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搜索文档
非正常家庭出身的日本女性,如何看原生家庭与亲密关系?
第一财经· 2025-05-20 12:32
家庭与亲密关系 - 书籍《还能做家人吗?》记录了演员内田也哉子与脑科学家中野信子关于非正常家庭成长经历的七次对谈 [1] - 内田也哉子成长于明星家庭但父母分居45年 母亲树木希林以另类方式维持婚姻关系 [4] - 中野信子12岁开始寄宿 父母关系冷漠无沟通 形成独立性格 [1] 婚姻模式探讨 - 内田也哉子19岁结婚 婚后因性格差异长期面临离婚冲动 [3] - 中野信子选择"周末夫妻"和丁克模式维持十年婚姻 [3] - 书中预言2024年日本或将有50%人口不再结婚 [9] 亲子关系分析 - 树木希林与女儿形成过度紧密的母女联盟 导致内田也哉子排斥父亲并影响亲密关系处理能力 [7] - 中野信子提出母亲与子女需要保持适当距离 分离是必经的成长过程 [8] - 蒋方舟经历痛苦剥离后与母亲重建各自独立生活空间 [9] 生育与代际观念 - 脑科学研究显示人类身体20+适合生育但心智40+才成熟 形成生育年龄悖论 [10] - 不成熟生育可能产生"毒亲"现象 但完美父母不存在 [10] - 90后00后婚恋观比60后70后更保守 呈现代际认知回流 [12] 社会现象观察 - 日本进入生育率断崖式下跌时代 少子化问题凸显 [10] - 公众对女性出轨的指责严苛度高于男性 显示性别双重标准 [12] - 书籍在日本引发广泛共鸣 加印数次 读者认可非标准家庭成长价值 [13]
中产家庭富养女儿的陷阱
虎嗅APP· 2025-05-19 21:47
女性社会地位与就业机会 - 20世纪初中国女性就业机会稀少 大多数职业被男性垄断 即便受过教育的女性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2] - 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女性获得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机会 但社会困境未被彻底解决 [3] 中产家庭对女儿的教育与保护 - 中产家庭父母对女儿过度保护 用物质和庇护编织保护伞 导致女儿对社会认知存在理想化滤镜 [4][5][6] - 女儿在过度保护下成长 对社会竞争残酷性缺乏认知 容易成为他人眼中的捷径 在情感和财产上遭受损失 [7][8] 财富传承的局限性 - 中产家庭过度依赖房产等物质财富为子女兜底 但房价下跌和城市区域价值变化导致财富缩水 [10] - 艺术类教育投入华而不实 未能培养女儿独立生存能力 导致其缺乏适应社会的核心技能 [11] 婚姻观念的误区 - 中产家庭女儿受父母分工模式影响 幻想通过婚姻获得安稳生活 缺乏竞争意识 [13] - 婚姻并非女性归宿 大量女性在婚姻中遭受伤害后无力离开 经济独立能力至关重要 [15] 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 鲁迅指出娜拉出走需要经济准备 现代女性同样需要独立赚钱能力 但中产家庭女儿因怕吃苦难以获得 [16]
结婚不用户口簿,年轻人却“恐婚”了
虎嗅· 2025-05-19 08:48
从实际操作上讲,现在结婚只需要身份证,而离婚需要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五个步骤,结婚和离婚本身确实更加"宽进严出"了。 但是不是"诈骗",可能需要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 领证用户口簿,5亿人都得"跑一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王阿姨,编辑:詹腾宇,原文标题:《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题图来源: AI生成 顺应时代需求,简化手续流程的初心是好的,但户口簿并不是结婚这件事的决定性因素。这一事件让当代年轻人对结婚保持更为审慎的态度,这无疑是一 种进步。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其中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等新规定。 近几天,第一批不用户口簿领证的年轻人已经在社交媒体晒出了新的领证流程,但更加便利的领证方式,但却引发了年轻人的集体"警觉",评论区流传最 多的一句话是:"宽进严出是诈骗"。 宽进,指的是领证变得更加容易,以前领证需要户口簿,现在可以绕过从父母那里拿户口簿这步,"私定终身"更容易;严出,对应的是2020年1月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定,30天的离婚冷静期。 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近十几 ...
