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

搜索文档
涉嫌价格垄断 韩国鸡蛋生产商行业组织受调查
快讯· 2025-06-17 12:22
韩国蛋鸡协会反垄断调查 - 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对韩国蛋鸡协会展开现场调查,指控其在推高鸡蛋价格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1] - 调查重点为协会是否强迫会员企业遵守指导价格从而影响市场蛋价,调查地点包括忠清北道总部及京畿道、忠清南道分支机构 [1] - 若强迫会员行为被证实,该协会可能违反韩国公平贸易法律中关于禁止商业团体开展不公平集体行为的规定 [1][4] 鸡蛋价格变动情况 - 韩国蛋鸡协会公布的农场交货价单枚鸡蛋价格自3月以来上涨30% [3] - 当前价格较去年同期高6%,较季节性平均水平高4.2% [3] - 4月和5月农场交货价分别同比上涨10.2%和12.2%,零售价格同步上涨 [6] - 5月30枚装大号鸡蛋平均零售价达7026韩元(约37.1元人民币),创四年新高 [7] 监管机构态度 - 公平贸易委员会官员表示若证实存在不公平竞争行为将依法采取严厉措施 [5]
夯实公平竞争法治根基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06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层面确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等制度 [1] - 截至2025年1月底,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的5.2倍 [1]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从2012年的62.4%提升至92%以上,数量从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 [1] 政策环境优化 - 近年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2]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成熟经验做法和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制度保障,为企业发展注入确定性 [2]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 [2] 公平竞争保障措施 - 需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现"一单尽列、全国统一"的整体性治理 [2] - 需定期评估、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2] - 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同等享受政策红利 [2] 执法与配套机制 - 需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3] - 已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配套机制 [3] - 需加快制定或修订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机制 [3]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为民营企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6-16 09:2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要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 - "两个毫不动摇"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升 需以市场效率为标尺动态优化国有与民营经济边界 [2] - 民营经济贡献"56789"(50%以上税收 60%以上GDP 70%以上技术创新 80%以上城镇就业 90%以上企业数量) 是其效率优势的体现 [3] 国有与民营经济分工定位 - 国有资本应聚焦国家战略安全 重大基础设施 前沿基础科学等具有强正外部性 长周期 高风险特征的领域 [3] - 民营经济在竞争性 创新性强的领域(消费互联网 高端制造 生物医药 新兴业态)具有显著效率优势 [3] - 经济边界需动态调整 技术成熟的自然垄断领域可向民营资本开放 新兴战略领域初期需国有资本投入后期引入民营效率 [4] 民营企业公平竞争障碍 - 招标中存在"玻璃门"现象 如要求"本地区类似项目经验"或"国有背景"等隐性所有制歧视条款 [7] -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虽贡献超80%城镇就业和50%以上税收 但受融资难 税费重等问题困扰 [9]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举措 - 深化负面清单管理 落实"非禁即入"原则 全面贯彻竞争中性原则保障要素获取 准入许可等环节平等 [5] - 推行招标文件第三方评估 清理所有制歧视条款 强制施工过程结算 建立分包资质穿透核查系统 [8] - 对中小企业实施精准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 阶段性社保减免) 创新信用贷款产品简化流程 [9] - 推行"一网通办""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 某市企业开办时间从月余压缩至数日 [11] -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推行"柔性执法""首违不罚" 某省建立涉企行政执法备案审查制度 [12]
17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工信部发声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4:07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17家重点汽车企业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工信部表示支持该承诺并强调其对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生态的重要性 [1] - 工信部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1]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呼吁企业遵从公平竞争原则,工信部将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针对5月23日以来多家车企发起的价格战 [2] 行业竞争现状与影响 - 行业"内卷"现象突出,部分车企通过延期付款挤压供应链转嫁成本压力,导致供应商生存状况恶化 [2] - 专家指出恶性竞争可能导致中小企业倒闭,影响研发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甚至降低质量投入损害行业发展 [2] - 车企降价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无序竞争被工信部认定为"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 [2] 法律法规响应 - 车企承诺是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积极响应,该条例规定大型企业应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3] - 《条例》明确不得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支付条件,需按行业规范合理约定付款期限 [3]
