3] - 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代表提出借鉴中国经验 推动AI在STEM领域的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 [3] 国际合作与未来方向 - 中国教育部部长提出以数字教育为纽带 与各国共同制定教育新标准 开辟数字教育新路径 [4] - 乌兹别克斯坦呼吁各国加强AI在STEM领域的对话 共享数字平台经验 推动技术与教育协同发展 [3]
在把握教育三重属性中夯实教育强省之基
新华日报· 2025-05-13 14:40
教育政治属性 -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具有特定阶级属性,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 - 实施教育系统党建"领航行动",加强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2] - 通过四级体育联赛、美育浸润行动等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 教育人民属性 - 以"更好的教育"回应民生需求,2012-2024年国家持续强调教育公平普惠性 [3] - 通过"1+3"功能区战略、"苏北教育振兴计划"缩小区域差距,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阶段教育协同发展 [3] - 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开展"百校千企万岗"就业帮扶行动提升民生服务能力 [3] 教育战略属性 - 教育是立国之本,新时代需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的先导作用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 [4] - 创建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培养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4] - 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与"1650"产业体系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和基地强化创新牵引 [5] 江苏教育实践 - 统筹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三大战略,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 [5] - 加强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开发一流课程形成理实融合的科技支撑体系 [5] - 目标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高质量教育培育新质生产力 [5]
博通创始人,创造了一个行业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2 08:49
数字宽带通信技术发展背景 - 1991年互联网接入主要依赖电话线,最高传输速度仅14.4千比特/秒,而有线电视普及率已达美国家庭的60% [1] - 数字化有线电视网络理论上可大幅提升通信速度,但当时缺乏商业化有线调制解调器产品 [1] 博通公司创立与技术突破 - 亨利·萨缪利1985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启动数字宽带芯片研究项目,1991年与亨利·尼古拉斯联合创立博通公司 [2] -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并行架构实现单芯片高速数字信号处理,速度比传统软件驱动架构快1000倍(从几十千比特/秒提升至几十兆比特/秒) [4] - 团队将高速模数转换器集成到芯片核心功能,实现"突破性工作",十年间发表超100篇学术论文 [4][5] 商业化进程与行业标准建立 - 1993年博通获得Scientific Atlanta价值100万美元的开发合同,为时代华纳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提供三芯片解决方案 [6][7] - 1995年推出首款商业产品BCM3100单芯片DOCSIS兼容调制解调器,售价低于20美元,1996年推出全球首个全数字以太网芯片 [8] - 1995年参与制定DOCSIS国际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8] 公司发展里程碑 - 1998年博通以10亿美元估值上市,2000年中期估值飙升至600亿美元,员工平均持股价值达600万美元 [9] - 2016年被安华高收购后保留博通品牌,萨缪利2018年起担任董事长,仍参与每年72次技术评审 [11] 技术影响与行业地位 - 博通技术推动有线电视网络从模拟向数字转型,开创宽带通信芯片行业 [7] - 其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实现高级纠错和数字压缩功能,被评价为"创造了一个行业" [8] - 早期创新架构成为后来AI处理器运作的基础原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