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塑料制品盛热食有安全风险吗
科技日报· 2025-07-24 09:02
谈到备受关注的微塑料,杜悦坦言,从塑料出现的那一天起,微塑料就有了。这就像纸和纸屑的关 系一样。只是随着技术进步,现在人们能够发现并检测到微塑料。 "微塑料主要产生在塑料产品长期使用和老化过程中。塑料餐盒作为一次性餐饮具,使用时间短、 更换频率高,很少会出现明显老化,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时受微塑料影响相对有限。"杜悦补充道。 早餐店里,塑料杯装着滚烫的热豆浆;外卖订单中,冒着热气的粥被盛放在塑料盒里……近日,不 少短视频平台热传类似视频。相关视频称这些盛装热食的塑料餐盒会分泌邻苯二甲酸酯和氟化物等有毒 物质,微塑料也会渗透到食物中。部分网友调侃:"手里的外卖突然就不香了"。 那么,这些盛着热腾腾食物的包装盒,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风险?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 专家。 "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国家强制标准,对塑料餐饮具的使用进行严格管 控。具体来说,管控覆盖产品感官、总体洁净度以及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等。"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 化学微生物检测室主任杜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市场上的塑料餐饮具,主要由聚丙烯制成,也有一些由聚乙烯制成。杜悦说,这两种塑料在力 学性能、延展性以及抗油防渗能力上,都 ...
坚持不懈治理农残超标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08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 近期食品安全抽检发现鸡蛋兽药残留超标及农产品农残超标问题,暴露行业安全隐患 [1] - 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的必然现象,但需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标准范围 [1] - 部分商家为快速获利过量使用农药或激素,销售商为保鲜和卖相违法添加非食品添加剂 [1] 行业监管与治理方向 - 监管部门需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 [2] - 需加强农产品生产销售全流程管理,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2] - 对农残超标、滥用激素现象需追溯源头并严厉惩处违规企业与个人 [2] 行业社会责任 - 生产者需守住道德底线,监管者应强化治理力度 [1] - 需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治氛围 [2] - 保障"菜篮子"安全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1][2]
山姆”上架好丽友为何“惹众怒
每日商报· 2025-07-23 18:49
山姆会员店新品争议 - 公司推出49 9元48枚装减糖80%增可可30%的好丽友派特供款 但配料含起酥油等争议成分引发会员不满[1] - 该产品与市售普通款配料无明显优化 与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健康形象形成冲突[1] - 消费者质疑特供款实际价值 认为其不符合"地位商品"定位[3] 公司经营数据 - 中国区付费会员突破900万 按260元年费计算会员费收入超23 4亿元[1] - 2025Q1会员费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1] - 卓越会员年费680元 贡献60%营收且续卡率达92%[2] - 会员年均消费超8000元 是普通超市客单价5-8倍[2] 商业模式分析 - 通过会员费筛选高净值用户 定位中国中产阶层[2] - 自有商品占比达30% 以"专属买手"模式保证商品独特性和质量[2] - 选品大众化趋势引发质疑 可能源于快速扩张导致的供应链管理挑战[3] 行业比较与启示 - 欧洲市场缺席因当地食品标准严格 无需额外"选品"保障[4] - 中国生乳菌落标准为200万个/mL 显著高于欧盟10万个/mL标准[4] -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提高 反映出行业标准提升的迫切需求[4] 品牌定位挑战 - 引入好丽友等国民品牌导致高端形象受损 会员价值主张受到质疑[3] - "地位商品"定位与大众化选品策略产生矛盾 影响核心竞争优势[3] - 食品安全关切成为中产消费决策重要因素 倒逼行业标准提升[4]
家家悦超市屡曝食品安全问题 供货来源现“幽灵”供应商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4:27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 公司旗下门店因食品安全问题多次登上监管部门"黑榜",涉及添加剂超标和"幽灵"供应商问题 [1][4][6] - 威海市门店销售的五黑锅巴苋菜红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被没收违法所得62.17元并罚款1万元 [4][5] - 莱州市门店销售的菜豆和辣椒检出噻虫胺残留超标,实测值分别为0.016mg/kg和0.14mg/kg,远超标准指标 [6] 供应链管理漏洞 - 公司宣称有多道检测环节,但实际进货查验流程形同虚设,甚至存在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 [7] - 莱州市门店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无法说明辣椒的真实进货来源,导致农残超标蔬菜售罄 [6] - 