前5月商用车销175万辆 天然气车超10万 新能源出口涨2倍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1 16:56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环比增长1.1%和3.7%,同比增长11.6%和11.2% [1] - 2025年1-5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0.9% [1] - 行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增量不增利"局面未改善 [29] 商用车市场 - 2025年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3.6万辆和33.5万辆,环比下降7.4%和8.8%,产量同比增长4.4%,销量同比下降2% [4] - 2025年1-5月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174.6万辆和175.3万辆,同比增长4.2%和1.2% [6] - 天然气商用车销量10.2万辆,同比下降7.8% [6] 货车细分市场 - 2025年5月货车产销均完成29.2万辆,环比下降7.9%和9.6%,产量同比增长4.7%,销量同比下降2.4% [8] - 重型货车销量8.9万辆,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13.6% [8] - 2025年1-5月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53.4万辆和154万辆,同比增长4%和0.6% [11] 客车细分市场 - 2025年5月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4万辆和4.3万辆,环比下降3.8%和3.2%,同比增长3%和1.1% [13] - 轻型客车销量3.4万辆,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2.3% [13] - 2025年1-5月客车产销均完成21.2万辆,同比增长5.4%和5.7% [15] 商用车国内销售 - 2025年5月商用车国内销量25.1万辆,环比下降10.7%,同比下降2.5% [16] - 2025年1-5月商用车国内销量134.2万辆,同比下降1.3% [18] 商用车出口 - 2025年5月商用车出口8.3万辆,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0.5% [20] - 2025年1-5月商用车出口41.1万辆,同比增长10.5% [22] 新能源商用车 - 2025年5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6.5万辆,环比下降6.7%,同比增长58.8% [23] - 2025年1-5月新能源商用车出口4.1万辆,同比增长2.3倍 [26] 行业动态 - 日野汽车和三菱扶桑宣布合并 [32] - 解放狂签大单,福田/东风等属地化布局 [32] - 玉柴多款发动机亮相乘龙品牌日 [32] - 商用车氢动力系统工厂投产 [32]
经销商活不下去了,呼吁停止“价格战”
犀牛财经· 2025-06-10 14:46
近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关于反对"内卷式"竞争 促进汽车经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呼吁全行业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坚决抵制 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内卷式"竞争行为。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汽车经销们普遍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 2023年水平。因价格战,汽车行业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接近2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至3.9%,远低于下游工业企 业5.6%的平均利润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部分品牌经销商库存超过2个月,整体库存处于高位。2024年度经销 商盈利比例仅为39.3%,持平比例为19%,亏损比例高达41.7%。新车业务亏损是经销商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84.4%的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 60.4%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在15%以上。利润被蚕食,不少经销商都被迫退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同比缩减约2.7%,退 网数量为4419家。 为应对这一困境,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提出 ...
破除壁垒 推动公平竞争(评论员观察)——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②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4