中产家庭富养女儿的陷阱
虎嗅· 2025-05-19 07:06
20世纪初,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女性解放问题是重要的议题之一。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挪威剧 作家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又被译作《娜拉》)传入中国,许多有理想的知识女性深受鼓舞,舆 论将剧中女主人公娜拉的出走,视为女性解放的终极目标。 彼时的中国,女性的就业机会极为稀少,大多数职业都被男性垄断。即便接受过教育的女性,也面临着 "毕业即失业" 的困境,经济上仍无可避免地要依赖男性或家庭。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娜拉出 走"的背后其实缺乏现实的支撑。 1923年的冬天,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的礼堂发表了一场名为《娜拉走后 怎样》的演讲,戳破了人们当时对"女性解放"的浪漫化想象。 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 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四 十年里,女性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机会。 然而在这繁花背后,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女性的社会 ...
Soul App调研Z世代婚姻登记态度
证券日报网· 2025-05-15 10:42
婚姻登记政策变革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 取消户口簿要求 实现全国通办 仅凭身份证即可完成登记 [1] - 政策迭代背景为满足数亿流动人口对领证自由的需求 [1] 年轻人婚姻登记态度调研 - 91.2%年轻人坚持法律保障作为婚姻基石 72.6%受访者热衷将国风旅拍 景区颁证等创新形式融入登记仪式 [1] - 年轻人婚姻登记呈现"法律根基稳固 仪式创新多元"特征 强调法律保障与社会认同 同时通过个性化仪式重构婚恋价值表达 [1] Z世代婚姻登记行为特征 - 双轨并行特征明显 50.83%的95后坚持必须领证 超七成受访者将国潮服饰 萌宠见证等个性化元素融入登记仪式 [2] - 婚旅融合趋势显著 63.4%的95后青睐"领证+旅行"模式 与新政催生的"婚登+文旅"消费趋势深度契合 杭州 厦门等地已出现高铁婚旅专线定制服务 [2] - 价值重构现象突出 60%受访者视领证为对伴侣的公开承诺 女性对婚姻心理测试(41.2%)及情感课程(38.7%)需求较高 [2] 调研样本特征 - 样本年龄结构向00后倾斜(42.95%) 可能放大年轻世代行为特征 中高龄群体观念演变趋势仍需持续追踪 [2]
新加坡媒体:她曾跨越印巴边境结婚,她的孩子会吗?
环球时报· 2025-05-15 06:56
印巴跨境婚姻传统 - 贾汉吉尔家族长期保持印巴跨境联姻传统 2014年阿芙辛·贾汉吉尔与巴基斯坦男子结婚时 其兄长同日迎娶巴基斯坦女性 另有3位姑姑和1位叔叔与巴基斯坦西拉瓦提家族联姻 [1] - 该传统自1947年印巴分治后持续至今 但阿芙辛明确表示不愿让7岁和9岁的子女延续跨境婚姻 主因当前双边紧张局势导致家庭分离 [1] 跨境通行现状 - 印巴间铁路服务自2019年起停运 阿芙辛回印度探亲需绕道拉合尔和阿塔里口岸 原700公里行程增至近2000公里 [1] - 截至2024年4月22日前 两国航班 巴士和铁路服务已中断5年多 徒步穿越边境路线关闭 签证服务无限期暂停 [2] 民间关系演变 - 印巴跨国婚姻曾是两国民间联系基石 但当前跨境通行困难导致联姻意愿下降 预计未来20-30年随着分治前世代离世 两国血脉联系认知将进一步弱化 [2] - 美巴学者比娜·萨尔瓦尔创立的和平组织从2021年10个增至107个 其章程呼吁南亚软边界 主张通过同理心而非对抗缓解矛盾 [2] 潜在合作路径 - 印度记者尼鲁帕玛·苏布拉马尼安提出以贸易为核心的中立路线 认为经济合作是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推动力 [2] - 阿芙辛等民众期望恢复跨境自由流动与贸易 实现和平共处 [2]
婚姻中为钱吵架的真相:夫妻们到底在吵什么?