现行供应商准入制度存在明显监管漏洞,涉事门店在未核实供货商资质的情况下采购问题产品 [8] 消费者投诉与监管处罚 - 2024年山东省内门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通报处罚十余次,农残问题尤为突出 [8] - 2025年以来关联门店新增数百起投诉,涉及生鲜变质、包装食品霉变等问题 [8]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投诉涉及售卖过期食品、变质水果上架销售等问题,投诉量持续累积 [8] 公司背景与行业挑战 - 公司成立于1981年,2016年上市,目前拥有上千家门店,覆盖多个省份 [10] - 零售网络规模化扩张至千店级别后,物流配送、终端质检等环节标准统一成为管理挑战 [10] - 频繁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连锁零售行业需要正视的规范命题 [10]
京东七鲜小厨宣战“黑外卖”:希望帮消费者彻底解决幽灵外卖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新浪科技· 2025-07-22 21:28
京东"万店计划"战略布局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在全国建设1万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 [1] - 同步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 投入10亿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作伙伴 [1] - 创始人刘强东6月透露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 预计一个月后亮相 [1] 商业模式创新方向 - 通过供应链创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目标实现"好吃便宜干净卫生"三要素 [1] - 采用大品牌保障的食材供应链 包括中粮中盐益海嘉里等合作伙伴 [1] - 肉类净菜实行工厂预制化处理 冷链直供门店消除传统后厨卫生隐患 [1] 市场定位与价值主张 - 核心解决幽灵外卖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淘汰黑外卖劣质餐饮模式 [1] - 帮助优质餐饮商家扩大销售范围 将招牌菜品推向全国市场 [1] - 复用京东现有供应链优势 在调味品等品类实现资源协同 [1]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5年第5期食品安全专项抽检信息的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2 16: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25年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工作安排,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近期组织对全县范围 内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专项监督抽检工作,具体包括粮食加工品、饮料、速冻食品、酒类、肉制品、食用农产品等共83批次,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82 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详见附件)。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您应当在正规可靠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 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 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欢迎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关注食品抽检信息公布,如发现危害社会公众 的食品及其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举报投诉电话12345。 | 县市场监 | | | | | | | | | 督管理局 | 验中 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远 | | ...
江西农民,负债百万,做出香港人疯抢的“白月光”
创业家· 2025-07-21 18:1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鲍才胜1974年出生于江西资溪县农村,21岁在郑州开设首家面包店实现第一桶金,后因转型经销商失败负债100万[8][11][12] - 2004年在北京定福庄北街开设不足40平米的"鲍仔西饼屋",通过差异化经营(每日两次现烤、严选原料)积累口碑[18][19] - 2005年创新推出肉松小贝,该单品迅速贡献门店50%销售额,促使品牌转型为特色糕点专营店并更名"鲍师傅糕点"[19][20] - 2013年经北京电视台报道后爆红,2017年上海首店创7小时排队纪录,同年获天图投资A轮融资估值达10亿人民币[23][24] - 2021年门店突破100家,肉松小贝年销1亿个,品牌估值达100亿元;2023年成为香港反向代购TOP1品牌[30] 产品与运营策略 - 核心爆品肉松小贝历经多次迭代,从鸡肉松扩展至海苔肉松等,持续优化酱料配方[19] - 每年推出5-6款新品(如脆巧泡芙、芋泥奶贝),通过消费者反馈决定去留,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达113.3万[35][36] - 采用透明厨房设计,坚持手工制作,鸡蛋等原料从出厂到店严格时效管控[33] - 广告费用控制在营收千分之一以内,拒绝加盟模式,2024年全国直营门店仅200家[37] 国际化与市场反响 - 2024年5月新加坡首店试营业首日营收近9万元,引发全球粉丝开店请愿[5][6] - 海外扩张计划获多伦多、悉尼、墨尔本等地消费者强烈期待[3]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17年遭遇专业商标侵权,山寨店数量一度达正版门店30倍(近3000家),经法律诉讼于2019年胜诉[26][27][29] - 对比同期网红品牌虎头局(已破产)、墨茉点心局(退出多城),公司通过"五年结论"提前布局产品创新实现长红[32][33] 创始人理念 - 定位为"农民糕点师",核心追求是提供安全、幸福的美食体验而非资本运作[39][40] - 提出"昙花一现的红非目标",强调食品安全为百年根基,要求团队提前5年规划创新方向[33][34]