公平竞争与民营经济发展 - 公平竞争对民营经济成长至关重要,需要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 [1][3]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公平竞争"单列成章,明确公共资源交易中不得限制民营企业 [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151项压减至106项,压减比例约30% [3] 破除壁垒的实际案例 - 洛阳放开充电桩市场后,公共充电桩数量从1300多个增至1.5万余个,服务费从0.8元/度降至0.3元/度 [1] - 河南推进招投标专项整治,广东深圳试点"评定分离"改革,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2] - 1亿元以下项目中民营企业中标数量占比超80% [2] 隐性壁垒与治理措施 - 多部门联合清理整治地方性法规中"审批范围扩大""准入标准过高"等问题 [3] - 政府采购中的"身份歧视"和市场准入的变相门槛是重点破除对象 [3] - "非禁即入"原则正在推动落实,强化制度严肃性 [3] 民营经济创新成果 - 民营企业贡献超50%的"新三样"出口 [4] - DeepSeek采用"低成本+开源"模式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4] - 鸿蒙电脑搭载自主操作系统并积累2700项核心专利 [4] 政策落实与市场活力 - 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原则转化为实际案例 [4] - 公平竞争环境可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1][4] - 市场准入放宽直接体现为"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3]
反垄断的风 要吹到半导体、云服务、新能源充换电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16:29
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核心内容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办结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 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 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案件72件 [2] - 推动涉案药品降价62% 查处公用事业和建材领域垄断案件 处理46家机动车检测机构 [2] - 互联网领域仍是反垄断监管重点 阿里和美团案件具有典型示范效应 [3][6][7] 互联网平台整改进展 - 阿里巴巴因"二选一"行为被罚182.28亿元 已完成三年整改并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 [5][6] - 美团因外卖平台"二选一"被罚34.42亿元 整改进入尾声 监管部门正在深入评估 [7][8] - 知网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8760万元 已解除独家合作并降低数据库收费标准 [9] 重点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文化娱乐票务服务 - 存在固定票价和限制降价的横向垄断协议风险 将指导头部平台加强合规建设 [9] 半导体材料行业 - 细分领域由跨国企业主导 市场集中度高 技术壁垒强 [10] - 需关注抛光垫 高纯氟化氢 掩膜版等领域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10] 云服务市场 - 全球呈现寡头竞争与区域性差异并存格局 中美市场分别由本土企业主导 [11] - 潜在风险包括价格信息交换 算法协调 差别待遇和行政垄断 [12] - 建议细化垄断认定标准 提升数字监管技术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12]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 - 设备和运营行业处于充分竞争阶段 换电领域集中度较高但具特殊性 [14] - 需警惕未来技术壁垒提高导致寡头垄断 关注特定区域市场集中度 [14] - 建议加强经营者集中审查 统一服务费标准 优化充电设施布局 [15]
反垄断执法年度“成绩单”出炉(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6-07 03:12
反垄断执法总体情况 - 全年办结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其中无条件批准623件 [1][2] - 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纠治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力度加大 [2] - 出台2部行政法规和7件反垄断指南指引,修订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后申报数量同比下降15% [2] 民生领域执法成效 - 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5件,罚没金额1.069亿元,涉及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领域4件和金融数据领域1件 [3][4] - 医药领域新立案调查3件,推动涉案药品价格分别下降62%、58%、43%,并制定药品领域反垄断指南 [4] - 金融数据领域查处首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打破数据垄断促进合规流通 [4] 平台经济监管 - 对投诉集中的平台经济细分领域开展垄断问题核查,约谈相关企业以防范风险 [5] 国际合作进展 - 与意大利、巴基斯坦等4国新签竞争领域合作备忘录 [7] - 23个自贸协定中19个包含竞争条款(占比82.6%),完成中国—萨尔瓦多等3项自贸协定竞争章节谈判 [1][7] - 对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通过专栏宣传公平竞争治理成果 [7]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是市场创新的必然选择,而非行业破坏者
搜狐财经· 2025-06-06 23:23
行业竞争格局 - 重庆市咖啡行业协会呼吁京东外卖停止"百亿补贴",认为这是"内卷式"竞争,但倡议书后续被删除 [1] - 京东外卖作为新入局者,通过"百亿补贴"吸引用户和商家,属于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 [5] - 补贴是互联网平台进入新市场的常见策略,如滴滴、美团、拼多多等都曾通过补贴快速培养用户习惯 [5] 补贴的市场影响 - 补贴导致重庆本地咖啡店订单价格下降13%,但未提及商家是否优化供应链或创新产品 [6] - 低价竞争加速行业洗牌,淘汰低效产能,促使中小商家从依赖高价红利转向提升运营效率 [6] - 补贴推动市场资源重新分配,打破原有市场格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5] 行业监管与公平竞争 - 市场监管总局已牵头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进行约谈,强调合法规范经营和公平有序竞争 [8] - 倡议书要求公开补贴机制和算法规则,但监管职责应是防止垄断而非限制合法补贴 [8] - 限制合法补贴可能固化现有利益格局,阻碍行业进步,京东外卖旨在解决行业痛点并重建服务价值标准 [8] 商家应对策略 - 本土特色独立咖啡品牌在高额补贴下客户流失,需反思自身定位和服务是否足够差异化 [6] - 推荐商家学习成功案例如潭拓寺的加福与玉兰茶楼、戒台寺的加福等,提升竞争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