虎嗅· 2025-05-14 20:43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在婚姻中尤其适用。 美国一项长达2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经常为钱吵架的夫妻,离婚率是其他夫妻的3倍(Britt & Huston, 2012)。更值得注意的是,金钱冲突的破坏力远超家务矛盾、婆媳纠纷,甚至堪比"性生活不和 谐"(Dew et al., 2012)。 金钱问题一直是夫妻争吵的常见导火索,如果你认为吵架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 Peetz等人(2023)在《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发表的研究,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 1,200条财务冲突求助帖(Study 1)和436对已婚夫妻的深度访谈(Study 2)的系统分析,揭开了婚姻 中金钱冲突的真相: 夫妻吵的不是钱,而是权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层博弈。 一、数据真相:金钱冲突的破坏力远超想象 "钱"是婚姻的隐形杀手。在长期关系中,40%的夫妻将财务问题列为首要矛盾(Meyer & Sledge, 2022)。此外,一项追踪100对夫妻15天的研究发现,每天约有5%的争吵因钱而起(Papp et al., 2009)。 这类冲突的"毒 ...
今天的年轻人为何“懒婚”?
虎嗅· 2025-05-13 13:37
中国婚育率的下降趋势已经众所周知。而依据宏观数据,中国人的结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是在2010年后。 大家好,我叫刘汶蓉,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一直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关于"大城市青年人的 婚恋趋势、困境和社会过程"的研究和一些思考。 这是我国的初婚年龄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之前的曲线相对平滑,2000年到2010年,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都只上升了0.7岁左右,基本在25岁上 下。但在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间,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都上涨了近4岁,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上扬。 其实关于青年人结婚难、结婚焦虑、晚婚不婚等现象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而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是:带入我的代际关系研究,把婚姻关系放在家庭这 个场域中,我们到底怎么去看待青年人这个问题?青年人真的不再向往结婚,也不再向往生育了吗? 2023年底,我对北京、上海、广州的21~40岁不在读的青年人进行了一项2400份问卷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北上广青年人的理想结婚年龄平均为31.5 岁,男女差别不大。这个年龄已经和全球生育洼地日本、韩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基本持平。 一、婚姻价值的变革 结婚年龄的推迟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7问7答!
证券时报· 2025-05-12 16:17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 大幅提升便利性 [1] - 适用范围包括内地居民间结婚/离婚/补领证件 以及内地居民与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华侨间的婚姻登记 [2] - 办理流程简化 内地居民仅需提供身份证和无配偶声明 取消户口簿要求 [3] 受理范围细则 - 内地居民间所有婚姻登记业务均纳入通办范围 [2] - 涉外婚姻登记权限放宽 可在任意有权限机关办理 不受户籍地限制 [5] - 双方均为港澳台居民/华侨或外国人的 需在工作或生活地有权限机关办理 [5] 材料要求与核查机制 - 内地居民婚姻登记材料精简为身份证+无配偶声明 [3] - 婚姻状况声明与核查不一致时需补充证明 如离婚需提供司法文书 丧偶需提供死亡证明 [4] - 虚假材料将承担法律责任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 [4] 特殊情形处理 - 离婚申请与登记需在同一机关完成 不可跨机构办理 [6] - 补领结婚证支持异地调取电子档案 无法共享时需联系原登记机关 [7][8] - 身份变更者补领需提供同一人证明 双方变外国人的不可补领 [9]
多地登记结婚预约爆满!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9:06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实施情况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5月10日起实施 取消婚姻登记地域限制 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 实现全国通办 [1] - 政策实施首日 北京全市婚姻登记预约1700余对 其中"全国通办"业务约900对 较以往周末预约量有较大提升 [1] - 上海17个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婚姻登记1673对 其中"全国通办"462对 占全市登记总量27.6% 惠及29个省区市当事人 [3] - 江苏实施首日1370对新人领证 其中237对为"全国通办" [3] - 广东深圳累计办理婚姻登记439对 其中双方均非深圳户籍149对 [4] - 四川成都23个区县全覆盖开展延时服务 29个登记点共办理婚姻登记746对 [6] "520"结婚登记预约情况 - 因谐音"我爱你" 5月20日成为结婚登记高峰日 多地预约火爆 [8] - 杭州主城区婚姻登记处5月20日全时段约满 仅建德市有少量余号 [9] - 杭州上城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5月16日至25日均已约满 [12] - 常州5月20日、21日结婚预约登记已满 [12] - 南昌多个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5月20日当天均已约满 [14] - 福州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5月20日当天均已约满 [16] - 无锡所有婚姻登记处"520"当天预约已满 "521"同样约满 [17] 婚姻登记新规主要内容 - 修订内容包含三方面: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 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优化婚姻登记服务 [18] - 办理结婚、离婚登记无需出示户口本 仅需居民身份证及相关声明 [19] - 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