1批次食醋抽检不合格,“巧妈妈”再涉食安问题
贝壳财经· 2025-07-21 17:40
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640批次食品抽检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14期),近期,该局组织 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保健食品、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 淀粉及淀粉制品、调味品等24大类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共640批次样品,检出19批次不合格样品。其 中,标称内蒙古巧妈妈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妈妈"牌米醋(酿造食醋),检出总酸(以乙酸计) 不合格。而"巧妈妈"调味品产品已多次出现食安问题。 通告显示,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新华林超市销售、标称内蒙古巧妈妈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妈 妈"牌米醋(酿造食醋)(300mL/袋,2024/5/12),总酸(以乙酸计)检测值为2.99g/100mL,而GB 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中规定,食醋中总酸最小限量值为3.50g/100mL。 资料显示,总酸是反映食醋品质的重要特征性指标之一。对酿造食醋来说,酸度越高说明发酵程度越 高,食醋的酸味也就越浓,质量也就越好。总酸含量未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生产经营企业没有严格 按照工艺条件生产酿造,或者淋醋后过量加水且出厂检验把关不严,产品与标签标注等级不匹配等。 值得关注 ...
广东省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5年第13期(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1 16:44
1.清远市豪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2月20日生产的莫相忘(露酒),酒精度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源德饮用水有限公司2025年4月19日生产的鹅步山泉(其他饮用水),溴酸盐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不合格食品处理情况 根据清远市2025年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要求,近期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茶叶及相关制品、糕点、粮食加工品、蜂产品、蔬菜制品、速冻食品、糖果 制品、饮料、乳制品、原料生鲜乳等10类食品59批次样品,其中合格57批次,不合格2批次,检验项目见附件1。 一、总体情况 茶叶及相关制品20批次、糕点3批次、粮食加工品8批次、蜂产品1批次、蔬菜制品4批次、速冻食品1批次、糖果制品3批次、饮料9批次、乳制品6批次、原料 生鲜乳2批次合格,酒类1批次、饮料1批次不合格。 二、不合格食品情况 | 食品抽检计 | 验中 | 划 | 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农产品溯源系统让农产品供应链更可靠
搜狐财经· 2025-07-21 14:32
农产品溯源系统核心价值 - 通过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整合种植环境数据、农资使用记录、加工参数等关键信息,形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档案",实现全流程透明化 [4] - 某蔬菜种植基地记录土壤湿度、光照时长、施肥数据,消费者扫码可查看"成长日记";某肉类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养殖、屠宰、冷链等环节信息上链 [4] - 快速定位问题环节,如农药残留超标可追溯至具体种植地块、施肥时间及操作人员,为召回和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7] 技术支撑与效率提升 - AI图像识别技术在分拣环节自动筛查瑕疵果实,同时上传检测数据至溯源系统,实现质量管控与追溯双重保障 [8] - 数据分析优化库存管理,冷链物流实时监控降低损耗率15%-20% [10] - 物联网设备(如土壤传感器)确保信息源头真实,区块链技术防止数据篡改,大数据分析挖掘潜在风险点 [10] 品牌溢价与消费升级 - 溯源系统赋予农产品"数字身份证",某有机大米品牌通过可视化种植过程实现30%产品溢价率提升 [10] - 现代消费者更愿意为"看得见的安全"买单,企业通过展示种植标准、检测报告增强品牌可信度 [10]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构建 - 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助力企业调整种植策略,减少化肥农药过度使用 [12] - 政府可利用溯源大数据制定科学农业政策,消费者通过"碳足迹"追溯功能选择低碳农产品 [12]